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殺趙匡胤》 章節(jié)介紹
天涯濁酒是當今很火的一名作家,他的諸多作品受到很多網(wǎng)友的青睞。其中,最火的一部小說就是他最近編寫的《我殺趙匡胤》了?!段覛②w匡胤》第9章主要內(nèi)容介紹:張詠手提趙匡胤首籍,和幾名太監(jiān)、練武少年一同打開行武殿大門走了出去。此時殿外韓通埋伏的千名.........
《我殺趙匡胤》 第9章 掌控京城 在線試讀
張詠手提趙匡胤首籍,和幾名太監(jiān)、練武少年一同打開行武殿大門走了出去。
此時殿外韓通埋伏的千名禁軍與趙匡胤帶來的三百禁軍激戰(zhàn)已愈二刻鐘,因趙匡胤遲遲未出殿,石守信等心腹無法謀求突圍,只得苦戰(zhàn),已有百余人戰(zhàn)死當場。
張詠將趙匡胤首級高舉,厲喝道:
“趙匡胤謀逆,私藏利器欲行刺陛下,現(xiàn)已被陛下誅殺!
陛下命爾等立即放下兵器束手就擒,可赦免爾等死罪!
爾等皆我大周禁軍勇士,皇恩浩蕩,豈能附逆趙匡胤?”
石守信等趙匡胤心腹禁軍聞聲看去,一見張詠手中所提確是趙匡胤首級,立時大亂。
這些軍士畢竟一直以來皆是大周禁軍,周世宗在日,只知效忠于大周,即使是世宗死后為趙匡胤攏絡,然而參與策劃趙匡胤奪權篡位陰謀的,也不過是極少數(shù)他的心腹之人,一般將士不過是隨波逐流之輩而已。
此刻見到趙匡胤已死,柴宗訓的皇帝威嚴之下,一半人陸續(xù)拋下了武器,束手就縛。
石守信大驚,連聲喝斥,想要阻止手下軍士投降,然而兵敗如山倒,憑他的威信,已根本無濟于事。
石守信知大勢已去,當下保命要緊,當即勢如瘋虎,揮刀攻向包圍圈的西南角,率領剩余的不到百人,想要突圍逃生。
然而韓通精心挑選的這千名禁軍亦皆軍中精銳,半數(shù)趙匡胤叛軍投降之后,人數(shù)對比已是八倍之數(shù)。
重重圍攻之下,不到一盞茶功夫,石守信等拒不投降的近百名趙匡胤心腹將士,皆被千名禁軍砍殺殆盡。
殿前太監(jiān)總管湯啟命禁軍將士收押俘虜,消理完地上的尸體后,快步走入了殿中,卻見皇帝柴宗訓渾身像棉花一樣癱倒在寶座之中。
湯啟嚇了一跳,忙向坐在寶座中的柴宗訓稟報:
“啟稟陛下,趙匡胤此次所帶進宮的逆黨已全數(shù)平滅!其義兄弟,副指揮使石守信突圍不成,死于刀劍之下!”
柴宗訓點了點頭,想要站起身來,但剛經(jīng)歷剛才的宮中驚變,此刻后怕不已,全身不受自己控制的癱軟,使不上力。
柴宗訓開口道:“湯公公,速派人持趙匡胤首級前往聯(lián)絡埋伏在京城外的張永德、李重進二位將軍。
趙逆已被朕所誅,張、李二位將軍自然知道如何辦理。
傳朕旨意:命張永德為侍衛(wèi)親軍司都指揮使、李重進為歸德軍指揮使,立即掌控兩軍,將逆賊趙匡胤在軍中的勢力連根拔起!
有反抗者立殺無赦!
其余人等打入大牢,待朕隨后處置!”
湯啟應諾后,立即轉(zhuǎn)身出殿安排。
不一刻,六名御醫(yī)在二名太監(jiān)帶領下,趕來了行武殿,參見皇帝柴宗訓后,立即對躺在殿內(nèi)血泊中的韓通和十多名練武少年施救起來。
柴宗訓看了幾眼因斷臂失血過多而面色蒼白的韓通,心中感動:
“還好韓大眼自太祖時即忠于我大周皇室,此次他立功至偉,可以說朕全仗著他的忠勇。
希望憑韓通的久歷沙場的體質(zhì)能夠渡過此劫,此人忠心而有勇無謀,讓他擔任殿前都點檢,再合適不過了。
母后只怕已聽聞此間事,朕還是得去安撫安撫她?!?/p>
轉(zhuǎn)頭看到坐在地上不住咳嗽吐血、受傷稍輕些的張詠,柴宗訓心想:
“張詠也是個難得的人才,年紀雖幼,卻不負游俠之名,比之秦武陽之類可有真本事的多了!
剛才還好他膽大心細,魄力過人,從后面補了趙匡胤一刀。
否則趙匡胤身上毒性不夠重,發(fā)作沒那么快,這十名太監(jiān)只怕不是他的對手,朕的生死成敗只在一線之間!”
半晌后,身上的肌肉緊張不受控制,終于消失了。
柴宗訓從寶座中站起身來,看向眾太醫(yī)道:
“眾位太醫(yī),這殿中受傷之人皆是我大周忠勇之士、朕的心腹之人。
你們一定要竭盡全力救活他們!朕重重有賞!”
眾太醫(yī)行禮皆應中,柴宗訓在數(shù)名太監(jiān)隨侍下走出了大殿,在血戰(zhàn)后剩余的八百多名韓通心腹禁軍軍士護衛(wèi)下,燈光映照中往符太后的寶慈殿行去。
半途中,守衛(wèi)柴宗訓皇帝寢宮的八千名禁軍已應詔前來匯合。
十來分鐘后,一行人已到寶慈殿附近,只見大殿四周密密麻麻的守滿了約八千名韓通安排的禁軍。
確認是皇帝一行人后,守衛(wèi)寶慈殿的禁軍隊長緊張的臉色舒緩了下來,行禮后吩咐手下軍士讓行。
柴宗訓點了點頭,看向四周禁軍道:
“汝等皆是朕大周的忠勇之士,待朕厘定大局后,升官發(fā)財,皆少不了你們每個人!”
眾軍士一聽,歡聲雷動,齊唰唰行禮道:“愿為陛下效死!”
柴宗訓滿意的點頭,臉帶微笑的步入了殿中。
符太后正焦急的坐在玉墀的寶座中,看到柴宗訓進殿,大松了一口氣,招手道:
“訓兒,快快過來!”
柴宗訓快步走近,剛向符太后行下禮來,已被她一把拉起。
符太后仔細打量了柴宗訓一番后,欣喜的將他抱在了懷里。
“訓兒,母后聽說你已在行武殿中誅殺了趙匡胤?
好極!好極!皇兒無恙,母后懸著的心就放回原處了?!?/p>
母子倆感慨了一陣,柴宗訓大略講了一下行武殿中除去趙匡胤的經(jīng)過,道:
“母后放心,憑張永德和李崇進二人在軍中遠勝過趙匡胤的威望,且趙匡胤已被朕誅殺,余者皆不足慮,除去趙氏黨羽必無差池!”
符太后喜道:“我兒行事周全,出奇不意,大有你父皇英明神武之風!
我大周社稷后繼有人矣!”
柴宗訓笑嘻嘻的道:
“不瞞母后,自從上次父皇托夢指點兒臣后,兒臣只覺突然開竅了一般,朝中之事一看便明白其中竅要。
當前之要,母后和兒臣耐心等待在這有忠義之士守護的寶慈殿中,靜待張永德和李重進掌控住京城局勢即可。
以后母后便放心讓兒臣來理政吧。”
符太后想到此次宮中驚變,乃柴宗訓一手策劃,雖看似冒險,實則步步為營,天衣無縫,令趙匡胤難以察覺防備,行事端的厲害之極。
符太后本一介女流,自幼長成于香閨中,也并無政治上的天才,世宗崩后,垂簾聽政這幾個月來常感力不從心。
今日見柴宗訓年僅7歲,于不動聲色間除去手握重兵的大將趙匡胤,符太后不由心中驚喜滿意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