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準(zhǔn)騙?!?章節(jié)介紹
《不準(zhǔn)騙?!返淖髡邼h武帝的大火箭,憑借腦洞大開的另類寫作方式而受到讀者的歡迎,可以說收獲鐵粉無數(shù)?!恫粶?zhǔn)騙保》第9章內(nèi)容介紹:當(dāng)山谷外的漢軍在發(fā)愁時,山谷內(nèi)的戎人也在發(fā)愁。因為他們祭天祭神的祭臺被困在山谷內(nèi)的漢軍奪走兩天了。山谷中的地形很是.........
《不準(zhǔn)騙?!?第9章 這不是撐高跳! 在線試讀
當(dāng)山谷外的漢軍在發(fā)愁時,山谷內(nèi)的戎人也在發(fā)愁。
因為他們祭天祭神的祭臺被困在山谷內(nèi)的漢軍奪走兩天了。
山谷中的地形很是奇特。
除了隘口狹小,谷內(nèi)廣闊的平坦地形外,在靠近內(nèi)側(cè)懸崖邊沿的地方,有一處天然的高臺,足有五丈高,一頃之地。戎人在高臺上修建了首領(lǐng)居住的木屋,存放兵器的倉庫和祭壇。
整個谷地只只有一條戎人花費數(shù)年壘砌的土石路與高臺相連。
號稱允吾部第一勇士的戎人日古得,是負(fù)責(zé)谷口城墻兵力指揮的頭目。
大量牧民聚在城墻旁,請求進(jìn)入山谷。
但日古得都視而不見,任由這些牧民被射殺。
漢軍來了。
這些牧民在山谷外死光了,也不能打開城門。
不過日古德的目光卻不在山谷外的漢軍身上,反而不斷眺望山谷內(nèi)的祭臺。
百來人的漢軍已經(jīng)據(jù)守兩天了,雖然死傷過半,卻是靠著鐵盾,長戈,和弩箭,牢牢卡住了唯一的登上高臺的道路。
月前,他們奉首領(lǐng)的命令襲擊了漢軍的障塞,雖然收獲很少,只是俘虜了十幾個漢軍,還死傷了上百人,但首領(lǐng)卻說,很快就有漢人會拿酒肉來贖人。
果不其然,沒過幾天,就有漢軍帶著糧食布帛來到了營寨。
首領(lǐng)也很熱情的在高臺接待了漢人。
可就在談成協(xié)議時,漢軍中一個軍官,卻是直接砍死了兩個談判的儒生,順帶還砍死了自家首領(lǐng)。
這還怎么了得。
在長老的命令下,能夠為首領(lǐng)報仇的勇士,將被承認(rèn)為新的首領(lǐng)。
于是整個山谷的戎人都對著高臺強攻。
可惜高臺的地勢太險要了,傷亡了近百人都沒拿下。
長老們立刻決定對高臺進(jìn)行圍困,想要將這幫漢人餓死。
誰知道快四天了,這幫漢軍靠著首領(lǐng)家的儲糧,存水和祭壇上的祭品生生撐了四天,等來了援軍。
白羊神在上,首領(lǐng)家到底私藏了多少糧食。
看著遠(yuǎn)處的漢軍,日古德絲毫不慌
還好,部落耗費無數(shù)人力修起來的城墻足夠堅固,這群漢軍沒有辦法攻破,只要等河湟中心的幾個大部落發(fā)兵,這些漢軍一個都跑不掉。
然而,就在日古德思量之間,一個儒生打扮的青年卻是提著一桿長長的木桿,走出了漢軍陣地。
面對向城墻沖鋒的儒生,日古德不知道對方為什么要找死,卻還是下令放箭。
密集的箭雨被儒生用木桿全部挑落。
日古德知道,對方派出了高手。
三輪箭雨連這個儒生的衣角都沒碰到,卻是讓他沖到了城墻下。
日古德不知道對方怎么想的,一個人就算到了城墻下面又怎么樣,連云梯都沒有,想攻破城墻,絕對是癡心妄想。
難不成想要借助木桿的力量,跳上城墻?
撐桿跳日古德又不是沒見過。
在城墻修好的時候,部落里就有高手嘗試過了。
只是想要撐桿跳上城墻,身形必然無法控制,刀劍臨身也只能任人宰割。
日古德不介意給這個不知死活的家伙來上幾刀。
然而,在漢軍和戎人的目瞪口呆中。
想象中的撐桿跳沒有出現(xiàn)。
安國少季一人向城墻沖鋒,在靠近城墻時,將木桿插進(jìn)了地面,然后.......直接順著桿子爬到了桿頂。
而桿子更為離譜,上爬了一個人,居然愣是沒倒。
這場面,宛如神仙法術(shù),驚呆了交戰(zhàn)雙方。
安國少季拔出戰(zhàn)刀,縱身一躍,一只手勾住了城墻墻沿,隨后再次發(fā)力,躍進(jìn)了城墻。
此時戎人和漢軍內(nèi)心只有一個想法。
這特么絕對不是撐桿跳。
看著安國少季用刀橫砍向自己,日古德本能的舉刀格擋。
只是一聲清脆的兵刃相擊后,日古德在翻滾中,看到了自己的無頭尸體。
自己不是已經(jīng)格擋了嗎?
...............
一刀斬殺眼前的戎人,安國少季不由感慨。
每一世輪回的苦都不是白吃的。
第五世輪回的出生地是靖康之恥前的汴梁城,身份則是雜耍班從花子手里買來的幼童。
在雜耍班子里,安國少季學(xué)到了一項絕技——爬桿。
此時守候在城墻外的漢軍們下巴都要掉到了地上。
安國少季手中的長桿,正是拆了長戟后的木桿。
只是...........一柄平平無奇的木桿居然能用作攻城的利器?
先登、陷陣、斬將、奪旗是軍功中最為尊重者。
第一個沖上城墻可是先登之功。
立下先登之功,不管有沒有背景,是什么出身,升官,封爵,厚賞一樣不落,可以說是一步登天。
所有執(zhí)戈的軍士都按耐不住內(nèi)心的火熱,隱隱想要嘗試能否爬上手中的長戟。
不過現(xiàn)實很快給了他們答案,他們連擺放木桿離手不倒都做不到,更不要說人爬上去。
徐洪柱注意到了屬下的小動作,想要喝罵,卻是忍不住手癢,找屬下拿來了一根長戟,自己嘗試了起來。
三個呼吸時間,徐洪柱就選擇了放棄。
木棍離手就倒,跟不要說人爬上去了。
見鬼了。
這完全不可能啊。
看向在城頭奮殺的身影,徐洪柱已經(jīng)對安國少季立下的百人斬軍功信了大半。
只是老臉更加滾燙。
剛剛他為了阻止安國少季一個人去攻城,可是什么難聽的話都罵了出來。
狠狠剜了史寅一眼。
這老小子絕對知道什么,卻是一直任由自己罵下去,也不攔著。
城墻上的戎人從未想過會有人以這種奇葩的方式攻上城墻,一時也談不上有什么配合,直接被安國少季殺穿了。
從城墻跳下,則是一條寬廣的大路,直通漢軍被困的高臺。
由于安國少季的進(jìn)攻過于迅速,守衛(wèi)城墻的戎人甚至沒有來得及傳出消息。
整條大路上只有幾名游兵散勇,被安國少季一刀一個,斬于馬下。
安國少季靠著雙腿,向山谷最深處的祭臺發(fā)起沖鋒。
...............
祭臺之上,李中郎一身戍裝,四處游走,指揮軍士戍守祭臺,應(yīng)對戎人的突襲。
高臺之下,密密麻麻的留下了許多戎人的尸體,都是進(jìn)攻祭臺留下的。
只有兩身儒袍被壓在尸體堆下面,顯得特別礙眼。
這兩個儒生是前來招撫的令使。
雖然同樣是從長安而來,李中郎的任務(wù)不是招撫,而是奉太皇太后密令,看這夏寬是如何執(zhí)行招撫之策的。因此并沒有表明身份,而是在偷偷混入了出使的漢軍中。
只是這兩個儒生執(zhí)行招撫之策的方法,卻是差點沒把李中郎氣死。
花錢贖人也就算了,戎人首領(lǐng)一威脅,說漲價就漲價,說翻倍就翻倍。
大手一揮,糧食布帛,說給就給。
這些招撫的糧食,可都是隴西軍屯百姓一顆顆種出來的。
當(dāng)真是一點也不心疼。
于是談到最后,李中郎沒忍住,直接砍死了兩個儒生和戎族首領(lǐng)。
在隨行軍士的幫助下,守住了祭臺。
“李郎君,真的會有援兵嗎?”
向慶是負(fù)責(zé)指揮隨行漢軍的屯長。
李中郎幾刀砍死兩個儒生,向慶和手下兄弟沒有任何意見。甚至兩個儒生的尸體還是向慶嫌穢氣,扔下高臺的。
在這種坑爹地形殺了人家首領(lǐng),想要走出去是不可能的了。
向慶本來的想法是直接帶著兄弟們突圍。就算不能突出去,也要對這幫戎人造成最大的殺傷。
就算外面留了兄弟,可以趕到最近的大夏城報信,但大夏城的力量是救不了自己這一行人的。
雖說郡治所在的狄道距離大夏也不算很遠(yuǎn),但郡守府是絕對不會派兵走這么遠(yuǎn)的距離,救援自己的。
可是突圍的想法卻被李中郎阻止。
李中郎信誓旦旦的說,一定會有援兵前來,讓大家據(jù)守高臺,等待救援。
“會有的?!?/p>
李中郎不斷鼓勵士卒,同時目光看向城墻之處,望眼欲穿。
終于,在軍士們精疲力盡,只剩最后一口氣的時候,李中郎聽到了城墻吹起了預(yù)警的號角。
“漢軍來了!援軍來了!”
堅守多日的漢軍喜極而泣。就連李中郎抹了抹眼淚。
隨后朝著城墻方向大聲詢問。
“支援的是哪部漢軍兄弟,來了多少人,我們一舉踏平這支部落。”
只要援軍數(shù)量夠多,他們可不甘心突圍,必然要踏平這個部落。
這些戎人,可擋不住漢軍的刀鋒。
連喊三聲,終于迎來了對方的回答。
“來了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