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屢獻毒計,老朱慌了》 章節(jié)介紹
小說《大明:開局屢獻毒計老朱慌了》,是目前很火的一部小說,無論從人物(林澈朱元璋)形象的設定,還是故事情節(jié)的波瀾起伏,都深受讀者的喜愛?!洞竺鳎洪_局屢獻毒計老朱慌了》第1章介紹:“再堅持幾天,到秋后問斬,就可以回到前世了。”洪武八年,應天府.........
《大明:開局屢獻毒計,老朱慌了》 第一章 在線試讀
“再堅持幾天,到秋后問斬,就可以回到前世了?!?/p>
洪武八年,應天府,詔獄。
林澈穿著囚服,心情愉悅。
半個月前,林澈穿越到大明,成為一名參加殿試的貢生。
不出意外。
這一世,林澈將成為一名大明進士,開始自己官場生涯。
然而,熟讀歷史的林澈清楚,想在殘暴的洪武帝手下做官熬出頭,地獄級難度!
史載,洪武大帝朱元璋對官員極端殘暴,四大案里,數萬官員腦袋落地。
凌遲處死、剝皮楦草、誅滅九族…怎么狠怎么來。
就說金陵現在,每天都有一批批官員,經過酷刑后,被押往廣場砍頭。
多是空印案和揚州舞弊案牽連的官員及其家眷。
就在林澈感到絕望時,系統(tǒng)開啟了。
提示他,只要他被朱元璋處死,就能回到現代。
于是乎。
殿試策論上,林澈洋洋灑灑寫下《科舉取仕,誤國誤民疏》!
當著滿朝文武,痛批科舉取仕弊政。
他的行為已不是揭老朱的短,是打他的臉。
朱元璋勃然大怒,被當場拿下,押入詔獄,等候秋后問斬。
進了大獄,林澈本以為自己要吃些苦頭,才能修成正果,回到現代。
哪知道被打入詔獄半月,自己像被遺忘了一樣。
正胡思亂想,就聽牢門一陣響動。
接著牢門打開,典獄站在門口恭敬道:
“林先生,那位爺已經備好了酒菜,請您移步過去?!?/p>
那位爺?
是林澈在詔獄結識的一位勛貴二代。
自稱叫做朱二。
據他自己說因為跟老子鬧別扭,被關到詔獄反省。
到底是不是這樣,林澈也懶得去問。
反正就要被砍頭了,哪里還管別人家的閑事。
自己舒服就行。
還別說,每天陪他聊聊天,上上課,就被好吃好喝的伺候著。
整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林澈翻身坐了起來,“帶路!”
……
與此同時。
紫禁城,乾清宮。
朱元璋頭戴金冠,身穿黃龍袍,神態(tài)威嚴坐在御案后,批閱奏折。
旁邊站著穿黃明蟒袍的當朝太子朱標。
朱元璋批著奏折,頭不抬問道:
“老大,兔崽子在詔獄蹲這么久,可有服軟?”
聽到詢問,朱標如實回道:“服軟倒沒有!”
“這幾日,二弟在獄中遇到一位先生,每日在一起探討學問?!?/p>
“探討學問?”
朱元璋詫異的停下筆,不信道:
“皇宮大學堂那么多當世大儒,他不去學,反而在詔獄學起好來了?!?/p>
“簡直丟皇家的臉!”
放下奏折,看了眼一臉緊張的朱標,冷著臉問道:
“你跟咱說說,他遇到的先生是誰?”
“稟父皇…此人就是殿試上妖言惑眾的那位狂生,林澈!”
呯!
朱元璋怒不可遏站起來:“秦王與這樣一個藐視朝堂的狂生,能學什么好?”
朱標趕緊垂下頭,“父皇息怒?!?/p>
朱元璋讓老二朱樉到秦地就藩,鎮(zhèn)撫西北,拱衛(wèi)大明。
朱樉卻想跟大將軍徐達出征北元余孽朵兒不花。
老爹不允。
朱樉說不讓他參加北伐,他寧愿住在詔獄里。
老朱也不慣他,一道圣旨降下,秦王不去就藩就一直蹲在詔獄反省。
朱樉倒也硬氣,在詔獄蹲了十多天,愣是沒一句軟話。
朱標去勸過好幾次,都無功而返。
父子倆就這么耗上了。
“父皇,我看就讓二弟出征吧?”
看著朱元璋陰沉著臉,朱標小心勸道:
“二弟想隨大將軍出征,也想為國效力,為父皇分憂啊?!?/p>
“詔獄也不是啥好地方,我怕…”
朱元璋沒有回答,沉思片刻:“走,去詔獄。
我去看看這個渾小子玩什么花活?!?/p>
朱元璋走出乾清宮,吩咐貼身太監(jiān)給自己和太子換上常服。
直接策馬出了皇宮。
“恭迎圣駕!”
接到通知,身著飛魚服的親軍都尉毛驤帶人在詔獄門前接駕。
“陛下,您這邊請?!?/p>
都尉毛驤小心翼翼的領著朱元璋父子來到一間特制的密室。
毛驤清楚皇上來詔獄的目的。
二皇子住在詔獄已經有半個多月了。
這父子倆慪氣,兒子跑到詔獄蹲著,他這個都尉可不敢絲毫怠慢。
雖然皇上有旨,不必善待二皇子。
可是他哪敢??!
誰不知道咱們這位皇上最護犢子。
所以自從這位爺來到詔獄,毛驤每天好吃好喝伺候著,生怕受到一點委屈。
“陛下,這間密室是用來審訊監(jiān)聽的,墻壁都是特制的,聲音通過這個漏斗單項傳導進密室。
而這邊密室里說話,隔壁絕對聽不到任何聲音?!?/p>
毛驤站在老朱面前,小心翼翼的介紹著密室情況。
“很好,你下去吧?!?/p>
朱元璋對毛驤的舉動很滿意,揮手讓其退下。
密室內有兩把椅子,一張條桌。
朱元璋很自然在一張椅子上坐下。
剛坐定,就聽到一道含混不清的聲音從墻壁漏斗傳了進來。
“昨天咱們講到哪了?”
隔壁豪華監(jiān)舍。
林澈津津有味的啃著雞腿,含混不清的問正襟危坐的朱樉。
“先生,你昨天說到洪武朝政治軍事上的正確決定,以及對大明今后的深遠影響?!?/p>
朱樉隔著桌子,目光炯炯的看著林澈。
經過數天接觸了解,朱樉對林澈的學識,打心底佩服。
可謂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無所不能。
只有他想不出的問題,沒有林澈回答不了答案。
而且講的內容通俗易懂。
大白話一聽就會,比大學堂里那些大儒之乎者也的講課,容易接受多了。
朱樉感覺自己這半月學到的知識,比大學堂好幾年學的都多。
并且還能融會貫通,舉一反三。
所以伙食上和居住上都是盡力拉滿標準,讓老師吃好喝好。
“嗯…”林澈吃爽了,摸著肚子笑呵呵道。
“那咱們今天就換一個課題:弊政!”
“你知道歷朝歷代,強盛如漢唐,或多或少都會出臺錯誤的政策?!?/p>
“今天咱就跟你講講洪武朝的弊政,以及弊政對大明的危害…”
聽到弊政兩字,密室內的朱元璋臉色瞬間陰沉下來。
半月前,殿試上。
這個叫林澈的狂生策論中痛陳科舉取仕的弊政。
按老朱以往的脾氣,當場就要杖斃此子于奉天殿。
可是他沒有那么做。
此子的策論,雖然駁斥自己科舉取仕的國策,但從文筆上來看,不失一篇好文章。
老朱雖是暴君,卻是個愛才的暴君。
這樣的人才被殺,可惜了!
隔壁。
林澈抓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酒,端起酒杯卻沒有喝,看著朱樉問道:
“你知道當今朝廷的國策有哪些?”
“休養(yǎng)生息,重農抑商,懲治貪腐?!?/p>
修長的眉毛輕輕一挑,朱樉隨即答道。
隔壁朱元璋捻起胡須,暗自點頭。
洪武初年三大國策,是他和宋濂、劉基、李善長他們一起研究制定的。
宋濂在教授這些皇子們時,當然大書特書。
“不錯,看來你對大明國策還有所了解?!?/p>
林澈將杯中酒一飲而盡,接著語出驚人:
“但我要說,洪武朝三大國策,也是三大弊政?!?/p>
“且最終導致大明王朝覆滅的,正是這三大國策?!?/p>
“三大國策,根深蒂固,最終損害的是大明江山社稷?!?/p>
大明王朝覆滅?
聞言。
隔壁的朱標頓時坐不住了。
沒想到這個狂生竟然大膽到這個地步。
父皇每天嘔心瀝血,與群臣制定的三大國策,目的就是想讓朱明王朝永世傳承。
而這狂生竟敢咒大明覆滅!
“兒臣這就讓校尉將此狂生拿下,嚴懲不怠?!?/p>
朱標黑著臉,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
“老大,你給咱坐下,咱倒是要看看這小子如何蠱惑人心的?!?/p>
朱元璋怡然自得撫著胡須,甚至翹起了二郎腿,一臉淡然。
“是,父皇?!?/p>
密室隔壁。
朱樉皺了皺眉,而后開口:
“林先生,你這么說是不是太危言聳聽了?”
“想我大明朝剛經歷元末紛亂,群雄逐鹿,百姓民不聊生,難道不需要休養(yǎng)生息嗎?”
“商人逐利,盡想著如何盤剝貧苦的農民,與民爭食,影響農業(yè)發(fā)展,難道不需要朝廷管制嗎?”
“縱觀歷史,哪朝哪代的衰敗不都是因為,貪官污吏,橫征暴斂,導致民不聊生,最終王朝傾覆?!?/p>
“咱實在看不出洪武朝的三大國策就成了弊政?!?/p>
聽著朱樉的回答,林澈不緊不慢的說道:
“危言聳聽?你是只看到了表面現象!”
“當今皇上制定的國策初衷是好的,卻在實施過程中變了味?!?/p>
“你知道是如何變味的?”
朱樉一臉茫然。
墻對面的密室。
朱元璋坐正身子,神情變得異常嚴肅。
國策頒布實施后,朝中卻接連出現揚州舞弊案,空印案。
揚州舞弊案,以楊憲為首的官員,隱瞞當地百姓困苦生活,欺上瞞下。
空印案利用空白文書賬簿作弊,結黨營私。
此外。
朝堂上,淮西集團與浙東集團爭權奪利,爭斗不休。
已經嚴重影響朝廷的正常運轉。
為什么在自己高壓政策下,還有這么多官員違法亂紀。
難道自己的國策真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