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去朝來君如故》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主角,讓你似曾相識,感同身受。他就是小說《暮去朝來君如故》中的主角朱采兒李乾坤,一對歡喜冤家。《暮去朝來君如故》第6章內(nèi)容摘要:上次去見太后,太后便將西良國進(jìn)貢的如意金簪賞了她,結(jié)果沒多久,便被皇帝給收了去,害她哭得好不傷心。李乾.........
《暮去朝來君如故》 第6章 賞賜 在線試讀
上次去見太后,太后便將西良國進(jìn)貢的如意金簪賞了她,結(jié)果沒多久,便被皇帝給收了去,害她哭得好不傷心。
李乾坤當(dāng)然知道這小丫頭片子在擔(dān)心些什么,“別把朕想得那么霸道,上次苛扣了太后送你的禮物,難道采兒不知道原因?”
他哼一聲,“還是采兒覺得朕稀罕你那些東西?!?/p>
朱采兒立即嘟嘴,“反正皇上小氣,哎喲!”
后腦一痛,她縮著脖子,雙頰鼓成了一只小青蛙,“皇上還責(zé)打采兒,肯定是嫉妒采兒從太后那討了好玩意兒。”
李乾坤拿她簡直沒辦法,這丫頭真是被他給慣壞了,完全不把君威放在眼中。
還記得上次這丫頭得了太后的賞賜,自己樂得半死,還說那是西良國進(jìn)貢的寶貝,卻被太后賞到手中。
她整天興奮得睡不好吃不好,一心只想著躲在房里擺弄那只如意金簪,結(jié)果沒幾天,小丫頭便熬得眼睛通紅,給太醫(yī)瞧了之后,得出一個睡眠不足的結(jié)論。
仔細(xì)盤問,才知道這丫頭怕太后賞的金簪會趁她睡著的時候自己丟掉,所以隔幾個時辰便醒來一次,這樣反反復(fù)復(fù),睡眠當(dāng)然不足。
李乾坤得知事情起因之后,狠狠訓(xùn)了一頓,然后又把她的金簪給苛扣了,免得她再胡思亂想,做些幼稚舉動。
為此,小丫頭和他斗了好幾天的氣,還哭紅了眼,委屈個半死。
有了前車之鑒,太后貴妃再有賞賜,她便四處藏匿,生怕再被他給收了去,真是小孩子心性。
他伸出大手,捏了捏朱采兒幼嫩白晳的臉頰,動作雖寵溺,但臉色卻是少有的嚴(yán)厲之色。
“賞賜歸賞賜,若再給朕玩物喪志,看朕不扒了你的皮。”
朱采兒仍舊鼓著雙頰,不情愿的應(yīng)一聲,“采兒謹(jǐn)記皇上教誨。”
大眼一轉(zhuǎn),突然又笑容滿面,伸出小手抓著李乾坤的衣袍?!盎噬?,采兒答應(yīng)皇上以后都乖乖的,再不玩物喪志,那皇上可不可以把上次太后賞給采兒的簪子還給采兒?
她可一直惦記那件寶貝呢,太后說那簪子價值不菲,她又喜歡得緊,整天回到自己房中,偷偷在銅鏡前戴來戴去,心里美顛顛的,就盼著哪天皇上再帶她出宮,她好出去獻(xiàn)寶。
可皇上卻小人的把簪子收了,當(dāng)著她的面,放到了御書房房梁的錦盒內(nèi),任她哭鬧也不心軟,最后還把她狠狠罵了一頓才算了事。
“好?。∠胍啬囚⒆?,等采兒什么時候把太傅教的倫語一字不差的背給朕聽,朕再把簪子還給采兒?!?/p>
聽到要背倫語,小家伙頓時垮下小臉,人家太后和貴妃宮中的侍女都不用和太傅學(xué)知識,可她家皇上卻給她請了個太傅,每天逼著學(xué)習(xí),好不痛苦。
“皇上,采兒雖然背不出完整的倫語,可是采兒每天都有和太傅認(rèn)真學(xué)習(xí),絕對沒有偷懶。”
見她滿臉不情愿,李乾坤冷哼一聲,“只會耍些小聰明,去翠香樓那種地方去戲弄人而已,別以為朕不知道你這顆小腦袋里的鬼主義。”
記得后來聽鳳陽轉(zhuǎn)述這丫頭那日在翠香樓的所作所為,倒是把他給氣樂了,她這頑皮性子,若不好好管著,將來保不準(zhǔn)會給她捅出什么婁子。
“皇上,那件事……采兒都已經(jīng)知錯了嗎?!?/p>
吐吐小舌,調(diào)皮刁專的性子盡顯,口中雖認(rèn)著錯,可小臉上卻毫無半分悔意,臉頰幼嫩,白晳誘人,調(diào)皮的小模樣,倒顯出幾分憨氣。李乾坤自然也把這副俏麗的小模樣瞧在眼中,心底澎湃,又是憐惜又是寵愛。
一邊跟隨皇帝多年的德公公把帝王的心思看在眼中,身為奴才,他不敢多說,卻也知道帝王眼里的朱采兒,身份在這后宮并不簡單。
否則怎么可能會為她專門請?zhí)到虒?dǎo)知識,若不是有心栽培,憑她一個小小侍女,哪會得到這種待遇。
雖說朱采兒是個侍女,可這后宮之中有幾個像她這么吃香的,每天除了侍奉皇帝更衣起床,皇帝還派給她兩個丫頭天天侍候著。
就算尊貴如公主,錦衣玉食,也不見得會得到帝王如此的疼惜。
整整十年,年輕帝王簡直是一手將朱采兒撫養(yǎng)長大的,后宮立了四位貴妃,皇帝卻從不寵幸,帝王眼中,似乎只有小小的朱采兒一個。
自古以來帝王家,一朝恩寵,一世孤燈長伴,如今小采兒受寵,不知將來是福是禍。
身為奴才,德公公只敢觀、聽,卻不敢多半句嘴,伴君如伴虎,多年的經(jīng)驗,早將他磨練圓滑了。
此時內(nèi)侍傳朝庭重臣李將軍求見,李乾坤龍目微冷,輕輕一閉,再睜開之際,恢復(fù)一臉淡然。
“采兒,太傅教書的時間快到了,等朕見了李將軍后,再回來考你今天的功課,若是給朕知道你偷懶,別怪朕罰得狠?!?/p>
“采兒知道了!”
小身子盈盈一拜,恭送皇帝,眼角瞟到皇帝走遠(yuǎn),才抬起身子,小臉上盡顯得意之色,又把藏在懷中的寶貝拿出來一一賞玩,嘻!今天晚上又有好玩的了。
至于皇上的警告,她可是左耳聽,右耳冒,反正心底知道皇上疼她,每次說重罰,也不過是輕輕打幾下手心,不痛不癢。
太傅嗎……今天就讓那老頭子一個人在書房里慢慢等吧,要是他敢再告御狀,她就把太傅的胡子全都剪光光。
養(yǎng)心殿內(nèi),九五之尊位于龍椅內(nèi),底下,是年過五旬的朝庭重臣李庭琛。
元慶皇朝開國大將軍,想當(dāng)年曾侍奉先帝左右,為元慶皇朝立下無數(shù)汗馬功勞,先帝駕崩,托孤于李庭琛,并封為輔政大臣。
他手握元慶皇朝一大半的虎符兵權(quán),在朝堂上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李乾坤幼年登基,在其輔佐之下,逐漸將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如今李乾坤已經(jīng)十九歲,雖然依舊年少,但為人性子陰冷,喜怒又不形于色,在朝堂上,處處小心應(yīng)對,倒也令眾朝臣臣服。
君臣之禮過后,李乾坤輕應(yīng)道:“李愛卿平身,德公公,快些命人賜座?!?/p>
很快便有奴才將一個軟墩抬了過來,李庭琛深施一禮,“臣謝皇上恩典。”話落,倒也不客氣的坐在軟墩上。
如今元慶皇朝正值盛世,百姓安居樂業(yè),朝堂上下也是一片寧和,李乾坤年紀(jì)雖小,但政治手腕卻不得不令眾臣信服。
李庭琛雖是輔政大臣,不免也對小皇帝刮目相看。
君臣之間見面,必然避免不了商談國事,李乾坤表面陰沉,但言語間卻極其有禮,并沒有因為自己是萬人之上的帝王,而擺出倨傲姿態(tài)。
直到李庭琛將話題一轉(zhuǎn),“皇上,據(jù)臣所知,再有三個月,工部侍郎陳大人就要到告老還鄉(xiāng)的日子了,此空缺,不知皇上目前有無合適人選?”
御案前,年輕帝王觸眉深思,面孔上不露任何痕跡,“陳大人跟隨先帝多年,功高蓋世,如今已到花甲之年,朕雖舍不得,但陳大人前些時日在朝上提出告老還鄉(xiāng),朕體恤,允之,至于這工部侍郎的空缺……”
他故意停頓,目光清冷,看著御案前的李庭琛,“總要找個合適的人選來繼位,莫非李將軍已經(jīng)有了準(zhǔn)備?”
“臣不敢,臣只是覺得,工部乃朝庭重要部門,在用人之處,定要小心謹(jǐn)慎,若皇上準(zhǔn)許,臣倒有一個人選?!?/p>
“噢?李將軍不防直言道來?!?/p>
“臣的侄兒李長安,幾年前考中了狀元,當(dāng)時因國事耽擱,始終未被錄用,其才華橫溢,相貌不凡,臣以為,平安適合此位?!?/p>
帝王依舊不動聲色,室內(nèi)陷入一片安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