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孫由我來做》 章節(jié)介紹
小說《皇太孫由我來做》以章節(jié)形式貫穿,結(jié)構(gòu)看似松散,卻勝在故事凝練。來點豬頭肉文筆清練,透出淡淡溫情,是一部適合安靜品讀的經(jīng)典佳作。(第1章)內(nèi)容介紹:“你要殺我,我可是你爺爺,我可是大明的王!”大明皇宮,朱元璋看著面前血染衣衫,手持長劍的.........
《皇太孫由我來做》 第1章 在線試讀
“你要殺我,我可是你爺爺,我可是大明的王!”
大明皇宮,朱元璋看著面前血染衣衫,手持長劍的少年,怒吼道。
就在剛才,太監(jiān)通報,皇孫朱允熥持劍傷人,朝武英殿奔來。
經(jīng)歷了太多大風大浪的洪武皇帝走到武英殿門前,他倒要看看他那個不成器的孫兒到底因何發(fā)狂!
朱允熥站在臺階下,“皇祖父,你可是要殺我一家?”
朱元璋愣了一下,心中怒氣更大,“誰!是誰說的?!”
朱允熥大吼,“皇祖父如果沒有想要殺我一家,為何要立朱允炆?
你說過,皇太子嫡長子為皇太孫,我大哥不在了,我還在,為何要繞過我去立二哥?!”
明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標的突然暴斃,朱允熥本應(yīng)是嫡子,可糊涂賬之下朱允炆在這一年被立為皇太孫。
也就在這時,朱允熥穿越了,得到了后世的記憶。
想起自己的結(jié)局是朱棣破城后先貶為庶人,然后再暴斃而亡!
朱允熥不愿坐以待斃,他要反抗!
這邊,朱元璋看著太子朱標的第三個兒子,也就是他的三孫,不由得嘆口氣。
大半輩子都在陰謀詭計、背叛以及腥風血雨當中度過的老朱,其實無比渴望親情。
只是作為大明的皇帝,這種情緒被他放在了內(nèi)心的深處。
對于這個孫子,朱元璋了解的并不多。
他邁下臺階,氣場之強大,讓朱允熥有種被猛獸盯著的感覺。
但朱允熥沒有退縮,朱元璋看著還敢和他對視的朱允熥,一瞬間有些恍惚。
這輩子敢這么不服輸、和他斗氣的人只有三個,他的妻子馬皇后,他的好大兒朱標,以及嫡長孫朱雄英。
而那三個人,是朱允熥的嫡親祖母、父親和親哥。
朱元璋回過神,冷冷道,“很簡單,因為允炆母妃為太子妃,他是嫡子,所以...”
“那還不是你將呂氏扶正為太子妃!”朱允熥不服,“我娘才是原配發(fā)妻,我才是嫡子!二哥非嫡非長,為何能為太孫?”
老朱氣樂了,再次問道,“那咱為何要立太孫,而不是你二叔?
他是嫡子,你爹沒了,他能立為太子!”
朱允熥急了,直接嚷道,“不能!皇位只能是我爹這脈!”
朱元璋忽然說道,“咱偏不立你,你又能如何?拿你的劍殺了咱么?”
看著氣勢驚人的洪武皇帝已經(jīng)到了跟前,朱允熥才愕然發(fā)現(xiàn)劍居然還在手里拎著。
當啷一聲,寶劍落地。
朱元璋繼續(xù)問道,“你提劍大鬧皇宮,意欲何為?”
朱允熥這時候跪下了,和老朱對視,“不提劍,我如何能見到皇祖父?”
老朱眼里精光一閃,又問道,“劍上的血是誰的?”
朱允熥直接回答,“我跟前的馬侍衛(wèi),今日我提劍闖宮,他拼死阻攔。我急了,就一劍削了他的手。”
朱元璋勃然大怒,呵斥道,“小小年紀如此殘暴,這還了得!”
旁邊的宮女太監(jiān)也是為皇太孫捏一把汗,這小子是想把陛下氣瘋么?
隨即朱元璋彎腰撿起劍,怒意道:“你爹尚未安葬,你不著喪服,你沾染鮮血,還有沒有點孝心?”
朱允熥反問道,“皇祖父,父王生病之時,我可曾露過面?
父王停靈,那些文臣哪個不夸贊允炆純孝?
這宮中上下,哪個不夸太子妃賢良?”
朱元璋多厲害的人物,有些話根本就不用說透,他自然也能明白。
現(xiàn)在再想想,當初太子病重時,確實只有允炆在侍疾。
太子薨,允炆守靈、悲傷以至于瘦脫了相。
一時間宮里,朝堂上無不夸贊皇次孫殿下天資仁厚、親賢好學,頗有先太子之風。
而皇三孫朱允熥呢?
好像就是在守靈的時候看過幾眼,隨后就回了東宮。
據(jù)說在太子過世的時候,都沒掉幾滴淚。
朱元璋拎著劍,環(huán)視一圈跪在身邊的侍女太監(jiān),“好?。『?!”
老朱隨即又看著朱允熥,問道,“我若是屬意允炆,為何就是殺你全家?”
朱允熥直接問道,“他能守得住社稷?”
老朱勃然大怒,立刻吼道,“那也比你強!你自幼不愛讀書,只喜歡養(yǎng)貓逗狗、好勇斗狠!你秉性殘暴,你能守得住社稷?”
對于眼前這個孫子,老朱確實沒見過幾次,但是也知道些事情。
當年大兒媳常氏四年連生四個孩子,也就是在生完朱允熥之后當月薨逝。
呂氏則在洪武十年為朱標生下次子朱允炆,從此在東宮站穩(wěn)腳跟。
嫡長子朱雄英在洪武十五年的時候病逝,只有八歲。
皇后因此傷心過度,隨后也離世。
至于朱允熥和他的兩個親姐姐,一直都是養(yǎng)在東宮,是呂氏在照料。
而太子一直都不喜歡朱允熥,認為常氏早逝的事,是朱允熥的錯。
老朱現(xiàn)在不想去想那些事,只是問道,“若是立允炆,怎么就是殺你全家?”
朱允熥梗著脖子,直接說道,“我大舅被貶去龍州,是他咎由自取,怪不了其他人!”
朱允熥的大舅就是開國六國公之一的鄭國公常茂,他和太子親王一起讀書、飲食,老朱希望他以后繼承父親常遇春的事業(yè)。
可是常茂是個不折不扣的紈绔子弟,前幾年馮勝為征虜大將軍,征納哈出,常茂也跟著出征。
就在納哈出請降的時候,常茂沒腦子的直接撲上去抓捕納哈出,導(dǎo)致納哈出準備騎馬逃走。
事后馮勝非常氣憤,也顧不上常茂是他的女婿,就上奏常茂各種罪狀,將他綁送京城。
然而常茂也揭發(fā)馮勝的許多不法行為。
于是老朱收回馮勝的總兵印,將常茂貶去龍州。
馮勝被猜忌,常茂去年死在了龍州。
朱允熥繼續(xù)說道,“若是立我二哥,皇祖父得先殺涼國公藍玉,再殺那些淮西勛貴。
給他們殺的差不多了,我二哥怕是能心里踏實些。
到時候再啟用文官,反正武勛也被殺的差不多了,文官正好可以起勢!”
老朱瞇著眼,心里有些驚喜,也有些意外。
他的一些想法居然被這個以前幾乎沒關(guān)注過的孫子給猜透了,這個見識可不一般!
這些見識,允炆那孩子怕是沒有!
朱允熥繼續(xù)說道,“到時候朝中無將,那些腐儒治國,一旦引起戰(zhàn)事,我還能有活路?”
老朱勃然大怒,這一下真給氣到了,“戰(zhàn)事?北元給朕趕去了漠北!麓川請降!云貴也盡收復(fù),何處來的戰(zhàn)事?”
氣鼓鼓的老朱看了看手里的劍,隨手扔掉。
一邊脫鞋子,老朱一邊質(zhì)問,“今日你要是說不出個子丑寅卯,朕就打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