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的醫(yī)館連接各個世界這件事》 章節(jié)介紹
小說《關(guān)于我的醫(yī)館連接各個世界這件事》是目前在年輕人中非常盛行的一部作品,并得到眾多書迷的一致好評,該小說的作者是封侯書生,主角是李中孚朱標(biāo)。第7章內(nèi)容介紹:李中孚給朱鶴鳴用的是鋼筆,寫出來的字自然很小。等她玩兒夠了,李中孚這才對著查到的資.........
《關(guān)于我的醫(yī)館連接各個世界這件事》 第8章 在線試讀
李中孚給朱鶴鳴用的是鋼筆,寫出來的字自然很小。
等她玩兒夠了,李中孚這才對著查到的資料念道:“制作玻璃的第一步,原料預(yù)加工。
將塊狀原料(石英砂、純堿、石灰石、長石等)粉碎,使潮濕原料干燥……?!?/p>
一整個念下來,別說朱鶴鳴,就連李中孚都迷糊了。
“李大夫,這個工藝真的能在大明用嗎?”朱鶴鳴懵懂的問道。
李中孚搖了搖頭:“術(shù)業(yè)有專攻,可以讓你哥請專業(yè)的人看看?!?/p>
“好吧?!?/p>
看著小姑娘在那兒甩寫字寫到痛的右手,李中孚道:“冬天黑的早,晚飯早點(diǎn)吃,走,跟我去拿食材?!?/p>
“好嘞?!敝禚Q鳴這時才想起李中孚讓她問一下馬皇后和常氏要吃什么:“娘,大嫂,你們有什么想吃的嗎?”
馬皇后道:“李大夫之前讓一平帶走過豇豆對吧?這個菜就可以?!?/p>
李中孚點(diǎn)頭:“豇豆多得是,嫩的、老的、泡的都有?!?/p>
常氏作為孕婦,口味就刁鉆多了:“有薺菜嗎?我想吃薺菜餃子。”
薺菜屬于野菜的一種,又叫地菜。
它同時也是一味藥材,民間有‘三月三,地菜煮雞蛋’的說法。
具體功效為利尿、通便、止血、清熱、明目、消積,倒是適合常氏的癥狀。
但既然是野菜,自然很少有人特意種植它。
馬皇后道:“兒媳婦兒,明年開春后我再親自為你做薺菜餃子吧。”
李中孚笑道:“不用,薺菜我這里也有?!?/p>
常氏:o(* ̄︶ ̄*)o
馬皇后轉(zhuǎn)而道:“那鶴鳴你把餡兒調(diào)好后,端到醫(yī)館里來吧,我跟你一起包餃子?!?/p>
朱鶴鳴點(diǎn)了點(diǎn)頭:“知道了娘?!?/p>
李中孚不想暴露櫥柜的秘密,對朱鶴鳴道:“你去接點(diǎn)水,讓你嫂子把四生丸喝了,待會兒再來廚房?!?/p>
“好嘞?!?/p>
等朱鶴鳴來到廚房,李中孚已經(jīng)把食材都準(zhǔn)備好了。
看著鮮嫩欲滴的紅莧菜、羅漢豆、豇豆和薺菜,朱鶴鳴微微張大了好看的小嘴巴:“太不可思議了?!?/p>
李中孚笑了笑,沒有多做解釋:“你一個人弄這些沒問題吧?”
“沒問題?!?/p>
“那你忙著,我去前邊。”
“好。”
回到醫(yī)館,李中孚從藥柜里依次抓了一些柴胡、當(dāng)歸、白芍、炒白術(shù)、茯苓、薄荷、生姜、蜜甘草,用中藥粉碎機(jī)打成粉。
把掛在墻上的簸箕拿下來,在噴壺里灌上水,李中孚開始搖水丸。
水丸屬于中醫(yī)藥劑里的丸劑的一種。
所謂水丸,就是用水做粘合劑的藥丸。
水丸一般不大,或如沙粒,或如綠豆。
制造水丸的步驟很簡單,但非??简?yàn)功力。
第一步是往簸箕上噴一些水,然后撒上藥粉,輕輕搖動。
藥粉遇水粘連,又在離心力的作用下聚攏,就成了圓形顆粒。
藥丸大小,取決于噴了幾次水,撒了幾次粉。
這項工作李中孚很小的時候就在做,相當(dāng)駕輕就熟。
讀中醫(yī)大學(xué)期間,就連老師都曾專門為此請教過他。
隨著李中孚不斷搖動,簸箕里一絲水分都沒了。
所有藥粉都凝聚成了老鼠屎大小的逍遙丸。
從藥柜里拿出一個葫蘆,把藥丸全部倒了進(jìn)去,遞給馬皇后。
李中孚叮囑道:“這是逍遙丸,病人早晚飯后各吃一次,每次八顆就可以了?!?/p>
馬皇后道:“我記住了,有勞大夫。”
這時朱鶴鳴已經(jīng)調(diào)好餃子餡兒,面也和好了,用托盤一起端了過來:“娘,可以包餃子了?!?/p>
馬皇后點(diǎn)頭:“好,你搟,我來包?!?/p>
“嗯。”
“兒媳婦兒,你也走了一會兒,繼續(xù)回床上躺著吧。”馬皇后又對常氏道。
常氏確實(shí)感到有些累了:“好的娘?!?/p>
在床上躺下,常氏想到了沒看完的《西游記》,于是又看了起來。
馬皇后和朱鶴鳴第一時間被電視上的節(jié)目吸引,手上的動作都停了下來。
藥柜后面看書的李中孚微微降低了一些書的高度,露出兩只眼睛。
看了母女倆一眼,李中孚笑了笑,也不提醒她們,繼續(xù)看書。
反正時間還早,隨她們?nèi)グ伞?/p>
這樣一來的結(jié)果是……一整集西游記都放完了,馬皇后和朱鶴鳴加起來也才包了三個餃子。
偏偏一集放完之后的片尾曲和內(nèi)容她們也挺喜歡,看的那叫一個目不轉(zhuǎn)睛。
常氏倒是習(xí)慣了,抽空看了她們一眼:“娘,三妹,面快干了。”
馬皇后和朱鶴鳴‘唰’的臉紅了,趕忙接著包餃子。
不過當(dāng)新的一集開始播放,她們還是忍不住又看了起來。
這次她們倒沒忘了自己在包餃子,偶爾才會偷看一眼,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靠耳朵聽。
餃子包完,朱鶴鳴去廚房又做了三個菜。
豇豆雞蛋泡。
紅莧菜炒千張。
涼拌羅漢豆。
另一道主食則是泡面。
但李中孚只讓她泡了三桶。
他是真不愛吃這玩意兒。
以前在醫(yī)院實(shí)習(xí),忙的沒白天沒黑夜,泡面就成了主要口糧,都快吃吐了。
四個人吃飯,再用飯盤就不合適了。
李中孚把爺爺在世時常用的小桌子拿了出來。
這個桌子是折疊款,有兩個面。
一面是桌面,另一面則是象棋盤。
飯菜擺上桌,四人一人坐了一面。
從朱鶴鳴手中接過滿滿一碗餃子,李中孚夾起一個嘗了嘗:“喲,小姑娘,廚藝不錯嘛?!?/p>
朱鶴鳴俏臉一紅:“主要是你這兒的調(diào)料多?!?/p>
李中孚被她的樣子逗笑了。
古人是早熟哈。
要是放在現(xiàn)代,這孩子充其量才讀初中,能自己上下學(xué)都已經(jīng)算了不起了。
可她已經(jīng)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常氏也迫不及待吃了一口餃子:“真香啊,餃子就得是薺菜餡兒的。”
朱鶴鳴嘿嘿一笑:“嫂子要是喜歡,以后我再給你做?!?/p>
“好,謝謝三妹?!?/p>
又一連吃了兩個餃子,常氏放下碗,端起泡面桶。
陶醉的聞了一口泡面的香氣,常氏感覺口水都要止不住了:“真香啊?!?/p>
常氏淺淺嗦了一口面條。
輕輕一咬,口感QQ彈彈,香氣四溢,濃郁而復(fù)雜。
比御膳好吃了何止百倍!
常氏:o(* ̄︶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