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不封門》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它像豢養(yǎng)的一只寵物,在你歡樂時陪你歡樂,在你傷心時卻逗你開心。它就是作者幾度春秋的小說《夜不封門》?!兑共环忾T》第3章介紹:在這黑暗的防空洞里,一點的動靜都能讓人心驚膽戰(zhàn),更別提這種古怪的聲音。我下意識的屏住呼吸,緊緊貼在墻上,.........
《夜不封門》 第003章 在線試讀
在這黑暗的防空洞里,一點的動靜都能讓人心驚膽戰(zhàn),更別提這種古怪的聲音。
我下意識的屏住呼吸,緊緊貼在墻上,手中工兵鏟高高舉起,同時把煤油燈給吹滅,然后死死盯著那聲音傳來的方向。
會是什么東西呢…
我站在原地不敢動彈,握著工兵鏟的手心里,也都是細汗。
而令我奇怪的是,那古怪的聲音,卻一直沒有別的變化,它始終都在黑暗中,似乎不會移動。
又過了一會兒,我覺得這么僵持著,也不是個事兒,就貼著墻壁,往那聲音傳來的地方靠了過去。
黑暗中,因為煤油燈已經(jīng)被我吹滅,什么都看不見,所以我走的很慢,心也提了起來,生怕會有什么出乎意料的事情發(fā)生。
但令我感覺奇怪的是,一直等我來到那聲音上面,大概兩米外的地方,也始終沒有發(fā)生什么特別的事,沒有東西動彈,也沒有恐怖的事。
這讓我整個人都放松了下來,長出了口氣。但是多年老兵生涯,讓我又忍不住想要搞清楚,這聲音是怎么回事,于是我就想走向前查看。
結(jié)果我剛往前走了兩步,迎面就吹來一陣一陣冷風(fēng),風(fēng)里還有股子腥臭味兒,伴隨著的,就是那嗚嗚的怪聲。
那嗚嗚的怪聲,原來就是風(fēng)聲!
我心里這樣想著,就順手把煤油燈點著。
之前之所以吹燈,是害怕那怪聲是什么活物,會被燈刺激,現(xiàn)在確定不是什么活物,點燈就沒什么了。
但是!等我把燈點著,看清楚周圍的情況以后,卻發(fā)現(xiàn),情況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樣。
我所站的地方,是一處地層帶的斷裂處,周圍的墻壁雖然是小鬼子用土水泥砌的,但是卻有道很大的裂縫。我用工兵鏟比了一下,大概有一米多寬,最寬的地方快到兩米,從上往下裂開。
那嗚嗚的怪聲,就是從這裂縫里穿出來的,隱隱約約,有很多柳絮樣的東西在里面長著,而再往裂縫里看,卻什么都看不到,只有漆黑的一片。
畢竟煤油燈的照亮范圍就那么大,我要是想看清楚里面的情況,就必須得拿著燈進去。
我想了想,決定還是算了,里面什么情況也不知道,現(xiàn)在進去有點危險,而且小鬼子的防空洞里秘密太多,誰也不知道這下面究竟有什么東西,作為一個老兵,先找到三班長他們,才是我應(yīng)該做的事,
想清楚這些以后,我就在這裂縫處留了個記號,繼續(xù)往前尋找三班長。
又過了一會兒,我來到了集結(jié)號最后響起的地方:
一處挺大的空間,中間放著一張桌子。
我拿著煤油燈,彎著腰在地上尋找三班長的痕跡。
這里灰塵很多,如果三班長之前來過這里,那就應(yīng)該能找到點東西,從而分辨出他之前離開的方向。
這樣就能很快找三班長的人。
我想的是對的!沒幾個呼吸的功夫,我就在地上發(fā)現(xiàn)了一串鞋印,看大小,應(yīng)該就是三班長的。
因為我們?nèi)嗬铮挥腥嚅L的腳是最大的,足足有45碼,而其他人則只有42/43的樣子。
我跟著鞋印往前走,一直走到了最中間的桌子旁邊。鞋印在這里繞了個圈,然后就往東邊的通道里走了過去,消失在黑暗中。
令我覺得奇怪的是,鞋印離開了桌子以后,就變的凌亂起來,雖然沒有錯步,到卻始終是走走停停的,不知道怎么回事。
在我的記憶里,三班長是個很爽利的人,不管是當(dāng)兵還是做事,都很雷厲風(fēng)行,走路更是穩(wěn)當(dāng)?shù)暮?,用一步一個腳印來形容,都不是夸張的。
但是,他的腳印,怎么會凌亂起來呢?
難不成,三班長在桌子上,發(fā)現(xiàn)了什么?
我想了想,就回頭走到桌子的面前,仔細打量了起來。
這桌子挺大,比我老家的那種吃宴席的八仙桌還大,以前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但絕對不是小鬼子的東西。
因為桌子的四個角,以及桌面上,都雕刻的有龍鳳呈祥的圖案。雖然我是個當(dāng)兵的,也不懂什么藝術(shù),但是上面雕刻的的確很精美,小鬼子是絕對做不出這種東西的。
我又用手抓住桌子的一個角,試了試,卻發(fā)現(xiàn)根本抬不動。
這讓我有點怔,我一個大男人,又是當(dāng)兵的,雖然有點瘦,但是平時負重個四五十斤根本沒什么問題,一百多斤的沙包也是說扛就扛,而這桌子,卻沒有半點反應(yīng)。
那豈不是說,這桌子起碼有三四百斤的重量?
想到這,再結(jié)合三班長凌亂的腳印,我心里隱隱約約有了想法,這個桌子,很有可能是小鬼子在東三省的時候,搞出來的。因為當(dāng)年滿清政權(quán)被袁世凱推倒的時候,小鬼子曾經(jīng)在東三省,立愛新覺羅、溥儀當(dāng)皇帝,建立滿洲國,也叫偽滿政權(quán),據(jù)說當(dāng)年借著溥儀的名義,小鬼子曾經(jīng)從中國搞走了很多珍貴的瑰寶。
說不定這桌子,就是當(dāng)時皇家的東西,小鬼子把東西弄到了這個防空洞里以后,本想帶回日本,但是沒想到侵華戰(zhàn)爭卻以失敗告終,而桌子又太重不好帶走,所以才留在了這里。
我越想越覺得是這樣,越想越氣憤,身為軍人,我對小鬼子沒有半點好感,這不是憤青,而是血脈里化不開的仇恨。
過了好一會兒,我才冷靜下來,摸了摸桌子上的龍鳳圖案,轉(zhuǎn)身提著煤油燈又往沿著三班長的腳印追了過去。
“……”
人在黑暗中,往往會失去對時間的概念,也不知道過了多久,我跟著三班長的腳印來到了一處很奇怪的地方。
這里是個平地,類似溶洞,但是卻沒有石筍,周圍的泥土洞壁有點發(fā)白,不知道因為什么。地上也長著很多毛茸茸的東西,有點像是夏天到處飛的柳絮,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周圍,有的很大一坨,有的則只有拳頭大小。
更奇怪的是,三班長的鞋印,到了這里,就消失不見了,前方除了這個洞以外,就只有一道類似我之前見到的裂縫,只不過并不是很大,僅僅只有半米左右寬,不知道通向什么地方。
這讓我心里很疑惑,看一路上的鞋印,三班長并沒有原路返回,而這里除了這個洞以外,就只有裂縫。
三班長的體型,鉆裂縫有點難為他,也就是說,他應(yīng)該是進了這個洞里。
但是他進這里干嘛呢?
難道這個洞里,還隱藏著什么秘密不成?
我看著洞口和地上的柳絮樣的東西,靠著墻壁就給自己點了根大白條,緩緩抽了起來。
這個洞光洞口就有個平房那么寬敞,里面還不知道是個什么樣子,而我的煤油燈,在地下放了這么久,早就揮發(fā)的差不多了,估計再用個把小時,就會熄滅。
要是我進了洞里,沒有找到三班長,而煤油燈又滅了,在看不見東西的情況下,很容易就會出事。
但是!要是不找到三班長,沒有集結(jié)號,另外兩個老兵就會迷失在這防空洞里,事情就會更麻煩!
我是個老兵,是個老油條,但我也是軍人,我得做自己該做的事!
想到這里,我咬了咬牙,嘴里叼著大白條,提著工兵鏟就往洞里走,我到要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情況,三班長怎么會來到這里以后,就失去了蹤跡!
不過,雖然話是這么說的,但我還是保持著一貫的謹慎,小心的繞開那些柳絮一樣的東西,慢慢的往洞里更深的地方前進。
差不多走了有兩三分鐘的時候,前方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分叉口,不過說是分叉口,其實并沒有分開,只是地上塌陷了一塊地方,變成了一個Y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