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網(wǎng) > 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 > 主角朱棣朱高熾大結局如何 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大結局第3章

主角朱棣朱高熾大結局如何 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大結局第3章

2024-07-02 04:35:57 作者:鍵盤戰(zhàn)斗家
  • 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 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

    家父朱棣,未來的永樂大帝,祖父父朱元璋,現(xiàn)在的洪武大帝。兩位超級卷王,建個廁所都要親自規(guī)劃的工作狂魔。一位一統(tǒng)山河;一位建立永樂盛世。穿越成朱高熾,未來的太子,感覺自己也得留下點什么,于是決定從工業(yè)革命開始?!斑青赀青??!辫F軌上,列列火車裝滿了煤,從草原上運往全國各地?!皢鑯”汽笛聲響起。港口,鐵甲輪船開動世界?!皣}噠噠?!避娧フR的腳步聲!

    鍵盤戰(zhàn)斗家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歷史
    立即閱讀

《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 章節(jié)介紹

《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的作者鍵盤戰(zhàn)斗家是一名新生代作家,但他的寫作手法毫不青澀,而是得心應手,爐火純青,不禁令人嘆為觀止!《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第3章主要內容:半個月的時間。整個北平城市井之間,都是關于大鐵球實驗的話題?!按箬F球實驗,說明了.........

《工業(yè)大明從北平開始》 第三章 真空裝置 在線試讀

半個月的時間。

整個北平城市井之間,都是關于大鐵球實驗的話題。

“大鐵球實驗,說明了真空的存在?!?/p>

去現(xiàn)場看見過實驗的人,津津有味的向沒去的人們講述。

“什么是真空?”

有人反問道。

“真空就是真空啊,說了你也不懂。”

“嘁?!?/p>

話題不愉快的終結。

生活還要繼續(xù),沒有絲毫的變化,人們還是過著原來的生活,話題很快遺忘,開始了新的話題。

燕王出征,打勝了沒有?

怎么一點消息也沒有傳回來呢。

這才是關乎百姓們的大事。

熱火朝天的只有冶鐵所。

大明官辦冶鐵機構,全國共置十三所。

北平?jīng)]有。

北平的冶鐵所,歸燕王管理。

萬三是北平出名的工匠,徒子徒孫遍布各地。

因為萬三的名頭,朱高熾才主動找上他。

光有名頭,沒有真手藝,在大明是混不下去的。

所以朱高熾不擔心對方是濫竽充數(shù),后世那些個的口上專家。

自從實驗歸來后,萬三開始足不出戶,閉門造車。

很快就制成了一根長管子,放入四丈五的水井中,根據(jù)真空原理,制造的真空裝置獲得成功。

但出現(xiàn)了一個怎么也解決不了的問題。

“當水抽到三丈高,再也無法繼續(xù)升高,用盡了能想到的所有方法,也無濟于事?!?/p>

和朱高熾長久的打交道,消除了敬畏感,萬三才深感燕王大公子平易近人。

在自己的手藝上,萬三恢復了該有的正常。

朱高熾是嘴遁強者,讓他動手就會原形畢露。

不過到底是經(jīng)歷過信息大爆炸的時代。

很多事情雖然不精,卻能說個一二。

在大明朝,誰也能唬得住。

至少身前老匠戶萬三的眼里,朱高熾就屬于魯班在世,天賦絕頂,老天爺賞飯吃。

可惜。

偏是個貴人。

浪費了好天賦。

不然自己收為關門弟子,豈不是美滋滋。

“這不是真空抽上來的水。”朱高熾仔細看了兩眼,肯定的說道:“這水不是真空吸上來的,而是在井底被大氣的重量所壓迫,進入管道之內?!?/p>

朱高熾證明了他的才能。

例如發(fā)現(xiàn)了真空的存在,那么他提起新的東西,老匠戶萬三能接受,只會認為自己不懂而已。

“真空在大氣中是無法存在的?!?/p>

萬三忍著老臉不好意思的求問:“大氣是什么?”

“大氣就是包圍土地上的空氣?!?/p>

北平的冶鐵所,工匠很多,但是被人稱為匠頭的只有幾個。

古人的求知欲是很高的。

為了求知,古人愿意付出生命。

又如圣人所言:“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表明了學無先后,達者為先。

還有不恥下問等等。

真空是新知識,其余的幾名匠頭不甘人后,不愿意被萬三超越,主動的圍了上來。

萬三撇了撇嘴,也無可奈何,只能任由他們旁聽。

“大氣就是空氣啊?!?/p>

空氣眾人都懂。

道家稱之為“空炁”。

蘇軾的《龍虎鉛汞論》中記載:“方調息時,則漱而烹之,須滿口而后嚥。若未滿,且留口中,候后次,仍以空氣送至丹田,常以意養(yǎng)之?!?/p>

不過此時的人們,對空氣的概念,還保留在氣息,元氣,清氣等印象中。

不過不要嘲笑他們。

古人的觀點并不落后。

馬拉大鐵球的實驗,還在三百年后呢。

朱高熾簡單的介紹了下大氣壓,然后告知萬三,他的發(fā)明為什么會失敗。

“直到進入抽水機的真空部分的水的重量,等于在大氣中的水的重量的時候,水就不再升高。”

“真空并沒有被破壞,而是在水的重量,和與之抵消的空氣重量之間保持平衡?!?/p>

眾工匠埋頭思索。

匠頭畢竟是匠頭,萬三很快想到,提出一種方法:“如大公子所言,是否用一種比水更重的汁水,升起的高度,就會比水升起的高度更低呢。”

“用汞可以試試看。”

萬三的話音剛落,旁邊的匠頭立馬提議道。

“山上的大氣壓,比海邊的大氣壓要小,可以用水和汞比對,很輕易就能得出結論?!?/p>

朱高熾的話,讓工匠們欣喜不已,恨不得現(xiàn)在就去試試。

和眾人不同。

萬三知道朱高熾想要什么,忍住了心中的求知欲,提出了朱高熾在意的問題。

“咱的鐵器是按照大公子的理論打造出來的,為何卻失敗了呢?”

“因為里面還有空氣,并不全是真空?!?/p>

“已經(jīng)做到這種地步還不夠?”

萬三感到氣餒。

在他的認知里,已經(jīng)想不出其余的辦法。

如何徹底解決真空問題?

看著喪氣的工匠們,朱高熾沒有灰心。

發(fā)現(xiàn)了真空,如何徹底解決真空問題,困擾了西方各國數(shù)百年之久,多少人集思廣益,哪里是萬三輕易就能想明白的。

不過朱高熾沒有失去信心。

蒸汽機。

他一定要造出來。

因為他對中國古代工匠的能力信心十足。

西方的發(fā)明家,大多數(shù)其實和萬三一樣,都是工匠出身。

無數(shù)的發(fā)明家,也是在工廠做學徒開始,或本身是工匠,識字率并沒有比中國工匠要強。

而中國工匠在古代的發(fā)明,所制造出來的商品,在世界商貿上一直是核心壟斷地位。

巨大的貿易逆差,讓無數(shù)的白銀輸入中國,把一個貧銀國,變成以白銀當做貨幣的國家。

靠的是什么?

祖宗們長得帥,所以能當飯吃么。

西方文明超過東方文明,除了后來清朝的閹割文化,讓東方文明倒退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西方的工業(yè)革命。

其他都是扯淡。

很多自媒體各種自貶吸引流量,普通人失去自信,不信國內的著作,只信國外的書籍。

但他們看都沒看過,不知道人家老外的書卻不是這么說。

西方學者很清晰的指出,唯英國的工業(yè)革命。

美國人著作的世界科技通史,書中明確表示,在十五六世紀以前,中國的技術,總體上是超過西方的。

所以朱高熾想要在大明初期制造出蒸汽機,并不是癡心妄想。

以大明工匠的技術能力,自己只需要提供方向,不能制造出來才叫天方夜譚。

就如兩百年后,荷蘭這位海上馬車夫,他們最厲害的蓋倫戰(zhàn)艦,不也是被大明工匠輕易的仿制出來。

讀書越多,了解歷史越多的人,越是對古人的智慧充滿了服氣。

他們沒有輸。

一直跑在世界第一列。

當清朝時,西方才發(fā)明出的蒸汽機,工業(yè)之母,是新時代的標志。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