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 > 大明圣皇 > 蕭冰臺小說大明圣皇全部章節(jié)目錄一覽

蕭冰臺小說大明圣皇全部章節(jié)目錄一覽

2021-03-28 06:44:18 作者:蕭冰臺
  • 大明圣皇 大明圣皇

    穿越信王朱由檢,隱忍兩年后,以一場大案拉開了他的明末皇帝生涯。平東林、滅女真、征蒙古、絕西域,在陸地上他所向無敵。建大明海軍,逐武裝商船,控馬六甲海峽,收南洋為內湖,在海洋上所向披靡。這是我的大明,我是圣皇朱由檢。

    蕭冰臺 狀態(tài):已完結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大明圣皇》 章節(jié)介紹

朱由檢王承恩是小說《大明圣皇》中的主角人物,在作者蕭冰臺筆底生花的創(chuàng)作下,他們不僅擁有了生命力,而且強大的個人魅力迷倒眾人無數(shù)。《大明圣皇》第7章內容介紹:許顯純身為錦衣衛(wèi)錦衣衛(wèi)僉事,自然參加了今日白天的登基大典,只不過他不是參與之人,而是.........

《大明圣皇》 第7章 在線試讀

許顯純身為錦衣衛(wèi)錦衣衛(wèi)僉事,自然參加了今日白天的登基大典,只不過他不是參與之人,而是維護秩序的。

等到大典結束,勞累了一天的許顯純想要下班回家的時候,卻突然接到口諭,讓他在乾清宮門外候著。

這莫名的口諭,讓他心中頓時咯噔了下,暗道禍事了,但隨即又反應過來,若真是禍事,那就是直接有人來拿他了,而不是讓他入宮。

懷著忐忑的心情,許顯純來到了乾清宮,開始了焦灼的等候。

等了半晌之后,便見到當今天子的大紅人,貼身太監(jiān)王承恩走了出來傳旨,等聽了旨意后,他頓時兩眼發(fā)直,不可思議的看著眼前的太監(jiān),差點脫口而出,“這真的是陛下旨意?”

好懸他嘴巴慢了一步,沒有將這句話吐出口,不然就是大不敬了。

不怪乎他們這么想,畢竟在天啟臨近死亡的時候,京中傳聞更是甚囂塵上,什么魏忠賢要謀反啊,什么貍貓換太子啊。

無數(shù)的流言四起,許顯純這些挨著邊卻有不知道內幕的人,更是煎迫萬分不知道如何是好。

而很多勛貴文臣在留言的傳播下,是真的相信了三分,不然也不會有皇后張嫣將天啟駕崩的消息傳出去后,英國公張維賢立刻進宮的事了。

都被流言整怕了,生怕真的出點什么事,由此可見他們對魏忠賢的懼怕、謹慎。

但實際上呢。

翻遍歷史,別看魏公公頭銜這么長,那都是虛的,他真正的職權范圍,只是司禮監(jiān)秉筆,提督東廠罷了。

在整個內廷范圍,地位在他之上的還有兩個,一個是御馬監(jiān)掌印涂文輔,一個是司禮監(jiān)掌印王體乾。

他老魏不過是排在第三罷了。而老魏之所以這么風光,權勢滔天,不外乎就是他和客室關系好,入了皇帝的眼。

那為什么老魏的地位沒有更近一步呢,明朝太監(jiān)以司禮監(jiān)掌印的身份提督東廠的也不是沒有,而且基本是慣例,例如馮保就是如此。

分權、壓制罷了。

一邊給予老魏盛寵,將他捧上九千歲的位置,一邊又刻意壓制老魏的實際地位,不讓他翻出手掌心,整個宮中,能辦到這點的只有一個人。

天啟帝!

從權利的平衡來說,天啟無疑是個非常英明的皇帝,他一邊將老魏捧起來,推到臺面上,豎起一面旗幟,聚集被東林黨擊潰的其他黨派官員,進而打壓、鏟除于已經瘋狂的東林黨。

另一面,他在內廷中只給老魏虛銜,什么左都督啊,太子太保啊,都是虛的,除了榮譽外別無它用,而在實際權力上,卻始終壓制著老魏,不讓他一家獨大。

什么謀反啊,什么想當皇帝啊,都是假的,只是東林黨污蔑而已。

他連英國公進宮都不能阻攔,連信王傳達各處的口諭都不能阻止,他有什么本錢謀反?

朱由檢進宮雖然不過幾日,但小心打探觀察下,這些細微之處都一一明了于心。

也許登基之前老魏還有點搞事的本錢,但現(xiàn)在,一切大事定矣,老魏已經是甕中之鱉,翻不起風浪了。

其實,對于拿不拿下老魏,朱由檢也猶豫了一番,從他通過題本了解的信息來看,老魏辦事能力還是不錯,留著沒準有大用。

但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決定先下了老魏的職務再說,沒辦法,實在是老魏后世的威名太大,頗有千古以來第一太監(jiān)的架勢,于安全而言,拿下最放心,反正就一太監(jiān)而已。

內書房中,想要找出類似的太監(jiān)不要太多。

乾清宮前,王承恩定定的看著許顯純。

在信王府時,他多有和文震孟接觸,五彪之一許顯純的名聲他還是聽過。在東林的口中,這是一個聲名狼藉的人物,他不知道對方哪一點入了陛下的法眼,但既然陛下讓自己跟著去定有用意,自己好好觀察,記在心中就是。

許顯純臉頰抽了抽,深吸一口氣,躬身拜下,不管內容再怎么夸張,這都是圣旨,不容自己置喙,自己能做的就是承旨。

“臣謹遵陛下諭旨!”

隨后,兩人一同出了乾清門,帶上許顯純所屬的手下,直奔司禮監(jiān)而去,魏忠賢是司禮監(jiān)秉筆太監(jiān),自然先去這里。然而到的后,值班的秉筆太監(jiān)張文元卻說老魏不在這里,而在東廠坐班。

于是兩人只得改道,朝東安門行去。

東安門是屬于皇城的側門,出去就是皇城根腳下,那一片都是民居,當然,由于東輯事廠就坐落在東安門北側,這里正常的居民基本沒有,都是和東廠有牽扯的人居住的。

東廠是魏忠賢最主要的差遣,他自然在這里,而且這里是消息最靈通的地方,做什么事都方便。

因此當許顯純帶著人來的時候,老魏很早就得到消息,但他卻沒動,依然老神在在的坐著喝茶,直到一個番子跑進來說讓他去接旨,他的眼神中才閃過一絲慌亂。

放下茶杯,老魏整理了下衣袍,緩步來到大門口,看到那抹熟悉的服飾顏色時,他的眼角不禁一跳。

“魏忠賢,還不速速接旨!”王承恩看到魏忠賢一動不動,不禁臉色一沉,呵斥道。

老魏一怔,多少年了,沒有太監(jiān)敢這么和自己說話了!

一股怒氣在他胸中升騰而起,但轉瞬又被他壓下去,因為這是傳旨太監(jiān)。

他雙膝一軟,跪了下來,“臣,魏忠賢,接旨。”

說完,他雙手交疊在前,放在地上,額頭磕了上去。

身后,是跪倒一片的東廠番子!

看著跪倒的魏忠賢,王承恩不知不覺間松了口氣,同時又忽然覺得,權勢滔天的魏公公似乎也不怎么樣,一封圣旨下來還不是乖乖就范。

“傳圣上口諭,革除魏忠賢一切差遣,就地關押。”

一句話出口,場面頓時寧靜下來,風似乎也停了,天空中最后的一點余暉似乎也在此刻消失殆盡。

天,突然黑了!

跪著的番子們突地一片嘩然,無數(shù)人紛紛抬頭,不可置信的看著傳旨的王承恩,眼中閃過驚駭?shù)纳裆?/p>

魏公公這是......倒了?

“爾等意欲何為,莫非想造反嗎?”見番子喧嘩的場景,許顯純立刻上前一步,掛在腰間的繡春刀也被他提在手中。

長刀半出鞘,寒光照人眼!

而他身后,則哐哐哐的一片長刀抽出的聲音,許顯純帶來的錦衣衛(wèi)莫不是虎視眈眈,眼泛殺氣的看著他們。

一旦對方有任何舉動,錦衣衛(wèi)絕對會毫不猶豫的殺過去。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