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為漢臣》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它像情感導師,為你指點迷津,一路暢行。這部小說是《皆為漢臣》,由作者逆子多多撰寫?!督詾闈h臣》第1章主要內容簡述:“嚯!嚯!”龜茲與樓蘭之間的沙漠戈壁。數以百計匈奴人正在揮喝著戰(zhàn)馬,一路朝著東方疾馳。不遠處的沙坡背面,一行數個黑.........
《皆為漢臣》 第1章 具裝馬匪? 在線試讀
“嚯!嚯!”
龜茲與樓蘭之間的沙漠戈壁。
數以百計匈奴人正在揮喝著戰(zhàn)馬,一路朝著東方疾馳。
不遠處的沙坡背面,一行數個黑點,匍匐在亂石堆中,遙望著這支輕裝上陣的騎兵,眼神里充滿了失望。
“大當家的,要不我們還是撤了吧,這支騎兵太古怪,沒有輜重糧秣,也沒有運送什么金銀財寶,還渾身是刺,磕下他們未免有些得不償失?!?/p>
微弱的聲音傳出,周圍的人朝著中間那個看起來不過二八的少年勸誡著。
這是一群沙漠中的悍匪,常年混跡在河西走廊中伏擊各國的商隊,還有西域三十六國朝貢匈奴的物資。
作為能洗劫匈奴人的悍匪,這群人身上的裝備放到三十六國,那也是極其駭人的存在,人披玄甲,強弓鐵刀,一應俱全。
就連停放在不遠處的戰(zhàn)馬,從面鏈到當胸,威風凜凜的具身鎧也無一不昭示著,這一支悍匪的兇厲程度,遠勝一般的西域國度。
只要武裝數量達到一定規(guī)模,一些人口數量不算太大的西域諸國正規(guī)軍,恐怕都要倒在黑色恐怖之下。
而那位被稱之為大當家的少年,此時就好像沒有聽到同伴們的呼喚,眼神死死的望向匈奴騎兵中,被裹挾的那道小小身影。
“大當家的,怎么了?”
少年神情有些恍惚,顫抖的伸出手指,指向此人手中的奇怪物件。
“各位叔伯,煥兒年輕,未曾見過世面,諸位可知那人手中的物件是謂何物?”
其余幾位玄甲漢子重新抬眼望去,只見其人手持一根竹節(jié)杖,杖身斑駁嶙峋,分三節(jié)掛有三個光禿禿的毛球團子。
眾人面面相覷,隔了片刻,才有一人出列,語氣中帶著疑惑的回道:“這是…旄節(jié)?”
“嗯?何為旄節(jié)?”
“我也不知,先父曾與我說,牦牛尾為旄節(jié),幢也,為符節(jié)、儀杖之用,三段者為使臣,我大秦曾有使臣出使番邦,便是持三段黑色旄節(jié)為信,只不過……”
“這人手中之物倒是讓我不敢肯定,旄節(jié)無毛,看起來像是一個年歲久遠的老物件,這算是哪門子的使臣?”
一席話打開了身邊玄甲軍的話茬,紛紛開口譏諷起來。
“呵,這大漢就這幅德行?派個使臣都護不住,象征皇帝使臣身份的旄節(jié)都變成了光禿禿的竹竿,現在還讓匈奴人給抓了,我看啊,這大漢遲早要亡!”
“哈哈,是極,是極,所謂大漢,其實都不過是一群竊國者,要不是當年……”
“行了,都閉嘴!”
少年不耐煩的呵斥著幾人,縱然這些人中,有不少年紀遠大于少年的壯漢,此刻聽到呵斥也是閉嘴不言,乖乖的趴在其身后,看著距離伏擊點越來越近的匈奴,眼中似有精光,握緊的拳頭還在微微顫抖,昭示著他們內心的不平靜。
自稱為煥的少年只是猶豫了片刻,當他看著那位疑似大漢使臣的男人渾身邋里邋遢,皮膚黝黑類比匈奴的模樣,深深吸了一口氣。
“上馬架槍,準備突襲!”
“唐柿,讓后面的叔伯跟上來,準備沖陣?!?/p>
“諾!”
隨著少年一聲令下,不遠處的隔壁石塊后浮現出數十名甲具齊整的玄甲騎士,所有的‘沙匪’盡皆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
這群人有著極高的紀律性,前面明明還在嘲笑著匈奴,貶低著大漢使臣,可在軍令發(fā)出之后,所有的喧囂戛然而止,整個陣地一片肅穆。
沒有人去質疑那個號稱大當家的少年軍令,也沒有人去質疑為何要對一支沒有油水的匈奴捕奴隊發(fā)起攻擊。
“大漢!中原?好遙遠的名字,我曾以為此生將要在沙漠中終老,原來,命運給我時光,就是要在此刻給予我歸家的希望!”
匈奴人正在逐漸靠近,隔著老遠,少年就蹙緊了鼻頭,好像是聞到了匈奴人身上那股難聞的體臭。
“上馬!架槍!隨我沖鋒!”
這位年輕的將領高舉著騎槍,浩蕩的黑色鐵騎像是一支無雙的重型戰(zhàn)車,從戈壁灘的沙坡翻過,借著向下沖鋒的勢能,快速的朝著向東直行的匈奴騎兵攔腰撞去。
“是玄甲沙匪,放箭!射死他們!”
重復至百步之內,玄色的甲騎們俯低身子,低下了頭,避免過大的暴露自身迎接箭矢的面積,同時將三米長槍夾在胳膊下,牢牢的貼在腰身前。
這是他們應對匈奴百試不爽的方式。
粗劣的鐵器中混雜著青銅的箭矢,面對陽光下閃爍著烏光的玄甲,遠遠達不到破甲的功效,只有個別倒霉蛋,被射入鎧甲之間縫隙的流矢擊傷,但是這些人卻能一聲不吭,繼續(xù)保持著沖鋒隊列的完整性。
被匈奴人綁縛住的大漢使臣也注意到了這支既熟悉又陌生的玄甲‘沙匪’,同樣也很疑惑這些人為何還會有堪比大漢精銳的具裝。
不,至少當下的大漢騎兵,還遠不如這支玄甲‘沙匪’夸張,從面甲到臂鎧、馬甲,幾乎可以算得上是全副武裝。
能養(yǎng)活這支騎兵編隊,并給予他們武裝到牙齒的具裝鐵甲,這消耗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由此,也可見到這支所謂的玄甲沙匪有多么兇殘,每一寸鐵片都算得上一位番邦貴族或者商人流下的血汗。
西域苦玄甲久矣啊。
為首者的箭頭,名為孟煥,別人騎槍沖鋒都有一個泄力釋壓的過程,可他卻不然,天生神力,一桿騎槍,連戳三名匈奴人,就像是蜻蜓點水一般,少年奮力一甩,即將折斷的騎槍宛如攻城弩一般,砸落前方數名合圍的匈奴騎士。
一輪沖擊,百人匈奴騎兵已然戰(zhàn)損過半。
“棄槍??!”
“拔刀迎戰(zhàn)??!”
戰(zhàn)馬的速度在突襲中遲緩了下來,無論是落馬的騎士,還是繼續(xù)馳騁的玄甲,聽到主將發(fā)令,立刻拔出腰間的馬刀,對著身邊的敵人開啟了收割模式。
為首的孟煥更是夸張,仗著鎧甲的堅固,任憑敵人在他左臂的盾牌上砍出叮叮當當的打鐵聲,加厚版的戰(zhàn)刀橫掃,頓時三五成群的匈奴人便攔腰墜馬。
“陷陣!陷陣!”
“無生!無生!”
磅礴大氣的呼喝聲響起,馬背上仿佛失去了靈魂歸屬的大漢使節(jié)頓時興奮了起來,毫不猶豫的從戰(zhàn)馬上一躍而下,摔得七葷八素,同時也脫離了匈奴人的控制。
“好漢!我乃大漢使臣張騫,奉天子令,出使西域大月(rou)氏,好漢救我?。 ?/p>
張騫臟噗噗的臉上熱淚縱橫,縱使從馬背上墜落,吃了一嘴的沙子,他也毫不在乎。
“十年,十年?。∥医K于聽到了鄉(xiāng)音,聽到了漢話,天佑我也,天佑大漢??!”
周圍的玄甲軍覆蓋著漆黑面甲的頭盔看不清表情,但是聽著大漢使節(jié)的哭嚎,他們下意識的加快了手中揮刀的速度。
匈奴人有一個戰(zhàn)爭習性,長兵則弓矢,短兵則刀鋌,利則進,不利則退,不羞遁走。
騎射永遠是游牧民族的先天優(yōu)勢,在之前的騎射中,箭矢無有建功,后來眼看短兵無以破甲,這支匈奴人騎兵便放棄原先的目的,開啟奔逃模式。
如今夏末秋至,正是草原戰(zhàn)士最強盛的時期,三膘已貼春夏的匈奴戰(zhàn)馬,根本不是重甲騎兵能追逐的對象。
孟煥領著三五同齡少年,追著匈奴人二里地,又以騎射射殺十數騎之后,望著零星逃散的最后幾騎,只能謂然一嘆,轉身回返。
“前方是樓蘭地界,再深入恐遭樓蘭包圍,唐柿,傳令收兵,將那位大漢使節(jié)帶回營寨?!?/p>
“諾!”
唐柿,唐姓者,起源帝堯,后有姬氏分流,立有唐之國,自此流于廣姓。
張騫內心欣喜,高舉手中旄節(jié),對著玄甲沙匪們大喊:“我乃大漢使臣張騫,奉天子令,出使大月氏約定盟約,敢問各位好漢,貴部為何人部將?此為何處?相距大月氏幾許?”
眾人停下手上動作,掀開面甲,一半人擁有著與張騫無二的中原樣貌,一半人金發(fā)碧眼,或是鼻梁高挺,頗具異域風采。
為首的首領孟煥便是前者,黑發(fā)無須,輕聲笑道:“我等為何人部將?”
“張大使可曾記得,千古奇冤,塞北秦軍,蒙恬將軍?”
“……”
“我命休矣!”
————————————————————
PS:塞北秦軍純屬原創(chuàng),請勿帶入嚴謹歷史,本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離了個大譜。
有興趣探討,或者從事相關研究的書友可以加群交流,作者超聽勸,請盡情的調教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