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之田色生香》 章節(jié)介紹
《重生八零之田色生香》是當(dāng)前炙手可熱的小說,由作者家有寶貝1975編寫,整個故事波瀾起伏,讓人讀罷蕩氣回腸?!吨厣肆阒锷恪返?章介紹:麥草洗漱好后便回了房,看到對面床上已經(jīng)睡熟的慶玉慶林兩兄弟,不由暗自嘆了一口氣。小孩子到底是小孩子.........
《重生八零之田色生香》 第008章 幫我個忙 在線試讀
麥草洗漱好后便回了房,看到對面床上已經(jīng)睡熟的慶玉慶林兩兄弟,不由暗自嘆了一口氣。
小孩子到底是小孩子,還不到識愁滋味的時候,困意上來了,說睡就睡,就是天要塌下來了,也耽誤不了他們睡覺。
可是她呢,今夜注定無眠啊。
麥草吹熄了油燈,輕輕的把布簾拉上,然后便躡手躡腳的爬到了床上。
麥草人是躺到了床上,可睜著兩只眼睛,卻怎么也睡不著。
她愁啊,這兩兄弟的學(xué)費,怎么才能籌集到啊?
麥草心里甚至開始埋怨起老天爺來,既然讓她過來了,好歹也給她一個求生的道具,就好象小說中講的那樣,有個隨身空間或金手指什么的,她也就不用這么發(fā)愁了,那樣不但可以讓慶玉慶林高高興興的去上學(xué),她還可以帶領(lǐng)著大家一起奔小康,說不定歷史還會因為她的出現(xiàn)而改寫呢。
麥草越想越興奮,可是很快自己就給自己潑了冷水,因為事實是,她什么都沒有!
麥草覺得自己要被折磨瘋了,她想回去啊想回去,可是怎么樣才能回去呢?
跳水而來的,也許還能跳水而走;出車禍來的,再制造次車禍也許也能回去,可她算怎么回事,睡著覺就來了,難道是睡著了就可以回去了?
可她已經(jīng)來了快一個星期了吧,覺也沒少睡,也還是沒有回去啊。
麥草愁得只揪自己的頭發(fā),難道一定要逼著自己發(fā)瘋嗎,然后老天爺一可憐,就放自己回去了也說不定啊。
可是被逼得發(fā)了瘋是件多么丟人的事啊,她麥草長這么大,還沒有這么軟弱不堪過呢。
不行,她可不是那種隨意向命運低頭的人,只要好好想想,總會有辦法的,她就不信了,她這么堅強的人,會被小小的4塊錢給打倒!
麥草一夜都是胡思亂想著,到了天亮才朦朦朧朧的睡去,感覺剛瞇了一下眼,就聽到了慶玉和慶林起床的動靜。
這倆孩子學(xué)習(xí)很用功,每天都是早早的起了床,然后到東邊的小樹林里朗讀課文,就沖著這一點,麥草覺得也不能誤了他們的學(xué)業(yè)。
等慶玉和慶林去小樹林讀書去了,麥草雖然非常的困,可還是掙扎著起了床,洗漱一番后燒火做飯。
雖然燒火的技術(shù)仍然不熟練,但好在不會再搞的滿灶房都是煙了,這讓麥草的信心大增,覺得這個世上,就沒有她過不去的難關(guān)。
麥草燒了些稀飯,又烙了幾張雜面餅,在院子里摘了兩根黃瓜拌了下,算是湊和了一頓早飯。
麥草燒好了早飯,慶玉和慶林兩兄弟也讀書回來了,麥草讓慶玉給隔壁的三奶奶送了些吃的過去。
待大家吃好了早飯,又收拾一番后,慶玉和慶林也該去上學(xué)了。只是兩人這次上學(xué),全然沒有了以往的坦然,站在門口磨嘰地看著麥草。
麥草知道他們在擔(dān)憂些什么,就走過去,拍了拍兩人的肩膀,“放心,只要有二姐在,就一定不會讓你們退學(xué),你們到學(xué)校后,告訴老師,兩天之內(nèi),我一定會把學(xué)費交上?!?/p>
慶玉和慶林兩人得了麥草這樣肯定的答復(fù),高高興興的出門去上學(xué)了。
慶玉和慶林一走,麥草可就一下子癱到了凳子上,大話她是說出去了,可如何能讓這說出去的大話變成現(xiàn)實呢?
麥草站起來,在家里四處轉(zhuǎn)著,看看這里翻翻那里,翻找了半天,除了那幾麻袋糧食,家里就沒有個值錢的東西。
糧食?麥草在那幾袋糧食跟前站住了,如果把這些糧食賣了,不就能籌到學(xué)費了嗎?
可是,糧食如果賣了,那三個人以后吃什么呢?
那就賣一部分,能籌多少就先籌多少,其他的再想其他辦法。
只是這賣糧食也讓麥草發(fā)愁,一是她對這個一竅不通,不知道能賣給誰,什么價格賣出去合適,二呢,現(xiàn)在是1980年,雖然已經(jīng)改革開放兩年了,可這樣偏遠的小山村,應(yīng)該還沒有被這股春風(fēng)給吹到,自己若是貿(mào)然拉著糧食去賣,會不會被當(dāng)作投機倒把給抓起來?
麥草從電視里看到過,這個投機倒把罪還挺嚴重的呢。
麥草這么一想,還真是嚇了一大跳,不行,她得找個可靠的人來幫她辦這件事。
即使人家不愿幫她去賣糧食,幫她參謀一下總可以的吧。
可是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誰才能完全靠得住呢,麥草還真是犯了難。
突然,她的腦海里跳出一個人來,村長!
麥草聽?wèi)c玉和慶林談起過,韓家村的村長叫韓三炮,別看名字叫的怪嚇人的,人卻是個大好人,當(dāng)初就是他把跳河輕生的韓麥草給救了回來。
麥草決定,就去找村長幫忙。
麥草說干就干,這想法一出,立刻就出了門去找村長去了。
幸好村長家就住在慶玉和慶林上學(xué)經(jīng)過的路旁,慶玉曾給她指認過的,麥草沒費多大勁便找到了村長家。
“三炮叔在家嗎?”麥草怕村長家也養(yǎng)有惡狗,不敢貿(mào)然進院子,站在大門外朝著里面喊道。
“在,在,進來吧?!痹鹤永飩鱽硪粋€中年女人的聲音。
麥草得了這個答復(fù),想著這村長家應(yīng)該是沒有養(yǎng)狗的,便推開虛掩的大門走了進去。
村長家的院子也不大,方方正正的一個小院子,一間堂屋,兩間西屋,東邊種了許多應(yīng)季的蔬菜。
這院子跟房屋雖說比韓麥草家的要齊整些,可也好不到哪里去。
一位中年婦女正蹲在院子里的菜地里拔著草,聽到聲音站了起來,看到是麥草,臉上有些驚訝,“我還當(dāng)是誰呢,是三丫頭啊。”
這位中年婦女圓圓的臉,看上去利利索索的,人又顯得十分的和氣,孫淼淼倒是挺喜歡,想來她就是韓三炮的媳婦了。
麥草記得慶玉告訴過她,說韓三炮的媳婦叫陳鳳妮,最是腸軟心善的一個人,以前就沒少幫她家的忙。
“三嬸,我有事來找三炮叔,想讓他幫個忙?!?/p>
“他在屋里呢,三丫頭你進去吧。”陳鳳妮說完,又沖著屋子里喊道:“三炮,三丫頭有事找你!”
陳鳳妮的話音剛落,便見從屋子里走出一位中年男人來,高個子,四方臉,兩道濃眉,看上去頗有些威嚴。
麥草一下子想起來了,這兩人,當(dāng)初也是去看望過自己的,只是那時候她剛來,還處于暈暈乎乎的狀態(tài)中,來的人她一個都沒有記住,不過今天再一見面,倒是一下子又想起來了。
“三炮叔?!丙湶荽蟠蠓椒降睾傲艘宦?。
對麥草的表現(xiàn),韓三炮也有些驚訝,不過他并沒有多說什么,回屋子里搬了兩張凳子,放到了院子里的樹蔭下,招呼麥草道:“坐吧麥草?!?/p>
麥草也不客氣,坐下后正要開口,便見著陳鳳妮手里端著一盤板栗走了過來,“三丫頭,吃點板栗?!?/p>
麥草趕緊站了起來將盤子接了過來,“謝謝三嬸?!?/p>
“一點板栗謝個啥?!标慀P妮又是愣了一下,半天才反應(yīng)過來笑瞇瞇地回答,末了又有些感概地說道:“瞧瞧這樣多好,又精神又大方,三丫頭,以后可別再做傻事了?!?/p>
“三嬸,一輩子做一次傻事就夠了。”
“這就對了,三丫頭,你不是有事找你三叔嗎,你跟你三叔說事吧?!标慀P妮說完又去菜地里干活了。
“麥草,你找我有啥事?”
麥草又坐了下來,見盤子也沒地方放,索性放到了自己腿上,“三炮叔,我這次來是想求您幫我個忙?!?/p>
“幫啥忙你說?!?/p>
“我想把家里的糧食賣掉?!?/p>
韓三炮聽了麥草的話吃了一驚,“好好的賣糧食干啥?”
“給慶玉和慶林交學(xué)費,他們兩個這學(xué)期的學(xué)費還欠著呢,再不交的話,學(xué)校就不讓他們兩個去上學(xué)了。”
“你家糧食本來就不多,你要是賣了,你們以后吃啥?”
“先賣一部分交上他們兩個的學(xué)費再說,吃的以后再慢慢想辦法。我本來想自己去賣,可我也不知道現(xiàn)在國家讓不讓自己賣糧,也不知道去哪里賣,所以才來麻煩三炮叔你來幫我想想辦法。”
“賣倒是能賣,麥草你如果真想賣,回頭我?guī)湍憷芥?zhèn)上去?!?/p>
“那就太謝謝三炮叔了,三炮叔,我也不知道這糧食能賣個什么價,等你有空了,還得麻煩三炮叔去我家里一趟,看看要賣多少糧食才能湊夠他們兩個的學(xué)費?!?/p>
韓三炮沒有說話,只扭頭看向已經(jīng)停止了拔草,站在邊上聽他們說話的陳鳳妮。
陳鳳妮瞪他一眼道:“你瞅我干啥,你想做啥就去做啥,這種事,我會攔你嗎?”
韓三炮聽了陳鳳妮的話,二話不說,站起來就去了屋里。
麥草有些莫名其妙地看看回屋的韓三炮,又回頭看看陳鳳妮,不知道他們夫妻兩個這是在打什么啞謎。
麥草正在迷惑之際,韓三炮已經(jīng)從屋里走了出來,手里拿著兩張一元的紙幣,走到麥草跟前,將紙幣遞給了她。
“麥草,叔家里的情況你也知道,再多了叔也拿不出來,這兩塊錢你也別嫌少,先拿去急用?!?/p>
麥草有些愕然,“三炮叔,我不是來向您要錢的,我只是想請您幫個忙把糧食給賣了?!?/p>
“三丫頭,我和你三叔知道你不是來向我們要錢的,可是你家就那點糧食,如果都賣了,你們以后吃啥,總不能去要飯去吧。這兩塊錢你先拿去,再稍微賣點糧食,兩下這么一湊,慶玉和慶林那點學(xué)費也就夠了?!?/p>
麥草覺得自己的眼淚都要流出來了,原來這里不光有二嬸和大嫂那樣刻薄的人,還有村長兩口子這樣的好人。
麥草按過了那兩張紙幣,吸了一下鼻子道:“三炮叔,三嬸,這樣,這兩塊錢算是我借你們的,等我有了閑錢,我一定還你們?!?/p>
“你說算借那就算借的?!?/p>
“三炮叔,三嬸,那麻煩你們給我找枝筆和紙來,我打張借條給你們?!?/p>
“唉喲,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還打啥借條,三叔三嬸信你?!?/p>
麥草知道,這兩塊錢,雖然他們口口聲聲說是借給她的,可在心里,一定也是沒想過要她還的,必竟韓麥草的家庭情況,他們比誰都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