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 > 猛龍過江 > 主角是張超林芳的小說 《猛龍過江》全篇免費無需書豆

主角是張超林芳的小說 《猛龍過江》全篇免費無需書豆

2021-02-15 17:37:00 作者:玉柒
  • 猛龍過江 猛龍過江

    真實記錄,社會大哥三十年的黑道人生!殘酷、兇狠、黑暗、凜冽、熱血、悲壯,這才是真正的黑道,這才是真正的江湖!

    玉柒 狀態(tài):已完結 類型:職場
    立即閱讀

《猛龍過江》 章節(jié)介紹

熱榜小說《猛龍過江》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主要得益于作者玉柒別具匠心的構思,以及主角張超林芳的討喜人設?!睹妄堖^江》第2章介紹:萬幸的是,當時縣最高級別的領導,正是表大爺的老首長,表大爺在軍隊里就是老首長的愛將,老首長護短,不許追究表大爺的刑.........

《猛龍過江》 第2章 三不管 在線試讀

萬幸的是,當時縣最高級別的領導,正是表大爺的老首長,表大爺在軍隊里就是老首長的愛將,老首長護短,不許追究表大爺的刑事責任,當時法律也不健全,給那家伙定了個工傷,給了點補貼,在肉聯廠安排了個職位,那時候肉聯廠的職位,絕對是肥缺,那家伙也就算了。

那家伙雖然只剩了一只手,可因為這個肥差,照樣找到了媳婦,那時候還沒有計劃生育這回事,直接生了五個兒子,這五個兒子,后來差點要了表大爺小兒子的命,當然,這都是后話,這里掠過不提。

表大爺有老首長庇護,人是沒事了,可職位卻還是沒保住,被擼了,一擼到底!

表大爺也沒說什么,收拾一下就準備回老家了,老首長又給了表大爺一個工作,讓他當了司機,專門給老首長開車,說白了,就是又給了他一個機會。

就這個機會,又讓表大爺干了一件狠事,差點把命都丟了。

那時候車輛極其稀罕,綠色吉普的那種,整個縣城,也就兩三輛,所以開車其實是件十分牛逼的事情,在鄉(xiāng)親們眼里,那是倍有面兒。

表大爺也十分感激老首長,絕對的盡職,小車一天抹幾遍,干凈的都能用舌頭舔,只要老首長需要,他必定第一時間出現。

這一做就是好幾年,這幾年中,表大爺的生活是十分平靜的,除了給老首長開車,就是努力造小人兒,四十歲的光棍漢子,猛的一下娶了個漂亮媳婦,可想而知。

表嬸肚皮也爭氣,三年生了兩兒子,表大爺姓楚,他兒子自然也姓楚,大的叫楚建軍,老二叫楚援朝,那時候的名字都這些,一大街都叫差不多的名。

家庭穩(wěn)定,工作努力,老首長對他也越來越放心,許多事兒,都會安排他去辦,一來是那時候人事資源有限,許多事別人辦老首長不放心,二來也是鍛煉二大爺的能力,方便以后提攜。

結果就出事了!

這個事情出的,確實在意料之外,卻在情理之中。用表大爺自己的話說,這個事,要換在別的地方,出不了!

為什么這么說呢?

這個地方的民風太彪悍了!彪悍到什么程度?我不用舉例子,將縣城里人員構成情況一介紹,大家立刻就能猜到幾分。

這個縣城原先只是零零散散的幾十村子,到處都是黃泥崗子,窮的大雁飛過去都不敢叫一聲,吱個聲就被打下來熬成湯了,唯一一點,就是有個湖,水產還算可以。

但大家都知道,水產沒有油吃多了更刮腸胃,所以那時候魚蝦鱉蟹啥的根本就沒什么人吃,主要原因,就是大家的肚子里沒有油水,肥肉才是最受歡迎的。

一直到1914年,日本鬼子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時候,侵略的戰(zhàn)火燒到了山東,從山東逃來一批響馬,聽老一輩的人說,這批響馬人數還不少,是山東熊耳山幾股響馬,聯合了鄆城、梁山的幾股響馬,擰到了一起,足足有幾千號人,在熊耳山一帶和小日本鬼子打了整整一個月,打的熊耳山上每一寸土地都流滿了鮮血,最后實在彈盡糧絕了,帶頭的幾個都犧牲了,僥幸活下來的四五百號人才不得己棄山而逃。

這一逃,就也逃到了這里,這四五百個響馬沒了領頭的,到了這里,一見這好歹有個湖,而且土地有的是,起碼能養(yǎng)活人,就在這扎根了。表大爺一家和我家的先輩,就是山東棗莊的,逃到這里后才娶妻生子,落戶生根。

一直到了八十年代,還有許多山東人到小縣城來尋親,棗莊、鄆城的居多,都是那個時候失散了的。

山東的這一批人,在這里生活了十幾年,完成了從響馬到農民的蛻變,但那股子狠勁卻還在,正因為如此,他們的下一輩,也就是表大爺他們那一輩,也或多或少的繼承了點響馬的作風,仗義,但狠辣!

到了1928年,日本鬼子又在東北發(fā)動了戰(zhàn)爭,策劃了皇姑屯事件,張大帥一死,東北眼瞅著就保不住了,從東北逃難也逃來了一大批人,有這么兩三百號,到了這里也不走了。

后來就連安徽也發(fā)生大規(guī)模的戰(zhàn)亂,又有幾百個安徽人逃到這里也落戶了,為什么都往這里逃呢?很簡單,這里太窮了,連小日本鬼子都不愿意到這里來掃蕩,反倒顯得太平一點。當然,后來也沒逃過戰(zhàn)火的洗禮。

這三個地方來的人就有上千號了,加上本地原先居住的人,幾方面一湊,人數就多了起來,有人就有各種各樣的需求,竟然熱鬧了起來,先是形成了幾個規(guī)模不小的村莊,相隔不遠,各個地方逃過來的人,分片生活,逐漸又形成了一個集市,再逐步發(fā)展,最后才形成了縣城。

縣城形成之后,也不省心,沒有省份愿意接收。

為什么呢?一是地緣太特殊了,一面緊靠山東、一面鄰著安徽,另一面則是江蘇的邊緣,三省交界。

二是人員形成復雜,東北、安徽、山東加本地的直接分成四大片集散地,東北人出了名的爆脾氣,安徽也很多狠角色,本地人又全都橫慣了的,山東響馬就不用說了,這些人聚在一起能有個好嘛!時有沖突發(fā)生,當時又沒法律管轄,打個架死個人什么的,都沒人追究,直接挖個坑就埋了。

三是地方太窮了,那個省要去都是貧困縣,一點好處沒有還得倒貼,要知道那個時候,不管是哪個省,其實都是沒什么錢的,誰會要這么一個負擔呢!

最主要的,是當時戰(zhàn)火紛飛,誰也不知道明天哪里就會發(fā)生戰(zhàn)爭了,在這種情況下,哪個省也不想要,導致很長一段時間,小縣城都處于無政府狀態(tài),成了三不管地帶了,一直到了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才有武工隊進駐,算是有了政府,還是地下性質的。

說個題外話,也正因為這里的民風彪悍至極,小日本鬼子在這里可吃了不少的苦頭,三一年日本侵華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日本軍的一個先遣部隊到了這里,先遣部隊人不多,五六十號人,當天下午到的縣城,住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五六十號人死的一個不剩。

現場那叫個兇殘,五六十個日本兵,平均算下來每人身上要有三處致命傷,所有人的脖子都被割開了,無一避免,血流的到處都是,有運氣差的,身上都有十幾個窟窿,全都是刀子捅的。

偏偏就在這樣兇險的一夜里,一聲槍響都沒有!也就是說,這五六十號人,都沒反應過來,就被暗殺了。

日軍的先遣部隊,那可都是軍隊中的精英,裝備也是最好的,可偏偏這樣一支先遣部隊,連一槍都沒來及放,就被殺光了。

誰干的至今都沒人知道,不過根據當時的情況,再加上各區(qū)流傳下來的傳說中分析,應該是當時縣城中有點能耐的人,都參加了,中國人從古至今都這樣,自己人關起門來打破頭沒關系,外族進來就不行,何況當時縣城里聚集的,可都是對小日本一肚子仇恨的角色,五六十個小日本進了縣城,那不等于將肉送到了狼窩里嘛!

從這一件事上,就可以看出這里的民風有多彪悍!

當然,也正因為這事,引來了鬼子的大部隊,小縣城正式加入到了戰(zhàn)火紛飛的大時代之中。

到了后來武工隊入駐,整個縣都刮起了抗日風暴,幾乎所有的年輕后生全都參加了抗戰(zhàn),到了解放后,有人曾經統計過,就這小小的縣城,出過三軍七師六十二團,什么意思呢?就是連生帶死的,整個縣一共出過三個軍長、七個師長、六十二個團長。

當然,大部分都已經戰(zhàn)死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是不容置疑的。

就這么個地方,雖然時間往后挪了幾十年,但三不管時期造就的彪悍民風,還是遺留了下來,也正因為如此,表大爺差點死在老百姓的手里。

當年我聽說這事情的時候,我是不相信的,其實一直到現在,我都持懷疑態(tài)度,但這事在當地流傳的很廣,而且我也親自向表大爺求證過,表大爺也點頭承認了。

在我的記憶中,表大爺從來就沒說過一句謊話,即使后來楚家兄弟犯了事,警察上門詢問的時候,表大爺也沒有一句隱瞞。

這讓我很是詫異,我怎么都想不通,因為六個酸棗,竟然差點出了人命!

當天市里下來一個干事,姓楊,也是從戰(zhàn)場上退下來的狠人,由于交通不方便,老首長就讓表大爺去接一下,按理說,這事很輕松,接個人而已,可偏偏那個時候,表嬸子懷了第三胎,一心想吃酸棗,在表大爺出門的時候,就交代表大爺看見哪有酸棗買一點。

表大爺平時就疼媳婦,雖然那時候普遍條件不好,但他畢竟也是老首長身邊的人,幾個酸棗還是能買的起的,表嬸一交代,他就記心上了,就這么一記,出事了!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