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戰(zhàn)群儒》 章節(jié)介紹
人氣小說《舌戰(zhàn)群儒》,由作者日更兩萬啊編著,整部作品語言清新流暢,細節(jié)飽滿生動,成功塑造了李臨淵安陽公主等經(jīng)典人物形象,是一部具有現(xiàn)代氣質(zhì)內(nèi)核的網(wǎng)絡小說?!渡鄳?zhàn)群儒》第1章內(nèi)容簡介:大明京師,都察院外。李臨淵只覺一陣天旋地轉(zhuǎn),再回神,只覺腹.........
《舌戰(zhàn)群儒》 第1章 大明言官 在線試讀
大明京師,都察院外。
李臨淵只覺一陣天旋地轉(zhuǎn),再回神,只覺腹中翻江倒海,那痛感讓他禁不住倒抽了一口涼氣。
再抬頭,看到眼前那幾位的時候,李臨淵又摸不著頭腦了。
面前這三人一臉兇相,為首的身著玄色長衫,頭戴一氈笠,手中還拿著根拳頭粗的棍子……
身后兩人一副青衣家奴打扮,亦是惡狠狠的看著李臨淵。
怎么著?
他是被劇組抓來當群演了?
問題是演戲也不至于下手這么狠吧?
而此刻,對面那三個惡奴卻罵罵咧咧的開口了——
“小子,你要是再不識抬舉,下次就不是打你一頓能了事的了!”
“爾等言官最可恨,只會在背后嚼舌根子?!?/p>
“李臨淵,這次我家駙馬饒你一命,下次你就沒這么好運了!”
李臨淵怔怔的看了那幾個惡奴一眼,有些迷茫的說道:“大哥,我不知道臺詞啊……”
對面的三個惡奴愣了愣,互相對視了一眼。
這一頓不會把人給打傻了吧?
眼看清晨的霧靄還未散去,街上還空蕩蕩的。
三個惡奴趕忙把手中的棍棒扔在一邊,一溜煙跑了。
我這是……
在哪?
李臨淵此刻也終于察覺到不對勁了。
這哪是什么拍戲???
眼前的一切都太真實了。
難道說……我穿越了?
這個念頭剛一出現(xiàn),記憶如同潮水一般涌入腦海,他這才明白了一切。
李臨淵,字秉言,洪武十三年進士,如今是大明都察院的一名都事,從九品。
父親也是讀書人,可惜生不逢時,在元末的戰(zhàn)亂和饑荒中丟了性命,不久后母親也因病去世……
“好家伙,還是父母雙亡的開局?可怎么偏偏是個言官啊……”
李臨淵有點頭疼。
如今是洪武十五年初,當今坐朝的那位堪稱白手起家天花板的人物。
老朱吃過苦,平生最恨的就是貪官污吏,這言官制度,也是在老朱這個時候確立起來的。
可以說,言官是明朝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他們品秩不高,甚至很低,但地位卻及其突出,上至內(nèi)閣大學士,下至一縣之縣令,他們都可以隨意彈劾而不受懲處。
甚至后來,還有牛人連皇帝也罵過。
監(jiān)察百官,直諫皇帝,這是老朱設立言官制度的初衷,
但后來,這制度卻成了有心人黨同伐異的工具。
也有人為了虛名,為諫而諫,想要博個青史留名。
總之就一句話,當大明言官,皇帝膈應我,百官討厭我,親人嫌棄我……
想到這里,李臨淵不由嘆了口氣。
這開局……絕了!
稍稍理順思路之后,李臨淵這才扶著墻晃晃悠悠的站了起來。
嘶——
還沒站穩(wěn),李臨淵又本能的佝了一下身子,那幾個惡奴,下手可真狠啊……
“等等……駙馬?”
李臨淵忽然回過神,從那幾人的只言片語中,李臨淵算是明白了自己為什么挨了這頓毒打。
今日之事,是因為他不久之前上折諫言當朝駙馬言行乖張,更是驕奢淫逸。
這位當朝駙馬,正是大明朝新晉的駙馬都尉,也是大明第一位平民出身的駙馬。
歐陽侖。
去年年末,他剛剛和老朱的次女安慶公主成婚。
不過這位駙馬表面上看起來謙恭有禮,私底下做的腌臜事卻不少。
光是這一年間,都察院就聽到好幾次類似的聲音了。
去年剛成婚那會兒,歐陽侖就因為和一位國子監(jiān)監(jiān)生起了沖突,把對方打成重傷。
私下收受的金銀更不在少數(shù)。
原主是那種剛正不阿的性子,聽說了這些事之后,旋即便寫了折子。
按照大明的言官制度,即便他只是個從九品的都察院都事,彈劾本章老朱也必須看。
對百官而言,這種“白簡”是最具殺傷力的,幾年前的胡惟庸,便是被這一折白簡從宰相的位子上拽下來的。
但古怪的是,這寫給老朱的白簡,怎么會讓歐陽侖知道?
“這還真不好說啊,從都察院開始,一直到老朱手里,這些環(huán)節(jié)都有可能出問題……”
有可能是都察院內(nèi)部的官員,也有可能是宮里的太監(jiān),甚至……
李臨淵還想到一種可能。
去年歐陽侖迎娶安慶公主這件事已經(jīng)在民間傳為了一樁美談,老朱的目的顯然達到了。
按照如今的李臨淵從穿越者的角度來看,這無疑是一項“面子工程”,如果歐陽侖事發(fā),那老朱和整個皇家的面子就掛不住了。
這種情況下,老朱把這件事丟給歐陽侖處置,也不是不可能的。
可李臨淵從小就是不吃虧的性格,今天挨了這頓打,他并不打算這么算了。
有沒有什么兩全的辦法,既保全了老朱的面子,又懲治了歐陽侖這個敗類呢?
他一個小小的從九品都事,是上不了朝堂,見不到老朱的。
可若是把這件事托付給都察院的上司,他又不能確定哪些人值得信任。
有點麻煩啊……
【叮!】
【檢測到宿主情緒波動,古今話本系統(tǒng)正式綁定?!?/p>
正當李臨淵發(fā)愁的時候,金手指到賬了。
“古今話本系統(tǒng)?”
唐講唱佛經(jīng)故事,便有其開端,兩宋風行,而到前元,更到鼎盛。
正所謂燈前月下,逢五百年歡喜寃家,世上民間,作千萬人風流話本。
不過……
他一個大明言官,怎么著也得綁定個什么“最強言官”系統(tǒng)什么的更合適,一個言官跑去寫話本?
李臨淵覺得這系統(tǒng)有點不靠譜。
“從九品也好歹是有個官身啊,你這系統(tǒng),讓我以后怎么在官場混?”
李臨淵嘆了口氣,這種“大眾文學”在讀書人眼中可是被瞧不起的。
然而,此刻李臨淵的眼前又晃晃悠悠的飄出幾行字來——
【一空依傍,自鑄偉詞。世間百態(tài),千人千面!以話本道盡人間故事,揭露人心】
【本系統(tǒng)收錄古今話本故事,宿主可通過寫作獲得共鳴點數(shù),作品越是膾炙人口,獲得共鳴點數(shù)越多。】
“共鳴點?”
【共鳴點數(shù)可用于提升寫作技巧、兌換新話本、查詢目標人物經(jīng)歷、將目標人物經(jīng)歷和原有話本進行糅合寫作。】
“這……”
看到這兒,李臨淵眼前一亮,他好像找到對付歐陽侖的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