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雖遠必誅 > 雖遠必誅完整版在線閱讀 最新章節(jié)2免費賞析

雖遠必誅完整版在線閱讀 最新章節(jié)2免費賞析

2024-08-04 18:28:59 作者:熊霸天下1
  • 雖遠必誅 雖遠必誅

    土木堡之變,大明戰(zhàn)神朱祁鎮(zhèn)帶領五十萬大軍送了人頭,瓦剌大軍直逼京師而來。面對如此危局,京城內(nèi)人心浮動,惶惶不可終日,有人想跑,有人想打?;甏┑街炱钼暽砩系幕羧ゲ÷犅劥讼?,頓時來了精神。瓦剌不過一蕞爾小邦,本該俯首稱臣,仰視上國威嚴,竟也敢侵犯我漢家疆土,欺我漢家子民?是可忍,孰不可忍!南遷?在我霍去病眼中,臨陣交鋒,可從沒有‘逃跑’二字!

    熊霸天下1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雖遠必誅》 章節(jié)介紹

在歷史題材小說方面,熊霸天下1是其中的王者。這本《雖遠必誅》是深度和娛樂性結(jié)合最好的一部經(jīng)典,沒有之一。該小說(第二章敢言南遷者立斬不赦?。﹥?nèi)容介紹:“臣,兵部侍郎于謙,有話要說!”就在滿朝文官幾乎眾口一詞,議論南遷之際,忍耐許久的于謙憤然.........

《雖遠必誅》 第二章敢言南遷者,立斬不赦! 在線試讀

“臣,兵部侍郎于謙,有話要說!”

就在滿朝文官幾乎眾口一詞,議論南遷之際,忍耐許久的于謙憤然出聲。

只見他渾身浩然之氣,甩開袖袍,大踏步走上前來,目光中隱含怒意。

“此時南遷,乃是禍國殃民之舉,斷斷不可施行!”

原本,徐有貞正洋洋得意,兩道眉毛都快飛到天上去了,忽然遭到駁斥,神情頓時不悅。

“哦?”

“不知于大人有何高見?”

自從入朝為官以來,他還是第一次得到如此多的贊同和擁護,心里美得不行,豈能容許容人反對?

面對同僚的質(zhì)問,于謙氣勢絲毫不減,僅憑凌厲的眼神,便嚇得徐有貞連連后退。

“京師乃是國本,天下中樞,一動則大勢去矣!”

“瓦剌也先,囂張跋扈,率麾下大軍傾巢出動,欲叩關南下,再度席卷中原,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而今之計,唯有積極備戰(zhàn),迅速籌調(diào)兵馬糧草,據(jù)城堅守,擊退來犯之敵,方能保我大明宗廟社稷,黎民免遭戰(zhàn)火荼毒!”

這番慷慨陳詞,說得有理有據(jù),聲音在大殿上回蕩不絕,振聾發(fā)聵。

“哼,什么據(jù)城堅守,擊退來犯之地,不過是逞匹夫之勇,癡人說夢罷了!”

當徐有貞穩(wěn)下心神,覺得自己一邊依然有眾多的支持者,根本沒把于謙放在眼里,繼續(xù)出言詭辯。

“于大人,你也不想想!”

“土木堡一戰(zhàn)中,我朝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喪師辱國,人心惶惶!”

“現(xiàn)如今,京城中能戰(zhàn)的兵馬不足兩萬之數(shù),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外省的軍隊又一時難以趕到,如何能擋得住瓦剌的攻勢?”

“若是一味死守,待到城破之日,恐怕眾多皇室親族,以及滿朝公卿大臣,皆會淪為階下之囚,砧板上的魚肉,任由也先踐踏凌辱?!?/p>

“依我看來,你于大人的提議才是禍國殃民之舉,棄大明的宗廟社稷于不顧,實乃天下第一大罪人!”

聞言,于謙怒不可遏,正要開口辯駁,徐有貞卻話鋒一轉(zhuǎn),看向了沉默許久的孫若微。

“太后,先帝在日,便視于謙為妖言忤逆之臣,如今又跳出來阻攔朝廷南遷,真是其心可誅,罪無可恕!”

“不如將他殺了祭旗,安撫眾心,然后順應天意,速速南遷避禍,可保萬事無憂!”

“否則,悔之晚矣!”

他很清楚,如今朝中群龍無首,皇帝朱祁鎮(zhèn)被瓦剌俘虜,郕王朱祁鈺雖然會繼承大統(tǒng),但此時并未真正掌權(quán),全靠太后孫若微主持大局。

只要說服了她,則南遷有望,不必冒險和窮兇極惡的瓦剌騎兵拼殺。

雖然偏安江南,躲避戰(zhàn)禍,只能保住大明的半壁江山,但作為計劃的提出者,他徐有貞的功勞又有誰能相比?

誰知,此時的孫太后,正掛念著深陷敵營的愛子朱祁鎮(zhèn),以至于六神無主,心緒不寧,一個勁兒地搖頭嘆氣。

過了半晌,才緩緩開口:“你們說得都有道理,然而事關重大,還諸位議一議再下結(jié)論?!?/p>

見太后遲疑不決,那些擁護南遷的大臣們互相使了個眼色,打算一鼓作氣,促成此事。

“太后,徐大人言之有理!”

“京城之中,兵少將弱,如何能擋住瓦剌騎兵的鋒芒?”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剎那間,朝堂上再度陷入一邊倒的局面。

此時此刻,于謙早已是忍無可忍,橫眉怒目,對這些貪生怕死的同僚,沒有半分好氣。

“匹夫豎子,不足與謀!”

“虧得你們讀過四書五經(jīng),受圣人教誨,大難臨頭之際,卻只想著門戶私計,茍且偷生!”

“朝廷一旦南遷,不敢應戰(zhàn),到時敵軍氣焰愈發(fā)囂張,必會席卷而下,意味著長江以北的領土,拱手讓于他人。”

“到那時,山河破碎,化為丘墟,數(shù)以千萬計的生民將無依無靠,被當做牲畜般驅(qū)趕虐待,處于水深火熱之中,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為官者,上不負君恩,下不負百姓,國家有難,當挺身而出,無畏生死!”

“似爾等這般膽怯懦弱,無德無能,簡直丟盡了士子人臣的臉面,有何顏面穿著官袍,惶惶然立于朝堂之上!”

聲猶在耳,一個六品主事忽然接過話頭,剛剛徐有貞主張南遷時,他可是絕對的支持者。

“于大人此言差矣!”

“南遷避禍,只不過是權(quán)宜之計,以大局為重!”

“先讓瓦剌囂張一時,等我們退往江南,積聚實力,秣馬厲兵,來日再一雪前恥,重整山河,也不失為兩全之策?!?/p>

此話看似有幾分道理,于謙卻嗤之以鼻,冷聲道:“哼,說得好聽!”

“恐怕到時候,又應了那句詩文:‘暖風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了吧?”

“久而久之,爾等便會逐漸忘記國仇家恨,鶯歌燕舞,醉生夢死,誰還去管江北百姓的死活!”

“敢問自古以來,凡是選擇南遷避禍的朝廷,哪個有好下場!”

“此公不足一論,請勿復言!”

越說越氣,于謙干脆一甩袖子,怒視殿中百官,大有舌戰(zhàn)群儒的架勢。

在狂風驟雨的逼問下,一眾主張南遷臣子們咬牙切齒,臉色漲得發(fā)紫,準備死硬到底,群起而攻。

恰在此時,一聲雷鳴般的暴喝,突然在大殿上炸開。

“都給我住口!”

所有人心里吃了一驚,循聲望去,只見龍椅上的郕王殿下拍案而起,神威凜凜,令人不敢逼視。

“再敢言南遷者,格殺勿論!”

能有如此氣魄的,自然是早已怒火中燒的霍去病。

在他看來,這大明的臣子中,都是些貪生怕死,碌碌無能之輩,實在丟人現(xiàn)眼。

也就那個叫于謙的還有些膽氣,在危難之中,尚能力排眾議,主張與敵軍決一死戰(zhàn),守住祖宗留下的基業(yè)。

如此人物,才無愧于我漢家兒郎的風骨豪情!

而電光火石之間,霍去病看向了于謙,于謙也同樣看向了霍去病,兩人橫跨千年的對視,相顧無言,卻生出了幾分惺惺相惜之感。

霍去病的目光中,飽含欣賞的意味,就像在茫茫黑夜中,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

而于謙的目光,更多的則是震驚。

宣德皇帝在位時,曾經(jīng)說過:“此子懦弱無剛,不堪大用......”

可向來軟弱的郕王,今日怎么突然變得英武果決,膽識過人了?

雖說像貌未有絲毫改變,卻好似洗盡鉛華,脫胎換骨,與之前判若兩然。

真是奇哉怪也!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