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承父業(yè)》 章節(jié)介紹
作者刀鋒瓜雪心的這篇小說《子承父業(yè)》,取材新穎,構(gòu)思奇妙,語言生動活潑,妙趣橫生,讀來讓人愛不釋手!《子承父業(yè)》第8章主要講述的是:“侍中所言,瞻牢記心中?!倍士吹街T葛瞻這么乖巧,也就沒再多言:“蔣尚書有事找你,讓你去尚書臺找他?!敝T葛瞻.........
《子承父業(yè)》 008思想和話語權(quán)的戰(zhàn)爭 在線試讀
“侍中所言,瞻牢記心中?!?/p>
董允看到諸葛瞻這么乖巧,也就沒再多言:“蔣尚書有事找你,讓你去尚書臺找他?!?/p>
諸葛瞻心中苦笑,難不成蔣琬也要訓(xùn)斥自己一頓不成?
不過不管如何,蔣琬也是與自己父親一輩的存在,平常都是以叔禮對待,長者相招,豈有不去之理。
來到尚書臺,蔣琬正在處理政務(wù)。
諸葛亮去世以后,作為指定接班人的蔣琬,所要處理的政務(wù)就更加的繁多了。
此時尚書臺不僅有蔣琬、還有向郎、陳震、陳祗、樊建等人,都是蜀漢后期的重臣。
蔣琬抬頭看向諸葛瞻:“看,咱這位一人勇從十萬大軍的諸葛定遠來了,大家還不快快歡迎?!?/p>
呵!
看來這位蔣尚書怨氣不小啊。
諸葛瞻嘿嘿一笑:“尚書令大人說笑了,小子怎敢比擬班定遠,還差得遠,還差得遠!”
看到諸葛瞻這個樣子,蔣琬是哭笑不得。
他怎么沒發(fā)現(xiàn)諸葛瞻還有如此憊賴的一面。
蔣琬也只是打趣一下諸葛瞻,臉色隨即便轉(zhuǎn)為嚴肅:“諸葛思遠,你可知你此行如何兇險,差點壞了國家大事!”
諸葛瞻一怔。
什么情況這是?
看到諸葛瞻不明白,旁邊的向郎便道:“思遠,你可知你的身份之貴重,如果當(dāng)時魏延沒有被你說服,反而將你挾持為人質(zhì),你說朝廷該如何應(yīng)對?”
此話讓諸葛瞻驚出一身冷汗。
自己終歸不是原主,還是小瞧了自己武侯之子的身份。
如果魏延真的有造反的心思,挾持自己,朝廷定然投鼠忌器,到時候說不定還真讓魏延叛逃成功了,雖然這種幾率非常低。
諸葛瞻也是有把握魏延不會造反,才這么做的。
不過,向郎說的也沒錯。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自己的特殊身份注定了自己不能魯莽行事,否則害的不僅是自己,更是對朝廷會造成巨大的麻煩。
諸葛瞻躬身對著眾人一拜:“多謝諸位先生教導(dǎo),瞻知錯了。”
看到諸葛瞻真心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眾人不由的暗暗點頭。
知錯就改,不愧是丞相之子,有丞相遺風(fēng)。
雖然丞相幾乎沒有錯過。
但是如果丞相錯了,想來丞相也一定會知錯就改的。
恩,一定是這樣,眾人如是想到。
如今諸葛亮在蜀漢官員心目中已經(jīng)幾乎成為了完美的化身。
“好,既然你知道錯了,我們就不多言了,你也累了,回府好好休息去吧?!?/p>
諸葛瞻直接就告退了。
在家里休息了三天之后,安撫了母親和弟弟,諸葛瞻帶著柳隱和李球直奔少府而去。
諸葛瞻要攀科技樹,第一項便是造紙。
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紙了,蔡倫發(fā)明改進的蔡侯紙。
但是蔡侯紙有不少缺點,生產(chǎn)周期長,成品需要一個月的時間,原料利用率低,成本高,最關(guān)鍵的一點就是成品紙相對較厚較硬,且紙質(zhì)粗糙,凹凸不平,皆為類似現(xiàn)在所用的麻紙。
因此,在東漢以及三國這段時期,仍然是紙帛以及竹簡并用。
諸葛瞻之所以要造紙,最根本的還是為了后面的印刷術(shù)服務(wù)的。
沒有好的紙張,印刷術(shù)根本無從使用。
諸葛瞻帶著兩人來到少府,直接將少府之中的造紙工匠找了過來。
“你等現(xiàn)在是如何造紙的?”
工匠自然不敢隱瞞,帶著諸葛瞻來到造紙的工坊,諸葛瞻大略看了一下,造出來的紙紙張較差而且較薄,上有凹凸的小點。
“這邊是蔡侯紙嗎?”
“正是!”
“爾等可有改進之法?”
一聽此言,諸多工匠皆是沉默。
唯有其中一人似乎躍躍欲試。
諸葛瞻直接點了他的名:“汝叫何名?!?/p>
一個身穿工匠之服的青年走了出來,對諸葛瞻躬身一禮:“在下扶風(fēng)馬鈞馬德衡。”
馬鈞?
恩?
馬鈞!
“汝怎么會在此?”
馬鈞被諸葛瞻問的一愣,我為啥不能在這里?
好在諸葛瞻立馬反應(yīng)了過來,別管為什么本該在魏國的馬鈞在這里了,總之這是撿到大寶貝了。
這可是馬鈞啊。
東漢末年最強的機械發(fā)明家之一啊,還原指南車,造龍骨水車,改進諸葛連弩,改進投石車,總之就是牛逼。
“先父在時,曾對我言,扶風(fēng)馬鈞精通墨家之術(shù),恨不得一見,沒想到閣下竟然已在我大漢,真可謂是天佑大漢啊。”
諸葛瞻現(xiàn)在有鍋就往自己老爹身上甩,反正也沒有人知道諸葛亮是不是跟自己說過這些話。
馬鈞聽到諸葛瞻說諸葛亮如此稱贊過自己,不由的神情激動:“沒想到丞相竟然也知道小人,何其幸也!”
諸葛瞻對馬鈞道:“我觀你方才神情雀躍,可是有改進蔡侯紙之法?”
馬鈞聞言頓時道:“雖未實踐,但均已有想法?!?/p>
“大善,我封你為諸冶監(jiān),秩比兩百石,專司改進蔡侯紙一事,如若有成,君之名必傳天下也?!?/p>
諸冶監(jiān),掌鑄兵農(nóng)之器,給軍士、屯田居民。
馬鈞大喜:“多謝君候?!?/p>
當(dāng)即,諸葛瞻便將自己知道的改進造紙術(shù)的兩個點告訴了馬鈞。
施膠和表面涂布。
這也是諸葛瞻前世無聊寫網(wǎng)文的時候,在百度上搜索的,只可惜他只記得這兩點了,具體的內(nèi)容都忘干凈了,只能讓馬鈞不斷的去嘗試了。
安排好此事之后,諸葛瞻馬不停蹄的趕往太學(xué)。
太學(xué)是他接下來的的重點。
益州大族或者說整個天下的士族,之所以能夠牢牢把控天下,最根本的原因有兩點。
土地和知識。
說白了就是生產(chǎn)資料的壟斷。
土地的壟斷讓普通人根本沒有翻身的資本,知識的壟斷更是斷絕了普通人翻身的想法。
土地這個問題諸葛瞻一時之間不敢去碰。
因為他還沒有掌握足夠的力量。
但是知識的壟斷確實可以著手去解決了。
諸葛瞻有幾大招數(shù)。
解釋儒家經(jīng)典,掌握話語權(quán),簡拔和培育人才,推行句讀和簡體字,然后以印刷術(shù)配合新的紙張,降低學(xué)習(xí)知識的門檻和成本,讓更多的寒門以及庶民擁有向上的機會。
這是一場戰(zhàn)爭。
第一個要解決的人便是譙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