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家醫(yī)女有點田》 章節(jié)介紹
《農(nóng)家醫(yī)女有點田》是墨殊執(zhí)筆的一部穿越小說,墨殊語言清新雋永、詼諧有趣,干凈樸素又耐人回味,吸引了大批青年讀者。小說《農(nóng)家醫(yī)女有點田》第7章內(nèi)容介紹:不過還沒等譚憶梔詢問青松需不需要老山參這種大補的東西時,兩個人就已經(jīng)到了衙門門口。在看到衙.........
《農(nóng)家醫(yī)女有點田》 7 到衙門 在線試讀
不過還沒等譚憶梔詢問青松需不需要老山參這種大補的東西時,兩個人就已經(jīng)到了衙門門口。
在看到衙門門口捕快穿著的衣服到底是什么樣子之后,譚憶梔才明白自己真的是誤會了青松。
青松穿著一身的黑色勁裝,除了譚憶梔看上去的時候覺得他的衣擺有那么點礙事之外,束手束腳的衣著看著很是利索。
再加上兩個人相見的時候,青松腰間有一把佩劍,整個人的氣質(zhì)真的就像是一棵松一樣,挺拔極了。
所以譚憶梔才會有一種他是捕快的錯覺,但是等到看到真正的捕快長了個什么樣子之后,譚憶梔發(fā)現(xiàn)她還真的是看錯青松了。
捕快可比不上他!
至少站在衙門門口的幾個捕快看上去松松垮垮,沒個精氣神的樣子,跟青松差的可不是一個level!
他們身上穿的應(yīng)該是這里所有板塊都會統(tǒng)一的衣著,深藍(lán)色的褂子,頭上帶著一個看起來有一點點傻,但是卻黑乎乎的帽子,有一點像譚憶梔之前在電視劇里看到的那種烏紗帽,但是卻要比烏紗帽感覺廉價不少。
捕快的腰間也配著一把刀,只不過光是看刀鞘的材質(zhì)以及上邊的花紋,就能夠明顯感覺到和青松身上帶著的那把刀有很大的差距。
本來洋洋散散的幾個捕快在看到青松帶著譚憶梔兩個人走過來之后,臉上立馬出現(xiàn)了恭維的微笑。
“青松大人!您回來啦!”
“快點里邊請!我們縣令一直在大堂里等著您回來喝茶呢!”
“是唄,是唄,您說就這么一點事兒派我們幾個去不就得了嗎?怎么還勞煩得您親自動手出去解決這種小事兒呢!”
鞍前馬后的滋味,譚憶梔體會了一次。
只不過這些人顯然是下意識的忽略掉了站在青松旁邊的她,不過譚憶梔也不在意,畢竟要是這幾個在縣城里耀武揚威的捕快要是突然過來恭維她,那才真的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告訴你們縣令我沒工夫喝茶,讓他準(zhǔn)備好筆墨紙硯,我要把這件事情做一個卷宗放在你們縣衙里?!?/p>
青松也不嫌棄譚憶梔的小手臟,把自己另一只手里牽著的馬匹交給一個捕快之后,他拉著譚憶梔得小手進了衙門,然后直接就去了大堂那邊。
“這…這種事情就交給我們來做就可以了!府衙里的卷宗全部都是我們幾個寫的,您可以和我們的縣令大人到里邊談?wù)?,這個小姑娘也交給我們哥幾個吧!”
一個在這幾個歪瓜裂棗的捕快里,看起來稍微好那么一點點的捕快,滿臉笑容的看著青松建議到。
“不用,不過還真的得把你們的縣令叫出來一趟,我這次來這里是因為主子那邊有事情吩咐,辦的好的話肯定有賞!”
青松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冷冰冰的,但是這句話落在這幾個捕快的耳朵里卻像是比圣旨還要有分量。
雖然青松沒有說“主子”的身份,但是在他去辦案的這段時間里衙門里的縣令就已經(jīng)把青松的身份和這幾個小捕快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了,生怕這幾個人怠慢了他。
所以就算是現(xiàn)在并沒有提自己主子的身份,這幾個人也知道青松口中的主子就是如今的西北小王爺,白沐風(fēng)。
“好嘞!您在堂里等著吧!我們這就去叫縣令大人!”
幾個小捕快點頭哈腰的,轉(zhuǎn)過身子之后才飛快的跑去找縣令大人。
“聽青大哥的意思他頭頂上好像還有一個很高的人物!能夠讓這些個捕快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人很多,但是能壓得住縣令的人…難不成是什么兵馬大將軍?或者是地方巡撫?還是哪些個微服私訪的大人物?”
也不怪譚憶梔現(xiàn)在只能夠依靠瞎猜來猜測這個大人物的身份,因為平時一直處在荒郊野嶺的小村子里,所以平時接觸關(guān)于朝廷里的事情根本不多。
村子里身份最高的人就是老村長,但是如果繼續(xù)往上走的話,就是這個鎮(zhèn)子,鎮(zhèn)子里權(quán)力最大的人則是衙門里頭的縣令。
至于再往上走的話,譚憶梔就不知道該往哪個地方蔓延了,只不過以前模模糊糊的聽譚詩說過,西北這邊權(quán)力最大的人是西北王,也是已經(jīng)死去的老皇帝的弟弟。
不過譚憶梔根本沒有往西北王這邊想,因為她覺得如果是這種級別的大人物派人到這種小縣城里來執(zhí)行任務(wù)的話,根本就不會去管自己的死活,直接就會老老實實的按照主人的話執(zhí)行命令。
所以想來想去想出來的這幾個人物,全部都是在現(xiàn)代的時候譚憶梔看著電視劇看到的人物,根本不知道這里的北安國到底存不存在這樣的角色。
兩個人一起走到大堂里,才發(fā)現(xiàn)在大堂的上座桌子上,是有筆墨紙硯的。
青松讓譚憶梔坐在自己的旁邊,然后挽起袖子,一點一點的磨著硯臺里的墨,最后根據(jù)今天發(fā)生事情情況的始末做了一份卷宗,雖然寫的并不是特別的完善,但是有記錄的這種習(xí)慣顯然已經(jīng)要比這個縣衙里的其他人謹(jǐn)慎的多。
譚憶梔因為對傳統(tǒng)的中國歷史特別感興趣,所以對于這些文化的延伸也特別的喜愛,在現(xiàn)代的時候她參加過很多次書法大賽,而且拿到的名次都比較靠前,所以在青松寫字的時候,就多看了幾眼。
青松的字總體來講算是那種無功無過的類型,寫的并不丑,但是也絕對談不上特別的好看,只能說是很工整所以適合閱讀,而且寫字的速度特別快,特別適合記錄東西。
兩個人到達大堂里一直到縣令來這里之前一共才過了不到三分鐘的時間,但是他卻已經(jīng)寫完了一份將近四百字的卷宗,可見他寫字之快。
譚憶梔看著剛才護送著自己和青松兩個人走到縣衙里邊的捕快帶著一個中年男人進來,就能夠猜測得到這個中年男人的身份應(yīng)當(dāng)就是楊縣的縣令了。
縣令看上去40多歲,穿著一身半舊不舊的衣服,雖然極力讓自己笑起來,保持著一種親切和藹的狀態(tài),但是眼睛里時不時閃過的精光還是在說明著這個人絕對不是一個像是看上去這樣老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