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語樂文學(xué)網(wǎng) > 半部經(jīng) > 半部經(jīng)章節(jié)更新最快的網(wǎng)站 最新章節(jié)3推送

半部經(jīng)章節(jié)更新最快的網(wǎng)站 最新章節(jié)3推送

2024-03-20 04:59:07 作者:自牧
  • 半部經(jīng) 半部經(jīng)

    老崔頭聞了聞剛剛離開腳的手指,一臉的享受。然后瞟了一眼坐在他對面的一個小乞兒:“可知殺人易,救人難。身外物易得,而守本心難?。俊?/p>

    自牧 狀態(tài):連載中 類型:玄幻
    立即閱讀

《半部經(jīng)》 章節(jié)介紹

有一種小說主角,他們郎才女貌,是天造地設(shè)的一對,他們的愛情故事令人向往。這是作者自牧所寫的小說《半部經(jīng)》,主角是崔若秦朗。第3章主要內(nèi)容:修道難,修道難修得神仙難上難若是丈夫心有路神仙未必勝凡間不論是你想與不想,人的一生總是會經(jīng)歷一些匪夷所.........

《半部經(jīng)》 第三章 修行路遙遙 在線試讀

修道難,修道難

修得神仙難上難

若是丈夫心有路

神仙未必勝凡間

不論是你想與不想,人的一生總是會經(jīng)歷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也許是巧合,也許是真的有神明,或者…是冥冥中自有安排,誰又能說的清楚呢。被牛爺喚作二愣子的中年武者,和叫三算計的善家家主,二人如今也許心中也在找著這樣的答案。

就在昨夜,二人都做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夢,算是美夢吧。

夢中二人一起來到了一片冰山腳下,雖然景色很美,但以他們凝道境的體質(zhì),都很難抵御的寒冷,讓他們并沒有心思欣賞。即使二人運轉(zhuǎn)周天抵御,也覺骨髓都快凍住了。這寒冷如此的真實,哪里是夢境可以感受得到的?按說二人也算一方豪杰,這種感覺能把人靈魂凍傷的寒冷還從未遇過。

正在二人快要抵御不住之時,一只類似于喜鵲的鳥兒,不知何時落在面前,口中還銜著一個珠子。見那珠子整體烏黑,讓人看上去感覺一方世界般深邃,表面縈繞著火焰般的光紋。

此鳥兒銜著珠子繞著二人轉(zhuǎn)了一圈,說來也怪,感覺那珠子像是有一種吸力,將二人身上的寒氣從體內(nèi)盡數(shù)吸了去。二人瞬間覺得渾身暖和,從沒有過的舒適。

正當(dāng)二人好奇打量小鳥,這鳥兒竟然開口講了人話:“你二人今夜也算得一機(jī)緣,回去好好修煉,或許可突破至長生境,乃至于日后現(xiàn)三花、入真人也并非毫無可能。”

二人聞言知道自己是遇到大機(jī)緣了,頓時心中大喜,紛紛向小鳥稽首,剛想道謝,卻被小鳥再次開口打斷了。

“莫要感謝我,是我家先生念你二人多年刻苦,道心尚穩(wěn),不忍致死不有寸進(jìn)。這才命我賜下這場機(jī)緣,望你二人日后若有進(jìn)取,不可有私。要知授人度己之理,也好有生之年有所抱負(fù)?!毙▲B的聲音如六七歲孩童般,但與所言之理,略顯違和滑稽。二人聽罷心中皆有所感,并無心察覺這一則。同時開口:“我等謹(jǐn)記,叩問你家先生尊號上下。”

小鳥呵呵一笑:“我家先生名諱你們無需知曉,只是在榕城有先生一位善緣,若是你二人遇見,當(dāng)尊之重之便可?!?/p>

中年武者忙問道:“不知是哪位高人?”善家家主同樣望向小鳥,盼告知榕城高人姓名。

小鳥咯咯笑了起來,見二人神情誠懇不忍將之晾在那里,變輕咳一聲說道:“并不是什么高人,普通的很。許在明日你們便有可能遇到。當(dāng)你們聽人自稱為牛爺?shù)谋闶橇恕N壹蚁壬匾夥愿来耸?,你二人思量如何對之便可。好了,都回去吧?!闭f罷便雙翅一展,向二人拍去。

二人紛紛從夢境醒來,馬上盤膝運氣,竟隱隱覺得卡住多年的瓶頸有所松動。心中狂喜,深知剛剛不是一個常夢,而是真的得到了一次機(jī)緣。

如今聽老崔頭自稱牛爺,二人怎能不驚訝。莫說這老崔頭,本身就有很多事讓人想不通,就是昨夜機(jī)緣,也當(dāng)不能馬虎。雖然這老崔頭,不,這牛爺平時喜歡吹牛,但至今并沒有人能驗證他是在吹牛,雖然他也驗證不了自己說的話。二人分別在榕城的修真家族,和腳行中成為方向坐標(biāo),也正是因為愛二人平時為人頗為公正,也沒有勢力之嫌。這才使得二人在榕城威信極高,即便是城主也會倚重異常。自然不會像眾人小覷牛爺,雙雙作揖道:“牛爺!”眾人不解,甚至還有人想說些什么,皆被二人怒目瞪退。

那中年武者本名李致,本來兄弟三人,李致行二。還有一個哥哥,在二十年前進(jìn)山采藥被赤狼所傷。逃回家中,因赤狼火毒難除,便一命嗚呼了。李致這才拜訪高人修真,至長生境,才與弟弟李遠(yuǎn),創(chuàng)立了致遠(yuǎn)腳行。也是盼望著有朝一日在山中尋到那赤狼,親手為大哥報仇。他本是粗人一個,但做事公正,本身也修行勤奮,不到十年便已修至凝道境巔峰。弟弟李遠(yuǎn)在他的教導(dǎo)下也成為了修者,多年修行歷練,不久便也踏進(jìn)長生境,使得致遠(yuǎn)腳行,在榕城的腳行界成為了龍頭老大,不久還成立了腳行會,慢慢弄得有聲有色,使得榕城腳行之間,成了合作共存的局面。李致只有一個獨子,因正午所生便取名李午,他本來也沒什么墨水,就取了這個名字后自得半月有余。其實對他來說這就很知足了,但有兩件事始終藏在心里。一是大哥的仇至今未能得報,二是困在凝道境巔峰十年了,竟苦苦尋不到突破之法。這次得機(jī)緣有望突破致長生境,也許日后還有現(xiàn)三花、入真人的可能,怎能不興奮,又怎能不對小鳥所稱的先生感激。自然對這個牛爺尊重有加,哪能允許眾人再出言相向呢?

而那善家家主則本名善元,兄弟五人,他本行三,并無爭家主之意。但偏偏資質(zhì)是兄弟五人中最好的,十七歲便成為了步塵高手,二十四歲長生境,三十歲便進(jìn)入凝道巔峰。之后又進(jìn)入蘇溪山脈三年,獵殺了為禍榕城一百多年的兇獸,獸王級熾斑虎,城主設(shè)宴慶功,并賜予榕城衛(wèi)士的稱號。對于修真家族來說,能力才是最根本的,只有能力大,才能守護(hù)好一個家族。善元自然而然的也就繼承了家主之職。善元本無心爭位,自然不會去拉攏勢力,反而處事公正無私,再加上凝道巔峰的實力,家族也是少有不服者。膝下二子一女,長子善清,次子善明,幼女善月。善清資質(zhì)平平,但為人忠厚。善明資質(zhì)雖高,但少經(jīng)世事,略顯稚嫩。只有善月聰慧異常,又頗有天賦。如今五十幾歲了,本也無所他求,只是至今仍困在凝道,心中有所不甘。昨夜得機(jī)緣,也是對那小鳥口中的先生心存感激,對牛爺自是恭恭敬敬。若是哪個不知好歹的出言有所不敬,豈不是對先生不起?

李致本不會什么拐彎,沖牛爺抱拳道:“這小子既與牛爺有親,便與我也有親,今日之事便如此作罷。若日后牛爺有何差遣,言語一聲,李致,不,二愣子必當(dāng)盡力。”言罷便退在一旁。

善元為人正統(tǒng),手掐太極行禮恭敬道:“牛爺有言,善元定無話講。若牛爺不棄,可帶小友來我善家居住,善家上下定當(dāng)奉若上賓。”說完便靜待牛爺言語。

李致聞言立刻上前一步,匆匆打了個太極印急道:“來我們致遠(yuǎn)腳行也定當(dāng)恭敬!”言罷還歪頭望了一眼善元。

若說二人想通過牛爺,與那小鳥口中的先生,拉拉關(guān)系倒也不假,但所言也確實發(fā)自真心。

牛爺一直微笑不語,見二人如此便哈哈大笑起來:“你二人的家里我是去不得的,若帶我如上賓,吹起牛來都無趣幾分。我和這小崽子自在慣了,你們還是回去好好修煉,也不枉費這一場機(jī)緣。”說完便拉著也不知是何表情的小崔若,揚(yáng)長而去。

二人聞言心中大驚,這牛爺當(dāng)真非常人所言那般。日后若有機(jī)會,定當(dāng)交好,不能與能人失之交臂,不然日后棺埋地下之時,定當(dāng)后悔萬分。二人各自做了打算,見牛爺并無意轉(zhuǎn)身,深知高人皆隨本性,便不好再加勉強(qiáng),各自帶著自家人回轉(zhuǎn)去了。

“牛爺!您牛!隨便改了個名號,就能讓榕城兩大勢力恭敬如斯,真實佩服死我了。但牛爺為啥不去他們那里住上一?。慨吘购贸院煤仁毯蛑?,總好過我們還要自力更生吧?!眲倓倧那姘俟值谋砬橹校謴?fù)過來的小崔若,拉著牛爺一口的氣說著。

牛爺瞟了一眼小崔若,沒好氣的說道:“你要養(yǎng)老???這二愣子和那三算計早就到了凝道巔峰,又各自掌領(lǐng)一方勢力,豈是泛泛之輩?日子長了,你牛爺還能唬住他們?再說了,在他們眼皮子底下,你牛爺還咋教你大本領(lǐng)?真是的!”

小崔若聞言眼睛一亮,隨之滴溜溜的轉(zhuǎn)了兩圈,拉住牛爺?shù)氖謫柕溃骸拔覄偛怕犈斈f凝道巔峰?那是什么?很厲害么?是修神仙么?”

“少給你牛爺耍那小心思,只要你聽話,牛爺讓你明年就能成為長生高手,三年踏入凝道!”牛爺哪能不知道小崔若,是借問題在套他的口風(fēng),反正早晚都要和他講的,見他聽完眼睛睜得老大,便索性繼續(xù)講解起來:“不用這么看著我,牛爺今天心情好,就給你講講。凝道是對修道修仙一種境界的稱呼。懂得靜心導(dǎo)氣得以通小周天者,才算是進(jìn)入修行之路,而這時為第一個初級境界,稱之為入修;隨著小周天運轉(zhuǎn)順暢,筋骨的真氣滋養(yǎng),有功法配合,便步塵世而難遇敵手,故稱步塵境;使真氣行走至全身四肢百骸,自如運轉(zhuǎn),即為大周天,若無意外,可得長生,這是便是長生境;而不論是入修、步塵還是長生,只是停留在常人之態(tài),可稱之為修行。而修道也有三個境界,凝氣為璇,才有資格修道,這便是凝道境;得成內(nèi)丹而后化元神,則現(xiàn)三花,這為三花境;斬三尸,回歸人之初始,稱真人境。此時才有機(jī)緣修仙。修仙有三品,得天賦神通為半仙;脫胎換骨為準(zhǔn)仙;渡天劫未能飛升而不滅者,稱為地仙。但這些都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仙。”說道這里,牛爺便在路邊的一塊巖石上做了下來,望著目瞪口呆的小崔若微笑不語。

小崔若過了好一會兒,才使勁兒的晃了晃小腦袋,這才坐在了牛爺身邊,盯著牛爺,一臉驚訝的問道:“都半仙、準(zhǔn)仙、地仙了還不算是仙啊?那什么才是仙呢?牛爺,快講講,快講講?!?/p>

牛爺手里不知什么時候又多了一個葫蘆,也不知里面裝的是水還是酒,但看牛爺喝下去的樣子還是很享受的。也不知隨手又將葫蘆收在了哪里,一臉得意的接著說道:“飛升成仙,可不是單憑毅力和資質(zhì)的,還需要悟性和機(jī)緣。若少了其一,則無法引動天劫渡劫飛升。若真有機(jī)緣可以渡劫,被天劫所滅者又不計其數(shù)。若不滅,還可成為地仙人間行走,若形神俱滅,則將煙消云散了。有機(jī)緣者,或大功德加身者,隨渡劫未成,只要魂不散,便可以另一種形式飛升,成為仙人三品的神仙;若渡劫飛升者,則為天仙;天仙則有機(jī)會修至真仙。而此三品才為真正意義上的仙?!?/p>

小崔若幾乎被這一系列的認(rèn)知給聽傻了,咋還這么復(fù)雜呢。眨了眨眼睛半晌冒出了兩個字:“沒了?”

牛爺瞟了他一眼,清了清嗓子又說出了讓小崔若久久不能還魂的話:“那些都是修行,而真正能稱之為大能者的便是圣人!而這圣人不是指世間的圣人,而是真正的圣人。這若不是應(yīng)道而生,便是一線生機(jī)所化才有可能達(dá)到的境界。之前都叫修行,而進(jìn)入這個境界則為證道。先證太乙道,得以證道方可得一點機(jī)緣,隨之機(jī)緣累計,便有望證大羅道。若有望進(jìn)入天尊境證混元道,便才有機(jī)緣窺視鴻蒙。而進(jìn)入天尊境才是真圣,太乙道和大羅道為準(zhǔn)圣。要知天地殺劫,圣人之下皆要應(yīng)劫。故有圣人之下皆為螻蟻之說法。孩子,現(xiàn)在和你說這么多還太早,也許你幾世都無法突破修道大關(guān)。這些啊,你就權(quán)當(dāng)牛爺又犯了吹牛的老毛病吧?!?/p>

“牛爺?鴻蒙是境界還是需要證鴻蒙道呢?您咋沒說呢?”小崔若似乎聽得很仔細(xì),并沒有當(dāng)牛爺在吹牛。

牛爺拍了拍小崔若的肩膀,示意他繼續(xù)趕路:“鴻蒙是一種形態(tài),或者說是最原始的能量體。并不是一種境界,是道之根。我們回到家好好休息休息,明天開始先教你如何才能進(jìn)入修吧。這個世界地仙就已經(jīng)是頂點了,不要好高騖遠(yuǎn),牛爺和你講講,也是想告訴你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莫要待你有點成績的時候就沾沾自喜,去做那些小人得志的幼稚之舉?!?/p>

小崔若此時心中早就燃起了一團(tuán)火焰,頓時覺得格局都大了好多。默默的下定決心明日好好跟著牛爺修行,早就忘了牛爺平時吹天吹地吹空氣的德行了。

編輯推薦

熱門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