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這廂有禮了》 章節(jié)介紹
《相公這廂有禮了》是一部中長篇小說,作者馨兒構(gòu)思巧妙,每個章節(jié)都有出奇制勝的精彩橋段,不禁讓讀者拍案叫絕!小說《相公這廂有禮了》第7章主要內(nèi)容:“一問一答之間,花在人前花含愁,人在花前人消瘦。綠肥紅瘦,語出驚人,新鮮之極,動人之極,只是隨手.........
《相公這廂有禮了》 第七章 解詩詞游戲 在線試讀
“一問一答之間,花在人前花含愁,人在花前人消瘦。綠肥紅瘦,語出驚人,新鮮之極,動人之極,只是隨手點染卻又神氣兀然,千古之下不負(fù)勝名
一個不解愁思,一個嘆時光易逝,兩相對照,如花影搖曳,自有風(fēng)致翩然。”
幾句話就將這首小令解出來,太子急道“這一首我來”然后念道;
佇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草色煙光殘照里,無言誰會憑欄意。
擬把疏狂圖一醉,對酒當(dāng)歌,強(qiáng)樂還無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是宋朝李永的蝶戀花。是一首詞,三皇子道;
“這首我來解吧
此詞原為唐教坊曲,調(diào)名取義簡文帝“翻階蛺蝶戀花情“句。又名《鵲踏枝》《鳳棲梧》等。雙調(diào),六十字,仄韻。
這是一首懷人詞。上片寫登高望遠(yuǎn),離愁油然而生。“佇倚危樓風(fēng)細(xì)細(xì)“,“危樓“,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遠(yuǎn)。“佇倚“,則見出主人公憑欄之久與懷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佇倚“的結(jié)果卻是“望極春愁,黯黯生天際““春愁“,即懷遠(yuǎn)盼歸之離愁。不說“春愁“潛滋暗長于心田,反說它從遙遠(yuǎn)的天際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試圖化無形為有形,變抽象為具象,增加畫面的視覺性與流動感;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其“春愁“是由天際景物所觸發(fā)。
接著,“草色煙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斷天涯時所見之景。而“無言誰會“句既是徒自憑欄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見伊人心曲難訴的慨嘆?!盁o言“二字,若有萬千思緒。
下片寫主人公為消釋離愁,決意痛飲狂歌:“擬把疏狂圖一醉“但強(qiáng)顏為歡,終覺“無味“從“擬把“到“無味“,筆勢開闔動蕩,頗具波瀾。結(jié)穴“衣帶漸寬“二句以健筆寫柔情,自誓甘愿為思念伊人而日漸消瘦與憔悴。“終不悔“,即“之死無靡它“之意,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堅毅性格與執(zhí)著的態(tài)度,詞境也因此得以升華。
說完,他又道;
賀裳《皺水軒詞筌》認(rèn)為韋莊《思帝鄉(xiāng)》中的“陌上誰家年少足風(fēng)流,妾疑將身嫁與一生休??v被無情棄,不能羞“諸句,是“作決絕語而妙“者;而此詞的末二句乃本乎韋詞,不過“氣加婉矣“其實,馮延已《鵲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鏡里不辭朱顏瘦“,雖然語較頹唐,亦屬其類。后來,王國維在《人間詞語》中談到“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境界“,被他借用來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大概正是柳永的這兩句詞概括了一種鍥而不舍的堅毅性格和執(zhí)著態(tài)度。
他一口氣說完,幾人都贊賞地看著他,鄭宛如道;“那下面一首,我還是說李清照的”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fēng)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
這邊鄭傳武和三皇子都已經(jīng)解了一首,大家也就把目光放在了李桃兒和夏荷身上,這本來是鄭宛如用來給三皇子表心跡的,夏荷問道“桃兒妹妹會解嘛,我不會”李桃兒道;“那我試一下”
上片三句中前兩句“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是一副似對非對的偶句?!袄C面芙蓉”形容這個女子姣美的面龐宛如出水荷花,光艷明麗;“斜飛寶鴨”是說她把用寶石鑲嵌的飛鴨狀頭飾斜插鬢邊,對自己作了精心地修飾妝點;接下來的“眼波才動被人猜”常言道“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這個女子美目流盼,宛如一彎流動明澈的秋水,其中映照著她內(nèi)心的喜悅與怕人發(fā)現(xiàn)自己秘密的悸栗。
下片進(jìn)一步刻劃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前兩句“一面風(fēng)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是一副較為工巧的對偶句,摹寫出這樣的情景:幽居深閨的懷春女子,完全被“愛而不見”的愁苦與期盼的喜悅所左右,這混雜的感情化為風(fēng)情萬點,都從她一顰一笑的的面部流露無遺;終于她大膽地展開半張素箋,舞動一只彤管,把滿懷思念嬌嗔與幽怨傾瀉給自己深深系戀著的人。結(jié)句“月移花影約重來”大概是詩人對愛人的希冀吧
幾人都用驚訝的眼神看著她,只有三皇子淡淡地道“該我們出詩了吧”幾人將眼光轉(zhuǎn)回來后,他又道‘既然桃兒你們兩人最后解,就由你們先出吧’李桃兒只得又出了一首
是北魏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念完,又想起了渭城。
幾人解了一會詩,太子喝得酩酊大醉,三皇子司馬榮狄不小心將一杯酒倒在了月白的袍子上,就對大家報了歉,回屋去換衣服,夏荷要跟去,他大聲呵斥道“小姐身體不好,好生照顧著”
李桃兒聽著他對鄭宛如那般在乎,心里一陣酸澀
太子嚷著要喝水,夏荷只得對李桃兒道“桃兒,三皇子讓我好生照顧著,你去端壺茶來吧,這里的已經(jīng)涼了”
李桃兒點頭離去,憑著記憶朝廚房走去,走過假山時,呆在那里抬頭看著。
“桃兒”聽見有人叫她,她朝聲音處看去,見三皇子已經(jīng)換了衣服,身后跟著小六子,站在她身后,她立馬興奮地跑過去抱著小六子道
”小六子公公,桃兒好想您”
小六子也是一臉激動,眼淚都出來了,“桃兒,你還好吧,小六子公公也好想你”兩人像很久不見的親人久別重逢般
“你這是要去那里”三皇子問道
“哦,我要去給太子端茶,小六子公公,桃兒要走了”
“小六子,你去拿壺菜到這里來”三皇子道
小六子點了點頭。對李桃兒道“桃兒,你在這里等我一下”
“不行的,小六子公公,我自己……”
話還沒說完,小六子已經(jīng)走了,三皇子司馬榮狄一把抓住她,拉著她靠著假山坐下來,她心里無端的又想起了立在假山上的司馬榮狄。
“剛才的詩桃兒是替自己解的,還是替宛如解的
聽他這么問,李桃兒立刻緊張了起來;難道他知道自己剛才解的那首詩。其實也是自己想跟他說的話,他目光灼灼地看著她。李桃兒又緊張地絞自己的手,再她正思索要不要告訴他時。
小六子已經(jīng)端了一壺茶來,遞給李桃兒道”桃兒小心點”
“我先過去,桃兒你等會過來;”司馬榮狄站起來,對李桃兒道
李桃兒知道他是怕鄭宛如誤會,所以就站在原地,看著他走遠(yuǎn)了,才端著茶跟去。
心卻不由自主地開始猜想,對自己他是抱著怎樣的態(tài)度,那日在丞相府里,他摟著她時,心里是什么感情。
回鄭府時的馬車上,鄭宛如總是有意無意地瞟著李桃兒,夏荷也是一臉擔(dān)憂。
回到府里,鄭宛如很疲憊地躺上床。“夏荷,你去給我打點水來,我洗洗”
“那我去幫忙吧”李桃兒說道;
“桃兒,你留下來”鄭宛如說道,聲音聽不出波瀾。
李桃兒躬身站在那里,夏荷出去時,擔(dān)憂地看了她一眼。
“桃兒,你能告訴我你的故事嗎”鄭宛如問道
“回小姐,桃兒沒有故事”
“一個滿腹才氣的小丫頭,會沒有故事嗎”鄭宛如斜了她一眼,又繼續(xù)說道;
“你是公主帶來的,我也不好說什么,我只想知道一個農(nóng)家女子怎么會有滿腹才氣”
李桃兒回答道“回小姐,桃兒的確是農(nóng)家女子,只因父親是一家書院的夫子,桃兒曾經(jīng)偷偷地看過父親的一些書”
“哦”鄭宛如眉毛挑了一下,“既然父親是夫子,又怎會出來做丫頭”
“回小姐,父親一生愛惜書院,所得收入俱都用以維持書院,桃兒出來,只是希望為娘親賺些生活的開銷”
“你父親叫什么名字”鄭宛如問道
“父親名諱,為女兒者不敢提”
“怎么,難道你有苦衷,還是你到這里,是另有想法”
李桃兒站在那里,她知道,如果說了父親的名字,鄭宛如勢必會叫人去查,如果自己說的是真名字,那么王爺很快就會知道自己在這里。如果自己胡謅一個名字,那么自己就是處心積慮地在鄭宛如和公主之間圖謀不軌。
“如果你想要飛上枝頭變鳳凰,那么你不要打我的主意”
“回公主,奴婢父親叫李如廉,我就是王爺從渭城帶來又丟了的側(cè)王妃”
李桃兒和盤托出,與其讓他們?nèi)フ{(diào)查父親,還不如自己說出來,更何況,如果去調(diào)查,就會知道自己不是親生女兒,到時候,難保不會殃及到三皇子。
夏荷端著一盆水走進(jìn)來,臉上還有殘留的驚恐,她大概來了很久,一直站在門外,聽到李桃兒這么說,嚇了一跳,弄出了響動,只得走了進(jìn)來。
“王爺?shù)膫?cè)王妃,這么說,你在大家面前偽裝了的”
李桃兒從懷里掏出手帕,將臉上的黑色胭脂細(xì)細(xì)擦去,露出如剝殼雞蛋般的嫩白臉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