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大燎原》 章節(jié)介紹
《星火大燎原》是一部故事內(nèi)容新穎的小說,作者紅圣火不落俗套,標新立異,為讀者呈現(xiàn)了前所未有的精彩畫面。小說《星火大燎原》第2章內(nèi)容:今年夏天,被譽為“行走計算機”的張佑斌,被軍方臨時選調到ZRH軍事基地,負責記錄和檢查基地開展的夏季實戰(zhàn)大演.........
《星火大燎原》 第二章 出手吧 在線試讀
今年夏天,被譽為“行走計算機”的張佑斌,被軍方臨時選調到ZRH軍事基地,負責記錄和檢查基地開展的夏季實戰(zhàn)大演習。
在幫忙排查未引爆場地時,為了保護戰(zhàn)友,張佑斌被一顆莫名其妙啟動的炸彈給炸穿越了!
縱使張佑斌再天資過人,這突兀而來的兩世為人,還是讓他大腦宕機一片空白。
一陣急促的槍聲和吵鬧聲從身后傳來,瞬間把張佑斌驚醒了過來。
他返身趴在地上躲好,探頭一看,十幾個紅軍裝扮的戰(zhàn)士朝他這邊山頭跑上來了。
后面緊追的國軍軍官扯著鴨嗓子大喊著:“弟兄們,**沒子彈了,沖上去捉活的!上面說了,死的不值錢,活捉到一個,賞兩塊現(xiàn)大洋!”
本來筋疲力盡的國軍士兵們有了賞金刺激,嗷嗷叫著向上沖抓俘虜。
紅軍戰(zhàn)士們拼命反抗,但彈盡糧絕早就累脫了的他們還是被打倒在地。
國軍士兵們猖狂地笑罵著,按住一個個紅軍戰(zhàn)士,掏出繩子準備捆起來拉回去領賞。
他們忙著捆人,礙事的步槍都被胡亂地扔在了地上。
眼見只有兩個國軍士兵收起步槍背好,邊警戒邊看熱鬧。
張佑斌不再等待,兩手一撐地,蹭的一下跳起身,閃電般沖了下去。
下山猛虎般沖到敵人眼前,他一個勢大力沉的窩心腳狠狠地踹中警戒的國軍士兵。
國軍士兵瞬間整個前胸塌陷,狂吐一口血倒斃當場。
另外一個警戒的國軍士兵驚恐萬分,他慌不迭地斜身摘下背上的步槍,拉動槍栓剛端起來準備開槍。
卻不想被張佑斌左手抓住步槍下劈猛地一拉,槍奪過來的同時,張佑斌的右拳順勢狠狠地擊中警戒國軍士兵的喉骨,隨著響亮清脆的骨頭碎裂聲,這個國軍士兵也倒斃當場。
閃電般干掉兩名警戒士兵的張佑斌沒有耽擱。
他猛躥幾步后上前一把抓住驚呆住的國民黨軍官,一拉一帶中,張佑斌驟然高抬的右膝已經(jīng)狠狠撞斷軍官的脖子,這個國民黨軍官還沒有喊出一個字,就當場交待了性命。
說時遲,那時快,其實這一切都發(fā)生在電光火石般的瞬間。
張佑斌快速搶起國民黨軍官腰間的駁殼手槍,往大腿上一蹭,子彈上膛,“砰、砰”朝天開了兩槍,響亮的槍聲徹底震住了現(xiàn)場所有人。
大家扭身抬頭定眼一看:
一個身穿破衣爛衫的高個子青年,左手端著步槍,右手斜拿著駁殼手槍,駁殼手槍的槍口正冒著青煙。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前一刻還咋咋呼呼,喊打喊殺,耀武揚威的國民黨軍官已然死在青年的腳下。
一個紅軍戰(zhàn)士率先反應過來,猛地掙脫起身后,快速搶起地上的一支步槍。
他快速拉動槍栓指向旁邊的國民黨士兵然后大喊道:“同志們,快,撿起槍,看住敵人!”
所有的紅軍戰(zhàn)士聽后都反應了過來,他們掙扎起身,紛紛抄起身邊的武器,把國民黨士兵們反包圍了起來。
張佑斌冷冷地掃視全場大聲喊道:“我不想多殺人,雙手抱頭,老實蹲下!”
國民黨士兵們看看眼前瞬間被擊斃的排長和兩名兄弟,知道再反抗就是橫尸當場,紛紛停下拿槍反抗的念頭,個個如聽話的鵪鶉般配合著雙手抱頭蹲下投降。
眼見紅軍戰(zhàn)士把敵人都控制住,松下緊繃心神的張佑斌,頓時感覺腹中腸胃劇烈翻騰,一張臉瞬間憋得通紅。
率先拿槍的紅軍戰(zhàn)士走過來誠懇地感謝道:“小兄弟,謝謝你的救命之恩。你太厲害了,感謝你救了我們這么多人!”
張佑斌快速平復頭次殺人帶來的極度不適感,認真打量著走過來的戰(zhàn)士:
八角帽、紅五星、紅領章、灰軍裝,年齡二十歲出頭。
張佑斌試探地問道:“不客氣!大哥,請問你們是紅軍嗎?”
紅軍戰(zhàn)士認真地回答道:“是啊。小兄弟,請問你是?”
張佑斌回答道:“我叫張佑斌,連年戰(zhàn)亂,家里沒人了?,F(xiàn)在也沒有親戚可以投奔,一路不知不覺逃難到這里的?!?/p>
紅軍戰(zhàn)士問道:“這年頭活著不容易??!不過,張佑斌兄弟,你身手太厲害了。這三兩下功夫,就把敵人都制服了。冒昧地問一下,你從哪里學的?”
張佑斌回答道:“這位大哥,你過獎了。我這一身功夫是老師傅教的。他曾是參加過北伐革命的老兵。”
紅軍戰(zhàn)士說道:“張佑斌兄弟,要是你沒有什么去處,就參加我們紅軍吧。我們紅軍是替窮苦老百姓打天下的隊伍?!?/p>
張佑斌沒有著急回答反而接著問道:“這位大哥,請問今天是什么日子?你知道這里具體是什么地方嗎?”
紅軍戰(zhàn)士沒有猶豫耐心地回答道:“今天是民國23年11月30日。這里是灌陽縣新圩鎮(zhèn)。”
民國23年,平行時空藍星歷剛好是1934年。
1934年11月底,豈不正是**紅軍血戰(zhàn)湘江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