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秦時紛爭 > 主角是陳聰杏兒的小說 《秦時紛爭》第3章免費看

主角是陳聰杏兒的小說 《秦時紛爭》第3章免費看

2025-03-27 12:34:50 作者:牧塵客
  • 秦時紛爭 秦時紛爭

    一場車禍穿越到秦朝,他給秦始皇敬獻了一個地球儀。

    牧塵客 狀態(tài):已完結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秦時紛爭》 章節(jié)介紹

《秦時紛爭》是一部歷史小說,在“鬼才”牧塵客的創(chuàng)作之下,主角陳聰杏兒形象生動飽滿,如躍紙上!該小說章節(jié)(第3章)內容:“小妹看好火,我出去一趟!”陳聰看看天色還早,于是叮囑一句之后把青蛙的頭和內臟都放進魚簍之中,然后提著出門。一天即將結束,.........

《秦時紛爭》 第3章 在線試讀

“小妹看好火,我出去一趟!”

陳聰看看天色還早,于是叮囑一句之后把青蛙的頭和內臟都放進魚簍之中,然后提著出門。

一天即將結束,再次來到小河邊。

山巒之中還有豺狼虎豹的吼聲隱隱傳來,陳聰腳步不由得加快起來。

用一根細長且韌性很好的青藤將魚簍栓好,然后把魚簍的蓋子掀開一個大約十厘米的縫隙。

用青藤胡亂固定了一下之后又往內丟了一塊約莫一斤重的石頭,選擇一個水流相對平緩的回水灣丟入河中。

看著魚簍慢慢沉入水底,陳聰把手中的青藤拴在河岸邊的一顆小樹上拍拍手轉身離開。

用這種簡陋到無法形容的方法來捕魚,只能聽天由命看運氣。

回家的路上,陳聰又沿著溝渠走到山腳下,沿途時不時的蹲下來拔起幾顆野蒜和野蔥。

最后在山腳下用一根木棍在泥土里面挖了幾分鐘,挖出來幾塊野生的黃姜。

吃慣了后世各種調料精心烹飪的菜肴,然后突然吃清水煮青蛙這種食物恐怕會有點兒受不了。

吃不上干鍋田雞這種后世的美味,但加點兒野蔥野蒜大姜簡單調味還是可以的。

院子門口,陳聰聞到了空氣中漂浮的肉香味,頓時勾引的他滿嘴口水止不住的往外冒。

太餓了,瞬間陳聰感覺到無數(shù)的饞蟲從骨頭里面不斷的往外爬,爬的他走路都有些顫抖了。

于是幾步跑到屋檐下,看著火爐上汩汩翻滾熱氣騰騰的陶罐里浮浮沉沉的雪白青蛙肉。

忍不住從旁邊一個竹筒里面抓出來一雙筷子撈出來一只。

“嘶,太香了!”

陳聰忍不住猛吞了一口口水。

而小丫頭也比他好不到哪兒去,從煮開始就一直幾乎沒眨眼的盯著瓦罐。

也早已被這個香味誘惑的不行了,看著陳聰撈出來一只,頓時眼巴巴的看著不斷的吞口水。

陳聰掰下一條蛙腿嘗了一下,發(fā)現(xiàn)只有淡淡的鹽味,也還未完全爛熟。

“兄長,能不能給我嘗嘗!”

小丫頭望眼欲穿。

“給你!”

陳聰掰下另一條腿遞給小丫頭,然后把剩下的半只丟進瓦罐之中繼續(xù)煮。

幾分鐘過后,陳聰把蔥蒜姜洗干凈回來,發(fā)現(xiàn)小丫頭還在一點一點的舔著手里的蛙腿。

上面已經(jīng)沒有肉只剩下了一根細細的骨頭,而且雙眼還直勾勾的盯著瓦罐。

陳聰伸手摸摸小丫頭亂糟糟的頭發(fā)說:“去把碗拿過來,我放點兒作料就可以開始吃了!”

“娘,娘,快出來吃肉了!”

小丫頭興奮的跳起來進屋去拿碗,很快就抱著三個陶碗跟著陳姜氏出來。

而陳聰已經(jīng)把手里的蔥姜蒜丟進瓦罐之中,頓時一股奇異的香味隨著蒸汽散發(fā)出來。

這才叫吃飯嘛,陳聰心里美滋滋,就著爐火的光芒,一家三人圍坐在火爐旁邊吃著香噴噴熱騰騰的青蛙肉。

小丫頭的腦袋從開始就一直沒有從碗里抬起來過,如同一頭小豬一般吃的哼哼唧唧。

陳聰也早已餓的快支撐不住了,除開最開始給陳姜氏夾了一只青蛙之后,也忍不住埋頭朵頤起來。

雖然味道很一般,但對于饑餓達到極致的人來說,已經(jīng)沒有太過挑剔的必要了。

陳姜氏作為母親,自然吃的很細很慢,看著兩個埋頭吃的稀里嘩啦的兒女,眼圈兒慢慢發(fā)紅,眼淚順著臉頰滾落下來。

很快一罐青蛙肉都被吃的干干凈凈,連湯都喝的干干凈凈。

三人都吃撐了,特別是小丫頭,摸著小肚皮躺在姜陳氏的懷里只哼哼,陳聰也不斷的打著飽嗝找一根細竹棍開始剔牙。

漫天繁星,一弦彎月斜掛在山巒之上,散發(fā)著淡淡的青輝。

回想起來,自己多久沒有滿天繁星的景象了。

既來之則安之,上一世可以讓父母照顧自己這個咸魚,但這一世他只能靠自己。

從此以后,自己就將流落在這個時代要和眼前的母女兩人相依為命了。

“小妹,我給你起個名字好不好?”

“好呀好呀!”

小丫頭興奮的坐起來,一雙眼睛在淡淡的夜色下閃爍著喜悅的光芒。

陳姜氏臉上也露出莫名的驚奇。

“名字就叫杏兒吧!”陳聰轉頭看著院子里亭亭如蓋的杏樹說。

“謝謝兄長,以后我也有名字了!”小丫頭撲到陳聰懷里親昵的摟著他的脖子撒嬌。

夜涼如水,一輪彎月慢慢升上半空。

陳姜氏已經(jīng)抱著杏兒進房間睡覺去了。

就著淡淡的火光和月色,陳聰坐在院子中央的一塊石頭上,正在礪石上打磨那把青銅匕首。

這是家里除開兩把鋤頭之外唯一的金屬制品。

除開沒有刀柄之外沒有太多損傷,只是長期沒有人使用,刃口已經(jīng)被銅銹包裹變成了一把鈍器。

商周時期是中國青銅器發(fā)展最為輝煌的時代,古人對青銅合金的制造有非常不凡的工藝水準。

春秋戰(zhàn)國時期,開始有鐵器出現(xiàn),不過大部分都是鑄鐵,雜質太多,性質非常脆,無法制作兵器。

因此即便是到了秦朝,青銅兵刃依舊還是主流,無論朝廷還是民間。

至于歷史上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收天下兵器鑄十二座銅人的事情。

收繳的全部都是六國軍隊的兵器,對于民間的兵器管理的其實并不算嚴格。

要知道這個時代野獸橫行,流寇猖獗,打獵還是許多人維持生存和自我保護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隨著陳聰不斷的打磨,銅銹被磨掉之后露出里面青金色的美麗顏色,刃口也開始變的鋒利,在月光下閃爍著淡淡的金色光芒。

事隔多年之后,這把青銅合金的匕首再次顯露出它本來的面目。

拿著這把煥然一新的匕首,陳聰看著眼前這座搖搖欲墜的茅草屋,

開始對以后的日子做出了一個中短期的規(guī)劃。

眼下他急需要解決的是兩個問題,一個是吃飯,一個是住宿。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