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三國搞經(jīng)濟霸權》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它像心理咨詢師,無形之中幫你走出失戀的陰影。它就是作者一杯疏影編寫的當紅小說《我在三國搞經(jīng)濟霸權》。我在三國搞經(jīng)濟霸權》第2章介紹:“威公稍安勿躁?!敝T葛亮放下藥瓶,神色稍作舒緩。“丞相?”“我無妨?!崩钊缂你读算叮睦镟止局?,.........
《我在三國搞經(jīng)濟霸權》 第2章后勤神器之一 在線試讀
“威公稍安勿躁?!敝T葛亮放下藥瓶,神色稍作舒緩。
“丞相?”
“我無妨?!?/p>
李如寄愣了愣,心里嘀咕著,這狗屁的止咳糖漿,真的有效?
一邊的張御醫(yī)也微微一怔,什么情況?
自己從醫(yī)幾十年,從未聽聞的止咳糖漿,真的緩解了丞相的病癥?
諸葛亮微微抬頭,說道:“李衡,此藥入口回甘,清涼潤喉,確有奇效?!?/p>
“為丞相去病,是我李家本職!”李衡恭敬行禮。
一邊的楊儀再看李衡的眼神,已經(jīng)完全不同了。
“你方才說我得了肺癆,是否只需服用你這藥,便能藥到病除?”諸葛亮語氣淡然,但心中卻多少有些期待起來。
這些年,他操勞國政,事必躬親,身體每況愈下。
自己的身體,他比誰都清楚。
而且他隱有憂慮,自己能否聽過今年?
此次是第五次北伐,他為此準備了三年之久,提出了經(jīng)略關中,與魏國打持久戰(zhàn)的戰(zhàn)略。
顧名思義就是在關中屯田,建立前線陣地。
如此一來,就能避免過去四次因后勤而失敗的結局。
況且,漢軍在他的操練之下,戰(zhàn)力強悍,連司馬懿那樣用兵如神的人,也不敢應戰(zhàn)。
想到過去種種,諸葛亮心中頗有些悲涼。
若是上天再假我二十年,絕不辜負先帝遺志,必興漢室!
“在下確實能治好丞相的病,不過還需要再為丞相把把脈?!?/p>
李衡的聲音,將諸葛亮從思緒中拉回來。
諸葛亮神色平靜,只是點了點頭道:“好?!?/p>
“但在下還有一個請求?!?/p>
“你但說無妨?!?/p>
“請丞相先讓他們出去?!?/p>
“不可!”楊儀立刻反對道。
豈能讓丞相單獨與其他人待在一起?
萬一出了事,誰都擔不起這個責任!
諸葛亮卻說道:“你們先下去?!?/p>
“丞相……”
“都下去吧,我與李衡單獨待一會兒。”
楊儀等人只好作罷,出去之前對李衡說道:“你謹慎一點,若是丞相有什么三長兩短,我絕不饒你!”
李如寄看了一眼兒子,也跟著出去。
李衡坐在了一旁,學著記憶中老爹的樣子,開始為諸葛亮號脈。
他李衡哪里懂號脈,只不過該走的流程還是要走。
諸葛亮面色淡然,沒有言語。
片刻之后,諸葛亮和藹地問道:“如何?”
“丞相此病確為肺癆!”李衡認真說道,“此病專藥專治,即便是止咳糖漿也僅是緩解癥狀,治病不治本。”
說完,他從懷里掏出一個白色塑料瓶,雙手遞了過去。
“丞相,此藥每日三次,每次一片,吃完后再找我即可?!?/p>
諸葛亮接過白色塑料瓶,神色有些驚奇。
止咳糖漿是琉璃材質(zhì),他認識。
可這白色容器,他還是第一次見。
擰開瓶蓋,發(fā)現(xiàn)里面放著比指甲蓋還小的藥片,顏色微黃,單發(fā)出淡淡回甘微苦之味。
諸葛亮忍不住笑道:“這容器倒是新奇,沒想到里面的藥丸也如此新奇?!?/p>
李衡沒有解釋,只是說道:“丞相務必依照在下所言服用?!?/p>
諸葛亮沉思須臾,才說道:“好,我會按照你說的去服用的?!?/p>
方才喝的止咳糖漿卻有奇效,他想再試一試這藥。
聽到諸葛亮這般說,李衡才放下心來。
其實李衡心中也有自己的想法,不過他也就才穿越過來兩個多月而已。
一直想找辦法接觸到諸葛亮,但諸葛亮地位太高,他只是御醫(yī)之子,根本沒有機會。
卻不料此次禍福相依,反倒給了他機會。
“丞相,恕我直言,這肺癆易愈,可心病難治?!?/p>
“心???”
“對,心病?!?/p>
諸葛亮回收笑容,仔細觀察了幾眼李衡,問道:“你知我有心???”
“人人皆知丞相憂國憂民,但若只說憂國憂民為心病,卻未免寬泛了些,丞相必然還為具體事務憂愁?!?/p>
“你倒是說說,我為何事憂愁?”
“后勤?!?/p>
諸葛亮愣了一下,大笑起來:“你一個御醫(yī)之子,還懂行軍后勤?”
“我還知我軍后勤有哪些問題。”
“哪些問題?”
“一是征調(diào)民夫的問題,各鄉(xiāng)里戶丁統(tǒng)計不明,無法合理調(diào)集民夫,這既影響了軍中對民夫的需求,又影響了村里農(nóng)事生產(chǎn);二是糧草運輸途中,消耗統(tǒng)計不明,吏員有中飽私囊和浪費的嫌疑,往往從一地到另一地,運輸糧草有多少人不明,中途消耗多少不明;三是屯田兵額每日勞務不明,定期內(nèi)不知屯田兵開墾了多少糧食,有多少田遇到了問題,需要如何解決?!?/p>
李衡此話一出,諸葛亮平靜的臉色上終于露出了一絲驚異。
他倒是沒想到,這個李衡在看待后勤之事的時候,竟如此心細如塵。
如果一個人現(xiàn)在跟諸葛亮說,后勤有問題,諸葛亮并不會真的把這個人當人才。
因為軍中許多人其實知道后勤有問題。
但后勤的問題具體出現(xiàn)在哪里,沒幾個人說得清楚。
可是眼前這個年輕人,卻說得很清楚,這說明他是實地調(diào)查過的。
這其實也是諸葛亮心中的痛點,諸葛亮就是管后勤出身,但后勤事務極其繁瑣,牽涉到整個大軍的運轉(zhuǎn),非常人能及。
“你能提出這些問題,可有解決之道?”
李衡等的就是這一刻。
李衡從懷里掏出了一張紙!
紙張同前世的宣紙差別并不大。
“請丞相題字?!?/p>
“這是何物?”諸葛亮此話一出,又隨即改口,“紙?”
“沒錯,紙。”
諸葛亮立刻接過來,仔細看起來,用手仔細地觸摸,忍不住驚嘆道:“我是第一次見到如此細膩的紙,這紙從何而來?”
“回稟丞相,我自己造的?!?/p>
“你自己造的?”
“是的,我自己造的?!?/p>
“你除了會行醫(yī),竟還會造紙?!敝T葛亮連連點頭,對李衡倒是更加好奇了幾分,“不過這和后勤有何關聯(lián)?”
李衡偷瞄了一眼諸葛亮,他知道諸葛亮是明知故問,因為諸葛亮剛才看到紙的時候,眼睛都亮了。
李衡不急不緩地回答道:“有關系,我剛才說的都是統(tǒng)計方面出的問題,竹簡過于沉重,難以搬運,例如一縣統(tǒng)計戶丁,靠竹簡很難全部統(tǒng)計到,再例如良田變更,竹簡上的記載就要變,需要削掉重新寫,再浩瀚的竹山中尋找,是非常麻煩的,若是全部用紙,就不一樣了?!?/p>
這不僅僅是人丁的統(tǒng)計了,戶丁、良田的信息,都牽涉到國家稅收問題。
稅收不就是后勤最重要的一部分嗎?
還有糧食押運,例如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多少人參與了,折損了多少糧食,都是需要明確記載,反復核查的。
軍中無小事,糧食管理不好,就會出現(xiàn)巨大虧損,如何支撐前線作戰(zhàn)?
漢軍前四次北伐,后勤最大的問題就是統(tǒng)計不明,核查不明。
諸葛亮又問道:“你說得對,紙代替竹簡,確實可以精確統(tǒng)計全軍事務,使軍隊更加嚴謹,為后勤解決許多問題,可是那需要許多紙。”
“丞相要多少,在下就可以給丞相多少?”
“當真?”
“當真!”
“一萬張呢?”
“十萬張,一百萬張都沒問題!”
“如何做到?”
“在下自有辦法?!?/p>
見李衡如此自信,諸葛亮沉思片刻,問道:“一萬張紙,需要多長時間?”
“一個多月?!?/p>
“好,我給你一個多月,你需要我如何幫你?”
“只需要安排一些人手給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