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xué)網(wǎng) > 道袍皇帝 > 《道袍皇帝》最好看章節(jié):第六章一罰一獎

《道袍皇帝》最好看章節(jié):第六章一罰一獎

2024-08-03 11:31:31 作者:大明舉重冠軍
  • 道袍皇帝 道袍皇帝

    “我記得,歷史上朱祁鎮(zhèn)是一個莽夫吧?”于冕看著一邊日日夜夜煉丹修道,一邊雷霆手段整治朝堂的朱祁鎮(zhèn),不由得發(fā)出疑問。他一個穿越者,怎么可能知道朱祁鎮(zhèn)其實被嘉靖重生了。且看一周目修仙失敗的嘉靖,與后世穿越而來的于冕,怎么為天下百姓造福?!局嵌肺摹俊痉翘茁肺摹俊靖购跈?quán)謀文】【若有弱智肥皂、玻璃、蒸汽機劇情請舉報我】

    大明舉重冠軍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道袍皇帝》 章節(jié)介紹

小說《道袍皇帝》的作者大明舉重冠軍,是一名超群絕倫的當(dāng)代作家,大明舉重冠軍文筆揮灑自如,無以復(fù)加。《道袍皇帝》第6章內(nèi)容介紹:請奏之人正是兵部右侍郎的于謙,于謙先是按禮節(jié)向嘉靖施禮?!爸x圣上?!薄芭韺W(xué)士雖言語措辭頗激,但字字情真意切,考慮到.........

《道袍皇帝》 第六章 一罰一獎 在線試讀

請奏之人正是兵部右侍郎的于謙,于謙先是按禮節(jié)向嘉靖施禮。

“謝圣上?!?/p>

“彭學(xué)士雖言語措辭頗激,但字字情真意切,考慮到剛剛情況特殊,臣以為彭學(xué)士并無過錯。”

“不僅無過,還應(yīng)該獎賞彭學(xué)士,以示天下人陛下對諫言的海納?!?/p>

嘉靖掃了一眼說話的于謙,心中感慨于謙真和史書上描述的一樣勇于直言,

明明剛剛嘉靖說了那么重的話,居然還敢出來給彭時說話,甚至是請功。

若換了一般皇帝,可能真會被于謙這幾句話說動了,

明君會聽從于謙的建議,暴君會連著于謙一起責(zé)罰,昏君則是會再聽聽王振的意見,

但嘉靖可不是一般皇帝,明君、暴君、昏君用在他身上都不盡合適。

嘉靖早定好今日早朝的一切事宜,今日的早朝是嘉靖做好的局,

在嘉靖的計劃中,若皇帝早朝不露面,早朝定然會戛然而止,清流中總會有一兩個愣頭青出來和王振唱反調(diào),

至于這個唱反調(diào)的人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嘉靖要用他來大做文章,

于謙或者任何人出來表態(tài)也沒用,嘉靖的計劃都不會變。

“無規(guī)無矩,何談方圓?”

“于侍郎說情也改變不了彭時在大殿之上無視禮法之事,所以罰是肯定要罰的?!?/p>

“責(zé)令彭時半月內(nèi)不得上朝,回家閉門思過,同時停俸兩月?!?/p>

“謝圣上責(zé)罰!”

跪在地上的彭時磕頭謝罰,起身后長出一口氣。

群臣則是各有各的反應(yīng),閹黨們面如考喪,仿佛罵王振之人不被責(zé)罰比殺了他們親爹親媽還難受;

清流們則是驚喜于嘉靖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責(zé)罰彭時。

緊接著,嘉靖又說出更讓清流們更驚喜的話。

“于侍郎說得也有理,廣開言路乃是大明朝自太祖起、歷代先帝都極其重視的國策?!?/p>

“朕總不能當(dāng)大明的紂王,讓天下人只得像比干那般以死上諫?!?/p>

“王振?!?/p>

“奴婢在?!?/p>

“從織造局找三十匹上等絲綢賞給彭時?!?/p>

“遵旨。”

王振還沒拱完手,清流已經(jīng)開始抹眼淚了,欣慰之淚。

三十匹絲綢雖然不多,可這件事是讓王振去辦的,

在清流們眼中,這是一個態(tài)度,一個圣上不會過度偏袒王振的態(tài)度。

看來圣上本心還是和先帝一樣的,重視文臣們所說的話,而且在大是大非面前也辨得清忠逆,之前的愚昧自大都是因為王振這條腌狗誘騙。

“朕要告訴天下人,諫可,辭激亦可,但要合規(guī)合矩?!?/p>

“圣上英明!”

嘉靖又適當(dāng)?shù)奶砹税鸦?,臺下清流再也繃不住了,不少人開始發(fā)聲抽泣,心中感慨圣上一場病后真的變了。

廣開言路,親賢臣、遠(yuǎn)小人,這是大明要興旺的征兆?。?/p>

坐在龍椅上的嘉靖將群臣的小動作盡收眼底,心中不由得冷笑了幾聲。

閹黨還是閹黨,清流也還是清流,與一百多年后的并無差異。

只可惜在嘉靖眼中,現(xiàn)在朝堂里還是缺點東西,缺幾個用起來順手的“嚴(yán)嵩”、“嚴(yán)世蕃”。

這幾日嘉靖除了清算賬目細(xì)則外,一直在尋找合適的變法推行者。

清流肯定不考慮了,這些人愛惜羽毛、難以去背負(fù)罵名強推新法,

剛剛無人為彭時說話就是最好的證明,清流稍微遇到點阻力便只會畏手畏腳;

閹黨更是難成氣候,由于王振這個廢物手腕不行,導(dǎo)致追隨王振的閹黨也多半是難堪大用的庸才;

嘉靖最理想的變法之人,反而是歷史上和自己曾祖父以及王振最不對付的于謙。

能扶傾天的于謙在能力方面肯定不用多說,

在剛剛?cè)撼技澎o的時刻,于謙也不顧自身安危勇于幫彭時說話,

嘉靖知道,只要給于謙一個大義——變法利國利民,再給一個讓于謙入局的契機,于謙定然會成為自己變法最大的幫手。

今天早的局,嘉靖是做給于謙讓他入局的。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p>

嘉靖突然吟詩一句,王振也按計劃接過話茬。

“北方之事未定,還請諸君續(xù)議?!?/p>

“臣有奏?!?/p>

“朝堂多為草碌庸臣,暴元余孽朝朝侵犯我大明邊疆,卻無一人敢言征討,我替大明北境百姓感到不值!”

“臣有奏。”

“數(shù)十年來大明各地多旱澇災(zāi)害,我大明國力旺盛不假,但民力卻不容樂觀,”

“特別是去年陜西、西南地龍翻動,導(dǎo)致黃河長江均有不同程度決堤,沖垮城池田地?!?/p>

“重修城池、堤壩破費勞役,我大明子民屬實無余力去征討北境?!?/p>

“臣有奏?!?/p>

“……”

朝堂再一次吵吵了起來,但相較于最開始,群臣都顯得守規(guī)矩了許多,最起碼在發(fā)言前按照禮節(jié)啟奏皇上了。

坐在龍椅上的嘉靖閉目養(yǎng)神,無心關(guān)注這些“小事”,不就是受災(zāi)和北境侵?jǐn)_嗎?

嘉靖要將精力集中在變法之上,這些小事就交給文臣們自己討論吧。

見皇帝遲遲不表態(tài),不論是閹黨還是清流都漸漸偃旗息鼓。

又和之前的早朝一樣,關(guān)于北伐之事的討論再一次不了了之了,唯一的區(qū)別就是這次早朝皇帝沒有親自下場支持北伐。

除了最開始吟詩一句外,嘉靖全程旁觀了群臣爭執(zhí),

嘉靖可是嘉靖,他永遠(yuǎn)不可能下場明著支持與反對某件事,他只會順?biāo)浦弁饽橙颂岢龅哪臣隆?/p>

只有不親自下場,嘉靖才能在事情失敗了之后,全身而退將過錯甩鍋給提出者。

北伐之事如此,變法之事亦是如此。

緊接著群臣又商討了幾件更無關(guān)痛癢的小事,早朝便草草結(jié)束了。

由于此次早朝在紫禁城內(nèi)的乾清宮,群臣需要在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們的引導(dǎo)下經(jīng)過奉天門走出紫禁城。

出了奉天門,群臣便三三兩兩結(jié)伴而行,向各自當(dāng)值的部門走去。

兵部幾個大臣也是如此,由尚書帶頭,幾名侍郎跟在其左右,一同向兵部衙門走去。

“于侍郎,那是不是你兒子?怎么穿著和圣上一模一樣的道袍?”

“我兒子?”

于謙抬頭順著同僚的手指看去,果然看見了自己的不孝子于冕。

此時的于冕正帶著布掛壁與夏進,一起跟著司禮監(jiān)太監(jiān)王山,一同走入奉天門。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