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妃?孫若微傳》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它能治愈傷痛,忘記昨天,擁抱明天。它就是治愈系小說《大明皇妃?孫若微傳》,作者是當紅作家蓮靜竹衣?!洞竺骰叔?孫若微傳》第10章內(nèi)容概述:正午日頭高照,整個宮里都靜悄悄的,所有的主子都在歇午覺,就連值守的宮女與小太監(jiān)都靠著殿門打.........
《大明皇妃?孫若微傳》 第10章竹馬 在線試讀
正午日頭高照,整個宮里都靜悄悄的,所有的主子都在歇午覺,就連值守的宮女與小太監(jiān)都靠著殿門打瞌睡。
百無聊賴,皇長孫朱瞻基索性放下手上的《貞觀政要》,信步走出頤和軒,沿湖緩緩而行,不多時就來到了靜雅軒外。要不要進去呢?瞻基有些猶豫,雖然同處在太子宮,可是除了最初的那次見面,就是前兩天陪瞻墉去看她。
瞻基還沒有一次,是自己一個人走進這所小小院落的。
為什么常常在院外經(jīng)過,徘徊良久卻不能入門?他自己也說不清。
今日上午在文華殿的書房內(nèi),與漢王的一番辯學,雖然以自己的明思和辯才為勝,但是他并不以此為樂,反而有些憂心忡忡。
他的父王,當今太子體弱多病,為人仁厚又有些懦弱,因為皇祖母徐皇后的力挺,眾臣的擁護與立嫡立長的古訓,才被皇爺爺立為太子??墒钦盎芮宄?,皇爺爺喜歡的是彪悍堅毅又果敢英武的二皇叔,漢王。
所以,父王的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常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之感。
對于漢王在朝堂上下、皇宮內(nèi)外的處處逼迫與挑釁,父王不動聲色,依舊謙和內(nèi)斂,一個人苦苦維持著這兄弟和睦的虛假局面。
是毫無招架之力,還是以退為進,進而博得更多的贊譽與稱頌?瞻基比任何人都清楚,是不得以的一種無為之冶。所謂“無為”,有的時候是審時度勢、縱覽全局后的策略;有時候是無可奈何、無從應對,自己的父王該是后者吧。
當初是誰在皇爺爺面前說了句:“不看皇子,還可看皇孫?!?/p>
就是這樣一句話,自己從小就被推到權(quán)力的巔峰之戰(zhàn)中,成了太子黨與漢王派兩相對弈的籌碼。連皇祖母徐皇后,將自己從小帶在身邊,悉心教導,也是緣于此故。
努力地鉆研經(jīng)典、詩詞、兵法,學習治國之道,縱覽史籍典章,哪些是出于喜好、出于自己的意志?不過是積極地順受,為了父王與母妃、太子一脈的安全,甘心充當這個籌碼罷了。
當年的太祖,自己的曾祖父——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是本著立嫡立長的古訓,才放著立下大功、文韜武略的燕王不用,而是立了崇尚儒學的長子朱標為太子,只是太子體虛多病,英年早逝,于是又立了朱標的長子,皇長孫朱允炆為儲君。
結(jié)果呢?
一場靖難之役,戰(zhàn)火從燕京燃至應天,足足打了四年。
建文帝身后的皇子皇女,以及保帝的重臣,在這場血雨腥風中,都不得善終。
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情。
同樣的格局,同樣的角色,可是命運絕對不能相同。
瞻基握緊了拳頭,再一次堅定自己的信念:不能!
誰能想到,生活在九重宮闕中,錦衣玉食的皇長孫,從小便是在這樣的壓力下成長起來的。十二歲的少年,仿佛就已經(jīng)有些不堪重負,然而雖然步履蹣跚、跌跌撞撞,卻仍然要執(zhí)意前行,這應該就是長在帝王之家的無奈吧。
理清思緒,努力驅(qū)走心中的陰郁,朱瞻基終于走進了靜雅軒。
院子里靜悄悄的,穿過回廊,走過小徑,瞻基不由愣住了。在屋前的花架子下,若微的造型十分奇特——在她的面前擺了一個小桌,上面放著一方小小的石磨,她一只手正在推磨;而她的腿?左腿是一個金雞獨立的造型,穩(wěn)穩(wěn)地立在地上,而右腿卻高高抬起,先是兩只腿劈成一條直線,然后右腿居然經(jīng)過頭部轉(zhuǎn)向左側(cè)緊貼左耳。
她的頭發(fā)今天并沒有梳髻,只是自然地分成兩縷,以藍色綢帶系于胸前,一身雪白的衣裙,早已被汗水浸濕。
“你在做什么?”朱瞻基愣愣地問出了口。
若微抬起頭,沖他甜甜一笑,沒有絲毫意外和慌張之色,只是立即收了腿,理了理衣衫,要恭恭敬敬地行禮。
朱瞻基連忙攔下:“此處就咱們倆,何須多禮?”
“長孫殿下,今兒怎么有空來看我?”若微笑得甜甜的,卻讓朱瞻基面上有些發(fā)窘。
他怔怔地沒有說話,眼睛盯著她面前的那方小石磨:“你剛剛在干什么?”若微低下頭指著小石磨問道:“小石磨,小石磨,快說呀,長孫殿下在問你話呢?”
朱瞻基這才把目光重新投向若微,他也笑了:“我在問你!”
若微拂了拂胸前的秀發(fā),絲毫不見扭捏:“哦?殿下剛才明明是看著石磨在問話,我哪里知道是在問我?”隨即又笑道:“好了,好了,不說笑了,我剛剛是在壓腿呀!”
“壓腿?”朱瞻基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對呀,壓腿是練舞的基本功,舞要跳得好,這腿就要柔韌自如,所以要每日堅持不輟地壓腿,盡可能地利用一切時間,見縫插針地練功!”若微仰著臉,眸如皓月,看他似乎不明白,又解釋道:“壓腿就同男人們練習拉弓射箭一樣。壓腿就是拉弓階段,弓拉得越開,弦繃得越滿,其勢就能越強,射出的箭速度就越快,力量也就越大。明白了嗎?”
“你……會跳舞?”朱瞻基仿佛此時才有些明白。
“會一點兒吧!”若微從桌上的盤子里又抓了一把黃豆,放在小石磨中間的洞里,又開始推磨:“這個,是在磨豆子!”
她指了指從石磨縫中流出的白色液體:“這是豆?jié){,可以煮來喝的,夏天的時候放在井水里浸涼,又好喝又有營養(yǎng),一會兒盛一碗給你嘗嘗!”
瞻基站在一旁仔細地看,這真的是一口小石磨,曾經(jīng)隨皇爺爺微服出巡的時候,在農(nóng)家看到過,那都是飯桌大小的大磨,而且都是由蒙著眼的驢子來拉的,他從來沒有想過,這磨居然也可以用手來推。
這盤小磨做得如此精巧,在出口處,還擺了一個瓷盆,瓷盆上面蒙著一塊白布,上面是一些散落的豆渣。
瞻基想問,又有些不好意思。
若微看著他的神色,眼眸一閃,不由笑了:“長孫殿下著急走嗎?”
瞻基搖了搖頭。
“那請等等!”若微兜起白布,端著瓷盆進了西面的一間小屋。
瞻基一個人留在院內(nèi),正進退兩難。就在此時,從院外走進一人,身穿宮女服飾,此人正是昔日在太子宮母妃身邊隨侍的宮女湘汀。
“長孫殿下!”湘汀立即行禮請安。
“湘汀,你怎會在此處?”瞻基問道。
“娘娘把我分給若微姑娘了!”湘汀掃了一眼院內(nèi):“姑娘呢?”
瞻基指了指西面那間小屋,湘汀立即抿著嘴笑了,心想若微肯定是又琢磨什么新鮮的吃食了。這個姑娘當真有趣。剛住進來的時候,太子妃問她可住得習慣,可有什么缺的,她憋了半天,小心翼翼開口央求的居然就是在這靜雅軒內(nèi)置一個小廚房,說是自己最愛烹調(diào),喜歡搗弄一些新鮮吃食。
惹得太子妃掩面而笑,這才允了,命太子宮的太監(jiān)仆役改裝了這個小廚房。
“殿下里面坐吧!”湘汀走至門口,高高打起了簾子。瞻基似猶豫了一下,這才進了屋。女孩家的閨房顯然與自己的寢殿不太一樣,處處透著靈秀與雅致。
窗臺上、書桌上,都擺著一些御花園內(nèi)采來的花枝,還有一些叫不出名的綠色藤蘿植物,看著極有生氣。
木制書閣下,擺著一張古箏,而西墻上還掛著一把琵琶。
床上是隨意丟著的一件薄如蟬翼的舞衣。
原來,她不僅僅有花朵一般的容顏,還如此多才多藝。
瞻基目光環(huán)視整個屋子,最終在書桌上停留。
一個八角形瓷制胭脂盒下壓著一方素箋。
那上面是一幅懷素草書。
會是她的字嗎?
看起來并不像一般女子的字那樣娟秀含蓄,反倒有些蒼勁,瘦不露骨,勻穩(wěn)清熟,妙不可言。
而細看那文字,瞻基的心像是被電到了一般。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wù)f雞鳴見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身后有細碎的腳步聲,瞻基轉(zhuǎn)過頭,只見若微手捧著食盤走了進來。
“今日上午,你跟小姑姑去文華殿上書房了?”瞻基徑直對上了她的眼眸。
她歪著頭,似是有些膽怯:“殿下怪我?”
“當然不是,否則又怎會替你掩飾?”瞻基的眼中有著幾分羞澀,又把目光重新投向了那張素箋:“你寫的?”
若微“嗯”了一聲,仿佛弱不可聞地低語著:“原本沒想寫這個!”
“哦?那你原本想寫什么?”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彼⑽⒀銎鹉?,對上了朱瞻基的眼睛,朱瞻基只覺得心中一暖,原來,小小的她竟然能夠體會自己此時的心情。
感慨之余,正不知如何接話的時候,她輕輕將托盤放在桌上,里面擺著一盤一碗,盤子中是一張圓形的薄餅,已經(jīng)用刀分成了六角,淡黃的顏色,上面還有點點的翠綠。
“請長孫殿下品嘗。”她有幾分忐忑,也許是于禮不合,但是她還是把筷子遞給了他。
瞻基并未遲疑,他接過筷子,夾起一小牙薄餅,放在口中,慢慢品味。
“猜猜是什么做的?”她眨著眼睛問道。
“有蛋香、又清脆爽口,是加了青菜的雞蛋餅?”瞻基想了想才答道。
“對了一半!”若微有些小小的得意:“就是剛剛殿下看到的白布中包著的豆渣。”
“豆渣?”驚呼的聲音不是出自朱瞻基之口,而是身后不知從哪兒冒出來,正一臉垂涎的胖胖的朱瞻墉:“你給我皇兄吃這個?”
“嗯,這可是好東西!”若微笑意連連:“豆渣也是豆子的精華,加點面粉、雞蛋,用少量的水和成糊狀,再加上新鮮的青菜煎成薄餅,出鍋前撒上一點兒鹽和胡椒粉,怎么樣,味道不錯吧?”
朱瞻基笑而不語,瞻墉看了看,眼睛一轉(zhuǎn),隨即下手從盤中拿起一角,塞進口里就嚼,一邊嚼一邊說:“也沒什么好的呀,不如肉餅過癮?!?/p>
而此時若微又托起青花瓷碗,朱瞻基接過來,小口飲著:“這就是你剛剛磨出來的?”
“正是,豆?jié){!”若微笑靨如花。
瞻墉看得有些癡癡的,連連問道:“還有沒有,給我也盛一碗!”
“不給喝,一會兒三皇孫喝完了,肯定又要說,不如肉湯好喝,還是免了吧!”若微故意逗著朱瞻墉。
其實這些日子以來,瞻墉來的次數(shù)比瞻基要多多了,所以兩人早已經(jīng)混熟,開起玩笑來絲毫不見生疏。
“若微,你干嗎給我皇兄喝這個?”瞻墉沒有喝到豆?jié){始終有些遺憾。
若微嘆了口氣:“可惜這兒東西不全,要不然,我就做些豆腐,給你們包豆腐湯餃!”
“豆腐湯餃?”瞻墉大叫:“豆腐,難吃死了,還要包成餃子?”
“別人包不得,我卻包得,就是用豆腐做皮,包成餃子!”若微臉上的笑意漸漸收了,目光對上朱瞻基:“殿下一定知道,豆腐是漢時淮安王劉安首創(chuàng)的,小小的豆腐,卻是最貧賤的美餐。人都說豆腐易碎,但是只要有心,豆腐也可以做成皮、包著餡,成為一道佳肴!殿下信嗎?”
朱瞻基面色微變,直愣愣地盯著若微,見她兩只漂亮的大眼睛忽閃個不停,稚氣逼人,聰慧可愛的模樣,讓人心中微顫。過了半晌,他才鄭重地點了點頭。
“你們兩個看來看去,看什么呢?”瞻墉湊上前,看了看瞻基,又看了看若微,很是糊涂。
“好了,瞻墉,我們也該回去了!”瞻基看了一眼若微:“明兒,我再來看你?!?/p>
若微仿佛有些意外,怔怔地忘了對答,直到瞻基拉著瞻墉出了房門,走出小院,才緩過神來。
湘汀看在眼里,心中暗喜,外人都道皇長孫知書達禮,小小年紀就文武兼?zhèn)?,深得皇上的寵愛,在大臣中也有很好的聲名。只是在太子宮近前侍奉的人都知道,這位皇長孫人小心大,平日里雖然對誰都態(tài)度和善,但卻最是張弛有度,城府極深。
想不到,若微姑娘剛剛進宮沒幾天,不僅跟三皇孫混成了可以沒大沒小胡亂嬉戲的玩伴,更讓皇長孫對她青睞有加,這真是個好的開始。想到此,湘汀的心里也豁然開朗起來。
而朱瞻基與瞻墉回到頤和軒,就一頭扎進了四知堂里,翻箱倒柜地找東西。
內(nèi)侍小善子連忙上前侍候,小心翼翼地問道:“殿下,要找什么?奴才幫您找?”
“找那個玉虎鎮(zhèn)紙!”朱瞻基頭也未回,依舊在書閣、箱籠里翻著。
“奴才幫您找!”小善子想了想,走到窗根底下的紅木絞絲紋卷頭案邊上,打開那個靠墻而立的兩層對開柜子,從里面拿出一個小錦盒。
打開一看,立即喊道:“殿下,在這兒呢!”
朱瞻基立即停了手,走過來拿在手里,細細端詳,這款玉虎鎮(zhèn)紙,是用西域碧玉籽雕制而成,玉質(zhì)油嫩光潔,潤度極好。
神形逼真的玉虎趴在用黃玉雕成的一塊石峰上,上邊是碧玉精雕而成的玉虎,下面是巍峨神秀的石峰,相互映襯,更顯得威風雄武。
“皇兄,這會子急哈哈地找這個做什么?”瞻墉湊過來剛要伸手去摸,瞻基卻搶先放回盒中,吩咐小善子道:“去給若微姑娘送過去!”
小善子顯然愣了一下,然后立即接了過來,“是!”
接著就訓練有素地匆匆退下了。
“我說皇兄這樣急哈哈地找這個,原來是要送給她?”瞻墉笑了:“只是為什么要送這個呢?還不如送個耳環(huán)、釵子實惠?!?/p>
瞻基淡淡一笑,坐在書案前,一邊研磨,一邊說道:“剛剛在她房里,看她拿胭脂盒當鎮(zhèn)紙,恐是身邊沒有,所以才想著給她送過去!”
“哦,那也用不著送這個呀,這還是皇祖母給你的呢,哥哥就是屬虎的,這不把自己送給人家了嗎?”瞻墉晃著腦袋,甕聲甕氣地道。
瞻基瞥了他一眼,沒有應答,只是提起筆,蘸了墨汁,展開貢紙,在上面揮筆而就。
瞻墉湊過來一看。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p>
“什么意思?”瞻墉感覺今日的皇兄,分明有些怪怪的。
就在此時,小善子氣喘吁吁地跑了起來,懷里還抱著一個大布包。
“回殿下,這是若微姑娘送的回禮!”
“什么好東西,快打開看看!”瞻墉立即嚷道。
小善子把東西放在桌上,扯下外面包著的布。
“???石磨?”瞻墉愣了,嘴張得大大的。
而瞻基則笑了。
“這丫頭,可是瘋了嗎?給你送這個?什么意思?”瞻墉道。
“這有何不好?這一方質(zhì)樸的小石磨,磨出的是原汁原味的豆?jié){,還可以讓自己保持閑適的心情,這禮物,甚好!”瞻基心中十分激蕩,原來被人了解,能夠引起共鳴,遇上所謂知音,竟是這樣妙不可言。
豆腐,是漢時淮安王劉安發(fā)明的,身為皇叔的劉安遣人來京城向年少的漢武帝敬獻豆腐,并以此試探漢武帝的削藩之心。年少的君主與手握重兵、居一隅厲兵秣馬的皇叔,他們之間的較量,仿佛與今日或者明日,自己與漢王對弈的情境一樣。聰慧的若微,體貼的若微,用這方小小的石磨,分明就是在提醒自己,鼓勵自己。
瞻基心中被一種不可名狀的感動充斥著,他第一次感覺,身處宮闈,身為皇家子孫,也有了一些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