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攤牌》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它像豢養(yǎng)的一只寵物,在你歡樂時陪你歡樂,在你傷心時卻逗你開心。它就是作者沃柑小俠的小說《直接攤牌》?!吨苯訑偱啤返?章介紹:朱標一一舉例出關(guān)于親王一年能從國庫當中拿走多少兩白銀。到目前為止,所有人都沒感到有任何問題。直到楊晨再次.........
《直接攤牌》 第4章 朱棣心慌,這家伙公報私仇 在線試讀
朱標一一舉例出關(guān)于親王一年能從國庫當中拿走多少兩白銀。
到目前為止,所有人都沒感到有任何問題。
直到楊晨再次往下說。
“總而言之,按照皇明祖訓(xùn),一名親王就能從國庫毫無費力的拿走價值幾萬兩白銀的物品。
按照陛下定下來的祖訓(xùn),親王爵位是世襲罔替,親王的子嗣除了嫡長子之外,剩下的則是降為郡王。
郡王的待遇也不差,一年能獲得接近一萬兩白銀的價值物品,加上其他東西,說是能有一萬五千兩也不為過吧。
太子殿下,請問我說的對不對?”
在場三人,朱棣楊晨已經(jīng)看出來了,這家伙文化似乎不高,跟他說也是白講。
馬皇后身份太高,且對方情緒極其穩(wěn)定,楊晨知道自己的話肯定影響不了對方。
于是他就將目標選擇在朱標身上。
朱標知道他的身份并不是滅國百姓后,便沒有任何敵意。
他能感受出來,并且朱標很想知道大明滅亡的真相。
從他開始切入,能更好討論關(guān)于親王贍養(yǎng)的事情。
朱標聽了楊晨的話,旋即點頭認可。
然后又皺眉繼續(xù)往下補充。
“除了上述你我所講的這些開銷之外,按照我父皇制定下來的祖訓(xùn),親王、郡王身邊都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人員照顧,皇族人員所處封地還會有賞賜的田地跟王府建設(shè),每年需要工部派人修繕,還有陵墓等等這些都要分開算進去。”
朱標聽到楊晨計算這么清楚的時候,內(nèi)心就已經(jīng)開始有些不祥的預(yù)感。
可是他沒辦法隱藏,這些事情他相信母后肯定比他還要清楚。
但不能由馬皇后來說,畢竟他可是監(jiān)國太子,要是這些都記不清,怎么能有資格坐在這個位置上。
“如此說來,一名親王一年就能從國庫當中獲得許多白銀?!?/p>
馬皇后似乎意識到了什么,口中沉吟那么一句話。
經(jīng)過朱標的補充,楊晨豎起手指,若有所悟點頭道:
“按照太子所言,似乎確實如此,我都差點忘記了還有這么一茬。
那么我們接著往下計算如何。
算上剛才太子說的那些換成錢財,一個親王的一年能空手拿走朝廷國庫七八萬兩白銀。
那么我就按照八萬計算。
將來陛下的子嗣應(yīng)該有二十好幾個,除了少數(shù)的夭折,剩下存活下來我往少的計算,二十個吧。
一個親王一年八萬,二十個一年就是一百六十萬兩百白銀。
至于親王往下的郡王,我們同樣是往少的計算,一個人有十個子嗣。
這些子嗣每個人的消耗我們也往少的計算,一個人一年一萬兩白銀。
那便是二百萬兩白銀。
也就是說,將來大明一年光是贍養(yǎng)這些親王郡王,就需要花費三百六十萬兩白銀。
關(guān)鍵是,這只是第一代的親王跟郡王。
按照皇明祖訓(xùn)計算,將來親王世襲罔替,郡王同樣如此,往下面的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等等爵位傳承,一共有八個等級。
這些人都能從朝廷國庫申請一批資金。
請問,諸位,從陛下開始的親王傳承下去,接下來等到下一任皇帝繼承皇位,他的孩子除了太子繼承者之外,剩下的全部都是新一任親王。
等到將來,層層疊加之下,大明朝廷恐怕一年就需要在贍養(yǎng)親王方面支出幾千萬兩白銀吧。
我不知道當前大明朝廷一年的稅收能有多少,但我猜測肯定不少過三千萬兩白銀。
未來大明皇室的族親達到成千上萬,不知道朝廷國庫能不能支撐這一筆龐大費用。”
楊晨甚至不需要紙幣計算,口算就能把這一切都捋清楚。
說完話,他發(fā)現(xiàn)房間有些安靜。
整個書房落針可聞,抬頭看向三人,發(fā)現(xiàn)除了朱標跟朱棣兩人已經(jīng)在相互掰扯手指頭計算。
算到后邊,額頭開始流出豆粒大小的汗珠。
越算朱棣就越崩潰,最后索性放棄,因為他發(fā)現(xiàn)自己手指頭好像不夠用。
反之朱標就顯得比較沉穩(wěn)。
但也僅僅好一點。
口中不停發(fā)出顫栗的聲音,甚至到后邊,發(fā)現(xiàn)一切都按照楊晨所說的發(fā)展,整個人已經(jīng)感到頭腦發(fā)脹。
馬皇后也被楊晨的話震懾到,曾經(jīng)朱元璋只想著讓自己后人過上好日子,沒想到這一筆簡單的算賬,居然能拖垮大明。
不過她也發(fā)現(xiàn)了盲點,并且馬上指出來。
“不對,你說錯了,爵位傳承不會一直傳承下去,等到將來,棣兒的子嗣超出八個爵位傳承,那就自動剔除出去。
朝廷也會停止對這些后人發(fā)俸祿?!?/p>
聽到自己母后的話,朱標原先的緊張也慢慢恢復(fù)。
“是啊,楊晨,你剛才的算法是子嗣永遠傳承,都能獲得俸祿,但我父皇規(guī)定,后人子嗣無論是親王還是郡王,超出八個爵位,都全部取消俸祿,不在贍養(yǎng)制度之內(nèi)。
如此一來,難道大明國庫還不足以支撐下去嗎?”
朱棣原先還為自己親王的身份而感到擔憂。
萬一母后認為對方說的沒問題,找到自己父皇,修改了這條祖訓(xùn)。
將來他子嗣,包括他自己豈不是地位不保?
好在他母后跟大哥點出里面的問題,那就證明楊晨說的話也不一定全部都是對的。
“超出八個爵位朝廷就不理會,這確實有,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朝廷的支出。
但是有一件事情我記得很清楚。
大明末年后期,宗室在不完全統(tǒng)計下,還在族譜上面的人數(shù)大約有六七萬人。
其中前面的親王有多少人,郡王有多少人已經(jīng)數(shù)不清了。
但我知道大明宗室在最后好幾年的時間里面,一年就拿走朝廷三分之一的財政。
也就是說,大明朝廷一年從民間收上來的俸祿,需要拿出三分之一發(fā)給宗親。
根據(jù)歷史記載,我還記得有些親王,發(fā)現(xiàn)兒子越多,自己就能拿更加多的錢,于是乎開始以生兒子發(fā)家致富。
甚至有的人到六十歲了還納妾,然后繼續(xù)讓人生兒子,以此增加自己的收入。
至于生了多少人,我記不得了,反正你們可以按照漢朝中山王劉勝當例子,他一個人就有一百多個兒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