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戰(zhàn)封神榜》 章節(jié)介紹
情迷亂古的這部小說《再戰(zhàn)封神榜》,代入感很強,場景構思非常巧妙,主角鴻鈞沈逸的一顰一笑,一肌一容都入木三分,讓讀者為之驚嘆,值得一看。該小說第3章內容介紹:云昭宗隆慶二十二年正月初一日,歲在癸未,日合丙丑。隆慶帝升班坐朝,百官朝賀。隆慶帝心.........
《再戰(zhàn)封神榜》 第三章 金鑾殿忠臣以死諫;下江南老黿說興替 在線試讀
云昭宗隆慶二十二年正月初一日,歲在癸未,日合丙丑。
隆慶帝升班坐朝,百官朝賀。隆慶帝心神大好,又兼九州太平無事,轉念間,起了那游歷江南之意。
旋即大開金口,頒玉制曰:
“朕在位間,天下承平,四方拱服。此朕累世守業(yè)之功也,又值江南之地初定,故而朕欲巡幸江左,撫慰黎庶蒼生。
尚可考核江左新晉選派官吏,是否勤政愛民,問詢百姓生活是否安泰。眾卿意下如何?”
百官聽罷,頓時便知帝王心意,所謂巡查,無非借機游山玩水罷了。
朝中此時多尚清正之風,隆慶帝金口一開,便有諫議大夫楊顯之,出班奏曰:
“啟吾皇,自我朝太祖會寧帝統(tǒng)合草原諸部,太宗天元帝崇尚教化,學習中原的禮教、制度。方有世宗興泰帝乘明庭大亂之機南下,奪取了九州神器,坐**南為天下制。
世宗之后,元宗太康帝繼世宗之志,南下江左,剿滅南明。又內除專權之奸佞,北掃亂邊之胡寇。四方拜服而天下定,悉如南疆三藩,東南海賊。
不過喪家之犬,一靖而平。
元宗之后,宣宗開平帝、章宗延熙帝,兢兢業(yè)業(yè)共計五十七載,勤政愛民,積累國庫,還富與民。方才有了這隆慶盛世。
陛下啊,您怎可忘先祖的創(chuàng)業(yè)之艱,列宗的守業(yè)之辛,而大興土木,靡廢天下乎?”
隆慶帝聞言,心中猛地怫然不悅,那楊顯之說完這些話以后,百官中更是有將近七成的官員,附楊顯之之議。
古來君王最重威嚴、專政,最忌憚的也是那武將弄兵、文臣朋黨。
今日這兩點,均犯了隆慶帝心中的忌諱,頓時胸中怒氣迸發(fā)之下,便發(fā)了那雷霆之怒。怒拍了一下身前的龍案,隆慶帝怒聲道:
“禁軍侍衛(wèi)何在?”
“末將在!”
隆慶帝問罷,便有數(shù)名身著明光鎧的侍衛(wèi),進殿中來聽候訓示。
隆慶帝下令道:
“今有諫議大夫楊顯之,罔顧禮法,以微末之臣逆上邦天子,勾連臣下,有藐視君王之嫌。
著爾等將其拿下,拉出拱門外,重杖七十。若是身死倒還罷了。若是沒死,便革去官職,永不敘用。若有為之求情者。與之同罪并罰?!?/p>
令旨下后,隆慶帝旋即拂袖而去。不一時,那楊顯之便被拉出拱門之外,噼里啪啦的一陣鞭責之聲。
等行刑完畢,楊顯之一身盡皆傷痕,元氣大傷,只剩下一口氣吊著,心中頗有怨懟之意。
下朝之后,楊顯之被拉回府中,猶自仰天大呼勸諫之言,三聲呼畢,于當日夜歿于府中,時年三十七歲。
朝中官員聞之,心中莫不嘁嘁,隆慶帝南下之意再無百官阻攔。
帝王巡游,非尋常之事可比,自正月里,朝中便動員了起來。
工部下令各府道臺,修葺隆慶帝南下一路上的基礎設施,并帝王巡幸江南的陵園、龍舟之類。值此,便花銷靡廢。
更遑論別的了,例如那吏部著手沿途官員的接駕事宜,地方官吏尋常難見圣駕一面,有此機會,更是各個邀功,大顯神通。
動用府庫,修葺行宮、花園等等,不知挪用了其間多少費用,也不知貪墨了多少進了自己的口袋,府庫中的銀兩不足了,便從民間獲取。
不知不覺間,民間漸有怨望之言。值此兩點,便可見一斑,更別說其他的了。
且說那楊顯之一道真靈不滅,被監(jiān)視京都的紅黑二判知曉,念其忠貞不屈,敢于直言諫君,也是個能臣干吏。
二判官不忍將其投入輪回、真靈就此渙散,遂將其帶入到了冥司之內。一來是向圣賢稟告前事,二來也能向圣賢請旨,準其入冥司當差。
大約兩個時辰之后,冥司平心大殿,后土圣人問詢楊顯之之后,已經(jīng)弄清楚了去歲隆慶帝大鬧平心廟的原委,也知道了這隆慶帝是何等的荒唐霸道。
心中早就已經(jīng)怫然不悅,可是這云清尚有一百四十多年的氣運,自己又不能動手干預,不然恐自己會惹怒天道,降下天譴,就算自己有功德金身護體,也架不住天道降罰啊。
心中念頭急轉,便吩咐黑判官包拯道:
“黑判,這楊顯之也算是個忠正敢言之輩,如今都市王殿中,還差一個整理文案,勘察過往文簿的文職官吏,就讓此人去吧。你且領著此人前去都市王的殿中述職便是!”
黑判領了法旨,便帶著楊顯之的真靈,往都市王殿中去了。
旋即,后土圣人又吩咐道:
“紅判官,你且去讓人擊鼓鳴鐘,召集十殿冥王前來平心殿議事?!?/p>
“諾!”
待二人離去,后土心中譏笑,想當初人皇帝辛題詩侮辱媧皇,媧皇派遣軒轅墳三妖前去霍亂商朝,其后便常有所謂的道德之流,前往朝歌降妖。
平白的引來了無數(shù)爭端,如今自己掌控輪回,其中可掌控轉圜的余地可就很多了。
念頭轉罷,十代冥王已經(jīng)到來,后土施法術,屏蔽了殿中天機,與眾人面授機宜。
此事暫且按下不提。
…………
山對海,華對嵩。四岳對三公。
宮花對禁柳,塞雁對江龍。
清暑殿,廣寒宮。拾翠對題紅。
莊周夢化蝶,呂望兆飛熊。
北牗當風停夏扇,南簾曝日省冬烘。
鶴舞樓頭,玉笛弄殘仙子月;
鳳翔臺上,紫簫吹斷美人風。
調寄《鳳玄令》。
隆慶二十二年四月初五日,江南之行的準備,在朝廷的全力準備之下,已經(jīng)妥當。
于此日辰時,在有司的引領下,隆慶帝的龍舟當先而行,其后百官、嬪妃、儀仗隊、禁衛(wèi)軍所乘的豪華船舶,隨著隆慶帝的龍舟。
從京都南邊的瀾州,即淮泗大運河的北方港口,揚帆起航,一路上浩浩蕩蕩,地方官吏對這些人侍候的是極盡周到,這讓隆慶帝一行,那是心中愉悅,頗有豪邁之感。
此一行,也貌似激發(fā)了隆慶帝潛在的屬性,每過一個州府、名勝、古跡,均要題詩一首,若是沒有筆墨的話,就在其中蓋上自己的玉璽印章。
若是這題款、印章,果真文采斐然,雕工精良也還罷了,可隆慶帝那兩把刷子,還真入不了眼。尤其是那印章還是隆慶帝閑暇之時所刻,上有“十全老人”四個大字。非是名家鐫刻。
這一幕只看的文武百官齊齊扶額嘆息,偶爾的時候吧,還有那么一兩名自是甚高的臣子,不想帝王這般粗俗的東西傳世,尚能上前,將隆慶帝所作的雕刻、詩詞修改一二。
可惜時間一長,次數(shù)一多,百官也就沒人再愿意管這閑事了,愛怎么樣怎么樣吧!
行船不比陸地行走,要比那個快上許些,五月初五之時,隆慶帝一行已至江南應天府的南源縣,此地古名石頭城,歷史上多有王朝在此建都。
時至孟夏時節(jié),秦淮河兩岸,自是花紅柳綠,百姓貨賣叫喊之聲此起彼伏,亦有那清館瓦舍之內,歡聲笑語不斷傳來。
只勾的隆慶帝心癢難耐,其見慣了大家閨秀,這種鄰家女子、瓦房伶人,在隆慶帝看來,卻是別有一番風味,這也引起了一段帝王韻事。
這些自不多說,且說那隆慶帝率領百官,于南源縣內登岸游玩,不自覺間走到了一處所在。
只見其中亭臺樓閣,好一派江南園林之秀,山川錦毓之美。
隆慶帝轉首問曰:
“此乃何地?”
問罷,便有應天府尹、南源縣令二人,上前回君王問話,并為隆慶帝講解其中緣由:
“啟吾皇萬歲,此地乃是前朝太祖,洪武皇帝的陵寢所在?!?/p>
隆慶帝一個是感慨江南園林的秀美,一個是對前朝洪武帝心有好奇,便由二人帶領,率領著百官進內游玩一番。
不自覺間,時間已經(jīng)到了下午,隆慶帝走到了一處涼亭之內,有些人困馬乏,饑腸交迫。
遂令百官散去,只留下數(shù)名近衛(wèi),在一旁伺候,用罷膳食,隆慶帝昏昏沉沉間,便在石桌上假寐了起來。
在那半夢半醒之間,隆慶帝只見自己,身處于一片江海之內,有一百丈方圓的老黿,對著隆慶帝開口說起話來:
“你便是那人間帝王嗎?”
隆慶帝又驚又怒間,喝問道:
“你是何方妖邪,竟敢來此昧主欺君?!?/p>
只見那老黿卻不生氣,卻哈哈大笑了起來,說道:
“你雖名為人主,卻不過也是個人身,壽數(shù)不過甲子而已,敢與我叫嚷,真?zhèn)€好膽!”
說起話時,那老黿卷起龐大的身軀,攪弄的江河之內,一片驚濤駭浪。隆慶帝哪里見過這般氣勢,連忙口中求饒。
攪弄了半晌之后,這老黿才講起了自己的來歷:
“我本妖身成道,年歲已經(jīng)不記得了,我只聽我父母講起,說我出生那年,我母在長江中段的江底,將我生產(chǎn)。
那一年也正該人間大亂,長江之上船來舟往,不斷的有人廝殺拼戰(zhàn),我只聽長江水族的前輩說起過,那一戰(zhàn),正是聞名人間史書的赤壁之戰(zhàn)。
我父母唯恐人族拼殺的戾氣,污染了我那年幼的心竅,便帶領著家中幾個兄弟姐妹,一起遷徙到了這里定居。
當我三百歲之時,我父母因為沒有機緣,不能修身成道,相繼病逝,猶記得那年北方人族南下,統(tǒng)一了九州世界,建國號大隋。
也就是那一年,我借著東海傳來的風向,由長江之口入了大海。也合該我有機緣,剛入大海,便吞噬了一條不知名的海魚,身體與那海魚相互融合。
竟然進化了我的血脈,讓我得以返祖,有了一絲龍氣。自此我便在那東海之中,潛心修行。自古修煉不記年,等我出關之后,時間已經(jīng)過去了五百多年。
而那人間又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王朝,我只記得當時的國號為宋,當時的國君號為英宗。
當時我已經(jīng)修煉有成,便借著東海的海潮,進入到了我這昔日的棲息之地。
說到這里,我倒是想起了一些往事,當時我從??谌雰群?,因為走的緊了,不經(jīng)意間冒犯了當時到內陸江河游歷的東海小公主。
當時的她化身成為一只小金魚,也怪我實在是有眼無珠,修為剛到玄仙,竟不認得已經(jīng)天仙修為的東海小公主的變化。
因為我的冒失,差點為我引來了殺身之禍。東海龍王派遣東海水族,令長江水族配合,日夜在長江流域之內巡視,誓要將我懲戒一番。
虧的我命運不錯,正當我躲了差不多將近一個甲子之后,我也終于被東海水族找到,將我困到了一處江南湖泊之中。我記得那湖泊正是當時臨安府的西湖。
也合該我命不該絕,正當那些東海水族對我行殺戮之時,但見那西湖一處涼亭之上,一道血光閃過,只聽得一聲狷鳴。
這名叫之聲,直透三界。虧的那些人族愚昧,只有我等修士方能聽見。
待叫聲停下之后,我并那些東海水族俱往天空,抬頭看去之時。只見一片烏云蔽日,一只金翅大鵬雕在天空翱翔。
而那金翅大鵬雕,正是西方小乘佛教教主,多寶如來駕下的護法神,相傳其平生最好葷食,尤以水中龍族最喜。
只見它翱翔之后,幾個俯沖間,那方才還圍困我的東海水族,已經(jīng)被他吃了個精光。
我驚懼的看了看它,而那大鵬好像對我也沒啥興趣似的,一個鼓翅,便往西方而去,眨眼間已經(jīng)不見了蹤影。
當我回過神來之后,我的身旁猛地出現(xiàn)了數(shù)滴本源血跡和一行字。
而那一行字中提到,這血液正是上古洪荒之時,龍生九子之一負屃的本源。當初負屃曾為大禹搬山挪岳治理洪水建有大功,這便是其那時留下的。
后面還有一句,說是讓我修煉有成之后,在江南佐漢皇驅逐胡虜,重建中華。
我見過了那大鵬的兇悍,自是不敢違逆分毫,急忙吞了負屃本源修煉去了。
當我再次出關之時,恰是二百三十年后,正值人間再次大亂。當時我于江底窺視,只見一群身著胡服甲冑的兵士,乘舟追擊一身著紅袍的漢人。
我當時心中有感,便攪弄江湖,淹了那些胡人,以自身馱起那漢人至江南某地。
后來我才知曉當年我遇大鵬的那處亭子,正乃是西湖之上的風波亭。而我后來所救之人,正是江南義軍首領朱重八,后來此人在稱帝之后,便將我之樣貌樹立在其寢宮所在,并立碑文,記載過住之興替。
爾等亦是北疆邊民入寇中原,本該為我所厭??墒俏肄D念一想,當年大鵬的救命之恩我已經(jīng)報答過了,我本妖族出身,對于你們人族的內斗,我本不該參與。也不該對你們有胡漢之分。
可惜的是我曾受洪武帝樹碑立傳之恩,便再也見不得你驕奢無度,魚肉百姓的舉止。
故而我此番前來勸你幾分,好生善待百姓,不然的話,恐你們云清王朝的大禍就不遠了?!?/p>
這老黿說罷,身形一閃便已經(jīng)消失不見,而假寐之中的隆慶帝猛然驚醒,心中驚疑不定,抹了一下額頭上的冷汗,看著洪武帝陵寢前那馱碑的異獸石像,久久未曾言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