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菩薩》 章節(jié)介紹
在如今網(wǎng)絡(luò)小說百花齊放的時代,作者佛也有火的小說《尼菩薩》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主要得益于小說中塑造的經(jīng)典角色(章文煥沈德河)?!赌崞兴_》第9章主要內(nèi)容是:她大喜,趕緊過來跪下,“咚咚咚”給我磕了三個頭,叫我:“師父!”我當(dāng)然知道她為什么歡喜.........
《尼菩薩》 第9章 殺孽深重 在線試讀
她大喜,趕緊過來跪下,“咚咚咚”給我磕了三個頭,叫我:“師父!”
我當(dāng)然知道她為什么歡喜,因為拜我為師以后,她就不再是下人了,我就叫她起來:“好了,乖徒兒,起來吧。”
她高興地應(yīng)了一句:“是,師父?!闭酒鹕韥恚行┑靡獾乜戳饲锷徱谎?。
我看著秋蓮有些羨慕嫉妒恨的樣子,安慰她說:“每個人的機緣不同,這是因為你的機緣不在《觀音經(jīng)》,所以才這樣,你也別氣餒,我另外教你一個《彌陀經(jīng)》。”
她說:“好吧?!闭Z氣中完全沒有一點兒自信。
我叫她:“我邊寫,你邊讀。”開始寫《彌陀經(jīng)》。
我邊寫,她邊讀,從“如是我聞”開始,一直讀到“信受奉行”,寫完后我叫她:“背一遍試試。”她果真就成功地背了下來。
我說:“現(xiàn)在你也是我徒弟了。”
她這才高興起來,就給我多磕了幾個頭,我說:“好了好了,快停下,別把頭給磕壞了,我可不想要一個傻徒弟?!?/p>
她這才停下來,仰起頭對我說:“師父真好?!?/p>
我說:“你們是我徒弟,我不對你們好,對誰好去?”
她問:“那我們誰是大徒弟???”
我說:“你們想做我的大徒弟?門都沒有,我的大徒弟是李明華,他才是你們是大師兄?!边@時我才發(fā)現(xiàn),他替我去送客,竟然沒有回來,我就問,“明華他去哪了?你們看到他沒?”
上官妗兒說:“師父,大師兄送完秦少爺,就去后面看火化窯去了?!?/p>
我嘆了口氣:“真是難為這孩子了,兩歲不到就死了娘,現(xiàn)在又沒了爹?!?/p>
她就說:“師父,別擔(dān)心,我會照顧好大師兄的?!?/p>
秋蓮也說:“是呀,師父,我也會照顧好大師兄的?!?/p>
我就開她們玩笑:“要不要師父把你們都許配給他?”
她倆都羞紅了臉,低聲說:“師父,你說什么呢?”
我說:“喲,你們還知道害羞呀?”
她倆就開溜了,秋蓮說:“師父,我去給你洗衣裳去?!鄙瞎冁簞t說,“我該去廚房做齋飯了。”我看著她倆的背影,心里很舒坦。
我看得出來,她倆很懂得討我的歡心,知道我喜歡李明華,似乎都挺中意他的,要是他能成個家,也好了卻我的一樁心事,我得想個辦法安排一下才是。
要是換在前世,娑婆世界的佛教里,僧尼可不許給人撮合婚姻,這可是破戒的,死后可是要做部多鬼的,不過這金聚世界的佛教,可沒有這條戒律。
金聚世界的佛教,戒律少到了極致,只以一首偈頌為戒,偈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p>
除此以外,可沒有娑婆世界佛教的那些什么優(yōu)婆戒、八關(guān)齋戒、十善戒、沙彌(尼)戒、具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在家菩薩戒、出家菩薩戒)、三昧耶誓戒等等各種條條框框。
我是個不喜歡繁文縟節(jié)的人,對那些條條框框的各種戒律深感厭惡,來到金聚世界,穿越成尼以后,之所以沒有還俗,而選擇了繼續(xù)出家,也是因為這里的佛教規(guī)矩少。
我還記得娑婆世界的佛教有這么一個情況,佛經(jīng)里也是這么說的,以前戒律少的時候,修成正果的人則多,后來戒律多起來了,修成正果的人反而少了。
所以,從前世以來,我一直在想,“以戒為師”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呢?要是正確的話,當(dāng)律部發(fā)達(dá)起來以后的佛教,為什么卻幾乎沒有人可以修成正果了呢?
這不正說明了,條條框框越多,越不利于修行嗎?所以,修行佛法,也不是就一定要去遵守那么多條條框框的,至于誰愿意去遵守那些條條框框,那就由他去吧,反正我是不會去遵守的。
至少在我前世生活的娑婆世界,離我那個時代前個五千五百年前,那個名叫喬達(dá)摩悉達(dá)多的家伙不也是沒有遵守那么多條條框框,才修成正果成佛的嗎?彼能我亦能。
于是,我心里就打定主意,要想辦法把這兩個丫頭嫁給李明華。
我不知道他喜歡不喜歡這兩個丫頭,但是在這個包辦婚姻的年代,我有權(quán)做主他的婚事,何況這兩個丫頭,也是我費了心思去調(diào)、教的,我信得過她們,要是他娶了她們,我也能放心。
不過這事兒可不能急,他爹才過世,按照這個世界的禮教,他可得服喪百日,要過三年才能成親,有三年時間,足夠我給他們仨安排的了。
我起身來到佛前合掌頂禮:“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妙華勇猛佛!”既然還記著前世,又怎么能忘本,忘記世尊釋迦牟尼如來呢?
我跪拜佛前,五體投地,忽然聽到身后傳來一個女聲:“請問妙念慈大師在嗎?”
妙念慈是我的法號,原本這金聚世界,出家或者還俗,都是不必改名的,所以石慧瑤出家后,仍然名叫石慧瑤,我穿越過來以后,為了躲避官兵的追殺,就改用了前世做優(yōu)婆塞的法名——念慈。
念慈這個法名,本是為了報答親恩而取的,我記得前世,出家人要改從佛姓,隨世尊釋迦牟尼如來姓釋,所以今生就沿用了這個方法,在前世的法名前面,加上了佛姓,取世尊妙華勇猛如來的妙字為姓,才叫了妙念慈。
我聽到有人叫,趕緊起身回頭看,只見來人一身俠客裝扮,就轉(zhuǎn)身問:“我就是妙念慈,女俠找我做什么?”
她手里拿著我剛才寫的告示說:“我是來拜師的。”
我知道她扯了告示,就問:“你為什么要拜師?”
她說:“我行俠仗義,固然是替天行道,為民除害,仗義疏財,扶危濟困,可是殺人太多,殺孽深重,要是化解不了罪孽,早晚要走火入魔的,聽說佛法慈悲為懷,所以來拜師學(xué)法,化解冤孽,降伏魔怨。”
我能體會到她的處境,就好比某些軍人殺多了人,屠夫殺多了牲畜一樣,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看見被自己殺害的生命前來索命,所以他們就把這個情況解讀成殺孽深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