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海上升明月 > 《海上升明月》by巧嫣然全文免費閱讀第8章

《海上升明月》by巧嫣然全文免費閱讀第8章

2021-09-18 21:16:07 作者:巧嫣然
  • 海上升明月 海上升明月

    永樂元年五月,鄭和下南京督造船只并打擊海上走私。此時朝廷嚴令禁海,然而卻屢禁不止,其中月巷走私最為嚴重。月巷為了利益勾結(jié)官府部分官員暗地破壞阻止寶船的建成,應(yīng)弘文陰差陽錯地破壞這些人的陰謀,發(fā)現(xiàn)真相后聯(lián)合鄭和徹底摧毀了月巷龐大的走私網(wǎng)。最終,應(yīng)弘文聯(lián)手龍江造船廠成功打造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只——鄭和寶船,為鄭和下西洋的成功打下了堅實的基礎(chǔ)。之后鄭和下西洋成功地讓海上絲綢之路的航線擴展至全球,到達亞洲、非洲39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創(chuàng)了遠洋航海的新時代。

    巧嫣然 狀態(tài):已完結(jié) 類型:言情
    立即閱讀

《海上升明月》 章節(jié)介紹

小說《海上升明月》,是目前很火的一部小說,無論從人物(應(yīng)弘文何映雪)形象的設(shè)定,還是故事情節(jié)的波瀾起伏,都深受讀者的喜愛。《海上升明月》第8章介紹:過了晌午,應(yīng)石堅就回了船場。剛好這會兒家中用過午飯,應(yīng)劉氏正在房中忙碌。房中點著炭盆,房間正.........

《海上升明月》 第8章 民辦船場的危機 在線試讀

過了晌午,應(yīng)石堅就回了船場。

剛好這會兒家中用過午飯,應(yīng)劉氏正在房中忙碌。房中點著炭盆,房間正中的圓桌子上放了好幾匹布,顏色多為白色、青色和褐色,上面均有祥云的暗紋。連翹和白芷這會兒正整理布匹,幫應(yīng)劉氏挑選,準備為應(yīng)石堅父子三人縫制春天的新衣裳。

這時,就見應(yīng)石堅回來,手中還拿著一個鳥籠,籠子上的黑布打開來,一只畫眉在籠子里好奇地面蹦蹦跳跳。偶爾叫一兩聲,百轉(zhuǎn)千回,十分動聽。

“買這東西做什么?一大清早便吵個不停,弘文每天都看書看到深夜,有這鳥他怎能休息得好?”應(yīng)劉氏看到籠中畫眉,不由得蹙起眉頭。

應(yīng)石堅將鳥籠放地上,接過白芷遞來的拿著帕子擦了把臉,回道:“弘文前陣子央求我買的,我今兒出門剛好碰上,就想起這回事便買了回來。他啊,定是要送給映雪那孩子?!?/p>

“這倆人倒也算是青梅竹馬,只可惜身份相差有些懸殊。便是我厚著臉皮上門求親,趙姐姐答應(yīng)了,何郎中也會將我掃地出門??!”應(yīng)劉氏一聽說籠中鳥是小兒子要送給何映雪的,便不由得嘆了口氣。

“兒孫自有兒孫福,再說他們年紀不大,等弘文明年秋闈中舉再提也不遲。不過回頭你可以和映雪娘私下里通通氣,看看她是什么意思?!睉?yīng)石堅說著便提起鳥籠,往門外走,“我去書房瞧瞧,還未出正月,弘文別讀書讀狠了傷身,也該適當休息休息。”

“如果他躺下午休,可別吵到他!”

“曉得了,反而是你別總是縫縫補補小心累到眼睛,得空休息休息。”應(yīng)石堅回了一聲,便又將鳥籠上的黑布放了下來,拎著籠子走到了書房。

書房是一間小卷棚,上高掛牌匾,寫著“書房”二字。應(yīng)吉正在門口焦急地走來走去,看到應(yīng)石堅仿佛看到了救星似的,急忙跑上來:“老爺,少爺還在寫寫畫畫,晌午飯還沒吃呢?!?/p>

“別著急,我去看看?!睉?yīng)石堅說著掀開門簾,走進書房內(nèi)。屋中火盆中的火還在燒著,一進屋一股暖意迎面撲來,吹走身上的寒氣。

內(nèi)間中,應(yīng)弘文還在提筆書寫。

應(yīng)石堅沒讓應(yīng)吉打擾他,小聲囑咐讓他去端飯菜過來,然后提著鳥籠走進內(nèi)間,小心翼翼地把鳥籠放到地上后走到了書桌前。

他看了一會兒,目光落在謄抄本繪制的圖紙上,驚嘆了一會兒忍不住問道:“弘文,這可是巨船啊。你說圣上讓人設(shè)計出圖紙,是不是就該按照圖紙造船了?按理說官船一般都由龍江造船廠制造,但是如果數(shù)量龐大的話,可能會分給民辦船場一些份額。真希望咱們船場能分到一些,不然我實在是心癢、手癢得厲害!”

“這事,還真不好說?!睉?yīng)弘文放下筆就要站起來。

應(yīng)石堅按著應(yīng)弘文的肩膀,讓他坐著繼續(xù)畫圖:“也對,什么事都要講究個機緣。如果緣分到了,那是想跑都跑不了。如果時機未到,怎么謀算最終也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弘文,我看你繪的圖和圖紙上并不太相同,有想法了?”

“稍微改了一些細節(jié)?!?/p>

“我看看,船身一共三層,船體比較高大,有寬平的甲板,連續(xù)的艙口,雙舵設(shè)計,這樣船的操縱性會比普通船只好很多,船身首部尖尾部寬,在淺海和深海都能進退自如。這是典型的福船啊,不過總覺得還差了什么?”

應(yīng)弘文笑道:“爹,我又不像你和兄長,都是造船的能工巧匠,手藝非凡。我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讀書,哪里懂得設(shè)計圖紙和造船啊,所以設(shè)計圖紙還得靠爹和大哥以及咱們船場的能工巧匠?!?/p>

“就知道糊弄你爹。你當我真不知道呢,如果不是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你和你哥偷龍轉(zhuǎn)鳳那點小秘密早就藏不住了。還有,咱們先祖留下的造船筆記,你從小到達不說翻了幾千次,也得翻閱幾百次,快翻爛了吧?那可是老祖宗留下的東西,你抽空撰寫一份新的,這份留下來的原本收藏起來,這還得一輩輩傳下去呢!”應(yīng)石堅拍了應(yīng)弘文一巴掌。

應(yīng)弘文嘿嘿笑道:“爹,你真是英明神武!”

“好好弄,這次咱們一定要把握住機會,揚眉吐氣一次。對了,也別埋頭琢磨,記得吃飯。還有,我把你要的畫眉買來了,你別給養(yǎng)死了,否則還怎么送人?”

“謝謝爹?!睉?yīng)弘文驚喜地站起來看了看鳥,這時應(yīng)吉端著熱飯熱菜進來,他便洗了手坐下吃飯,“爹,吃過了嗎?”

“早吃過了,你快吃?!?/p>

“爹,聽說民辦船場之間有了矛盾?也有些船場已經(jīng)經(jīng)營不下去了?”應(yīng)弘文吃了幾口飯想起昨晚何映雪所說之事,便問道。

應(yīng)石堅愣了一下,隨即無奈地嘆口氣:“是啊,造船業(yè)不比其他,全憑船工手藝,一旦出了一絲半點差錯,就會釀成滔天大禍,害了一船人的命。也正因為如此,買家就更看重船場的大小和名聲。以前倒還好些,去年開始有一些小船場怕是已經(jīng)揭不開鍋了。所以有時候明知道他們搶活,我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果不是為了生計沒辦法,不然有誰會做這種生意場上最忌諱的事?!?/p>

“我有些想不通,船只需求量一向很大,咱家每年訂單都數(shù)不勝數(shù)。就算那些船場一年只造幾艘船,也斷不會生計困難吧?”應(yīng)弘文皺眉。船場經(jīng)營方面他還真是從沒有細想過,從小到大他只對船只感興趣。如果不是父母對他有所期待,他也不會選擇考取功名這條路,而是和應(yīng)弘興一起做個船工。不過現(xiàn)如今選擇考取功名這條路也是極好,造船是為百姓所需,做官也是如此。

“你知其一而不知其二。船只的需求量的確很大,但是大部分能工巧匠都集中在工部,又從工部下派到龍江造船廠。早年還好點,龍江造船廠制造的主要是官船,也優(yōu)先接受和制造官方訂單。民船的單子,每年都是有限額的,買家要么背景極深,要么就用銀子買路,多少也能搶到一些份額,不過份額也實在是有限。這樣其他想造船的人就只能找民辦船場,應(yīng)天船場和芩氏船場、黃氏船場就是在這期間發(fā)展起來的,一晃就是上百年的光景。可是自從幾年前何郎中上任對龍江造船廠進行了改革,每年接收民船的訂單份額增加了一倍,而且公開競爭,接單后往往很快就會交付船只,從未拖延時間。不到兩年時間,龍江造船廠就在民船中創(chuàng)下了極好的口碑,于是很多小門小戶的買家都去搶龍江造船廠的份額了,還有誰會找那些小型的民辦船場?”應(yīng)石堅愁眉不展地繼續(xù)說道,“如果當初不是我咬著牙頂著巨大的壓力去借了一大筆銀錢買下了這塊地,將應(yīng)天船場擴建了四倍,還特意建造了四個超大的船塢,現(xiàn)在沒準也和芩氏船場、黃氏船場一樣,高不成低不就,眼看著一年不如一年?!?/p>

“造船利潤可觀,何郎中想要做出一番績效,定然不會放過這些眼見可得的利潤。如果沒有此次設(shè)計巨船圖紙的事,再過幾年應(yīng)天船場是不是也會如同其他民辦船場一樣?”應(yīng)弘文又問。

應(yīng)石堅沉默半晌才點點頭,嘆息道:“咱們?nèi)ツ昴甑讋偘呀璧腻X和利息全部還上,這才松了口氣,手頭也寬泛了點。如果何郎中繼續(xù)擴大龍江造船廠的規(guī)模,到時候咱們所有民辦船場都要失去客源,最終紛紛關(guān)門。”

應(yīng)弘文也沉默了,父子倆對坐相望。

突然應(yīng)弘文站起身來,情緒略微有些激動:“爹,我去找鄭大人!他既然是圣駕前紅人,自然知曉圣上后續(xù)安排。如果之后會大量造船,我們一定要搶先一步拿到造船的資格。”

“可是,我們與鄭大人并不相熟,如果前去拜訪是不是要準備一大筆銀子?不不,直接送錢恐怕沒人敢收,難道要送些古玩玉石之類的寶貝?但是一時間上哪里去找這些寶貝,而且你娘那邊手頭上最多也就只能拿出二百兩應(yīng)急的銀子了?!睉?yīng)石堅神色略微焦急,他從不過問船場經(jīng)營的事,所以多方打點這種事向來一竅不通,往日里都是應(yīng)石強負責的,“要不,你去問問你二叔?他人脈廣,這種送禮的事也是輕車熟路。再從他那里周轉(zhuǎn)一點銀子,估摸著也能湊夠五百里了吧?!?/p>

“我倒覺得鄭大人不是那種和貪官同流合污之人,與其送這些俗物倒不如拿著娘親手炒制的雨花茶。鄭大人也夸贊味道好呢?!睉?yīng)弘文想起昨夜鄭和品茶后的神情,成竹在胸地微微一笑。

“雨花茶?”

“正是?!?/p>

應(yīng)石堅沒了主意,只好答應(yīng):“那就先這樣吧。你如果沒辦法,到時候再讓你二叔出面周旋,無論如何這次也要抓住機會?!?/p>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