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的就是你》 章節(jié)介紹
大明二爺是大家熟知的一名作家,他的作品對于很多人來說也是耳熟能詳,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小說《坑的就是你》?!犊拥木褪悄恪返?章主要內(nèi)容:“薛大人,你這是什么意思?”“難道除了你,還有其他大儒為齊王代筆嗎?”李世民面沉如水,冷冷地質(zhì)問。朕方才留你.........
《坑的就是你》 第4章 今天就讓你見識一下,什么才叫書法! 在線試讀
“薛大人,你這是什么意思?”
“難道除了你,還有其他大儒為齊王代筆嗎?”李世民面沉如水,冷冷地質(zhì)問。
朕方才留你,是顧及兒子的前途,你現(xiàn)在不僅無用,還詆毀朕的兒子,朕怎會對你客氣!
“父皇,今早兒臣與魏王兄有些誤會,本已解釋清楚?!?/p>
李祐未等薛大鼎開口,便冷冷一笑,接著說道:“然而薛大鼎卻借此生事,諷刺于我?!?/p>
“我解釋后,他反而顛倒是非,誣陷我強詞奪理?!?/p>
“原本我對他的為人就嗤之以鼻,現(xiàn)在更鄙視他的心機,竟為了泄憤報復(fù),誹謗我,鬧到父皇面前,真是荒謬至極!”
“叮咚,恭賀宿主反戈一擊,深得無賴之精髓,獎勵瘦金體書法技藝(完美級別)?!?/p>
李祐心里暗呼,這也能行?
還有意外之喜,看樣子系統(tǒng)對薛大鼎也是怨氣滿滿啊。
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學(xué)習(xí)這項技能,畢竟自己的字跡實在拿不出手,有了這瘦金體,足以讓他在世間引起轟動。
別開玩笑了,宋徽宗趙佶治國不行,但書法絕對是大家風(fēng)范,瘦金體作為他的杰作,絕對是珍稀無比的藝術(shù)瑰寶。
“哼,怎會有如此恬不知恥之人,真是河?xùn)|薛家的恥辱?!?/p>
“原本以為家學(xué)深厚,品德必定高尚,誰知竟是披著人皮的禽獸,竟敢妄圖誣陷齊王,真是無恥至極!”
“與這樣的人同朝為官,實乃吾輩之恥辱,我們不屑為伍!”
文武百官瞬間轉(zhuǎn)變立場,從先前同情的老師變?yōu)橹肛?zé)的君子,薛大鼎欲哭無淚,冷汗涔涔而下。
他真后悔與李祐翻臉,否則現(xiàn)在依然穩(wěn)坐齊王府的西席之位,何至于淪落到這般境地。
但現(xiàn)在已無退路,只能硬著頭皮堅持到底,今日便是魚死網(wǎng)破之時。
“陛下,微臣敢言,這《三字經(jīng)》非齊王所創(chuàng),證據(jù)在此?!?/p>
薛大鼎冷笑,言辭犀利:“請陛下下令,取齊王近期的課業(yè)來,瞧瞧他的筆跡,雜亂無章,不堪入目,這樣心境之人能寫出《三字經(jīng)》,各位可信?”
古人深信字如其人,字跡能揭示人的品行。薛大鼎的話語很快得到共鳴。
李世民無奈,只好命人取來李祐的作業(yè),果然如薛大鼎所言,雜亂不堪,令人不忍直視。
頓時,氣氛變得凝重。
眾人狐疑的目光再次投向李祐,等待他的辯解。
李祐表面鎮(zhèn)定,內(nèi)心卻暗自慶幸,若非剛才系統(tǒng)贈送的完美級別瘦金體,這次恐怕真的要栽了。
“實話告訴各位,這《三字經(jīng)》乃是老夫尚未完成的創(chuàng)作?!?/p>
薛大鼎再次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tài)。
“只是不愿被齊王拿去招搖撞騙,各位難道看不出,這樣的字跡之人,能寫出如此高深的文章嗎?”
見李祐沉默不語,薛大鼎頓時信心倍增,正好借此將《三字經(jīng)》歸于筆跡之下。
開玩笑,回去補上字跡,這《三字經(jīng)》就能流傳千秋,身為儒家學(xué)者,怎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盡管不知道李祐是從何處得來,但這都不重要,掛在他的名下,就是他的。
群臣紛紛恍然大悟,原來如此,看來這齊王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竟敢竊取他人之作,差點讓他們上當(dāng)受騙。
看著李祐,眾人的眼神中充滿了鄙夷和厭惡。
李祐懶得理會這些愚蠢之輩,待會兒打臉時會更痛快,期待他們那時羞愧的神情。
“既然薛大鼎先生斷言這《三字經(jīng)》乃您的杰作,何不讓我們當(dāng)場見證它的完成呢?”
李祐笑得從容,字字?jǐn)S地有聲:“也讓各位見識見識本王真正的筆墨風(fēng)采!”
李祐的話語讓全場啞然,眾人目光中盡是困惑,今日之事變得撲朔迷離。
這《三字經(jīng)》究竟是何人的手筆?
此刻,人們關(guān)注的焦點已不再是李祐與薛大鼎的恩怨,而是這《三字經(jīng)》的真正歸屬。
“李祐,你明白自己在說什么嗎?”
李世民沉聲質(zhì)問,眼中閃爍著擔(dān)憂。
不論薛大鼎人品如何,他的學(xué)問與書法已非同一般,能成為帝王之師,必定有其過人之處。
若李祐真的敗下陣來,那將是名譽掃地,單憑抄襲一事,文人墨客足以讓他一生抬不起頭。
因此,李世民試圖勸阻,但李祐的目光卻堅定無比。
“父皇放心,今天就讓大家見證,什么是真正的書法藝術(shù)。”
李祐微笑回應(yīng),帶著一股傲骨,自信滿滿。
“無知小兒,讓老夫來挫挫你的銳氣!”
薛大鼎冷笑,應(yīng)戰(zhàn)道:“老夫接受你的挑戰(zhàn),讓你明白抄襲并非易事,還需真才實學(xué)?!?/p>
若是別人,薛大鼎或許不敢應(yīng)戰(zhàn),但他深知李祐。
盡管自己的學(xué)問并非天下第一,但補全的《三字經(jīng)》必定優(yōu)于李祐這個不學(xué)無術(shù)之人。
至于書法,自己數(shù)十年的功力,絕不相信會輸給一個十三四歲的少年。
“既然如此,那就吩咐下去準(zhǔn)備吧,朕與眾官員將親自主裁,決定這《三字經(jīng)》的歸屬?!?/p>
李世民無奈地嘆了口氣,對李祐已不再抱任何希望。
他只等此事塵埃落定,便處罰李祐,讓他去幽州度過余生,眼不見心不煩。
兩席案幾擺好,文房四寶齊全,李祐與薛大鼎并肩而坐。
“現(xiàn)在開始吧?!?/p>
李世民淡漠地說:“以半個時辰為限,到時候自然能見分曉?!?/p>
事實上,李世民覺得半個時辰都嫌長,李祐前幾日的功課尚且如此,怎能突然間突飛猛進。
眾人皆持相同看法,書法非一日之功。
然而,當(dāng)李祐執(zhí)筆的那一刻,眾人愣住了,面龐仿佛被熱辣辣的羞愧刺痛。
“天哪,世上竟有如此美妙的字跡,清瘦挺拔卻又蒼勁有力,定是書法大師之作。”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我絕不相信這些字出自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之手,看來我們之前誤解了齊王?!?/p>
“這字跡瘦勁如體,與褚遂良的筆法如出一轍,卻又更顯獨特,是全新的風(fēng)格,齊王才華橫溢,我等望塵莫及啊。”
薛大鼎在一片嘈雜的議論中,心存疑惑,偷偷瞥了一眼,瞬間也被震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