《被我們誤讀的世界》 章節(jié)介紹
《被我們誤讀的世界》是一部女頻小說,主角是麥加袁南生,在作者袁南生輕車熟路的駕馭下,該小說在諸多網(wǎng)絡(luò)小說中脫穎而出!《被我們誤讀的世界》第8章主要內(nèi)容:自2001年以來,我先后在埃及、印度、津巴布韋和蘇里南從事外交工作。外交工作離不開請客吃.........
《被我們誤讀的世界》 外國人怎樣請客吃飯 在線試讀
自2001年以來,我先后在埃及、印度、津巴布韋和蘇里南從事外交工作。外交工作離不開請客吃飯,國宴、國慶招待會、歡迎宴會、答謝宴會、雞尾酒會等都是常見的外交工作方式。我曾多次請外國人吃飯,我也曾多次應(yīng)邀赴外國人飯局。外國人請客吃飯有哪些規(guī)矩?外國人請客吃飯與國人請客吃飯有哪些區(qū)別?為什么中外請客吃飯存在這么大的差異?下面談?wù)勎疫@些年來對這些問題的觀察、體會與思考。
外國人請客吃飯有哪些規(guī)矩
外國人即使有公務(wù)一般也不請客吃飯,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經(jīng)費預(yù)算中沒有請客吃飯這個項目。我出任駐蘇里南大使已18個月,我經(jīng)常請?zhí)K里南政府部長、政黨領(lǐng)袖、國會議員和社會名流品嘗中國菜,總統(tǒng)、議長也曾多次做客使館,但他們反過來卻從沒有因公專門請我吃過飯。當然,我經(jīng)常出席當?shù)卣蛘膰鴳c招待會或建黨紀念日招待會之類的飯局,但那不是專門請我,而是幾十人、幾百人的自助餐,吃的東西都是平常的食物。蘇里南總統(tǒng)鮑特瑟夫人宴請我們夫婦到她家吃早點,也就一杯咖啡,幾塊面包、三明治。嚴格說來,這不是總統(tǒng)夫人因公請客。遇到因公非得請客吃飯,那就臨時申請經(jīng)費。如我國國防部外辦副主任關(guān)鵬飛少將和我國農(nóng)業(yè)部副部長牛盾來訪,蘇里南軍方和農(nóng)業(yè)部都事先申請了接待經(jīng)費。不過,由于官僚主義、辦事拖拉等原因,常常接待對象結(jié)束訪問離境了,飯錢還沒有批下來。例如,我國解放軍軍樂團訪問蘇里南,蘇里南僑團幫軍方墊錢請軍樂團吃飯,軍樂團回到北京后半個月,飯錢才批下來。當然,蘇方還有另外一個辦法解決請客吃飯的問題,即請商界或僑界買單。杭州市友好代表團訪問蘇里南,接待單位帕拉馬里博市沒有接待費,另一個接待單位蘇中友好協(xié)會也沒有接待費,于是,讓3家華商分別買單。后來,我代表使館宴請杭州市代表團,同時,請?zhí)K方市長和蘇中友協(xié)成員作陪,蘇方卻提出希望使館也宴請3位華商一起參加。為什么?因為他們沒有經(jīng)費來對3位華商表示感謝,就借機請他們一起吃飯,以此表示謝意。無論在埃及、蘇里南、印度還是在津巴布韋,絕大多數(shù)使館的招待會都只提供春卷之類的小點心,而不提供正餐。還有一些使館在經(jīng)費預(yù)算中沒有一分錢的請客吃飯的計劃,因此,即使是國慶也不開招待會。這樣,這些國家的大使永遠只接受請客而從來不請客。
外國人請客吃飯以管飽和節(jié)約為原則。即使是國宴,吃的東西并不怎樣,也就是好聽,常常有樂隊伴奏。2001年,埃及總統(tǒng)穆巴拉克舉行國宴招待到訪的朱镕基總理,我和一些同事隨同出席。每個人可以點一道主菜,或者是牛排,或者是羊肉,或者是雞塊??偫睃c的是雞塊,我們建議,雞肉太便宜了,還是點牛排吧??偫斫邮芰宋覀兊慕ㄗh。主菜上來前,每人一份湯,一塊面包,一份開胃菜,一點水果,這就是國宴的全部菜譜。要想吃飽,只能多要面包。當著總統(tǒng)、總理的面,他們只吃一塊面包,你怎么好意思多要?因此,國宴對許多參加者來說,主要是精神大餐,吃完了回去還要加餐。蘇里南官方的招待會,說是自助,主要是米飯、面包和色拉管飽,雞鴨魚肉則由服務(wù)員定量夾到你的盤子里,即使是總統(tǒng)、部長、司令或大使,也都一個樣。外國人請客吃飯,沒有魚翅、鮑魚、海參、燕窩、冬蟲夏草,一句話,沒有太貴的東西。原因無他,這些東西外國人一般不吃,也舍不得開支,這些東西在不少國家還買不到。我到津巴布韋不久,宴請津駐中國大使穆茨萬格瓦一家??紤]到他們在中國生活已較長時間,給他們上了魚翅。想不到穆的小兒子剛嘗了一口就再也不吃了,連聲說“一股怪味”。我在津巴布韋工作時,安排廚師到總統(tǒng)官邸為穆加貝總統(tǒng)家人做了一頓中餐,我坐在總統(tǒng)右邊,向總統(tǒng)家人詳細介紹了魚翅等菜點,豬肉、豆腐、白菜等普通菜肴吃完了,除總統(tǒng)把魚翅慢慢吃完了外,同桌的其他7人對魚翅基本上沒動??偨y(tǒng)基本把魚翅吃完,我猜測同他10次訪問中國,了解中國飲食文化,知道魚翅的身價有關(guān)。是不是使館廚師做魚翅功夫沒有到家呢?不是,因為如有國內(nèi)來的客人喝到廚師做的魚翅湯,總是一遍贊揚聲。
外國人請客吃飯常常有宗教因素。2002年8月的一天,印度朋友克瑞迪亞60歲大壽,邀請我出席他的生日慶?;顒?,我欣然前往??巳鸬蟻喴蛲袊錾?,先后訪華61次。近200人前去為他祝壽,大家先是一起唱歌跳舞,然后吃自助餐。我找遍了所有的菜盤,竟然全是素菜,連雞蛋也沒有。不僅如此,連土豆、紅薯、蘿卜等菜都沒有,吃的全是地面上長出的東西。我非常奇怪,有人告訴我:克瑞迪亞是耆那教徒,是嚴格的素食主義者,不殺生是耆那教的基本教義,耆那教徒不僅不吃動物,連長在地下的東西也不吃,他們認為如果把土豆、紅薯等挖出來吃,這些植物也就會死去,因此,他們只吃采摘后仍會生存的白菜、番茄等蔬菜以及牛奶、乳酪等物。在我看來,唯一稍微上檔次的只不過是飯后提供的冰淇淋而已。
外國人請客吃飯甚至讓你自己掏錢,也就是他請客,你買單。一位同事告訴我:他參加一個考察團訪問法國期間,應(yīng)邀參加一個飯局。飯后,主人向每一位客人收費,大家覺得不可思議,既然請人家吃飯,為什么讓人家掏錢?主人說,你們看看請柬,請柬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就餐費用自理。我多次參加過這樣的飯局,例如,我在擔任駐孟買總領(lǐng)事期間,每次參加領(lǐng)事團團長的飯局,口袋里都要事先準備好飯錢。這種飯局,操辦者主要是給出席者提供一個交流和聯(lián)誼的機會。在津巴布韋大選期間,總統(tǒng)候選人、前財長馬可尼的助手說馬可尼請我在長城酒店吃飯。吃完飯后,馬可尼連聲說謝謝安排飯局,然后就告辭了,被邀請吃飯的我和助手不得不買單。
中外請客吃飯有哪些不同
中外請客吃飯,風俗習慣迥然不同:
外國人請客吃飯,喜歡安靜;國人請客吃飯,喜歡熱鬧。跑到國外餐廳,酒桌上歡聲笑語、不斷干杯的十之八九是國人。國人請客吃飯,許多時候以喝酒為主,吃菜為輔。食客們拿著酒杯,輪番敬酒,從坐著敬,站著敬,到走著敬,再到排著隊敬。有多少桌,就敬多少桌,有多少桌人,就會有多少桌人站起來敬酒。餐廳里回蕩的是敬酒聲、碰杯聲和助興聲,通常會引起旁邊外國人的側(cè)目而視。
外國人請客吃飯,喜歡燈光暗淡一點,明明有電燈,盡量少開,卻點幾支蠟燭。國人請客吃飯,喜歡燈火輝煌,這同國人喜歡熱鬧,喜歡站起來輪番敬酒的習慣有關(guān)。
外國人請客吃飯,喝酒自便,從不勸酒,更不灌酒。他們喝酒講究的是過程和風度,很多時候不是為了美食,而是為了精神會餐。一杯威士忌,或一杯人頭馬,沒什么下酒菜,喝時不斷加冰,一次喝一點點,幾個小時不知不覺過去了。試想一想,端一杯白蘭地或端一杯伏特加,不時地品一小口,不時地高談闊論一番,是多么愜意,多么富有紳士風度!中國人、俄國人或是韓國人喝酒,不少人注重的卻是結(jié)果,比一口干,比誰喝得多?!案杀边@句漢語,外國人現(xiàn)在都會說了。我請津巴布韋的穆加貝總統(tǒng)、蘇里南的前總統(tǒng)費內(nèi)西安、現(xiàn)總統(tǒng)鮑特瑟總統(tǒng)吃飯時,他們都高舉酒杯,都用漢語說“干杯”,但碰杯之后,他們并不真的一飲而盡。不少國人喝茅臺是一杯一杯干,喝XO等洋酒,也是同樣如此。
外國人請客吃飯,多在大庭廣眾之中;國人請客吃飯,多在包間雅座之內(nèi)。原因無他,洋人開的飯店,特別是西餐館,根本沒有包間。國外的包間雅座,多在中餐館內(nèi),或是其他亞洲餐館,如日本餐館、韓國餐館等。一定程度上可以說,包間雅座的數(shù)量與請客吃飯的貓膩成正比,許多灰色交易、甚至黑色交易就是在包間雅座里達成的。
外國人請客吃飯,品種單一,選擇余地不大。這次請你吃是這些東西,下次請你吃還是這些東西,并且做法、味道不變。中國人請客吃飯,講究的是推陳出新,豐富多彩。大使館請客吃飯,菜單留下,下次請同一個人吃飯,把菜單拿出來,請人家吃過的盡量不重復(fù),一定要盡量保證客人常吃常新。在我到過的不少國家,就我所見,外國人請客吃飯,吃的基本上就這么幾種東西:牛肉、羊肉、雞肉、豬肉、魚、蛋和蔬菜。如果是吃西餐,則只能吃到一種肉食,如果是請吃中餐,則品種要多一些。但沒有雞腳雞頭,沒有魚頭魚尾,沒有心肝肺肚(這些通常拿出做狗食貓食鳥食),也沒有生猛海鮮(一些亞洲國家除外)。在印度等國,連雞皮都去掉了。蔬菜,特別是葉子菜,基本是生吃。蘇里南盛產(chǎn)魚翅,但當?shù)厝瞬怀浴LK里南產(chǎn)三文魚、金槍魚、螃蟹、龍蝦,當?shù)厝苏埧臀覐奈闯缘竭^,因為當?shù)厝瞬挥眠@些東西待客。
中外請客吃飯為何如此不同
我覺得,中外請客吃飯如此不同,至少有以下幾個主要原因:
——傳統(tǒng)文化不同?!缎轮芸冯s志2010年第3期封面上赫然印著五個大字:“酒桌即中國”。中國幾千年文明史同請客吃飯的文化傳統(tǒng)分不開,說中國食文化博大精深一點也不夸張。訂婚宴、結(jié)婚宴、回門宴、滿月宴、生日宴、拜師宴、出師宴、慶功宴……即使算計人家,還來個鴻門宴。恐怕沒人否認請客文化、酒杯文化、面子文化、人情文化、公關(guān)文化,等等。在中國確實使得請客吃飯在相當程度上與人生事業(yè)的浮沉、企業(yè)經(jīng)營的成敗等有關(guān)。我請你喝酒、你幫我辦事,喝酒成為一種工具理性。在一些國人看來,美酒是用來壯膽的,酒桌是用來拍板的,嘴是用來喝酒與說事的,酒、桌、嘴拼在一起,則無事不可為。雖然吃飯其實很累,但再累也得吃。所謂“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沒有暴風驟雨的革命了,“請客吃飯”不就天經(jīng)地義了么?每逢年底,公司企業(yè)、單位部門都有年會,這是觀察中國生態(tài)的絕佳場合。企業(yè)文化不同,生意好壞有別,氣勢形態(tài)各樣,但有一點相似,總得有人喝醉方為盡興,總會有一句口頭禪言簡意“駭”:“吃好,喝好。”逢年過節(jié),請客吃飯在所難免。有人說要移風易俗,但多少年來總有人喝到打點滴送醫(yī)院,這都是常態(tài)。相比之下,哪個國家的傳統(tǒng)文化有中國豐富?請客吃飯的傳統(tǒng)文化更是沒有一個國家堪與中國相比。
——宗教信仰不同。例如,我常駐過的埃及是穆斯林國家,喝酒吃豬肉違背伊斯蘭教教義,碰上拉馬丹(齋月),穆斯林必須守齋戒。從日出到日落都停止一切飲食、性事等活動,日落后才可進食恢復(fù)正常作息。齋月期間外國穆斯林不大會請你吃飯,就是你請他也難得請到了。再如,印度虔誠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義者,耆那教徒更是嚴格吃素,吃素的人占印度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印度是素食王國。由于印度多數(shù)人喜歡吃素,印度開有不少只為素食主義者服務(wù)的飯店。西方國家的流行食品不得不適當?shù)赜《然?。印度有專門為素食主義者開設(shè)的比薩餅店,麥當勞供應(yīng)的夾層食品,相當一部分不是雞鴨魚肉,而是蔬菜。美國駐孟買總領(lǐng)事西蒙斯告訴我,肯德基在印度辦不下去,只好撤走,因為肯德基不賣雞就不是肯德基了。為什么印度這么多人吃素?我曾就此問題請教過許多印度朋友,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我,主要是宗教的原因。印度教中的種姓制度規(guī)定,高種姓不能吃雞鴨魚肉和蛋類,耆那教、佛教同印度教一樣反對殺生,認為踩死螞蟻都是罪過,出身于婆羅門或剎帝利的高種姓的印度教徒,更是以吃素而自豪。他們大多都是社會精英階層,于是,社會上自然而然產(chǎn)生了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吃素;反之,越?jīng)]有地位、越?jīng)]有文化的人什么都吃這一現(xiàn)象。還有一些低級種姓,例如首陀羅等,為了上升到高級種姓,對高級種姓的一些生活方式進行機械模仿,以求改變自己的地位,如放棄吃葷,改為吃素等。加之,宗教色彩特別濃厚的印度素食主義者協(xié)會等團體極力倡導(dǎo)素食,這就使吃素的人長期以來居高不下。印度前駐上??傤I(lǐng)事蘇伯拉馬尼告訴我,他在上海工作的7年時間里也吃葷,但回到印度后,受素食文化的強烈影響,特別是親戚朋友中虔誠的印度教徒們眼睛都盯著他,他也就不知不覺地又成了一個素食主義者。印度人嗜酒成癮者或酒量很大者極少,從未見過印度人一飲而盡地干杯,也從未見過有人行酒令或醉倒過。
——審美情趣不同。請客吃飯,外國人偏好寧靜,中國人喜歡熱鬧;外國人輕言細語,中國人高談闊論;外國人偏好小口慢飲,中國人喜歡大口豪飲;外國人喜歡靜坐品酒,中國人喜歡站著敬酒。這些很難說誰對誰不對,審美情趣不同罷了。但是請客吃飯要注意地點與環(huán)境,比如在國外大堂請客,確實不宜高談闊論,旁若無人,頻繁地來回敬酒。
——飯費來源不同。外國人請客吃飯,多數(shù)是私人請客;國人請客吃飯,不少是公款買單。私人請客的,吃不完自然打包。公款買單的,浪費自然難免。
其實,這些年來,國家在外事接待活動中,請客吃飯已越來越體現(xiàn)禮貌、適度、節(jié)約、從簡的考慮,也就是說,請客吃飯越來越與國際慣例接軌。我們國家領(lǐng)導(dǎo)人和外交部領(lǐng)導(dǎo)請客,常常都是四菜一湯,甚至三菜一湯;飯局時間控制在一個小時以內(nèi),甚至不到一個小時。即使胡錦濤主席招待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的國宴也是非常簡單:翠汁雞豆花湯、中式牛排、清炒茭白蘆筍、烤紅星石斑魚、一道點心、一道水果冰淇淋和2002年的長城五星葡萄酒。盡管胡錦濤主席在請客吃飯方面帶了好頭,但不少國人受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風俗習慣的影響、思維定式的驅(qū)動,下不了決心用四菜一湯待客。多數(shù)國人首先考慮的恐怕還是吃飽、嘗夠、喝好,還是魚翅鮑魚多多益善,茅臺酒鬼多多益善。如此,我國在請客吃飯方面要與國際接軌,恐怕比在別的方面與國際慣例接軌困難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