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統(tǒng)華夏》 章節(jié)介紹
《一統(tǒng)華夏》是一部歷史小說,該小說之所以得到眾多網(wǎng)友的追捧,這得益于小說主角嬴政李由的完美人設設定?!兑唤y(tǒng)華夏》第6章概要:“臣參見陛下……”嬴政看著殿上朝自己彎腰行禮,顯得畢恭畢敬的趙高,神色復雜。在他眼中趙高是當下宮內(nèi)難得的人才,辦事勤.........
《一統(tǒng)華夏》 第6章 嬴政:趙高你去掃廁所吧 在線試讀
“臣參見陛下……”
嬴政看著殿上朝自己彎腰行禮,顯得畢恭畢敬的趙高,神色復雜。
在他眼中趙高是當下宮內(nèi)難得的人才,辦事勤勉,頭腦聰明又出身寒微,是他用來牽制外庭最好的人選。
可惜啊……
誰又能想到,在他面前如此謙恭的趙高今后竟敢做出廢立之事來呢?
嬴政暗暗搖頭,他的心胸還沒那么狹窄,會以未來還沒發(fā)生的事就去定當下之人的罪。
但得知了未來的他回過頭來看,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思量確實沒那么成熟。
要深究的話,還是自己給了趙高接觸胡亥的機會。
趙高久久沒有等到始皇帝的回應,悄悄抬起頭看了一眼,見始皇帝也在臉色奇異地看著他,不免心中一凜。
“臣聞陛下身體有疾,心中日夜思寐難安,可不得入宮之下也只能在家中為陛下祈福。”
他就自己不能進宮一事試探了一句。
可嬴政沒有接話,反而以一種平靜的語氣開口:“近日朕聞胡亥對先生多加贊賞之意,先生教導有心了?!?/p>
趙高心頭一跳,順著話說:“公子胡亥天生聰慧,臣也只是稍作引導公子便能舉一反三,教導之事臣不敢居功。”
嬴政點點頭,說道:“既然如此,今后先生便不必再去教公子胡亥了,朕會為他另擇良師。”
趙高猛地抬起頭,震驚地盯著始皇帝。
嬴政話還沒完,他自顧自道:“傳朕旨意,除趙高行符璽事,車府令,調(diào)其入少府,秩六百,領廄官令。”
此言猶如一道晴空霹靂將趙高擊中。
他呆立當場,久久沒有回過神來。
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始皇帝怎么會突然調(diào)他入少府?
車府令,秩六百石,掌帝皇車輿印璽,位卑權(quán)重,可以說是一只腳邁入了大秦中央決策層!
與其品秩相當?shù)膸倭钍鞘裁蠢?/p>
飼養(yǎng)宮廷御馬,負責皇宮之內(nèi)灑掃和清理出恭,說難聽點就是個洗廁所的!
跟別提他剛兼任事不久的行符璽事,那才是真正一只腳踏入大秦上層的事務。
兩者之間可謂一天一地,完全不可相提并論。
“陛下,臣不解,為何……”
趙高瞪大了眼,嗓音干啞,這個調(diào)令太過突然,縱然是他也難以接受,想要問個清楚。
可嬴政只是冷冷的掃了他一眼,就令他心中生出莫大的恐懼,同時也冷靜了下來。
是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始皇帝開口,他就必須服從。
因為他的一身權(quán)勢都是來自始皇帝,后面沒有始皇帝撐腰的他什么也不是。
這時候若是頂撞只會惹得始皇帝不喜,趙高不是蠢貨,他知道這時候最好的選擇是服從,等到私下里調(diào)查到底發(fā)生了何事,再想辦法補救還有一線希望。
“臣,領旨。”
三個字說出,趙高仿佛一瞬間蒼老了不少,叩拜謝恩后就要轉(zhuǎn)身退下。
這一趟進宮對他來說是個不小的打擊。
嬴政一直冷眼看著,沒有與趙高交談的意思,見到趙高沒有反抗自己的旨意,他暗暗點頭,在趙高快要退出殿門時才開口說了一句:“少與李斯來往。”
趙高渾身一顫,轉(zhuǎn)身應道:“諾?!?/p>
…………
趙高被一擼到底的事在咸陽內(nèi)掀起了不大不小的風波。
這時候的趙高只能算備受恩寵,遠不及后來的權(quán)勢滔天。
從一介小人爬到高位,他深諳養(yǎng)精蓄銳之道,平日里與許多官員都有良好的關系,以至于有不少人暗中為趙高打抱不平,放在日后,這大部分官員都被趙高鏟除異己的時候清理掉了,也是諷刺一樁。
嬴政沒工夫理會這些,上林苑內(nèi),他面前站著二十余個方士,最前方的兩人氣質(zhì)清靜高雅,仿佛真正的得道高士一般。
“陛下勿急,仙緣仙緣,其中的緣字再重要不過,真正的長生仙丹只有向仙人求得,我等凡人雖會點微末伎倆,但所煉出的丹藥也只是凡品罷了?!?/p>
其中一位名為盧生的方士開口。
“是極,我等一直以來尋找靈芝仙藥而不得,應該是有什么東西傷害了它們。我等心想該是陛下出入之間,時常被群臣看到所致。仙人喜靜,只有陛下隱藏行蹤,才能驅(qū)逐惡鬼,如此我等才有可能為陛下求得不死之藥。”
另一個方士侯生附和。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竟然將他們求不到仙藥的原因怪罪在嬴政身上。
嬴政聽了這話將信將疑,換做以前他可能就信了,但現(xiàn)在他決定等幾天后在聽勸系統(tǒng)上問問再說。
他打斷了兩人的對話,說道:“這次朕來不是為了奇藥仙丹,而是有幾件事朕想不明白,所以前來請教諸位先生。”
“哦?”
盧生和侯生對視一眼,對嬴政作揖道:“請陛下明說,我等定當知無不言?!?/p>
他倆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仿佛秦始皇沒什么問題能難倒他們。
事實也是如此,這時代的方士別的不說,最少也是博覽群書,尤其是這些敢進宮的方士,身上沒有兩把刷子又怎么可能被始皇帝看中?
身為其中佼佼者的盧生與侯生更是如此,他們相信就算始皇帝提出再怪的問題,他們也有自信憑借一口三寸不爛之舌說服始皇帝。
他們的表現(xiàn)讓嬴政很高興,于是提出了自己第一個問題:“朕想知道,朕的大秦能存在多久?”
侯生眼睛一亮,這題我會!
他剛要答話,一旁的盧生已經(jīng)提前一步開了口:
“陛下……”
盧生似模似樣地抬手掐算,而后一臉為難的模樣,仿佛有什么難言之隱:“陛下,其實小人早就算到我大秦有一場大劫會到來,只是不知道是否該與陛下明說……”
嗯?
嬴政驚訝地看了他一眼,真以為盧生算到了秦朝二世而亡之事,連忙道:“快細細道來,不管你說什么朕都赦你無罪!”
盧生心中有了底,這才開口繼續(xù)道:“蓋自古夏起,歷經(jīng)商與周,沒有一個王朝能延續(xù)超過千年之久,便是前周也不過只有八百個春秋?!?/p>
“自古至今,千年王朝不存,陛下可有想過這是為何?”盧生發(fā)問。
嬴政皺眉思考,卻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他自問大秦之強遠超前代,但自后世記載來看也不過二世而亡。
如此反推,難不成是因為越強大的王朝所以滅亡的才越快嗎?
把目光放在盧生身上,他想聽聽這個方士的說法。
吸引了始皇帝的注意力,盧生暗地里挑釁地看了侯生,而后神秘一笑,說出了自己的結(jié)論:“此皆因前代王朝氣運有限,所以無法度過‘千年大劫’是也?!?/p>
侯生在一旁聽得暗暗咬牙,盧生竟然把他們倆人合伙研究的理論獨自一人獻給始皇帝,這人太過無恥了。
盧生沒有理他,還在自顧自表演:“古夏氣運最少,所以不到五百年就亡國;殷商氣運要多一點,但也只有五百余年;氣運最多的乃是前周,只差兩百余年便能成就千年。只是因為遇到了氣運更強的大秦,才止步于此。”
“如此說來,以大秦的氣運,豈不是一定能延續(xù)千年了?”
嬴政眉頭一挑問道。
“非也。”
盧生臉色嚴肅:“這便是我要與陛下所說,據(jù)小人候星氣以觀未來得知,大秦在百余年之際便會有一場大劫,能渡過此劫,那便能如陛下所愿,延續(xù)千年萬年,代代不絕,但若是渡不過去……”
他瞅了一眼始皇帝臉色才小心翼翼道:“那大秦可能就會成為四個王朝之中壽命最短的一個王朝了?!?/p>
說完之后,盧生靜靜等待著始皇帝大發(fā)雷霆。
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是始皇帝似乎并不氣惱,反而顯得十分平靜。
“朕知道了。”
嬴政語氣平淡地這么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