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嬌蠻王妃:神醫(yī)小尼姑》 章節(jié)介紹
《嬌蠻王妃:神醫(yī)小尼姑》是網(wǎng)絡(luò)作家招財貓的一部代表作,男女主角墨非離云若煙各具鮮明個性,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脈絡(luò)分明,文字表達(dá)流暢干凈。小說《嬌蠻王妃:神醫(yī)小尼姑》第4章主要內(nèi)容:柴房門開的那刻,云若煙還沒意識到怎么回事兒,就被一團(tuán)粉色的人影攬在了.........
《嬌蠻王妃:神醫(yī)小尼姑》 第四章 哪里來的親人? 在線試讀
柴房門開的那刻,云若煙還沒意識到怎么回事兒,就被一團(tuán)粉色的人影攬在了懷里。
方氏嚎了半天,不見懷中的人有反應(yīng)。
“我的兒,你怎么了?”
云若煙抽抽嘴角,禮貌地推開了方氏。
“這位施主,敢問您是……”
“兒啊,我的是你的親娘??!”方氏一邊說著,一邊拉過了云若夢,“這是你一母同胞的親妹妹,喚作若夢,若夢,快叫你姐姐?!?/p>
“姐姐?!痹迫魤舨磺椴辉福肫鸱绞隙谒脑?,還是勉強(qiáng)擠出來了笑意。
云若煙云若夢,聽著就像是姐妹。難道眼前這女人,真的是自己娘親不成?
云若煙不禁有些失望,這個略有些瘋瘋癲癲的女人,和她腦補(bǔ)的溫柔大方的母親形象相去甚遠(yuǎn)。
阿彌陀佛,施主,你我緣法不夠,此生怕是做不成母女了。
云若煙怕刺激到這位夫人,想了想,還是把這句話吞進(jìn)了肚子里。
“我兒,這些年苦了你了,如今回了家,可算能享清福了?!?/p>
方氏拉著云若煙朝柴房外走去。
“我已經(jīng)派人把你的屋子收拾好了,等你得了空,再叫裁縫來,給你做幾身兒應(yīng)景的衣裳……”
一個時辰后,云若煙坐在柔軟的床榻上,有種深深的不真實感。
據(jù)她這屋的小丫鬟綠鶯告訴她,她是當(dāng)朝戶部侍郎的嫡長女,母親方氏,有一個嫡妹云若夢,五歲那年被送往庵中帶發(fā)修行,替祖父祈福。
不過一夜的時間,云若煙就從庵里古佛青燈的小尼姑,變成了京中的貴女小姐。
聽完這段故事,云若煙只有一個看法:編,繼續(xù)編。
哪有親娘把自己的女兒關(guān)在柴房過夜的?這事兒不解釋清楚,云若煙決計不會相信,方氏是她的娘親。
“大小姐您不知道,這么多年來,夫人有多想您,您剛走的那年,夫人眼睛都差點哭壞了?!?/p>
方氏把綠鶯分給她的用意,大概就是這樣一遍一遍給云若煙催眠。
云若煙摸出幾根銀針,飛向了她的幾處穴位,綠鶯倒地不醒。
她方才坐在房里苦苦思索一番,也沒想出,方氏能從她身上謀劃什么。
一個小尼姑,難道方氏是想請她回來講佛法?
云若煙躡手躡腳地從房里走了出去,準(zhǔn)備找?guī)讉€小丫鬟套套話。
好巧不巧,正碰上兩個小丫頭在說悄悄話。
“咱們府里最近可要有個大喜事兒了。”
“大小姐能嫁給王爺當(dāng)王妃,這是幾世修來的福分?”
“福分個屁?!逼渲幸粋€小丫頭啐了口,壓低了聲音,“你也不看看是哪個王爺?!?/p>
她伸出手,在半空中比劃了個九。
“清河王?”另一個小丫頭驚呼出聲,“那不是……”
“可不是嘛。清河王的三位未婚妻,全都死在他手里。第一個被割了喉,第二個折了脖子,第三個是被推到湖里生生溺死的!”
聽到這兒,云若煙就沒有再聽下去的必要了。
她不由輕笑一聲,這天底下,從來沒有免費(fèi)的午餐。
于是云若煙抓了一大把瓜子去了后院,趁著自己剛來這里,眾人也不見得認(rèn)識她,干脆就去探探口風(fēng)。
要知道八卦的奧妙。
畢竟做完了一天的活計難免得一些個八卦來分心解憂解難。
抓著瓜子磕的不亦樂乎的伙計神秘兮兮的壓低聲音:“其實我聽后院燒火的李婆婆說過一些。她是我們府中的老人,在這里就待了幾十年,自然是懂不少的事。你們知道嗎,聽說前不久迎回來的根本就不是我們府中的大小姐!”
云若煙和眾人發(fā)出一聲“喲呵”,依舊把瓜子磕的不亦樂乎。
“咋回事咋回事啊?”
“那是十年前的事了,聽說是當(dāng)年我們老爺要送嫡女去剃發(fā)修行,但是夫人不舍得,于是讓別人給頂替去修行了!”
云若煙吐了瓜子下了結(jié)論——自己就應(yīng)該是那個可憐的替死鬼。
果然嘛:“那個別人說的就是現(xiàn)在的這位大小姐!”
小丫頭們聽到八卦就熱鬧,嘰嘰喳喳個沒完,云若煙定神催促道:“你別管她們,繼續(xù)說?!?/p>
“成。但是現(xiàn)在的大小姐雖然是個頂替的,但也是這府中小姐,是個不出名的庶出,一出生就沒了娘親,所以只能任由夫人老爺?shù)哪铑^來了?!?/p>
云若煙終于恍然大悟。
她磕完了瓜子又拿了一塊西瓜,“然后為啥突然把那位小姐叫回來?”
“還不是皇上前不久下的婚書!”小伙計嘆了口氣,還在為那位可憐的小姐抱不平,“那婚書指了名要去修行的大小姐嫁給九皇子清河王!老爺夫人能舍得把自己女兒嫁給他?”
云若煙想了想墨非離的“殺神”名頭,沒忍住為自己哀嘆一聲。
伙計嘆氣道:“所以,老爺夫人只能將錯就錯,否則違抗圣意還不是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