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狀元求娶時,我挽起了小太監(jiān)的手》 章節(jié)介紹
《新科狀元求娶時我挽起了小太監(jiān)的手》是當代作家阿田不會飛的一部佳作,在阿田不會飛的筆下,故事富有情感而又真實,人物(溫平易元)形象而又傳神,讓人讀來津津有味!《新科狀元求娶時我挽起了小太監(jiān)的手》第7章內容介紹:終于在第三年,大慶徹底攻下了蠻.........
《新科狀元求娶時,我挽起了小太監(jiān)的手》 第7章 花瓣信 在線試讀
終于在第三年,大慶徹底攻下了蠻族這一難纏的蔓藤。
易元這兩個字,成了漠北營帳里,一傳十,十傳百的響亮名字。
他在與蠻族最后背水一戰(zhàn)中,識得敵軍設下的陰謀,以一人之力力挽狂瀾,是勝利的最關鍵一點。
三朝元老護國大將軍徐德,也是這次北下的統(tǒng)帥,親自上了折子將易元的事表明。
言辭之中皆是贊賞。
父皇將折子的內容說給我和母后聽。
母后也開心地笑起來,她摸摸我的頭:「沒想到啊,咱們平兒的眼光這般好?!?/p>
我絲毫不謙虛又吹噓了易元,順帶夸贊自己的眼光。
這褒獎的折子寫了洋洋灑灑幾頁,也該封賞了。
我一動不動,神色緊張地盯著父皇。
他無奈地笑笑:「那就按照徐老將軍的意思,封易元為驍衛(wèi)將軍罷?!?/p>
明黃的圣旨很快傳到漠北。
沒多久后,快馬卷著黃沙寄回了一封帶著花瓣的信。
信中每一個字,連帶著封口,都透露著規(guī)整。
易元只說等大軍休整完畢,明年開春便可班師回朝。
其余便是一些漠北的奇遇。
直到最后結尾。
那一行字顯得格外莊重謹慎。
「等我歸來,三書六禮,八抬大轎,十里紅妝,皆予你?!?/p>
下面的落款處夾著一枚已經(jīng)泛黃的花瓣。
看不出什么是花。
但珍藏了許久的模樣。
帶著漠北與他的氣息。
一股甜滋滋的糖味兒從心底冒出來。
易元說話從不像我一樣直白,他從不會說“非常想你”之類的話。
他的思念全部體現(xiàn)在一字一字規(guī)整認真的字跡里,體現(xiàn)落款處泛黃的花瓣里。
成婚。
那預言一樣夢中的成婚不算。
這是真正讓我歡呼雀躍,翹首以盼的成婚。
然而預言之所以是預言,是因為事情將要發(fā)生。
預言給我?guī)Я艘自?,隨之而來的其他事情也不會消失。
我在入冬第一場雪的那天,見到了我的二皇兄溫成晏。
他手中握著那把他常用的金劍。
身上帶著血,朝我走來。
與他并肩而行的人,是依舊一襲青衣的蘇青風。
那臉上的恨意和猙獰,與夢中在婚房中割下我的頭顱時一模一樣。
-
與嫡親的大皇兄溫和賢相比。
我從小就與二皇兄溫成晏玩不到一塊兒去。
可能畢竟不是一母同胞的緣故。
當然他也不屑與我們一起玩。
這些年來,雙方一直以唇齒相譏的方式相處,互相慪氣。
溫成晏自幼就會舞刀耍劍,練就一身好本領。
只要他感興趣的功法,他一定會去學會。
我雖不喜他那般驕傲自大,精明過頭,目中無人的性子,卻也佩服他的魄力。
聽到朝廷為了立太子而爭論的時候。
其實我私心里還是認為溫成晏比較適合。
大皇兄是好,但像他的名字一樣,過于柔和溫吞。
頗似年輕的父皇。
他也許是個好皇兄,是個好丈夫,卻不一定是個好帝王。
話本上描寫的帝王都是殺伐果斷,有勇有謀。
父皇和大皇兄都是這樣子,只有溫成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