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吏》 章節(jié)介紹
網(wǎng)絡小說家樹上木,憑借草蛇灰線、伏筆千里的寫作方法而著稱,《明朝小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睹鞒±簟返?章內(nèi)容介紹:一夜無事。第二天,燕王長史朱復早早來到北平府布政使司內(nèi)?!跋鹿僦鞆鸵娺^聶藩臺!”“朱長史客氣了!”對于朱復這個燕王長史,剛剛.........
《明朝小吏》 第7章 郭知縣出城! 在線試讀
一夜無事。
第二天,燕王長史朱復早早來到北平府布政使司內(nèi)。
“下官朱復見過聶藩臺!”
“朱長史客氣了!”
對于朱復這個燕王長史,剛剛直接從左參議升為左布政使的聶子實可不敢有任何輕視。
“來人,速速給朱長史上茶!”
“是!”
一個官員應了一聲,便連忙往外走去。
“聶藩臺客氣!”
朱復連忙一臉惶恐的朝著聶子實行了一禮,便說道:“下官此次冒昧來此,是奉燕王之命,特地來尋諸位上官!”
“哦?”
聶子實下意識的與北平布政使司僅存的兩個參政參議對視一眼,這才一臉笑意的看向朱復。
“敢問朱長史,不知燕王殿下對我等北平布政使司有何吩咐?”
“聶長史言重了!”
朱復淡笑道:“燕王殿下只是覺得北平布政使司前藩臺李彧勾結(jié)郭桓,將好不容易休養(yǎng)過來的北平府,又重新退回多年前之慘狀。
此事不僅讓燕王殿下得到陛下的斥責,而且,還給燕王帶來莫大的損失。
對此,燕王殿下希望諸位可以給北平府所管轄的七縣四州下發(fā)政令,各州縣必須要在兩年內(nèi),多多帶來各州縣百姓繼續(xù)開墾良田,如若能開墾出一萬頃良田來……那便是再好不過!”
“一萬頃良田?”
聽此,聶子實與另外兩個參政參議頓時瞪大眼睛。
“朱長史,每一個州縣都要開墾出一萬頃良田來,這怎么可能?”
“正是,如今我北平府總共才有百姓十萬一千余戶,四十五萬人,再去掉那些軍戶、匠戶,最多才有八萬多戶。這么點百姓,如何能開墾出那般多的田地來?”
“中山王之前鎮(zhèn)守北平十多年,借用北平數(shù)十萬百姓與軍戶之力,也才開墾出一萬多頃良田來。如今,郭桓案剛剛過去,北平府下七縣四州的的知縣與知州都還未補齊,如何能開墾良田?”
“不知燕王殿下現(xiàn)今在何處,本官這就去尋燕王殿下說個明白!”
聶子實與兩位兩個參政參議都是滿臉急色。
北平府管轄下的七縣四州各自在兩年內(nèi)開墾出一萬頃良田來,那位燕王真是敢想!
“三位上官勿要著急!”
朱復連忙起身勸阻道。
“下官也知,此事對于諸位布政使司的上官,還有各州縣的官吏來說,是一件不可為之事。
但是,前幾日陛下可是剛剛為郭桓一事,下旨斥責了殿下。
這會,燕王殿下對于諸位北平布政使司與北平按察使司正是一肚子惱氣。
要是諸位因為此事,直接去尋殿下,不論諸位是何等理由,依照殿下的脾性,必然對諸位都不會客氣。
而且,諸位莫非以為燕王殿下不知此事的不可為?”
說著,朱復腦海中不由浮現(xiàn)出一道人影,輕笑道:“說不定,燕王殿下只是借著此事,來出一出心中的惱氣。
諸位不妨先順著殿下之意,加緊籌備開墾良田之事。
如此,等到一年之后,或者兩年之后,殿下心中惱氣消散,諸位再去尋找殿下辯解。
或許,等到那會,殿下早已將此事給忘了!
不管有沒有完成,也都無事!”
“唉!”
聶子實面上浮現(xiàn)出一絲苦笑,起身對著朱復拱了拱手。
“聶某多謝朱長史的提醒!”
“聶藩臺太客氣!”
朱復不敢托大,連忙回禮。
等到朱復一走,北平布政使司僅存的兩個參政參議便連忙一臉愁苦的看向聶子實。
“藩臺,僅僅依靠我北平府這么點百姓,想要在兩年內(nèi)開墾出十一萬頃良田,這怎么可能?”
“是啊,中山王十多年才開墾出一萬頃良田來,我等兩年內(nèi),能開墾出兩千頃良田,都已經(jīng)算是好的了!”
“兩千頃良田?哼……”
聶子實冷笑一聲,“哪怕各州縣可開墾出兩千頃良田來,都不一定可以讓那位燕王殿下滿意!”
“他不滿意又如何,我北平布政使司乃是朝廷的布政使司,可不是他燕王的布政使司!”一個參政滿臉不服道。
“但這里是北平,是燕王的藩國!”
聶子實苦笑一聲,扭頭看向身旁僅存的兩位同僚,“諸位,這天下終究姓朱。此次郭桓案,讓陛下已經(jīng)生出真火。
要是燕王借此事來對我等下手,陛下說不定還真會視而不見?!?/p>
“這怎么可能?”
想起很么,那兩名參政參議不由臉色蒼白。
“所以,兩位還是趕緊將此事吩咐下去,讓各州縣做好準備。
能不能開墾出來,是一說。
只要我等盡力了,哪怕燕王怪罪下來,我等也有說辭。
至于各州縣空缺的知州知縣等一眾官員,也要加緊選拔,上報給吏部,盡快補足各州縣官員?!甭欁訉嵎愿赖?。
“是,藩臺!”
那兩名參政參議連忙拱手應道。
隨即,整個北平布政使司又開始忙碌起來。
……
燕王宮。
“那個郭安有何反應?”
看到李旺腳步匆匆的走了進來,朱棣便一臉好奇的問道。
“回稟殿下,那位郭知縣一大早就帶著戶房書吏與工房書吏出城而去,并沒有收到布政使司下的政令!”
“出城去了?”
朱棣臉色一愣,“他堂堂一個知縣,不升堂,不老老實實處理公文,比較錢糧,問理詞訟,竟然一大早就帶著戶房書吏與工房書吏,跑出去了?你們可知,他去了何處?”
“回稟殿下,末將派人探知,那位郭知縣好像帶著戶房與工房書吏,還拿著黃冊與魚鱗冊,巡查里甲而去!”
“嗯?”
朱棣臉色再次好奇起來,“郭安這是要作甚?”
“回稟殿下,末將愚笨,不過末將已經(jīng)派出府上兵士,一直跟在那郭知縣身后!”
李旺回道。
“甚好!”
朱棣滿意的點了點頭,“吩咐下去,那郭安的一舉一動,本王都要知曉!”
“是,殿下!”
……
而郭安這會正在干什么呢?
自然是巡查宛平縣治下的各甲各村。
而且,還是一個甲里一個甲里的照著黃冊與魚鱗冊而過。
只是,出城還沒走了多久,一直跟在郭安身后的戶房與工房吏役們,便已經(jīng)開始熱的渾身冒汗。
“縣尊,縣尊,我等真的要這么一畝一畝的查看過去?”
戶房書吏寧德有與工房書吏齊農(nóng)兩人,看著眼前那一畝畝錯落有致的田地,雙腿都在打顫。
一萬多戶百姓,八百多頃田地,要是按照這位縣尊這般巡察過去,他們不得累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