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xué)網(wǎng) > 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 小說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最新章節(jié)9免費(fèi)閱讀

小說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最新章節(jié)9免費(fèi)閱讀

2021-03-05 05:48:16 作者:蘭君
  • 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婚姻是上帝設(shè)給所有女人的一道重要關(guān)卡。古人言:“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焙芏鄷r候,或許我們看不清婚姻的真實(shí)面目,只是因?yàn)樯硖幚位\之中,目光變得短淺。若想擺脫僵化的思維,就需要暫時拋開身處的環(huán)境。張愛玲,一個風(fēng)靡于1930年代的上海女性,她以犀利的目光和獨(dú)到的見解,為愛情與婚姻寫出了教人嘆服的哲理。誠如其所言,無論是愛情抑或是婚姻,都只是“因?yàn)橄嘀?,所以懂得;因?yàn)槎?,所以慈悲。?/p>

    蘭君 狀態(tài):已完結(jié) 類型:青春
    立即閱讀

《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章節(jié)介紹

《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是一部青春小說,從一開始作者蘭君便引人入勝,激起讀者繼續(xù)讀下去的強(qiáng)烈欲望?!队鲆娔闼鲆姷娜恕返?章內(nèi)容介紹:回憶永遠(yuǎn)是惆悵的。愉快的,使人覺得可惜已經(jīng)完了;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最可喜莫如“克服困難”,每次想起.........

《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第八章 在別人的故事里流自己的眼淚 在線試讀

回憶永遠(yuǎn)是惆悵的。

愉快的,使人覺得可惜已經(jīng)完了;不愉快的,想起來還是傷心。最可喜莫如“克服困難”,每次想起來都重新慶幸。

給自己備個止痛片

去愛,就注定會疼痛,但人總要學(xué)會找回自己,聰明的女孩子應(yīng)該學(xué)會給自己備足可以鎮(zhèn)痛的阿司匹林。也許,它是每個女孩子抽屜里最應(yīng)準(zhǔn)備的藥物。

其實(shí),哪一個人在人生坎坷的路途上沒有過顛簸?哪一個人不曾憧憬那神圣、自由的快樂境界?哪一個女孩子沒幻想過能有雙愛的水晶鞋?

不過人生的路途就是這樣,會充滿驚喜、也會充滿困惑,更會充滿痛苦。那些愛的鴻溝總是如影隨影,輕易就撥亂人心。

痛苦來自于對現(xiàn)實(shí)的失望。愛情不會一路甜蜜,就像你吃一塊世界上最甜的糖,甜甜的口感之后便會迎來那么一絲苦澀。

愛情最初都是甜蜜的,但隨著兩個人相處的時間增長,愛的世界也將呈現(xiàn)出更多的味道——有時是性格不合的苦澀,有時是愛而不得的辛酸。

可以說,沒有任何一段愛情是真的一帆風(fēng)順的,況且更有甚者,愛著愛著就不愛了——說要一起走完一生,卻在中途就說了再見。

相較于男人來說,女人似乎更加不能承受在愛情里所遭遇的創(chuàng)傷。因此,如何治療疼痛,是每個女人都將面臨的問題。

女人一般都不會把愛說出口,因此被傷害的時候,也總是說不出悲哀來,只任由那苦澀吞噬一顆心。

其實(shí),每個人心里都有自己的阿司匹林,盡管形式不盡相同——有些人選擇唱歌,有些人去喝酒,有些人哭、瘋和鬧,有些人關(guān)上房門自己靜靜燃燒……

不管怎樣的方式,都是為了治愈受傷的心,幫助自己早點(diǎn)兒從一段失去的感情中復(fù)蘇。

在所有的“阿司匹林”中,時間總是最有療效的那一個。不管多么痛的傷,只要有足夠的時間,都能慢慢恢復(fù)過來。

張愛玲也是這樣,她用時間忘記了那個曾讓自己“低到塵埃里的”男人——提出分手后的半年,她就已經(jīng)可以做到漠然地對待胡蘭成的來信。只可惜,當(dāng)時胡蘭成仍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沾沾自喜地估計(jì)著自己的魅力。

胡蘭成雖一生都在花叢中行走,卻還是低估了女人的能力。

張愛玲的愛情,好似傳奇一樣被整個時代訴說著,但人們的眼睛只顧停留在她的傷痛上,卻從不提及她的歡笑。

也許,失去胡蘭成,張愛玲是很痛的,但她懂得,愛情中不是只有甜蜜,知道自己的止痛片是什么。

她既然能夠說出“假使我不得不離開你,我也不至于去自殺,亦不會去愛,只是自將萎謝”這樣的話,就說明在她心里,早已經(jīng)將痛苦收拾了起來。

胡蘭成像她不小心沾在身上的塵土,她小心翼翼地拍干凈,依然裊裊婷婷地走下去——來得燦爛去得淡然,她是一個習(xí)慣自我療傷的女子。雖然為了使傷口痊愈,她黯然地離開祖國大陸,漂洋過海將下半生的時光寄居在了異國他鄉(xiāng)。

胡蘭成喜歡用女人來點(diǎn)綴自己那平庸的生活。比如說,張愛玲曾給他來信,希望能看到他寫的幾本書,因?yàn)槊绹I不到。

這樣的舉動本沒有什么意思,而胡蘭成卻認(rèn)為這是張愛玲仍對自己癡心,于是連忙隨書寄去一封連自己都會臉紅的信,真可謂“老而不死是為賊”。而張愛玲呢,終究不為所動,用無聲的沉默沉痛地回?fù)袅藢Ψ健?/p>

這讓我想起那句至理名言:“不愛一個人絕不會恨他,而是漠然?!比文沁吶绾斡邢敕?,這邊自巋然不動,不會有任何的表現(xiàn)。這才是不愛。

張愛玲,她是當(dāng)之無愧的一代奇女子,而她苦心所系的愛情和婚姻,只是胡蘭成眾香國中的一枝;她的滿清貴族小調(diào),不過是胡蘭成仙樂飄飄中一段比較獨(dú)特的插曲。

她以為胡蘭成待她不同旁人,卻不曾想到“歲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的承諾,不過是說說而已。

她一生的美好,都賦予胡蘭成一個人,可她渴望的生活終究是萎謝了。于是,她只能把自己的怨艾點(diǎn)點(diǎn)滴滴灑盡在文學(xué)作品里,在別人的故事里流著自己的淚,一點(diǎn)兒一點(diǎn)兒醫(yī)好那疼痛的灼傷。

薔薇與荊棘

婚姻是多變的,每個人對它的理解都不一樣:你可以認(rèn)為它鋪滿了薔薇,也可以認(rèn)為它到處都是荊棘。

不過,不管是什么,只要踏上了這條路,你就得乖乖地把它走完。中途退場的,都是些沒責(zé)任感的——既然選擇了在一起,就有義務(wù)共同使它圓滿。倘若實(shí)在過不下去了,也應(yīng)好聚好散,別像個仇人似的,互相咒罵,甚至毆打,恨不能把全部力氣都使在對方身上。

有人說,張愛玲的婚姻就是一條布滿荊棘的路。

在這段婚姻里,張愛玲只收獲了少量的歡樂,卻付出了沉痛的代價——她的韶華,她的才情,都被這段婚姻囂張地吞噬掉,甚至她為人所稱贊的清冷孤傲,也一并沒有了。

但“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我們又怎能知道,如果可以再做一次選擇,張愛玲還愿不愿意遇見胡蘭成呢?

張愛玲首先是一個人,一個普通的女人,其次才有那些傳奇色彩。而她作為人的訴求,與你、與我、與這蕓蕓眾生的任何一個,并沒什么不同,那就是非常真誠地渴望著能夠獲得別人的一份愛——對于女人來說,自然就是異性所給的一份關(guān)懷。

正是在她萬般渴望這些東西的時候,胡蘭成出現(xiàn)了。于是,他不可抗拒地填補(bǔ)了她心上的那個空缺,使她感覺自己是完整的。盡管這是一種錯覺。

想必讀到這里,你也能夠看出來:對于女人來說,她所選擇的婚姻是薔薇還是荊棘,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她所選擇的那個男人的態(tài)度。

比如,胡蘭成給予張愛玲的婚姻是布滿荊棘的,而在美國遇到的賴雅卻給了張愛玲一個家。

這個家是張愛玲一生最向往的,也是最珍貴的。賴雅給了,張愛玲接受了,這便是一種幸福。

這種幸福的香氣不是人人都能聞到,而是要用心去體味的。也可以說,婚姻這條路,就是布滿了薔薇,處處散發(fā)著迷人的香氣。

張愛玲和賴雅在相濡以沫、平淡瑣碎的夫妻生活中,感悟到了生活樸實(shí)的質(zhì)地,使自己仿佛是從虛浮縹緲的云層回歸了堅(jiān)實(shí)的大地,她游移的、漂泊的情感終于??吭谝粋€寧靜的港灣。她終于可以和一個人說著“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話。

她可以和賴雅在秋日的黃昏,踏著滿是落葉的小徑,靜靜諦聽大自然季候變遷的旋律,感受靜謐而安詳?shù)臅r光;也可以去附近便宜的庭院攤“撈寶”,布置溫馨的家,有一種“春燕筑巢”般的融融暖意;閑暇之時,好書共賞,佳作相析,更有惺惺相惜之情……不管窗外是多么大的狂風(fēng)暴雨,小屋里永遠(yuǎn)是溫暖的春天。

只不過,生活的殘酷在削弱著這份幸福,那就是賴雅的身體很快虛弱起來,甚至后來一度拖累到張愛玲,令她不得不為了生計(jì)疲于奔波,連累了才華急速凋零,使面容亦很快蒼老。

但是,張愛玲始終沒有離開,而是真的履行著一個妻子的責(zé)任,陪他走到生命的盡頭。

至于她為何不選擇離開的原因,或許與上一段婚姻有著不可分割的關(guān)系。她太懂得,在這蒼茫的人世間,能夠找到一個陪伴到老的男子有多不易。

人心易變,對于一段婚姻來說,三五年或許不成問題,可要真的講到一生一世,那必須拿出些勇氣和毅力。

她又是經(jīng)過被背叛的人,了解被動地離開是怎樣一種難過。前一段感情已滿目瘡痍,使人心驚,后遇見賴雅,才又稍微感知到一些人情的溫暖,所以斷然不會主動選擇離開。

另一方面,美國畢竟不是她的故鄉(xiāng),作為一個遠(yuǎn)來的游子,終歸想要落葉歸根,年長的她不可能不思念自己的故鄉(xiāng)——和賴雅在一起,不管怎樣,情感上也算有所依附,人原本就是社會性動物。

歸根結(jié)底,張愛玲像普通的世俗女子一樣,需要一個家,需要異性的關(guān)懷。她渴望的婚姻,同樣是布滿了薔薇的馨香,而非荊棘的坎坷。

大多數(shù)時候,人們將婚姻想象成薔薇一樣美好,因?yàn)樗麄兪菐е环輴鄄饺牖橐龅钐玫摹?/p>

但維持婚姻又實(shí)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時間久了,相愛的人難免生厭,會爭吵、會對立。吵著鬧著,薔薇的香氣散了,眼前會是荊棘的綠。

其實(shí),說起來這大部分都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jì)。但很多時候,夫妻雙方卻再也難以像戀愛時那么愿意遷就對方,用包容的胸懷去理解和接納對方。

愛情是美好的,可婚姻生活卻是瑣碎的。

為柴米油鹽奔波的過程中,夫妻之間需要更多的容忍與體諒。忙碌的生活,早已令我們拿出所有精力卻還難以應(yīng)對,倘若發(fā)生摩擦不去包容,這壓力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顯然見過不少這樣的實(shí)例,拆散很多夫妻令其走上離婚道路的,并非大仇大怨,卻不外乎是一些生活中的小事。有時僅僅只是兩人的生活習(xí)性存在差異,不去包容和理解,亦能把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引發(fā)雙方激烈爭吵,鬧得家庭雞犬不寧。

正如歌里所唱:“相愛沒有那么容易,每個人都有他的脾氣,過了愛做夢的年紀(jì),轟轟烈烈不如平靜……”

婚姻可以走到最后,靠的不一定是最初那般熾熱,而是雙方彼此愿意包容、理解對方,愿意犧牲一點(diǎn)兒自私的欲望,去成全和呵護(hù)對方。

經(jīng)過時間的洗禮,我們都能明白:想要一段薔薇一般美好的婚姻,不是靠想象,而是要靠行動的,選擇了好的生活方式才能造就好的婚姻。

如果,只是要了婚姻,卻舍不得對自己的生活方式做出一些調(diào)整甚至是讓步,那么,即使是相愛的兩個人,最終也一定會走上分手的道路。

但你完全不必害怕:你的婚姻是薔薇還是荊棘,只能由自己決定。

不要奢求永恒

小孩子都喜歡看“變臉”的戲劇,因?yàn)樗麄儾恢琅_上的那些人是怎么在一眨眼的工夫,就變出一張新的臉,覺得那很神秘。

然而,那些好奇的孩子永遠(yuǎn)不知道的是,在生活中,人們的變臉?biāo)俣冗h(yuǎn)遠(yuǎn)比這個更快,但是卻沒有給人帶來笑聲。

張愛玲與胡蘭成,這對曾經(jīng)相見只有笑臉的人,在胡蘭成背叛婚姻后,兩人之間就再沒了那股溫暖的、可信任的氣息交流。甚至,每次見到張愛玲,胡蘭成都只有隱隱地生氣。

愛情之路好像是個時常變臉的戲劇,讓人應(yīng)接不暇。比男人多了一份執(zhí)著的女人更是不能適應(yīng)這樣的變化,總是希望能在愛情中實(shí)現(xiàn)永恒?!皻q月靜好,現(xiàn)世安穩(wěn)”這樣的承諾,不是張愛玲一個人想要的,是天下所有女人都祈求的。

每個女人都被自己編織的愛情光環(huán)所吸引,希望這個光環(huán)能永久地照耀著自己。但她們卻不肯承認(rèn)一個事實(shí)——男人的頭上沒有光環(huán),她們注定從對方手里要不來任何東西。

背叛婚姻的胡蘭成,日后見到張愛玲總是會生氣——其實(shí),他氣的不是她對自己的黏,而是不肯承認(rèn)自己對愛的卑鄙。

胡蘭成心里非常清楚,張愛玲對自己的感情有多真摯,她那樣一個曠世傳奇的女子,雖稱不上完美,卻是全心全意在愛著自己。

正是這份小人與君子之間的懸殊,才令他只能將憤怒轉(zhuǎn)嫁給對方,因?yàn)樗雷约旱谋氨桑瑓s不愿承認(rèn),甚至改正。

這一段錯誤的婚姻之所以會發(fā)生,有很多內(nèi)在和外在的原因:其中之一,便是張愛玲那種渴慕飛揚(yáng)的情懷、涉世未深的青澀、才子佳人的幻想,孕育了她對胡蘭成曠古哀怨的戀情。

她用少女詩意的脈脈溫情,編織了一個讓自己迷醉的云霧繚繞的光環(huán),戴在胡蘭成的頭頂。每每看到那光環(huán)的時候,她都有種激情飛揚(yáng)的感覺——這正是她一直以來在不自覺中追求的。

在張愛玲的眼中,胡蘭成的一舉一動都是美好的,任何人都不能替代。她在隨筆里寫:“他一個人坐在沙發(fā)上,房里有金粉金沙深埋的寧靜,外面風(fēng)雨琳瑯,漫山遍野都是今天……”這種理想化的愛使自我變得越來越謙卑,對方則變得越來越高貴。

“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痹趶垚哿岬氖澜缋?,沒有政治、沒有主義,所以她不在乎胡蘭成的個人身份;在她的世界里,甚至連道德觀念也很淡薄,所以無所謂胡蘭成是否有了妻子。

她所關(guān)注的,僅僅就是那種讓她心醉神迷的、絢爛的、飛揚(yáng)的狀態(tài),對于事業(yè),對于愛情,皆是如此。經(jīng)過不斷地描摹著色,這份飛揚(yáng)的愛看起來已是一座固若金湯的大廈,但它畢竟少了生命的底色——現(xiàn)世安穩(wěn)。

張愛玲卻在這份激揚(yáng)中固執(zhí)地追求著“現(xiàn)世安穩(wěn)”,她希望的這份永恒,因?yàn)樽约旱陌V迷而不可得。她甚至因?yàn)檫@份癡迷,而忘記去看胡蘭成是不是能給她“安穩(wěn)”,忘記去想胡蘭成在開始就狡猾地剖析了自己的“沒有離愁”和“多情”,任由胡蘭成對她的愛一點(diǎn)點(diǎn)地遺忘,最后轉(zhuǎn)嫁到別的女人身上。

這其中想必也有張愛玲自己的責(zé)任吧。她如果能像小護(hù)士周訓(xùn)德那么熱衷對男人撒嬌;如果可以不把自己的姿態(tài)繃得那么緊張,在他面前撒撒嬌,使他知道自己也是個需要他全部愛的小女人,或許結(jié)局會來得緩和許多。

古人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币馑际?,人的內(nèi)心世界各不相同,就好像他們的面貌各不相同一樣。但凡涉及到愛情,男人變臉?biāo)坪踝兊酶臁?/p>

聰明的女人從不去渴望地久天長,她們知道,愛情只是一瞬間的快感,男人的誓言,則如同天上的流云,瞬息萬變。

除非你所遇見的人,也如你一般歷經(jīng)過人情冷暖,你們才可能有較為相近的價值觀,才有可能對感情衍生相近的看法,才有可能一起攜手走完這一生。

別去指望這個世界能有那些永遠(yuǎn)如一的臉,假使每一個人的臉都像是從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一律的濃眉大眼,一律的虎額龍隼,在排隊(duì)檢閱的時候固然甚為壯觀整齊,但不便之處必定太多,那是不可想象的。

人的臉究竟是同中有異,異中存同,否則就不會有“世上只有36張臉”的說法了。

明白了世間這種“變臉”的游戲,那么請忘記永恒這件事。

你依從婚姻,他依從愛情

女人是一個感情的綜合體,她不會去理智地思考自己的一生,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著生活。為了那令人甜蜜的愛情,女人甚至不惜將自己的一生搭上。

對于女人,愛情是會讓人上癮。她們不會輕易傾心于一個人,而一旦傾心,就要生生死死地脫一層皮,至死不渝。

胡蘭成與張愛玲的婚姻是沒有儀式的,只有簡單的一紙婚書——對于胡蘭成來說,不花一分錢,就得到這樣一個傳奇女子做老婆,想來也是他不懂珍惜的惡因。

婚后的張愛玲,依舊死心塌地地愛著他,甚至不愿結(jié)婚這件事為他帶來絲毫的困擾,仍堅(jiān)持他按照自己的喜好去生活。這樣的依從愛情,而不愿意用婚姻去牽絆胡蘭成,最終造成胡蘭成對婚姻的背叛。

在他們婚后不到兩年的時間,胡蘭成先后與護(hù)士周訓(xùn)德、范秀美有染,甚至去信向張愛玲表達(dá)自己愿娶周訓(xùn)德為妻的打算。他以張愛玲的通透豁達(dá)為由,明目張膽地欺負(fù)她。

胡蘭成始終依從著自己的愛情,從而忘記了與張愛玲之間的婚姻。

因此,當(dāng)張愛玲去溫州看他,他不喜反怒,抱怨她:“夫妻患難相從,千里迢迢特為來看我,此是世人之事,但愛玲也這樣,我只覺不宜?!彼€固執(zhí)地把張愛玲安排在火車站旁邊的一個小旅館里,白天陪她,晚上陪范秀美。

終于,張愛玲在依從愛情、沒有用婚姻來牽絆胡蘭成的同時,失去了自己的愛情。要知道,她亦只是一個平凡女子,當(dāng)然也渴望他們的婚姻能起到一點(diǎn)兒約束作用,希望胡蘭成能舍棄那些沒婚約的女人,回到自己的身邊。

然而,這卻激怒了胡蘭成,他認(rèn)為她的不同應(yīng)該在于——不該對他存有私心。他哪里懂得,愛著的時候,所有女人都一樣自私。

張愛玲最終黯然離去。

半年后,胡蘭成去上海看望張愛玲,仍不忘問她對自己寫的那篇含有與周訓(xùn)德交往內(nèi)容的《武漢記》印象如何,又談起與范秀美的事,張愛玲都十分冷淡。當(dāng)夜,二人分室而居。

第二天清晨,胡蘭成去張愛玲的床前吻她,一吻終未再見。

又半年后,張愛玲寫信給胡蘭成,提出分手,而后真的再沒回頭。即使后來胡蘭成寫信給張愛玲的好友炎櫻,流露挽留之意,張愛玲亦沒有回信。

一種解釋是,炎櫻乃張愛玲的好友,自然站在她的一邊,根本就沒把信件給張愛玲看。但其實(shí)誰都知道,即便她接到那封信,也是不會看了。

“心字已成灰”,往事只好隨風(fēng)而逝。

相比較男人,女人總是在感情上更專注、更執(zhí)著,這也決定了她們對婚姻的依從。女人總是情不自禁地走進(jìn)幻影里,一邊自我陶醉,一邊給兩人鑄造一場美妙的夢境——她們喜歡在夢里種植愛情,一個夢醒了,再去做另一個。

然而,世俗生活必須有世俗的過法。男人女人對于婚姻看法的不同,造就了他們不同的做法和處理態(tài)度。

所有的女人對自己的婚姻都有一個完美的構(gòu)想,就像所有的女人在戀愛的時候,都希望會遇到白馬王子一樣。

所以,當(dāng)男人的眼光投向世界和女人時,女人看到的往往只是愛情和家庭。女人用生命經(jīng)營愛情,再用愛情管理男人,男人的頭上便有了一道美麗的金箍。

在女人的世界里,婚姻總是那般甜蜜溫馨,讓人陶醉。睡在喜歡的男人身邊,清晨可以一起醒來、一起吃早餐、一起上班,甚至只是在菜市場偷一棵蔥也會令女人生出甜蜜的感覺。

但男人不會如此,幾乎很少有男人愿意早早地步入婚姻。男人是喜歡享受的動物,他們只喜歡享受女人的愛情,卻絕對不愿意承擔(dān)愛情的責(zé)任。而女人卻固執(zhí)地依附于婚姻,認(rèn)為婚姻是自己的全部,丈夫就是天。

其實(shí),在這個過程里,是女人把自己給拴死了,看不到一點(diǎn)兒希望的光。

同樣,女人在失去愛情的時候,會選擇嫁給婚姻,去藏起一顆蠢蠢欲動的心,認(rèn)真守護(hù)一個家;而男人則不會,連愛情都不能百分百使他甘愿走進(jìn)婚姻,更別說沒有了愛情。

女人對于婚姻的執(zhí)著,使她們面對婚姻時永遠(yuǎn)瀟灑不起來。

如果能嫁給一個自己愛的男人,固然是件好事,如若不能,她們也會考慮考慮,這就是男人和女人最大的不同。

婚姻就像一根絲帶,將男人和女人緊密地系在一起。在婚姻里,女人會說服自己去了解、欣賞這個和自己共度一生的男人,在懂得愛人的同時關(guān)愛自己、完美自己。

不過,婚姻也會狹隘女人的世界,漸漸地,女人的心里便只有她的家庭——她的目光會變得短淺,一門心思都在丈夫和子女身上;她的生活會變得瑣碎,計(jì)較茶米油鹽醬醋茶。

婚姻讓女人懂得“愛”,同時也讓她懂得“失去”,比如自由、事業(yè)……

所以,當(dāng)婚姻遭逢不幸時,女人受到的傷害和打擊比男人慘痛百倍。男人可以抖一抖羽毛重新開始,女人卻很難從過去的婚姻陰影中輕松走出來。只因?yàn)榕艘缽淖允贾两K的婚姻,而男人卻習(xí)慣了追尋時刻如新的愛情。

一個男人如果喪妻,也許并不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因?yàn)榭粘龅奈恢猛芸炀蜁黄渌呐颂畛?;然而女人如果喪夫,那將無異于是遭遇了滅頂之災(zāi),她的人生或許要為此拐一個不小的彎,而身旁那個位置有可能要因此空置一生。

有過幾次婚姻的男人,心靈照樣完好,因?yàn)槟腥撕芟矚g這樣有機(jī)會去一次次經(jīng)歷他所向往的愛情;但如果是女人,她的心靈必定傷痕累累,滿目瘡痍,不知道該怎樣繼續(xù)自己的人生。

不知道你認(rèn)不認(rèn)同這句話:“上帝把世界交給了男人,把家庭交給了女人。所以男人馳騁天下,女人經(jīng)營婚姻。”

做個叫人不安的女子

世人皆道張愛玲是個傳奇女子,卻罕有人知為什么將她稱之為“傳奇”。你讀了她的詩,想必覺得她是個風(fēng)雅客卿;你讀了她的小說,想必覺得她是個凄苦的女人;但你讀了她的愛情,便知她如何成為一世傳奇。

電影《色戒》曾轟動一時,講述的是20世紀(jì)40年代的故事。影片中,女大學(xué)生王佳芝和團(tuán)員策劃了一次暗殺行動,決定暗殺叛徒易默成。

易默成喜好美色,而王佳芝又長得楚楚動人,惹人憐愛,于是,易默成結(jié)識王佳芝后,便對她心生好感。原本暗殺計(jì)劃進(jìn)行得很順利,可此時易默成突然接到撤退的指令,暗殺計(jì)劃只好暫時擱置。

機(jī)緣巧合下,王佳芝來到上海,而易默成正好也在這里,于是王佳芝和團(tuán)員再次策劃暗殺行動。

在這天,王佳芝將易默成帶到一家珠寶店挑首飾。易默成漫不經(jīng)心地在店內(nèi)踱步,當(dāng)他看到一枚鉆戒時,心底升起一抹情愫。正當(dāng)他拿起鉆戒,深情款款地望向王佳芝時,店內(nèi)突然涌進(jìn)十余人,拿著手槍將他二人團(tuán)團(tuán)圍住。

原來,挑選首飾是假,在這里行刺是真。

當(dāng)王佳芝看到易默成眼中一閃即逝的深情時,她才恍然大悟:原來自己對易默成演戲是假,動情卻真。無奈的是,她二人一正一邪,只能承受那悲哀的結(jié)局罷了。

世人或嘆造物弄人,或嘆易默成咎由自取,卻罕有人嘆電影背后的故事——《色戒》就是根據(jù)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改編。

當(dāng)王佳芝與易默成的愛情糾葛一幕幕在熒幕上呈現(xiàn)時,我忽然想到那個清麗、默然的女子,那個對愛情滿懷憧憬,卻又跌入谷底的深情女子,那便是張愛玲。

世人皆贊她為傳奇女子,除了風(fēng)華絕代的才華,還有那段轟轟烈烈的愛情。張愛玲一生中的摯愛,那便是胡蘭成了。

一天,胡蘭成在自家的庭院中翻讀張愛玲的一篇小說時,剛看兩節(jié)便覺喜歡,他心想:是怎樣的一位女子,才能寫出如此細(xì)膩的文章呢?

于是,胡蘭成決心拜訪這個奇女子。令他驚訝的是,當(dāng)天張愛玲拒絕了他的會面,卻在第二天主動來拜訪他。

張愛玲心思細(xì)巧,胡蘭成滿腹經(jīng)綸,兩人見了幾面,便心覺歡喜,認(rèn)定對方是自己的知己。

于張愛玲而言,胡蘭成是個懂自己的人。這世間的任何一種情,都沒有比“懂自己”更讓人心動,于是她在送給胡蘭成的照片背面,小心地寫下一行:“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但她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

兩人相戀的時光里,一個月里只有幾天可以相見,于是張愛玲和胡蘭成便常常相伴在房里說話。胡蘭成說什么,張愛玲都一副歡喜的樣子,兩人越發(fā)懂得彼此,即使不說“愛”,那愛也在兩個人的眸光里。

胡蘭成在《今生今世》里這樣寫道:

夏日的一個傍晚,兩人在陽臺上眺望紅塵靄靄的上海,西邊天上余暉未盡,有一道云隙處清森遙遠(yuǎn)。我與她說時局不好,來日大難,她聽了很震動。漢樂府有“來日大難,口燥唇干,今日相樂,皆當(dāng)歡喜”。她道:“這口燥唇干好像是你對他們說了又說,他們總還不懂,叫我真是心疼你?!庇值溃骸澳氵@個人嘎,我恨不得把你包包起,像個香袋兒,密密的針線縫縫好,放在衣箱里藏藏好。”

在胡蘭成面前,張愛玲就這樣慢慢地低下去,滿心歡喜,甘愿只做一個平凡的小女人。

后來,胡蘭成在《今生今世》中又寫道:“好的東西原來不是叫人都安,卻是要叫人稍稍不安?!边@話似是自言自語,卻不知道他當(dāng)初有沒有說給張愛玲聽。

毫無疑問,胡蘭成愛張愛玲,可他的愛卻偏偏是“稍稍不安”的,而張愛玲卻在這愛里淪陷,即使他四處留情也毫無怨意。

這愛情的博弈中,那個“稍稍不安”的歹人占盡了風(fēng)光,徒留那安心的女子黯然神傷。與其做一個“萎謝”的女子,倒不如學(xué)那歹人“稍稍不安”些。

女人愿意照顧你,滿足男人對“三從四德”的喜好,是因?yàn)樗龕勰銓櫮悖⒉槐硎舅敢獗划?dāng)作用人和附庸。在愛情里的女子,任是怎樣高貴靈透都會這樣——在自己的愛情里變得很低很低。

“得成比目何辭死,但羨鴛鴦不羨仙”,古人誠不欺我。

《白蛇傳》講述的也是一個“但羨鴛鴦不羨仙”的女子,如張愛玲一般“低到塵埃里,歡喜地開出花來”。

白娘子本是條有千年修為的蛇精,如果拿現(xiàn)在社會的女性形象比較,就是一個活脫脫的女強(qiáng)人形象——經(jīng)濟(jì)獨(dú)立、才貌雙全,對生活遇到的各種困難也都應(yīng)付自如,況且還有著強(qiáng)大的法力,足以對抗塵世間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

而她的官人許仙不過是個平凡的藥店伙計(jì),與眾人相比沒什么特殊的地方。為了能回報白娘子的這份深情,人們不得不編撰一段報恩的故事。這樣一來,好像白娘子所做的一切都順理成章——那就是報恩!

可是,有幾個人想過,白娘子這哪里是報恩,而是在追求自己的一份愛情。

只因?yàn)榘啄镒討偕狭嗽S仙,所以甘愿在他面前“變得很低很低”,于是,她對愛情的渴望、對家庭生活的向往,使她自覺地向傳統(tǒng)女性的角色回歸——為了老公而自己變得平凡,為他生兒育女,放棄得道成仙。

“任何男人跟我斗智,末了一定輸,因?yàn)槲冶人麄兝弦磺q,他們根本不是對手。我只要一個平凡的男人?!崩畋倘A借白蛇之口說出眾多現(xiàn)代女子的渴望,“我想做一個真正的女人。我愛他,不能回頭了。以后,還要坐月子,喝雞湯,親自奶孩子,到他大了,教他讀書寫字。”

女性源于自身的妻性和母性,自覺地回歸家庭,而不愿孤獨(dú)地擎著女權(quán)主義的大旗。盡管在別人的眼里,她無比強(qiáng)大。

白娘子的這些意愿,其實(shí)就和現(xiàn)代社會中一些所謂的“女強(qiáng)人”一樣。這些奇女子為自己的將來辛苦奔波、打拼,開創(chuàng)了一片安穩(wěn)的天地,但是卻覺得這份安慰中透著一絲凄涼——她們走到了“神仙”的位置,卻也感受到了“神仙”的凄涼,從而認(rèn)定“高處不勝寒”。

于是,她們渴望在平淡、平實(shí)、真切的家庭生活中體驗(yàn)溫情和溫暖,渴望回歸家庭,只求做一個平凡的妻子和母親。

這樣的角色,平凡而偉大,可若想持續(xù)籠住男人的心,還需要那么一點(diǎn)點(diǎn)兒讓他們不安的本領(lǐng)。

比如許仙,其實(shí)對白娘子也未必全然放心。他當(dāng)然知道她的出眾,不僅是在于美貌,更在于內(nèi)心的善良。

在蘇州,他偶然結(jié)識了一位官人,并不小心給那位官人看到了娘子的畫像,從此更加篤定,自己的夫人是位有魅力的女人——不然,他除了主動給自己的姐姐、姐夫看過娘子的畫像外,為什么再沒給任何一個男人瞧過呢?

按理說,自己的老婆美麗,這屬于外交場合的絕對加分項(xiàng),走到哪里都該“招搖過市”的嘛!他卻沒有,這正是他心里的那一份不安在暗暗作祟??!

遇到愛情,遇到自己喜歡的人,女人可以變得低一些,但愛與謙卑要放在心里,沒必要拿出來給他瞧——愛到一百分,只告訴十分即可。

愛情其實(shí)是需要技巧的,要學(xué)會諸葛亮的欲擒故縱大法,千萬別跟張愛玲似的,“遇見你我變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里去,但我心里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如此,那真是太不明智了。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