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我的老板娘是長樂公主》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主角,給人一種錯覺,仿佛寫的就是自己。這正是小說《大唐:我的老板娘是長樂公主》中的主角鄭文修小琦,讓人入戲很深?!洞筇疲何业睦习迥锸情L樂公主》第10章摘要:裴明禮以撿破爛起家,累積巨額財富的故事,鄭文修在前世的時候就看到過。這人的.........
《大唐:我的老板娘是長樂公主》 第10章 大勝大敗論 在線試讀
裴明禮以撿破爛起家,累積巨額財富的故事,鄭文修在前世的時候就看到過。
這人的商業(yè)頭腦是毋庸置疑的。
如今他又在朝為官,可以說是官商通吃。
如意酒樓能夠成為長安第一酒樓,幕后很有可能有像裴明禮這樣的人掌控。
這個信息對鄭文修而言很重要。
現(xiàn)在可是由他掌控如意酒樓啊!
倘若他對如意酒樓幕后的情況一點兒都不了解的話,那豈不是被人玩死都不知道?
如今抓住了這個關鍵點,后面只需要順著調查就行了。
考慮到他掌控如意酒樓動作頻頻,那些幕后大佬也有可能會主動找上門。
如意酒樓的背景之謎想必用不了多久,就能徹底解開了。
小琦雖然知道他別有用意,但還是有點耿耿于懷:“公子,連我那么笨的人都看得出來,你那雕版印刷術很賺錢,你為什么不自己用呢?”
鄭文修彈了一下她的額頭道:“這叫‘投石問路’,也可以說是‘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小琦還是不懂?!?/p>
“你會懂的。”
“好吧,那小琦繼續(xù)去忙了?!?/p>
看著她行色匆匆地離開,鄭文修笑了一聲,繼續(xù)釣魚。
古往今來,印刷業(yè)存在諸多禁忌,哪里是那么好搞的?
現(xiàn)在大唐又不存在印刷業(yè)一說,隨時都有可能觸雷。
所以他選擇拿出雕版印刷術看看情況。
現(xiàn)在這結果可以說比他預想得還要好!
根據(jù)他的判斷,那建立書坊,準備印刷書籍的徐奮很有可能是裴明禮的人。
而裴明禮身份特殊。
由他來開辟印刷業(yè)是再合適不過了。
等到這個行業(yè)興起后,他再祭出更好的印刷術……
嘖嘖!
估計到時候裴明禮和徐奮都會有一種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覺。
另外,從那位公子結交的是裴明禮這種大佬,先前又能指揮刑部的人可以看出,他極有可能是官場中人,而且身份很不簡單。
都說背靠大樹好乘涼。
他雖然不想卷入官場的是非之中,但多個朋友,關鍵時候興許能幫得上忙。
更何況如意酒樓現(xiàn)在太招人眼紅了,保不齊有人在暗中使絆子呢。
他正這樣想著,小琦便帶著李承乾和他的幾個仆人來了……
李承乾苦笑道:“鄭兄真是好悠閑啊,我為了吃這頓飯可是忙了很多天了!”
鄭文修放下魚竿,走到他面前道:“小琦都告訴我了,明明是我交給他的任務,她怎么能去勞煩你呢?”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雖然這一切都是他安排的,但有小琦在中間當個緩沖,能讓他更加靈活地應對。
李承乾早就看穿了,也是陪著演:“鄭兄這么說可就太見外了,小琦也是我的救命恩人。”
鄭文修重重地咳嗽了一聲道:“既然公子如此重情重義,要不公子再幫忙印刷五十萬份,在雍州及周邊派發(fā)?”
“現(xiàn)在如意酒樓的套餐雖然不能送到那么遠的地方,但讓人廣為人知對酒樓而言終歸是好事?!?/p>
“五十萬份?”
幾個仆從齊刷刷地看向鄭文修。
這也太得寸進尺了!
印刷不要錢嗎?
派發(fā)不要人,不花錢嗎?
他張口就來。
敢情是可了勁地宰太子殿下呢?
然而,讓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太子很爽快,壓根就沒有任何猶豫。
李承乾微笑道:“既然鄭兄開口了,稍后我就讓人去辦?!?/p>
他看待這事的角度和仆人可不一樣。
且不說雕版印刷術的巨大價值,他喜歡有欲有求,并且有求于他的人。
這樣的人能夠掌控,也便于掌控。
如果鄭文修像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一樣,那他還不好拉攏了。
鄭文修有點沒想到他會答應得這么爽快。
這下可以趁機繼續(xù)調查他和徐奮、裴明禮之間的關系了。
他指向涼亭道:“我就喜歡結交兄臺這樣的人,今天我們一定要一醉方休!”
“正合我意!”
李承乾將手一揮,待他被推到涼亭下以后,他讓幾個仆人都到遠處守候。
等到酒菜陸續(xù)被端上,鄭文修給他滿上道:“這些都是我最近推出的新菜,你嘗嘗?!?/p>
李承乾早就被妹妹給說饞了。
他也沒猶豫,逐一品嘗。
九道菜他都很喜歡。
尤其是地鍋雞,口味鮮醇,餅借菜味,菜借餅香,軟滑與干香并存,非常美味。
他吃了好幾個道:“這些新菜都是鄭兄想出來的?”
鄭文修示意了他一下,一飲而盡:“茶余飯后瞎捉摸出來的,承蒙大家喜愛?!?/p>
“鄭兄太謙虛了!”
李承乾喝完杯中酒,和他邊吃邊聊。
在酒過三巡,兩人都有些醉了后,他歪著頭對鄭文修道:“我越看越覺得鄭兄才是真正的‘大隱隱于世’??!想必鄭兄也聽說近來我大唐兵馬在吐谷渾勢如破竹了吧?能否請鄭兄談談對此戰(zhàn)的看法?”
在他看來,大唐攻打吐谷渾的陣容極為豪華。
戰(zhàn)神李靖、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李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人皆是當世的名臣良將。
由他們率領大軍分道攻打吐谷渾,完全就是老虎吃豆芽,小菜一碟。
如今他們又所向睥睨,吐谷渾已是大唐的掌中之物。
他這相當于是問了一個沒有懸念,而且相當無趣的問題。
不過,越是這樣往往越考驗一個人是否有真知灼見,是否藏有大智慧!
他既然是有心考察鄭文修,這種問題是少不了的。
鄭文修喝了一口酒,瞇著眼道:“雖大勝,但也大??!”
他本來是不想提這些,以免引火上身的。
但身為歷史迷,他深知大唐和吐谷渾的這一戰(zhàn)引發(fā)的連鎖反應有多大,也知道大唐這一年發(fā)生了不少大事。
所以借著酒勁,他還是忍不住說了。
李承乾怔了一下,連忙湊頭道:“這不自相矛盾嗎?鄭兄何出此言???”
鄭文修搖了搖頭。
李承乾迫不及待道:“還請鄭兄不吝賜教!”
鄭文修一邊抿酒一邊道:“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唐此番攻打吐谷渾是因為伏允可汗太過囂張,大肆掠奪鄯州,皇上對他仁至義盡,最終發(fā)兵?!?/p>
“從出兵的由頭到分道攻打,而且使用的還是李靖、侯君集、李道宗和李大亮這樣的名將,吐谷渾必敗無疑?!?/p>
李承乾附和:“對啊,可你剛才為什么說我大唐大勝又大敗呢,莫不是喝醉了?”
鄭文修冷笑:“戰(zhàn)場上是勝了,但戰(zhàn)場下呢?那赤水道行軍總管李道彥是什么貨色?他雖是宗室大臣,淮安靖王李神通長子,但并沒有什么才能?!?/p>
“此戰(zhàn)他和那么多名將一起出戰(zhàn),必然急功近利……”
聽他這么說宗室之人,而且還是被大唐君臣都看好的青年才俊,李承乾有些生氣。
不過喝了幾口酒壓了壓后,他還是忍不住詢問:“然后呢?”
別說在半截吊著??!
太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