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 > 風起西凌 > 《風起西凌》網友評價如何 精彩章節(jié)10賞析

《風起西凌》網友評價如何 精彩章節(jié)10賞析

2021-04-14 03:12:03 作者:萍城過客
  • 風起西凌 風起西凌

    一騎紅光千萬里,魂兮飄渺去異鄉(xiāng)。寒門困頓尋出路,白手起家寫輝煌。實業(yè)興邦一朝奠,教書育人百世芳。漫天功勛俱已矣,流云蒼狗看夕陽。本書描寫一個寒門子弟的逆襲之路,從一無所有,到異世創(chuàng)業(yè),別樣的人生,不乏精彩。

    萍城過客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風起西凌》 章節(jié)介紹

《風起西凌》的作者是萍城過客,在整部小說中,萍城過客的文采如行云流水,斐然成章,可見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風起西凌》第10章摘要:西凌多山,有些山很高,屬于橫亙湘贛兩省的一條大山脈北支,山勢巍峨起伏,雄偉壯麗。但也有許多像亂石嶺這樣的小山.........

《風起西凌》 第10章 亂石嶺 在線試讀

西凌多山,有些山很高,屬于橫亙湘贛兩省的一條大山脈北支,山勢巍峨起伏,雄偉壯麗。但也有許多像亂石嶺這樣的小山嶺,山并不高,低的海拔大約三四百米的樣子,高的也不過千余米,從地理術語來講,這種地形叫做丘陵,別看它海拔不高,但綿延甚廣,幾乎占了西凌轄區(qū)的一半土地面積。那種高山地帶不太適合人居住,但丘陵地帶完全可以。雖然人煙稀少,終究還是可以繁衍生息的,這些人往往被稱作山里人。他們一般靠打獵和采藥為生,有些低洼地帶,還可以被開墾出來,種點糧食和蔬菜,維持生活。

賀老三便是一個典型的山里人,他個子矮小,身子結實,面目黑得跟炭一樣。他很愛笑,笑起來便露出滿口白牙,對比非常鮮明。他是慣于在山林中生活的人,身子非常靈活,登山越嶺如走平地,在密林中穿梭,快得跟閃電一樣。別人在樹林里行走,只覺得到處都是磕磕絆絆,對他來說,卻如魚入水一般,分外快活。

他家住在亂石嶺上,亂石嶺其實離謝家村并不太遠,大約二三十里的路程,正常人一個多時辰便能走到。但這里跟謝家村完全是兩個世界,謝家村良田數(shù)千畝,乃是魚米之鄉(xiāng),物產豐富,亂石嶺卻是一個非常貧瘠的地方,生存尤為艱難。

亂石嶺上只稀稀落落的住著幾戶人家,每家每戶都隔得挺遠,但山民們之間的關系很好。在這個遠離人煙的地方,難得有生人闖進來,孤寂始終是這里的主色調,有些山民甚至連續(xù)幾日找不到人來說話,所以他們都很愛爬上高高的山崖,或者凌空伸出的大樹枝上,面對空曠遼遠的山谷,吼上幾嗓子,驚起山鳥無數(shù)。

賀老三并沒有名字,只是因為他家姓賀,排行老三,人們便這樣稱呼他。他父母早亡,兩個哥哥在很小的時候便夭折了,到如今便成了孤家寡人一個。他的年紀已經三十好幾了,卻依舊沒有娶上媳婦,因為他家比較窮,而他的長相也挺對不住人的。

山里人的生活非常清苦。收入來源主要靠狩獵和采藥,拿到山下集市中去賣了錢之后,才能買米回來下鍋。但是狩獵有危險,山林里面地形復雜,又時常會遭遇到兇猛的野獸。采藥呢?先不說季節(jié)性非常強,普通的草藥賣不出價錢,珍貴的藥材又往往生長在地勢險要的地方,采之不易。有多少山里人就是因為想采一支珍貴藥材,結果將自己的生命斷送掉?

賀老三辯識草藥的本領非常強,在這片大山里很是出名。山下的藥鋪里很喜歡他送來的草藥,而他隔三差五便會下山一趟,相對而言,見過一些世面。

他知道世上有一種買賣,叫做販賣人口,要是娶不上媳婦了,還可以花點錢,買一個姑娘回家。反正這個世道,坑蒙拐騙的人很多,窮苦人家賣兒鬻女的也不少。這個生意自古以來便興旺發(fā)達。娼樓妓館里不聽話的姑娘、大戶人家放出來的丫頭、犯官逆臣家的兒女等等,都是人口買賣的對象。這些被踐踏在塵埃中的人們的命運,自然沒有誰會加以關注。

不過賀老三雖然知道有這種買賣,卻未曾付諸實踐。一方面他的錢少,傾家蕩產也未必買得起一個,另一方面,他到底還是有著山里人的純樸善良,總覺得這種買賣非常罪惡,良心上過不去。于是他的個人問題,就這樣一天天耽誤了下來。

不過這樣也好,日出而起,日落而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二三十年這樣生活,也就習慣了。

這一天,賀老三慣常在屋前晾曬草藥,忽然看見從山路的那一頭,一個年輕人走了過來。

這是一個十七八歲的少年,穿著粗布短褂,腳穿布鞋,腿上很是奇怪的用布條密密的纏著,看上去倒像是裹著的一個粽子。他肩膀上背著一個藍布包裹,鼓鼓囊囊的,看上去很是沉重。少年身形清瘦,個子不高,相貌也還可以。最吸引賀老三注意的是,這人的皮膚非常白,若是跟自己這塊黑炭相比,簡直是白得沒有道理。

這個少年就是莫思凡。他已經在山里轉了二十多天,苦沒有少吃,但收獲也是不少。他找到了很多種礦石,無論是計劃中的,還是計劃外的,都有收獲。肩膀上的包裹里,就是他采集的礦石標本。這些礦石品位都相當不錯,開采位置也很好。若有需要,只需派人拿著礦石標本,到他曾經勘察過的地方,稍微比對一下,就不會出錯。

他辨別礦石的經驗很豐富,大學本科的專業(yè)便是冶金與材料工程,碩士研究的方向是特種材料,身兼理化實驗室助教和圖書館管理員兩個職務,使得他博學多才,理論知識和動手能力都不缺乏。雖然現(xiàn)在由于時代的限制,基礎實在是差了一點,但以他的才能,要研制一種新型材料并不困難。不過,太過超越時代的東西是沒有市場的,如今社會兩極分化嚴重,富裕的家資百萬,當然不愁購買力,而平民百姓普遍都不寬裕,購買力有限。更有相當一部分人跟莫家的情況差不多,幾乎沒有購買力。若是有那么一種產品,可以分成高端、中端、低端三類,貧富皆宜,無疑是最好的。

恰好他想到了一樣東西,正好符合這個特征,加工簡便,工藝并不復雜,原材料隨處可得。只要很少一點啟動資金,就能運作起來。成本低廉,普通百姓都能用得起,最關鍵的是,只需稍微調整一下配方,就能做出高端產品,足以吸引那些巨富之家蜂擁而來,獲取豐厚利潤。

這個東西就是玻璃。這是一種非常奇特的產品,說它奇特,是因為它在后世實在太普通了,誰家沒有幾個玻璃杯子?窗戶玻璃滿大街都是,甚至很多高樓大廈,整面幕墻都是玻璃做的。玻璃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無處不在,沒有人認為它是一個稀罕之物。

但是在歷史上,玻璃曾經是一種稀罕之物。中原地區(qū)沒有生產玻璃的傳統(tǒng),只有一種琉璃比較接近,但琉璃是不透明的,而且價格非常昂貴,只有達官貴人用得起,跟普通百姓無緣。

在嘉靖年間,歐洲已經開始大規(guī)模生產玻璃,以威尼斯為代表,他們的產品借助海船,銷往世界各地,獲得了高昂利潤。明朝達官貴人們,對這種海外來的新奇產品愛不釋手,爭相出高價購買,以為顯赫,在當時有著價比黃金的美譽。多少王公貴族,不惜重金,為求一件玻璃制品而不可得。擺上一件玻璃器皿,那就是奢華的象征,是地位的顯現(xiàn)。那璀璨的玻璃光華,耀花了多少人的雙眼。

這么好的一樣東西,實在是老少皆宜、穿越者必備的一件神器。

要生產玻璃,首先就得先找齊礦物,這個工作對別人而言也許很難,但莫思凡不存在這個問題。專業(yè)固然能提供幫助,自小在山區(qū)生活的經歷更是讓他受益非淺。他的老家附近原本就有一家小礦場,開采各種礦石,從小耳濡目染,早已十分熟悉。只是在后世,人們往往只注重開采,卻忽略環(huán)境,對被污染、破壞的山體植被沒有任何補償措施。這個卻是他現(xiàn)在應該注意的地方。

在找礦石的過程中,他也認識了不少山里人,得到了他們的幫助。在不久的將來,這些人都將是可靠的合作伙伴。

他走到亂石嶺來,一方面是順路,從這個山嶺下去,很快就可以到達謝家村。本次尋礦活動基本已經結束,該找的東西都已經找到了。另一方面,他還想再找一找石英砂,生產玻璃的原材料中,石英砂的用量是最大的,占比達六七成以上。純凈的石英砂經過融煉之后,除去浮渣,就可以得到純凈的水晶,也就是玻璃的高端產品。但他這些天里總共找到不下十處石英砂礦,要么品相不夠,要么儲量太少,讓他感覺不太滿意。

他看到賀老三站在屋子前,就打了聲招呼道:“老鄉(xiāng),你好?!?/p>

賀老三打量了莫思凡幾眼,說道:“好,好。小哥從哪里來?”

莫思凡道:“小生是城南謝家村人,叫莫思凡,去年考中秀才,這一向出門游學,游山玩水,就到這里來了?!?/p>

他將“秀才”兩字特意強調出來,根據(jù)經驗,“秀才”雖然跟腐儒掛鉤,但在底層老百姓眼里,依然是身份的象征。這一路行來,這個身份幫他免除了許多麻煩。特別是純樸的山里人,對秀才相公更是非常尊敬,幾乎是有求必應。他尋礦能有這么順利,全靠這些山里人幫了大忙。

賀老三聽到“秀才”兩字,果然是肅然起敬。雖然莫思凡沒有穿秀才服,但想必不會有假。亂石嶺上這么多年來,這還是第一次迎來秀才公呢。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