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海島養(yǎng)殖 > 男頻小說《海島養(yǎng)殖》最新章節(jié) 第8章精彩繼續(xù)

男頻小說《海島養(yǎng)殖》最新章節(jié) 第8章精彩繼續(xù)

2024-07-21 02:37:11 作者:七月不渡
  • 海島養(yǎng)殖 海島養(yǎng)殖

    重回1983年小海島,李多魚撈起一網(wǎng)大黃魚,本以為能賺得鍋滿盆滿,結果卻啪啪打臉,因為在這個年代,一斤大黃魚的收購價只有四毛。而在這個連保鮮技術都沒有的年代,李多魚率先養(yǎng)起了大家都不看好海帶,接著養(yǎng)殖起了青蟹.....

    七月不渡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都市
    立即閱讀

《海島養(yǎng)殖》 章節(jié)介紹

《海島養(yǎng)殖》的作者七月不渡,在一氣呵成的痛快節(jié)奏中,越發(fā)使這部作品產(chǎn)生了無以倫比的魔力。它刺激了人們的感官,在閱讀上呈現(xiàn)出無窮的樂趣,促使這趟閱讀之旅,達到最高潮?。ǖ诎苏驴答B(yǎng)殖地)內容介紹:還沒一會。李多魚就抓了十多只望潮,放在2020年.........

《海島養(yǎng)殖》 第八章 看養(yǎng)殖地 在線試讀

還沒一會。

李多魚就抓了十多只望潮,放在2020年,都可以賣百來塊了,但在80年代,這東西并不值錢,一般抓回去都是自家人吃掉。

那些討小海的婦女,紛紛被李多魚抓望潮的技術給驚艷到,紛紛圍了過來,看他怎么抓的。

“又抓到了一只?!?/p>

“多魚,你都沒討過小海,怎么這么厲害,一挖一個準?!?/p>

“多魚,什么時候把頭發(fā)剃了,這樣看起來就清楚多了,以前那個爆炸頭不倫不類?!?/p>

李多魚笑著,隨口說道:“都是我娘,在我小時候教的?!?/p>

“好你個慧英,平常跟我們姐妹來,姐妹去,有這么好的技術,居然都不教教我們,難怪每次討小海,抓的都比我們多?!?/p>

而當事人陳慧英卻犯迷糊了,沒記錯的話,老四打小就不喜歡在灘涂玩,還有,我啥時候教他抓望潮了。

難不成,小時候真有教過?

緊接著,這群婦女圍著陳慧英奉承了起來,李多魚見阿娘臉上得意,便把找望潮的技巧,傳授給這些鄰居。

李多魚指著前面一個硬幣大小的孔:“看好了,找望潮先要看水,洞里要有貨,水會動......”

“最重要的是斷后路,一定要腳先踩出去,把后路給斷了,再去挖,不然被它鉆進去了,就很難挖到了。”

李多魚雖然把技術傳授給她們,但接下來的實踐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這玩意其實就跟釣魚一樣,理論知識教給你了,但操作起來,完全是另外一碼事。

討了會小海后。

李多魚就聽到了“隆隆隆”的聲音,轉頭一看,一條條白浪朝著灘涂翻涌而來。

“漲潮了,走嘍?!?/p>

灘涂上討小海的婦女們,看到漲潮紛紛收拾工具準備回家。

而李多魚則有其它的打算。

哪怕剛才挖望潮時,他都一直觀望著遠處的潮水,因為他打算在這一帶搞海帶養(yǎng)殖。

海帶適合在泥底和泥沙底的環(huán)境下生長。

海域不能太過渾濁,

最好有肥水,

且最好在大干潮線下,1到3米的區(qū)域養(yǎng)殖。

而灘涂外面的那片海域,則完全符合海帶的養(yǎng)殖條件。

其實,李多魚根本就不用親自過來看,上一世,擔擔島最好的海帶養(yǎng)殖地就出自他眼前的這片海域,只是他有點不放心,畢竟眼見為實。

除了看養(yǎng)殖地點外,李多魚還打算趁大家“棄魚走貨”的時候,把海帶養(yǎng)殖區(qū)域內的這片灘涂地給承包下來。

以后,不單方便運輸,還可以在灘涂上插竹竿晾曬海帶,順便搞多元化養(yǎng)殖,在上面養(yǎng)的蟶子,泥蚶之類的。

李多魚向娘不停詢問著:

“這片海蠣子地是誰家的,怎么都沒養(yǎng)了?!?/p>

“這一片是老莊家的,去年腿摔傷了,就沒養(yǎng)了,一直空在那里?!?/p>

“那這一片呢?”

“是你三嬸家的,本來養(yǎng)蟶子的,一家都走貨去了。“

“還有這是你二爺爺家的?!?/p>

李多魚問了一圈,發(fā)現(xiàn)多少都有點沾親帶故的,不過想想也對,海島相對封閉,往上多推幾代,就全發(fā)現(xiàn)全是兄弟親戚。

“娘啊,你能不能跟他們聯(lián)系下,我想請他們吃頓飯。”

“沒事,請他們吃飯做啥,錢太多啊?!?/p>

“嘿嘿,我想租他們的地?!?/p>

陳慧英眉頭一皺:“好好的,租他們地干嘛,現(xiàn)在賺的都是辛苦錢,搞這么多地,你一個人做不過來的?!?/p>

“這你就別管了,你兒子可精了,怎么可能會去做虧本的生意?!?/p>

陳慧英打量著兒子,這兩天老四真的變了很多,已經(jīng)不再是那個讓她操心的孩子了,看來媽祖娘娘果然有保佑。

“你要真想干的話,娘肯定支持你,要是錢不夠的話,別告訴你二嫂,偷偷找你爹去要點,這幾年,你爹養(yǎng)海蠣子雖沒賺到什么大錢,但三四百塊還是有的。”

“還是娘最疼我。”

李多魚嘿嘿笑著,要是讓他娘知道,自己手里還有一百多個袁大頭,估計會直接傻眼。

“對了,我可能明天就去縣城找小舅,大概會住一兩晚,你把要給小舅的東西準備一下?!?/p>

“這么快就上去找你小舅?!?/p>

“嗯,有些事情要去處理一下。”

李多魚點點頭,并沒有告訴他娘著急的原因。

現(xiàn)在已經(jīng)九月中旬了,對擔擔島來說,下海帶苗最好的時間,就是每年的十一月。

不過在下海帶苗前。

他還有好多準備工作沒做,比如收購一批海帶養(yǎng)殖繩,還得找工人下樁,先把這片海域給框起來。

80年代初,近海水面養(yǎng)殖業(yè)還沒起來,大家都是出海捕魚,要么在養(yǎng)海蠣子、要么在灘涂上養(yǎng)花蛤、縊蟶、泥螺,沒人會去想外海的使用權。

而這時,海域管理相當?shù)幕靵y,漁民一般都秉承著“誰先開發(fā)就屬于誰”的想法。

現(xiàn)在,哪怕占個幾千畝海域,只要在你沒賺到錢之前,都是沒人找你麻煩的。

可一旦賺到錢了,那就不一樣了,眼紅的人肯定不會少,要到86年《漁業(yè)法》才頒布。

現(xiàn)階段,都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總有人會想方設法來找你茬。

前世李多魚就曾見過,有承包商辛辛苦苦養(yǎng)了一兩年海帶,被村委會和幾個地痞流氓,隨便找個理由就給吞了,最終所有海帶歸村里的“集體”所有。

所以,李多魚這次找小舅,除了要海帶苗外,還打算找研究所要個養(yǎng)殖基地的牌子。

到時候,有單位做靠山,哪怕真有人眼紅,也不敢隨便找他的麻煩。

......

回到岸邊時,老李已經(jīng)將海蠣分裝到四個籮筐里,二老分別挑起了一擔海蠣,朝著碼頭的方向走去。

他要趕在運輸船去鎮(zhèn)上時,把這四籮筐海蠣子托船老大送給鎮(zhèn)上那邊的收購商。

而在離開碼頭時。

李多魚恰好撞見了阿貴,他找了個修船師傅正在修理他那艘小機帆船。

昨晚觸礁后,他的機帆船破了一個洞,這兩天就沒法出海走貨。

見到李多魚后,阿貴多少有些不敢相信,爆炸頭剪掉了,且全身都是泥,自己這位兄弟明明最討厭灘涂和趕海了。

他們兩人曾有個夢想,那就是賺到足夠多的錢,偷渡去島國生活和打工。

可這才幾天時間,這位兄弟就像中邪了樣,完全變了個人。

看他這樣子,應該是真不打算出海走貨了,且他老婆昨晚回去后,也一直跟他說,昨晚等他回來時,多魚一直盯著她看。

阿貴想了想,覺得自己已經(jīng)夠情夠義了,既然兄弟有錢不賺,那就不委屈他了。

阿貴嘴里叼著根洋煙:

“兄弟,你要真不走貨了,干脆把你手上的那些袁大頭賣給我吧?!?/p>

“你還打算繼續(xù)干?”李多魚蠻問了句,其實不問,他自己也知道答案,走過貨的人,好像偷食過禁果的懵懂少年,對快錢暴利的欲望揮茲不去。

阿貴笑了兩聲:

“肯定的啊,一趟賺別人好幾年工資,還有什么比這個更賺錢的?”

“行,那我把袁大頭全部賣給你。”

李多魚回家把藏著地磚下面的,一百多個袁大頭全部拿出來交給了阿貴。

而阿貴則遞給他兩沓用布包著的大團結,應該是剛取出來的,上面還有油墨的芬香。

“一共兩千二,你清點一下?!?/p>

兩人交換完畢后,阿貴朝著港口走去,而李多魚則往家的方向走去。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