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惡婦,開局制裁兒子》 章節(jié)介紹
李黎黎是眾人皆知的一位優(yōu)秀作家,他的每部作品幾乎都成了經(jīng)典的終結(jié)者,讓他人無法超越。其中,他的小說《穿成惡婦開局制裁兒子》中的主角戚蓉李伯晟更是迷倒眾生!《穿成惡婦開局制裁兒子》第7章介紹:但如今的戚蓉不是原主,她來自現(xiàn)代,不會被她們用如此.........
《穿成惡婦,開局制裁兒子》 第7章 在線試讀
但如今的戚蓉不是原主,她來自現(xiàn)代,不會被她們用如此拙劣的借口道德綁架。
她可不怕方金桃的茶言茶語,也不怕指責(zé)她的李家村村民。
戚蓉只微微笑了笑,開口道:“我家伯晟常說‘人生在勤,不索何獲’,他還說‘天下所重者,咸在自食其力’,這說的就是要自力更生,辛勤經(jīng)營。
我作為讀書人的娘當(dāng)然跟著學(xué)了一些,我給人趕牛車就是我的自食其力。”
如果是在現(xiàn)代戚蓉拽文跟人理論,不但難以說服別人,反倒會被對方嘲笑。
因為對方很大概率根本聽不懂她什么意思。
跟人拽文理論就像是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而且會被人嘲笑讀書讀傻了。
但這里不一樣,讀書人很金貴,讀書人的引經(jīng)據(jù)典會被人奉為圭臬。
那些經(jīng)典都是先賢大儒所作,否認(rèn)了讀書人,就相當(dāng)于否認(rèn)了那些先賢大儒。
大儒的水平有多高,平頭老百姓不知道,但他們知道大儒就是大官。
就像老鼠怕貓,老實本分的老百姓天生怕官。
平常的戚蓉只會直來直去,這次兩句引用直接把眾人說蒙了。
她們并不懂戚蓉說的什么意思,貿(mào)然反駁只會顯得自己沒見識。
很容易被聽懂了的人嘲笑。
場面一時間居然安靜了下來,幾個婦人你看我我看你,居然不知道該怎么接話。
方金桃臉上青一陣白一陣。
方金桃心里都快恨死了,她沒讀過書,她渴望讀書,渴望踏進讀書人的世界。
但她日夜渴盼的卻被自己討厭的人輕松得到。
她覺得十分不公平。
假如嫁給李秀才的人是她方金桃,如今在眾人面前顯擺的就是她了。
方金桃狠掐自己的手指,讓自己冷靜下來,不要被戚蓉亂了陣腳。
一計不成,她又想了一計。
她捏著嗓子道:“你那么大一輛牛車多載兩個人礙不著什么事兒,大不了我們幾個在車尾擠一擠?!?/p>
跟她一塊的幾個婦女也跟著附和。
“是啊,多兩個人而已,人家不會介意的?!?/p>
“咱們附近村子的人差不多都是熟人,等會兒我們幾個跟人家說說,人家不會趕我們的?!?/p>
方金桃跟這幾個村婦的關(guān)系很好,平日里她們都沒少說原主的壞話。
再加上方金桃和她們是一起的,如今又整了這么一出。
戚蓉現(xiàn)在根本不想帶她們。
戚蓉笑得歉疚,道歉道:“包車的人家是個外鄉(xiāng)人,人家前兩天就包了我的車,我要是帶人過去,人家就算嘴上不說,心里肯定不會高興?!?/p>
方金桃沒打算放過戚蓉,她又開口道:“從咱們村子到縣城得走好幾個時辰,伯晟娘你難道要眼睜睜看著我們一步步走過去嗎?
為了那么點銀子,連同村情誼都不顧。”
戚蓉斜睨了她一眼,揮了一下鞭子,根本不想搭理方金桃。
戚蓉一邊趕車一邊道:“我也很想載各位一程,只是圣人云,‘言必信,行必果’,答應(yīng)了別人的事情就要辦到。
我是讀書人的娘,要是伯晟跟鈺衡的同窗知道我是個不守承諾的小人,到時候恐怕我家伯晟和鈺衡難以自處?!?/p>
這些人拿李伯晟和李鈺衡的名譽來威脅戚蓉,戚蓉則以同樣的理由反擊,堵得她們啞口無言。
牛車走得慢慢悠悠,一點點地離眾人遠(yuǎn)了。
村里的幾個村婦互相擠眉弄眼的,壓低了聲音說話。
“你瞧瞧,不就是家里供出了兩個童生嗎,把她給能的?!?/p>
“伯晟考上童生都多少年了,到現(xiàn)在也沒中秀才,估計這輩子也就是個童生了?!?/p>
“童生有什么了不起的,隔壁村老王家的三兒子中了秀才,老王家也沒他家狂?!?/p>
村里的婦人們七嘴八舌,全在說戚蓉壞話,唯獨方金桃咬著牙沒參與。
方金桃鼻子都要氣歪了。
她和村里那些嘴碎的村婦不一樣,她想的遠(yuǎn)比這些人更多。
在村子里考中童生也不簡單,更何況李鈺衡素來不愿理她,不聽她的蠱惑。
她比所有人都清楚,戚蓉的幾個孩子都是人中龍鳳,倘若沒有她從中作梗,李伯晟恐怕早就成了秀才。
更何況她家里還有個潛力無限的李鈺衡。
所以,當(dāng)同行的幾個村婦嫌棄戚蓉顯擺的時候,只有方金桃被深深刺痛。
是戚蓉?fù)屪吡死钚悴?,是戚蓉斷了她這輩子當(dāng)誥命夫人的機會。
假設(shè)當(dāng)初嫁給李秀才的是她方金桃,如今她也會有才華橫溢,長相俊美的兒子。
她會成為舉人夫人,也會和李秀才過上令人艷羨的生活。
方金桃恨,恨搶走了她一切的戚蓉。
戚蓉并不知道,他短短幾句話對方金桃造成了那么大的影響。
戚蓉催促著家里的黃牛走快點,她此時只想快點遠(yuǎn)離村里的那幾個同鄉(xiāng)。
這些人一邊看不起她,一邊還想著占她便宜,戚蓉才懶得伺候。
戚蓉擺脫了麻煩后,心情愉悅,哼起了小曲兒。
大黃牛一路慢慢悠悠地載著戚蓉來到縣城。
縣城十分繁華,哪怕是大冷天,大街上仍然人來人往。
集市上很多人在擺攤,賣的東西各式各樣。
戚蓉目標(biāo)明確,付錢寄存了牛車,背著小包袱來到一家書肆門口。
她鋪好一塊粗布,把自己做的東西拿出來。
剛一擺出來,立馬就吸引了幾個穿著儒袍的年輕公子。
其中一個公子問道:“嬸子,請問你這筆擱多少錢一個?”
戚蓉立馬回以笑臉,“小公子,我這筆擱一兩銀子一個,是京城有名的大師傅做的,很難得呢?!?/p>
年輕公子倒吸了一口冷氣。
當(dāng)然他不是驚訝什么京城來的大師傅,而是驚訝于一個小小的筆擱居然賣一兩銀子。
書肆里的高檔筆擱才敢賣到一兩以上,她一個小攤販就敢賣這個價格。
年輕公子手里拿著一個魚戲荷花的筆擱,眼中滿是糾結(jié)。
筆擱價錢有些貴,但它上面的雕花實在太好看了。
只看一眼,就仿佛身臨其境。
炎炎夏日,一陣微風(fēng)吹過,水面蕩起漣漪,荷花搖曳生姿,一只肥碩的大鯉魚靈活地躍出水面,濺起一片水花。
太好看了,太真實了。
筆擱上的大鯉魚仿佛下一刻就要跳出來,然后落在年輕公子的手上。
年輕公子瞳仁震顫,難以自抑地張大了嘴巴。
傳神的雕刻將他震得愣在當(dāng)場,久久沒有動彈。
公子糾結(jié)再三,還是從懷中掏出了銀子。
咬咬牙,買下了這個價值一兩銀子的筆擱。
讀書很苦,好看的文房四寶能讓他心情愉悅。
他很喜歡買毛筆、筆擱、鎮(zhèn)紙等,他時常更換這些東西,換了文房四寶就換了心情。
學(xué)習(xí)更加有動力。
他買完筆擱,又看上了攤子上的筆架和鎮(zhèn)紙,“嬸子,這些都是什么價錢?”
“筆架二兩,鎮(zhèn)紙一兩?!?/p>
戚蓉?fù)?dān)心他嫌貴,自賣自夸道:“我這些都是千里迢迢從外地運回來的好物件,公子您看這上邊的雕工,哪怕在京城都很難找到一樣的?!?/p>
戚蓉的雕刻技藝是中西結(jié)合的產(chǎn)物,對這些公子來說十分新鮮有趣。
年輕公子更糾結(jié)了,他非常想買,但對他來說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