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楚國造大炮》 章節(jié)介紹
《我在楚國造大炮》是血雨執(zhí)筆的一部穿越小說,血雨語言清新雋永、詼諧有趣,干凈樸素又耐人回味,吸引了大批青年讀者。小說《我在楚國造大炮》第8章內(nèi)容介紹:一聽到他這話,坐在旁邊的柳舒同,不由暗暗地給趙庸豎起了一個大拇指。如此一來,無論他們斗詩是.........
《我在楚國造大炮》 第8章 在線試讀
一聽到他這話,坐在旁邊的柳舒同,不由暗暗地給趙庸豎起了一個大拇指。
如此一來,無論他們斗詩是贏了還是輸了,都可以趁機推掉教授太子讀書一事。
贏了固然是好,可以讓太子當面去跟陛下言明,用不著他們自己出面。
要是萬一真的輸了,他們也能以此為由,說太子殿下才學(xué)出眾,已經(jīng)遠勝他們,兩人沒有臉面再給太子當老師。
雖然說,輸給了一個京都人盡皆知的癡兒,不是一件多光彩的事,但也總比日后,一邊要叮囑著他讀書,一邊還要給他當馬騎強多了。
“好,就依你們,若是孤輸了,孤親自去跟父皇言明,讓父皇給孤另覓良師。”
楚墨猛然起身,來到趙庸面前,直視著對方,冷冷問道:“倘若孤僥幸贏了兩位大人,那又當如何?”
“若是殿下贏了,那就說明殿下的文采,已經(jīng)勝過我二人。那我二人就親自去跟陛下請辭,讓陛下為殿下另覓良師,免得耽誤了殿下的才能?!?/p>
楚墨卻搖搖頭,對著趙庸的胸口拍了拍,嗤笑一聲:“這可不行,孤家很吃虧啊?!?/p>
“那殿下以為如何?”趙庸挑眉問道。
楚墨豁然揮手,指著外面,冷哼道:“今日孤若是贏了兩位大人,那就勞煩兩位大人在各自馬車上放一面大帆,上面提上孤今日的詩作,游遍京都十二條大街?!?/p>
“趙庸,三思啊……”
柳舒同有些驚疑。
曾經(jīng)那個傻太子,真的如傳聞所言頓悟了?
趙庸冷笑一下,回道:“柳兄莫要被這癡兒裝腔作勢的模樣給嚇了,你覺得他真能作出什么詩作嗎?哪怕做夢,我看也未必夢得到!”
趙庸將柳舒同推到了一邊,對楚墨說道:“就依殿下所言?!?/p>
楚墨淡淡一笑,對著身邊的三德子喊道,“三德子,馬上筆墨伺候,孤與兩位大人要各自作詩一首,一決勝負!”
“喏!”
三德子應(yīng)了一聲,趕緊跑下去差人搬來了座椅,還有筆墨紙硯。
而東宮的宮女,太監(jiān)聽說傻太子要和大國學(xué)士斗詩,早都把太子殿圍的水泄不通。
“原來是真的斗詩,太子殿下這是要雄起了嗎?”
“聽說太子夢中遇到了仙人,已經(jīng)頓悟了,你們別亂說,小心人頭落地。”
……
楚墨三人各自站在一個方桌前,開始揮斥文豪,李謹和三德子在一旁伺候著。
約定時間轉(zhuǎn)眼既過,三人都停下了筆。
再看那趙柳二人臉上滿是笑容,顯然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
“時間已到,請殿下和兩位大人各自亮詩!”三德子扯著嗓子喊道。
楚墨本想將自己的詩,留在最后再亮出來,給他們來一個大反轉(zhuǎn)。
沒想到趙庸卻搶先一步說道:“殿下身份尊貴,還請殿下先亮出佳作吧?”
楚墨來自后世,深知得民心者,得天下。
所以這次的詩作選了唐代詩人李紳的這首《憫農(nóng)》,本就是道出了普通老百姓的窮苦辛酸,用在現(xiàn)在的楚國,格外的合適。
“前些時日,孤于夢中去到鄉(xiāng)野之外,見路有餓殍,百姓勞苦,糧食難收,心痛不已,便寫下了這首詩?!?/p>
“此詩名為《憫農(nóng)》,就讓李公公,念給大伙兒聽吧!”
李謹恭敬一禮,清了清嗓子,剛準備大聲念出。
可突然,就頓在原地,眼睛緩緩睜大。
“這……”
眾人不明所以。
趙柳二人見到李謹這副模樣,都以為是楚墨寫得太差,不好意思念出來,遂相視一眼,譏諷一笑。
“李公公,怎么,莫非是太子這首什么農(nóng)寫得太好,讓李公公震驚了?”
“就是,要是真那么好,李公公何不大聲念出來,讓我等也共同欣賞一番?”
趙柳二人說罷,皆各自偷笑起來。
而門外圍著的東宮眾人,也都覺得傻太子估計是沒希望贏了。
畢竟實力懸殊差距太大!
楚墨臉上冷笑越濃,看了眼李謹:“李公公,不必震驚了,念吧?!?/p>
“是……是!”
李謹回過神來,忍住心下震驚,瞥了趙柳二人一眼,“二位大人且聽好!”
隨之,便將整首詩大聲念了出來。
“憫農(nóng)!”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念罷,李謹舉著詩作,在大廳里走了一圈,先是給了那些門外的宮女太監(jiān)看了一遍,最后才走到了趙庸和柳舒同的面前。
只見紙上赫然寫著一首詩,正是楚墨所作《憫農(nóng)》,并且字跡剛勁有力,筆走龍蛇,沒有幾十年的苦功,怕是練不出這筆風(fēng)。
這詩還可以解釋為靈感爆發(fā),但字卻是需要日積月累的苦功,方能有所成效。
而剛才,趙柳二人并未發(fā)現(xiàn)有人為楚墨代筆,這也就說明,不管這首詩是不是他所寫,這上面的字絕對是出自他之手!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謹舉著詩,又大聲的念了幾遍。
此刻的他,可謂比楚墨還要更神氣。
若非是知道殿下昏迷醒來后,猶如變了一個人,他根本不敢相信,這首詩,竟是出自殿下之手!
此詩文字雖直白,但情感卻極為深刻質(zhì)樸,完全和楚皇提倡的節(jié)儉相吻合!
若是陛下聽到這首詩,不知道該有多高興!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此刻,趙庸和柳舒同一遍又一遍,默默念著楚墨所作的這首詩,一時間震驚得無以復(fù)加,直接癱坐在了身后的椅子上。
而在殿外,那些前來圍觀斗詩的宮女太監(jiān),更是一個個若有所思。
他們識字有限,但卻也聽得出來,這首詩所要表達的東西。
太子府里的這些太監(jiān)宮女,基本上都是窮苦人家出來的孩子,若不是窮到?jīng)]飯吃,誰會愿意將自己的孩子送進宮里當太監(jiān)宮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