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暗投明》 章節(jié)介紹
《棄暗投明》的作者是默默迷途,一位才思敏捷的網絡作家,他的諸多作品都受到網友的瘋狂追捧!《棄暗投明》第3章內容介紹:劉子業(yè)穿越過來,還沒來得及做出一番改變,幸虧華愿兒主動跳了出來,不然他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到拿這個人開刀。挑撥離間的作死小能手.........
《棄暗投明》 003 錢幣鑄造 在線試讀
劉子業(yè)穿越過來,還沒來得及做出一番改變,幸虧華愿兒主動跳了出來,不然他一時半會兒還真想不到拿這個人開刀。
挑撥離間的作死小能手華愿兒成功鏟除,歷史上構陷戴法興的罪魁禍首沒了,命運的軌跡開始改變……
看著華愿兒哭天搶地被侍衛(wèi)強行押了下去,戴法興不由得心生喜意。
這個華愿兒,屬實是他的眼中釘,想鏟除很久了。
無奈皇帝一直寵信偏愛,不管不顧的保著,他始終沒有機會。
如今,皇帝主動拿華愿兒開刀,還有不同以往的態(tài)度,這讓戴法興看到了光明的未來。
“陛下圣明?!贝鞣ㄅd立即拜服在地。
這句話頭一回不是違心之言。
“愛卿平身吧!”劉子業(yè)朗聲道,“朕還有一件要事要吩咐下去?!?/p>
聞言,戴法興心中咯噔一下,有些不安。
該不會處置了一個華愿兒,并不是幡然醒悟,只是不再寵信他罷了。
這時候,又該作天作地了吧?
實在是劉子業(yè)這新皇帝,前科累累,不得不讓人生疑。
“陛下請講?!贝鞣ㄅd有些猶疑的說道。
劉子業(yè)不自覺的摩挲著下巴,思忖道:“自朕登基以來,改元永光,新錢幣的事情,處理得怎么樣了?”
戴法興拱手道:“請陛下放心,就快完工了,等出了新錢幣,當第一時間呈給陛下一閱?!?/p>
劉子業(yè)搖了搖頭。
“不,朕覺得不妥?!?/p>
戴法興心情更為沉重了。
這荒唐的小皇帝該不會玩心一起,改而把鑄新錢幣這種大事當玩樂了吧?
劉子業(yè)繼續(xù)說道:“先帝鑄造的四銖錢,摻雜了鉛錫成分,錢幣質量差,民間盜鑄屢禁不止,導致民間買絹一匹至二三千,綿一兩亦三四百,貧者賣妻,甚者自縊而死。這實在不該,這件事情,是先帝錯了,朕可不能重蹈覆轍?!?/p>
對此,戴法興也無話可說。
先帝劉駿,起兵推翻了謀害了文帝的太子劉劭,方才登基為帝。
由于這段經歷,他一直十分忌憚宗親勢力,大力打壓藩王和地方豪強,起用寒門,推行各種新政,力圖瓦解各方勢力,集中皇權。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現實卻很殘酷。
先帝晚年的神奇操作,將自己的各項新政改革毀于一旦,鑄造的四銖錢,也造成了經濟混亂,民間崩潰,這也是有目共睹的。
戴法興仰賴先帝劉駿從寒門中起用,自是無比感激,可對于這些事情,卻也無法辯駁。
這一次,劉子業(yè)對先帝四銖錢的評斷,沒有半句虛言。
可不像從前。
猶記得數日之前,皇帝命令畫師繪制太廟祖先畫像,畫成之后,指著曾祖父宋武帝劉裕的畫像,說:“他可是一位大英雄,活捉了幾個天子?!?/p>
又指著祖父文帝劉義隆的畫像說:“他也不錯,只可惜晚年被兒子砍了頭?!?/p>
最后更是指著父親孝武帝劉駿的畫像說:“他是個大酒糟鼻子,可現在怎么沒有了?”
隨即還命令畫匠把先帝的酒糟鼻子給畫出來。
當時戴法興就在身側,看得真真切切,差點兒沒被氣出病來。
可現在的情況不同,四銖錢的失敗歷歷在目,陛下這次直言,卻非兒戲。
“戴愛卿,他們這次鑄造的新錢幣,是否還是按照以前四銖錢的方式鑄造的?”劉子業(yè)問道。
戴大人微微蹙眉,稟報道:“回陛下,是的。”
劉子業(yè)點了點頭,“這不是同樣的教訓再來一次嗎?傳令下去,已經鑄造的錢幣全部棄用,對于新錢幣的鑄造方式,待朕陸續(xù)降旨行事?!?/p>
劉子業(yè)初來乍到,登基之初,就面臨鑄造新錢幣這種大事。
皇帝成長計劃送來了一份新手禮包,其中就有【錢幣鑄造】的卡牌。
將它用到鑄造永光新錢幣這件事情上,再好不過了。
“陛下,改良鑄造方式,這確實勢在必行,可是敢問陛下有何決議?”戴法興擔憂的問道。
劉子業(yè)微笑道:“這件事朕已有決斷,戴愛卿且看著就是?!?/p>
不是劉子業(yè)愛搞神秘,只是,卡牌這種事情,又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說清楚的。
劉宋后期,財政困難,通貨短缺,為了增加財政收入,更是用上了貨幣減重的方法,錢幣越造越小,民間私鑄盛行,惡錢充斥。
前些年,為了解決私鑄,沈慶之更是提出了自由鑄造政策,允許私人在錢署按規(guī)定鑄錢,朝廷征收30%的鑄造費。
此建議雖未被采納,但也足以見得南北朝時期經濟的荒誕和混亂程度。
劉子業(yè)從后世而來,更是有了皇帝成長計劃的協助,自然不會隨波逐流,跟著鑄造什么四銖錢,兩銖錢。
除了加重百姓負擔,混亂社稷,根本沒什么好處。
劉子業(yè)此番對鑄錢一事格外看重。
只要錢幣安安穩(wěn)穩(wěn)的鑄造出來了,流通使用,經濟恢復,百姓生活穩(wěn)定,那他的民心,自然而然也會水漲船高,自己這位置,就能坐穩(wěn)了。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不久之后,自己會暴斃了。
戴法興看著胸有成竹的劉子業(yè),心中頗為不安。
可是,如今皇帝帶給他不同以往的感覺,又讓他有種想要相信一次的沖動。
也許——真的改變了!
皇帝,始終是皇帝,坐上了這個位置,可算是感覺到了肩膀上的重擔了,想要認真做事了。
這種時候,他作為大臣,只要不是荒誕之舉,理應支持才是。
大不了后續(xù)發(fā)現皇帝大行荒唐之事,再阻止也不遲。
這時候,一名宮人碎步來到殿中,叩首稟報:“啟稟陛下,華愿兒已死?!?/p>
“哦?”劉子業(yè)不由得挑起了眉梢。
原來,杖責到八十八,華愿兒就撐不住,吐血身亡了,還熬不到一百,更別提之后的斬立決了。
對于處死一個該死之人,劉子業(yè)內心并沒有什么罪惡感。
他還惋惜這華愿兒死得太晚了。
“死了就死了吧,這種人也是死有余辜,還望內廷中人以華愿兒為鑒,不要肆意妄為,否則朕必有重罰。”
劉子業(yè)殺雞儆猴,除了華愿兒該死,也是想要鎮(zhèn)一鎮(zhèn)這混亂已久的宮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