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互換朝代:我劉禪這次贏麻》 章節(jié)介紹
《皇帝互換朝代:我劉禪這次贏麻》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說,作者用戶15221576從第一章便引人入勝,此后可以說是章章出彩,讓人廢寢忘食。小說《皇帝互換朝代:我劉禪這次贏麻》第4章內容概要:王承恩一聽有道理,頓時破涕為笑,開始給劉禪普及有關遼東.........
《皇帝互換朝代:我劉禪這次贏麻》 第4章 在線試讀
王承恩一聽有道理,頓時破涕為笑,開始給劉禪普及有關遼東的知識:
“陛下,遼東本來是我大明的領土,在萬歷年間,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只是我大明遼東總兵李成梁麾下的一個將領?!?/p>
“11年前,努爾哈赤自立為大汗,國號大金?!?/p>
“9年前,努爾哈赤公開反叛大明,在薩爾滸之戰(zhàn)中,我明軍幾乎全軍覆沒。”
“之后,努爾哈赤連戰(zhàn)連捷,我大明軍隊節(jié)節(jié)敗退。天啟元年,努爾哈赤占領沈陽、遼陽,兵鋒直抵山海關?!?/p>
劉禪雖然不知道建州女真是個什么玩意兒,但一聽努爾哈赤的名字,就知道肯定是個蠻夷。
一個小小的蠻夷,竟然打得大明朝全軍覆沒,還占領了整個遼東。
想當年,大漢隨便一個將軍出戰(zhàn),就能打得蠻夷落花流水。
大漢將軍從來都不會正眼看一下蠻夷,不,斜著眼睛也不會瞧一眼。
南蠻反叛,相父親征,像耍猴一樣把孟獲擒了放,放了擒,反復七次,孟獲實在丟不起這人了,這才發(fā)誓,永不叛漢。
就連曹操這個相父手下敗將,中原打得火熱的時候,還順便遠征,滅了烏桓。
被相父打得龜縮不出的司馬懿,都能以四萬大軍,滅了割據(jù)遼東的公孫淵,順便收復樂浪四郡。
就連東吳鼠輩,兵力不足了,就去東越南越抓野人。
想到這兒,劉禪頓時大怒:“小小蠻夷,也敢猖狂?我大明朝沒人了嗎?”
王承恩心說,陛下哎,您不知道,建奴八旗厲害著呢,現(xiàn)在我大明上下,談建奴而色變,根本沒人敢跟建奴正面相抗。
看陛下這氣呼呼的樣子,大有御駕親征,跟蠻夷大干一場的架勢,王承恩嚇壞了,趕緊補充道:
“天啟二年,孫承宗拜兵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督師遼東。”
“孫承宗用了將近四年時間,收復9座大城,堡壘45個,練兵11萬,拓地400里,屯田5000頃,歲入15萬,打造了堅不可摧的山海關和關寧錦防線?!?/p>
“天啟五年,孫承宗因柳河之役戰(zhàn)敗,被彈劾辭職。三個月后,袁崇煥取得寧遠大捷,擔任遼東巡撫,四個月之前辭職回鄉(xiāng)?!?/p>
劉禪聽到這里,心情這才好些了。
“朕就說嘛,我大明朝怎么可能打不過一個小小的蠻夷,這孫承宗和袁崇煥好像是個人才?!?/p>
“他們還在嗎?為什么辭職了?”
王承恩一愣,這話讓我怎么接?說孫承宗被魏忠賢一黨彈劾?
陛下現(xiàn)在對魏忠賢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轉變,如果再給魏忠賢上眼藥,陛下會不會罰他,他不知道,但魏忠賢一定不會放過他。
而且,陛下現(xiàn)在失憶了,朝堂和遼東那么復雜,自己也還沒有完全看明白,說多了陛下一下子也記不住啊。
“陛下,兩人都在老家呢。朝中形勢有些復雜,遼東更是盤根錯節(jié),陛下以后再慢慢了解吧?!?/p>
劉禪突然想起來了,剛剛王承恩說孫承宗是因為柳河之役失敗被彈劾,如果這柳河之役是慘敗的話,那孫承宗確實難辭其咎。
“大伴,柳河之役,我軍敗到什么程度?”
王承恩想了想,說:“我軍損失四百多人?!?/p>
“四百多人啊,那也不算大敗,比起這個孫承宗的功績來說,實在算不得什么?!?/p>
“而且,孫承宗督師遼東四年,那些兵將都是他帶出來的,他辭職三個月之后,那個袁崇煥就取得寧遠大捷,那也應該算是孫承宗的功勞?!?/p>
劉禪實在有點想不通,一場損失四百多人的敗仗,怎么會讓位高權重的督師辭職?
“那損失四百多人算大敗的話,寧遠大捷起碼得消滅蠻夷幾萬吧?”
王承恩心說,建奴一共才十萬大軍,如果一戰(zhàn)消滅幾萬,那大明就高枕無憂了。
“寧遠大捷斬首269人,敵人具體傷亡多少,奴婢也不清楚,塘報上有說幾千的,有說一萬七千人的?!?/p>
“噗……”
劉禪剛剛接過王承恩遞過來的一杯水,喝了一口,聽到寧遠大捷斬首269人,一個沒忍住,一口水全部噴到王承恩臉上。
劉禪感覺到不好意思,趕緊用袖子去給王承恩擦,王承恩嚇了一跳,趕緊退后一步,說道:
“陛下,使不得,使不得,奴婢自己來,沒事兒。”
劉禪是真的想不到啊,斬首269人也叫大捷?
那當年在長坂坡,子龍叔叔和朕在曹營中殺了個七進七出,那長坂坡大敗應該叫長坂坡大捷才對啊。
朕當時雖然在襁褓之中,但被子龍叔叔放在身前,所以朕一直擋在子龍叔叔前面,沒有后退半步。
王承恩隨便擦了擦臉上的水,也看出了劉禪的疑惑,解釋道:
“陛下有所不知,自從薩爾滸之戰(zhàn)后,我軍跟建奴交戰(zhàn),就從來沒有贏過。努爾哈赤率十萬大軍進攻寧遠城,我軍守住了寧遠,這就是大捷?!?/p>
劉禪點點頭,這回明白了,雖然沒有殺死多少敵人,但守住了城池,當然也算大捷。
王承恩在地圖上找到寧遠城的位置,然后指著不遠處的覺華島說:
“不過,努爾哈赤見攻不破寧遠城,就趁渤海結冰之際,突襲寧遠城外三十里的覺華島。”
“覺華島是我軍在遼東前線的補給基地,只有守軍八千,袁崇煥堅守寧遠城內,不敢援救覺華島?!?/p>
“覺華島上我軍八千將士全部陣亡,七千商人和百姓被建奴屠殺殆盡,兩千多艘船只被毀,八萬多石糧食被建奴洗劫一空?!?/p>
“啪……”
劉禪一聽,火冒三丈,將手中的茶碗狠狠地砸在地上,怒道:
“這是大捷嗎?這是徹徹底底的慘?。炕蛟S,建奴一開始的目標就是覺華島,猛攻寧遠只是虛張聲勢,讓袁崇煥不敢救援?!?/p>
王承恩一愣,隨即明白過來,這就是典型的聲東擊西,滿朝文武怎么連這都看不明白呢?
此時,他對劉禪佩服得五體投地,深深躬身,激動地說:
“陛下圣明!一下子就識破了建奴的詭計?!?/p>
劉禪此時只覺得一陣陣頭大,看來這大明是驢子拉屎——表面光啊。
哪像我們大漢,君臣上下一心,硬是以一州之力,讓曹魏幾十年不敢南下。
朕還以為復活在這里,就可以享受生活,看來不行啊,難道朕還要再當一回亡國之君嗎?
可是,朕除了斗蛐蛐很厲害之外,也不會治國啊,前期靠相父,后期靠蔣琬、費祎和董允,這都是相父安排好的。
他們都去世了,朕無人可用,只好投降了。
投降曹魏,朕捏捏鼻子,也就忍了,可是,要讓朕投降蠻夷,父皇和相父一定會打得朕滿地找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