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天縱莫敵 > 《天縱莫敵》大結(jié)局了嗎 周世銘莫敵最新章節(jié)目錄

《天縱莫敵》大結(jié)局了嗎 周世銘莫敵最新章節(jié)目錄

2024-07-05 11:51:45 作者:越嶺山人
  • 天縱莫敵 天縱莫敵

    矢志都為報國仇,我來憑吊念無休。桃花流水春三月,俠骨豪腸土一丘。血染山河猶剩跡,魂歸桑梓也含憂。倭奴未滅身先死,長使英雄淚不收。

    越嶺山人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天縱莫敵》 章節(jié)介紹

《天縱莫敵》的作者越嶺山人是一名新生代作家,但他的寫作手法毫不青澀,而是得心應手,爐火純青,不禁令人嘆為觀止!《天縱莫敵》第3章主要內(nèi)容:第二章天縱(一)僅僅出于對槍的好奇,為了玩槍,離開了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xiāng),未曾想一玩就是二十五年,玩到大.........

《天縱莫敵》 第二章 天縱(一) 在線試讀

第二章 天縱(一)

僅僅出于對槍的好奇,為了玩槍,離開了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xiāng),未曾想一玩就是二十五年,玩到大陸易幟,直到在永??h堡里圩的大山里放下手里的馬牌櫓子。二十五年,每一天都是槍聲,每一天都是炮響,枕著槍聲入睡,伴著炮聲入眠,自己已經(jīng)成了槍的一部分,槍,早已浸透了自己的靈魂。

二十五年,玩了多少種槍,莫敵已經(jīng)記不清楚,從喜愛各種各樣的槍到發(fā)現(xiàn)所有的槍都差不多,認識到好槍差槍不是槍的問題,而是用在什么人的手里。自從放下了槍就再也沒有摸過槍,拿起鋤頭能種菜,操起教鞭能教書。這十年,居住在香港,一個世外無爭之地,每天與學生們談書法講辭賦,已經(jīng)很長時間沒有想起槍,夸張一點的說,竟把槍給淡忘了。

1925年秋季開始從軍,到真正擁有屬于自己的槍,莫敵花了整整一年半的時間,直到1927年北伐進入南京之后才有了一把漢陽造的88式騎槍。

從永福鎮(zhèn)出來,張光瑋帶著五個老兵率領(lǐng)三十六個新丁沿著羅錦的官道向會仙進發(fā),走了一天,斷黑的時候到了雁山,住在岑春煊老都督的雁山園里,這是一個很雅致的私家園林,有桂林山水的奇秀更有蘇州園林的韻味,左有方竹山右有鐘**山,山中藏福來去有水,以方竹、綠梅、丹桂、紅豆著稱,只是用來駐兵實在有點明珠暗投。

張光瑋成功的把漢廠十二的駁殼槍留在了身上,他帶回了三十六個新丁組成了兩個排,他擔任了副連長還兼任其中一個排的排長。五個老兵成了五個班長,三十五個新丁組成了五個班,莫敵成了連部人員,張連副大人的勤務兵。

張光瑋的這個安排是合理的,不為別人,就是因為莫敵實在是年齡太小,個子也太矮,當時廣西的軍隊,大多采用龍州兵工廠生產(chǎn)的快利步槍,這款槍還是光緒年間蘇元春任廣西提督時在龍州縣公母山創(chuàng)辦的龍州兵工廠所生產(chǎn)。為了彌補廣西兵普遍身高不夠的問題,為了在肉搏拼刺刀時不吃虧,快利步槍長度竟然達到一米三五,裝上刺刀的快利長達一米六六,是實足的五尺鋼槍。張光瑋認為莫敵的身高不到一米五,背上這么一把槍,估計是個不小的負擔,不如在軍隊里養(yǎng)個一年半載,吃好喂足,長高一截后再考慮持槍。莫敵對于當勤務兵本能的不愿意,到了第四天,才老老實實聽從了安排,因為第四天發(fā)槍了。

每天一大早起來,跟連部的幾個勤務兵一起,幫長官們打好洗臉水,去伙房打好早餐,長官們吃好喝足后清理干凈,上午的工作就算是結(jié)束,之后就坐在大樹根上看出操。新入伍的兵丁都是一些剛洗干凈腳的農(nóng)民,光著腳走路很穩(wěn),穿上鞋就打踉蹌,出操笑話不斷,走不了齊步走,分不清左右轉(zhuǎn),不是踩掉了前面的鞋就是被后面的推了一個大馬哈,累得張光瑋等班排長舌頭舔灰,喉嚨叫啞,也笑得幾個小勤務兵摟著肚子滿地打滾。

雁山,顧名思義,形如大雁,西邊的土山如同大雁展開的翅膀,雁頭正對著雁山園,高高的大雁頭,長長的雁嘴,直吻向雁山園的大門口,當年桂林鄉(xiāng)紳唐岳修建雁山園時就看中這個地勢,之后岑春煊也認為雁頭所指必是興旺之相。

第四天早上,從雁頭下的小路邊過來了幾駕馬車,拉的是整整幾車的槍支,練了幾天隊列的新丁仿佛被打了雞血,激情一下子給調(diào)了起來。排隊,發(fā)槍,槍到手上,愛不釋手,一個個臉上美嗞嗞的,摟著龍州兵工廠出的老快利步槍,好象摟著心愛的大姑娘。肩槍背槍槍放下,立正稍息向右看,頓時精神了許多,感覺有了槍才正經(jīng)是兵。新丁們也不認識這是什么槍,什么品牌什么規(guī)格什么質(zhì)量。因為在他們看來,只要是槍就行,有槍和無槍,這是質(zhì)的差別,好槍與丑槍,即使有差別也不大。

接下來的幾天出操,士兵們的精氣神大有不同,只是站在樹根下的幾個勤務兵一站就是大半天,眼里透出羨慕的目光。

一個老兵班長走了過來,對莫敵說:“想玩槍嗎?”

莫敵點點頭,當兵吃糧,誰不想玩槍。

老兵叫李善寬,容縣人,二十三歲,為人忠厚,從小幫人打短工,沒有正經(jīng)讀過什么書,十幾歲時在容縣一家學堂里做小廝,跟著學堂的學生認得幾個字,二十歲時,駐玉林五屬的李宗仁粵桂邊防軍到容縣招兵,入伍從軍,三年來,最大的官職就是班長。他是這次去百壽招兵的老兵之一,幾天來,對莫敵比較照顧,知道莫敵對槍的渴望,在自己班上一堆槍支里選了一把自認為質(zhì)量不錯的槍裝好刺刀后遞給莫敵,滿足一下他的好奇心。

莫敵不太好意思的笑了笑,接過槍,端在手里。這明顯是一把舊槍,經(jīng)常摸的地方有點發(fā)亮,槍托也有磨損的痕跡。槍有點長,比自己在家里練武時的齊眉棒還要長,把槍立在地上,槍托柱地刺刀尖比自己的頭頂還要高出一大截,莫敵感覺有點象叔叔教自己練過的短鐵槍。

莫敵把步槍當成了短鐵槍隨手一揮,步槍立即綻出了幾朵槍花,莫敵也仿佛回到了家鄉(xiāng)的小河邊,手里所持的正是叔叔為他特制的五尺硬把短鐵槍。前點槍后點槍把身邊看熱鬧的士兵逼開,一招鳳凰點頭拉開了槍勢,虛步崩槍、弓步刺槍、換步刺槍,步槍仿佛一條出水蛟龍在莫敵身邊蕩起一層層虛影。莫敵的槍法學自于叔叔莫少華,莫少華的槍術(shù)來源于民間,招法樸素,極其簡單,以刺為主,很少劈擋,是中平槍的變支,有道是“中平槍、槍中王,當中一點最難擋”,整套槍法,出槍虛實相間,槍點變幻多端,不愧為百兵之賊。

周邊的士兵們都看入了神,手里這條武器,到底是步槍還是鐵槍,這玩藝到底是靠子彈殺人還是靠刺刀殺人,但是有一點他們一致承認,有莫敵這種玩法,沒有子彈的步槍也是能夠殺人的兇器,絕對不是沒用的燒火棍。

莫敵最后一招翻身馬步劈槍,完成了全套動作,輕輕收勢,步槍緊貼著身子,刺刀竟微微發(fā)抖。

全場靜寂了一下后,暴發(fā)出雷鳴般的掌聲。

李善寬走到莫敵面前,說:“之前在百壽,聽說你打遍永寧州無敵手,還不敢相信,這回看來是真的了。我去跟連長說說,給你配槍。”

莫敵笑了,看到周圍士兵們敬佩的目光,一鼓傲然之意由然而生。想起這兩天看到士兵們出操時的背槍要領(lǐng),左手提起步槍,背帶與肩同高,右手卡好背帶,左手輕輕一推,步槍就穩(wěn)穩(wěn)的掛在肩上,姿式標準,動作瀟灑,圍觀的士兵不少都認為,自己雖然經(jīng)過了幾天訓練,動作還趕不上莫敵。

李善寬看到莫敵耍帥,也不由豪氣大增,小跑兩步,來到莫敵側(cè)面,發(fā)出了標準的口令:“立正!”。

莫敵挺胸收腹,兩腿挺直,上身正直,微向前傾,兩眼平視,左手自然下垂,右手緊扣槍帶。

“稍息!”李善寬繼續(xù)發(fā)出口令。

莫敵應聲將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上身則保持立正姿勢,紋絲不動,真正做到站如青松。

這里的操練把周圍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來,張光瑋也在遠處暗自點頭,練過功夫的就是不一樣,一舉手一抬足皆有章法,每天在傍邊看,竟然比每天在場里練的還要標準三分。

聽到身邊傳來的喝采聲,莫敵來勁了,小胸脯挺了又挺,小眼睛突了又突,一副得意的樣子。耳邊傳來李善寬:“起步走”的口令,抬腿就走。

別扭,相當?shù)膭e扭,莫敵分明感覺到一種從沒有遇到過的別扭,竟然是槍托在敲打他的后跟,后跟每碰一次槍托,肩上的槍就往上一聳,三下兩下,槍就變得歪歪扭扭。

這時耳邊竟然傳來:“跑步走”的口令,莫敵不加思索起步就跑。

未跑兩步,莫敵覺得有人在后面別了自己一下,一個踉蹌栽到在地,肩上的槍也飛出去老遠,幸好是泥巴地,雖然弄得一身泥土,卻也沒有摔出個好歹來。

這一下兔起狐落,把圍觀者嚇了一大跳,緊接著就是沖天的笑聲。

李善寬嚇了一大跳,他看得很清楚,是莫敵在跑步時搶托晃來晃去,別中了他的腳,連忙跑過去,把莫敵扶起來。

莫敵滿臉的灰土一臉的沮喪,坐在地上,眼睛里差點沒落下淚來。

見此情景,張光瑋走了過來,大聲說:“站起來?!?/p>

莫敵連忙站了起來,望著張光瑋。張光瑋知道這個時候必須要讓這個半大小子做點事,讓他迅速從沮喪中擺脫出來,這點打擊如果都不能承受,將來還打什么仗殺什么人。

“把槍揀回來?!睆埞猬|命令道。

莫敵連忙跑過去把槍揀回,站在張光瑋面前。

“立正?!睆埞猬|的口令明顯不如李善寬威風,李善寬的口令是軍營中常用的方式,張光瑋的則是學校里上體育課的口令,雖然威嚴不足,勝在口齒清楚,周圍的士兵都停住了笑聲,看著他們的副連長。

“把槍給我?!睆埞猬|把莫敵手里的槍接了過來,斜背在身上,槍口在左肩部,槍托在身子右側(cè),說:“跑步的時候,要把槍胯過來背,知道嗎?”

“知道了!”莫敵回答。

“再跑過?!?/p>

隨著張光瑋的命令,莫敵接過槍,斜背在身上,跑了幾步,這回好了,槍托再也不打屁股。

張光瑋走到一邊,連長陶松笑道:“光瑋兄對這個小子還真是另眼相看??!”

張光瑋回答道:“這是一塊好鋼,需百煉而成,將來,成就只怕還在你我之上?!?/p>

陶松看著遠處與士兵樂成一片的莫敵,之前摔跤的陰影完全釋放,只是身上的灰塵還是那么的多,將來的成就,呵呵,誰也不敢說。

陶松這個連,是李宗仁定桂軍鐘祖培第三旅周祖晃第六團下屬,這是一支全新組建的隊伍,戰(zhàn)力基本是零。連長陶松二十二歲,號培松,字鴻壽,鹿寨人,本來是柳州一家貿(mào)易商行的員工,不久前李宗仁與沈鴻英爭奪柳州之戰(zhàn)結(jié)束后,他在柳州被裹脅入伍。來到軍隊里呆了幾天,覺得從軍也不錯,與其在地方上今天被這個打明天被那個搶,不如自己穿上一層皮,也好去打打別人搶搶別人。一不做二不休,弄了一筆錢給營長,給自己買了個連長的位置,也算是一官半職,起步不低。營長李紹杰,年紀不小,卻是個混混,靖邊化峒人,此人不學無術(shù),專橫跋扈,仗著曾經(jīng)是李宗仁的勤務兵救過李宗仁的命在定桂軍里無人敢惹,至于練兵,絕對的外行,至于打仗,一味的蠻干。這樣的隊伍將來會有什么成就,陶松只能呵呵。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