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丹心》 章節(jié)介紹
《江湖丹心》是一部扣人心弦的小說,作者方丹從第一章便引人入勝,此后可以說是章章出彩,讓人廢寢忘食。小說《江湖丹心》第2章內(nèi)容概要:江湖,如寧靜的湖水,不時泛起波瀾,如宇宙的更迭,四季變換,有潮漲潮退,有日出日落,沒落后興衰,興衰后沒落。五十.........
《江湖丹心》 第二章 寧靜中的波瀾 在線試讀
江湖,如寧靜的湖水,不時泛起波瀾,如宇宙的更迭,四季變換,有潮漲潮退,有日出日落,沒落后興衰,興衰后沒落。
五十年前,一場神秘而又無人知曉的變故使整個武林變得蕭條,而這場紛爭所帶來的,是許多武林秘笈和財富的消失。
在這片寧靜中默默隱藏著驚天大浪。這個秘密在武林中一直沒有被揭開,也沒有人能夠找到任何的蛛絲馬跡,這個神秘一直讓人想尋求到答案。
而答案最終一定會被世人知曉,揭曉的那一刻可能會是個天大的騙局,也可能是個驚世的奇跡。而秘密的存在就讓世人有了更多想要去解開他的沖動,而這個沖動更是促進他們?nèi)プ非蠛桶l(fā)展的動力。
傳說青城山遠古時居住著一位寧封子,黃帝曾來此跟隨他學(xué)藝,從而打敗了蚩尤,才有了炎黃子孫,后青城山因張?zhí)鞄煻劽煜隆?/p>
五十年前,在青城山老霄頂,各大門派齊聚,而在武林中,青城的地位也一直很不起眼,但這一天,天下群雄卻如蠅般聚集到了這里。
據(jù)說是青城山上找到了當(dāng)年寧封子和張?zhí)鞄熕z留下來的一些武學(xué)天書,上面記載了超過當(dāng)今武學(xué)總數(shù)十倍的絕學(xué),而天下武學(xué)者聞之則紛紛攜重金而來,以期換得其中一二的武學(xué)典籍,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謊言,是一個陷阱。
但仍然有無數(shù)的為武學(xué)癡狂的人來到了青城山,其中發(fā)生了什么事,后來無人知曉,只知道數(shù)十天后,在老霄頂出現(xiàn)的那些武學(xué)尊者們卻突然音訊全無,如同人間蒸發(fā)了一樣。
這其中隱藏了多少秘密,至今無人能揭開,而這些武學(xué)尊者的失蹤,也使得各大門派的許多武學(xué)得以失傳,江湖從此變得凋零。
在此后的這五十年里,整個武林只能一天天的慢慢復(fù)蘇。
整個像謎一樣的青城也被外界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世人都想去揭開,而這個謎仿佛像空氣一樣,找不到任何的蹤跡,也沒有人可以說出那一天發(fā)生了什么,也沒有人知道到底是什么驅(qū)使這些武林上的尊者們不顧一切的來到青城,而又從青城消失。
五十年后的青城山上,逐漸恢復(fù)了昔日的繁華景象。在前掌門道長清一仙師的領(lǐng)導(dǎo)下,整個青城上下一心,產(chǎn)業(yè)逐漸積累,江湖名望也逐漸提升,使得方圓幾百里以內(nèi)的人都多靠青城派的蔭蔽而生活得安居樂業(yè)。
清一仙師時常外出云游,或在后山清修,也不再管教中事務(wù),現(xiàn)教中各項事務(wù)均交由弟子們自行處理。
清一仙師座下有十大嫡傳弟子,首徒張方遠,年約五旬,當(dāng)年那場浩劫的時候剛出生不久,被清一仙師在后山撿回,跟隨天師姓氏,取名張方遠。
此人生得慈目善目,體態(tài)富貴,清一仙師將一身本事盡傳于他,但其天分有限,其武功以內(nèi)力為主,武功上并不在其兩位師弟之上,只是其德高,做事公正廉明,且以首徒為尊,現(xiàn)已接過清一仙師衣缽,正式接任了青城掌門。
張方遠平日里話極少,將門中之事安排妥當(dāng)之后,便會回內(nèi)室休息,其膝下有一獨子,也已二十有余,名曰張懷祥,深得其愛。
二弟子陳坤浩,四十余歲,此人生得精明,身形削瘦,其武功以暗器為主,據(jù)說能黑夜刺人雙目,且出手必中,輕功造詣更是驚人,可謂除清一外,當(dāng)世第一人,過高山如履平地。
此人聰明機智過人,智慧修為在眾弟子中首屈一指,現(xiàn)青城山大小雜事均主要由其處理安排,并和掌門師兄一起共同主持青城大事。
陳坤浩膝下有一兒一女,均十余來歲。長子呼陳清益,次女稱陳琳琳三第子鄭叢,四十歲,此人號稱“天下第一快劍”,身材高大,比常人高出一頭有余,嗜武成性,潛心研究武學(xué),其對劍術(shù)的愛好超乎一切。
只要有關(guān)劍術(shù)的東西,都會不顧一切的去研究,此人雖好武,但卻非武夫可比,鄭叢七歲從師,和兩位師兄感情深厚,對師父更是恭敬有加,且機智才華出眾,教中各種重要任務(wù),多由其擔(dān)任。
教外各種爭端,均由其出面,在武林中大大小小數(shù)百場較量中,無一敗跡,傳說武功更是在兩位師兄之上,更有人稱其為少壯中當(dāng)世第一高手。
這鄭叢不近女色,至今未娶。在眾弟子中,此人做事最為利索,因其武功高于常人太多,所以已不輕易出手,其快劍若出,對方難免會有傷痛出現(xiàn)。
清一仙師座下四弟子沈平和五弟子宋晴均三十多歲,先后入師門不久,從小青梅竹馬,幾年前,在清一仙師主持下,二人結(jié)為夫婦。
此二人,沈平愛笛樂、書法、繪畫,其字跡蒼勁有力,字形端正且高雅,下筆如有神,青城山下每日均有數(shù)百人前來求其墨寶。
宋晴長得成熟穩(wěn)重,頗有淑女風(fēng)范,談吐大方得體,且善于茶道,花道,所調(diào)出來的茶,喝起來讓人回味無窮,更是喜種各種奇花異草,現(xiàn)夫婦二人常駐后山,并不太關(guān)注門中事務(wù),只有遇到重大場合、門中儀式時,才會出席。
二人并不以武功見長,沈平雖也擅使劍,但武功遠在幾位師兄之下,那宋晴武功以單刀為主,清一仙師針對其特點,特為其獨創(chuàng)了一套劍法,若論武功,則在其夫之上。
此一對神仙眷侶,每日里逍遙快活,過著風(fēng)雅的日子,讓世人好不羨慕!每日里,二人都會相攜一起,在清晨或日落黃昏的時候,結(jié)伴在青城山中一游。世人看到他們,無不贊嘆。
二人膝下暫無子嗣。
青城眾弟子中,在江湖中,最惹非議的,恐怕就是我們前文中所提到的六第子楊茗了。
楊茗年約三十,其武學(xué)之雜,在眾弟子中首屈一指,因跟隨師父時較年幼,其武學(xué)多跟幾位師兄所學(xué),其內(nèi)力、暗器、劍術(shù),均得其幾位師兄真?zhèn)?,在武林中頗有聲名。
幾年前,幫中外出很多任務(wù)已由其承擔(dān),除非各幫派中需首要人物出席的重大場合,才由其幾位師兄出面。
楊茗出道后,在江湖中為青城更是打下了赫赫聲名,其喜好交友,和武林中許多人物都有來往,且愛和同道朋友切磋武藝,所以對各門各派武功均有一定認識。
此人重情重義,也常因為在外為了江湖義氣惹下不少是非,楊茗外表長得英俊帥朗,一身英氣。
七弟子寧遠,二十多歲,善使刀劍,武功多得自三師兄鄭叢真?zhèn)鳎业玫角逡恢敢?,在武功上近幾年突飛猛進,也是青城中響當(dāng)當(dāng)?shù)娜宋铩?/p>
寧遠多和其六師兄一起出任教中各種任務(wù),其武功在少年才俊中,也算得上難得的人物,其性格豪爽耿直,脾氣火爆,長得也極為粗纊,在眾師兄弟中,為人最為坦率,也極得教眾上下喜歡,可謂青城弟子中最為討喜之人。
八弟子陳少華,二十出頭,也學(xué)眾多師兄,以劍術(shù)為主,但武功根基尚淺,多留在教中向幾位師兄學(xué)習(xí),扶持掌門主持一些日常事務(wù),其身體文弱,長相清秀,其秀氣尋常女子恐怕也難相比。
此外,此人出身官宦之家,只因家中變故,被清一仙師納入門下,而本身對于武學(xué)而言,資質(zhì)實在有限,所以在眾弟子中武功最為薄弱,但其彬彬有禮、言談得體,聰明靈活、處世機警,也深得諸位師兄賞識。
陳少華常伴在青城三位大弟子左右,為幾位師兄出謀劃策,深得掌門張方遠喜愛,常將教中許多事務(wù)交給其處理,其處事冷靜穩(wěn)重,遠超其年齡。
九弟子上官云燕和十弟子上官明燕,年方十八,乃一對雙胞胎,為區(qū)分二人,教中眾弟子們稱其為一燕姐和二燕姐。
這對雙胞胎乃清一的關(guān)門弟子,二人在一次家禍中,父母雙亡,被清一救回,收留在其門下,二女雖因入門較晚,對武學(xué)中一些重要的精髓領(lǐng)會頗慢,但此二人,對于武學(xué)卻有深厚的興趣,每日總要纏著幾位師兄請教。
二女也常去和五師姐討教一些種花茶道之事,這姐妹倆性格完全相反,姐姐性格穩(wěn)重,內(nèi)向,凡事都細心有加,而妹妹則性格外露,較好與人一爭高下。這幾位年齡較小的弟子,其武功多由鄭叢、楊茗代為傳授。
青城派能在數(shù)十年間悄然崛起,在很多人看來,也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秘密,其聽聞?wù)叨嗾f是由于清一仙師得到了當(dāng)年的武林秘笈,其弟子才個個武功不凡,能在武林中各當(dāng)一面,甚至有趕超少林的趨勢。
在江湖中眾弟子聲名漸起,使整個門派得以光大。
而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也有人說,是因為得到了當(dāng)年各派的珍寶而發(fā)跡,但到底是什么原因,就沒有人可以說得清楚了。
每年,他們都會秘密的到西域去,每次回來,他們的產(chǎn)業(yè)都會有所擴充。青城山附近的土地,每年青城派都會進行收購。
經(jīng)過數(shù)十年下來,幾乎已快全部成了青城派的產(chǎn)業(yè),而且還有向四周擴大的趨勢。
這種勢力的擴大,在不知不覺中,使得青城已不僅僅成為一個武林門派,更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經(jīng)濟勢力。
人們印象中的青城,幾乎就快成了一個小小的國度了,而每年,他們對官府的上貢使得他們的產(chǎn)業(yè)又能更進一步的發(fā)展,這不僅僅是一個武林的奇跡,更是一個經(jīng)濟的奇跡,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很多人都對青城充滿了疑惑。而人們眼中的清一仙師更是成為了神一般的人物。
五十年前的那場浩劫,人們猜測,或許,他是唯一的見證者和知情者,可沒有人能主動找到他,他想出現(xiàn)的時候會很快出現(xiàn),而不想出現(xiàn)的時候,即使青城中最資深的三大弟子也找不到他的影蹤。
又到了每年都要的西域之行了,從四十年前開始,清一獨行,到三十年后,帶著弱冠的首徒張方遠,二十年前,變成了張方遠帶著師弟陳坤浩,再到十多年前陳坤浩帶著三師弟鄭叢,楊茗十年前就跟著二師兄、三師兄有了每年的這個神秘之行。
后來,二師兄忙著教中事務(wù),西域之行就以三師兄為首了,而楊茗,更是在三師兄的引領(lǐng)下,短短幾年就接過了幾位師兄身上的重擔(dān)。
二年前,楊茗已經(jīng)開始獨立去完成這個西域之行了,這次,他受幾位師兄之命,帶著七師弟寧遠同行,讓師弟也能得以歷練。
去西域是青城每年必須做的一件事,其中的重要性,除了教中幾個嫡傳弟子外,無人得知,而隨從的十余名青城弟子則必須經(jīng)過精挑細選,再經(jīng)過天下第一快劍鄭叢的培訓(xùn)之后方能正式隨行。
西域?qū)τ谇喑桥蓙碇v,似乎隱藏著什么巨大的秘密,而這個西域之行更是青城中絕頂秘密之事,除了教中極為重要人物之外,無人知曉他們何時動身,所為何事。
在青城后山,有一雅居別院,里面住著沈平、宋睛夫婦,幾位侍從負責(zé)他們的生活起居和日常打理,夫婦二人為別院取名“雅閣居”。
別院四周環(huán)水,如亭臺一樣立在小湖中央,面積頗大,設(shè)計精巧,有大小房屋幾十間,他們從山中引渠而入,讓水在雅閣中緩行,水中放有各種奇石景觀,且后山中多飛鳥,每日在水聲鳥聲中,沈平夫婦過著琴瑟合鳴的生活,真可謂一對神仙眷侶。
那宋晴喜種花樹茶草,在別院四周,更是種滿了各種珍惜的植物,一片美麗的景象,在庭院中,有一棵大樹,相傳有千年,要四五人才能合抱。
就在樹下,每日他們練劍、彈琴、書法,飲茶。
他們還收養(yǎng)了一、二十個年紀(jì)不一的小孩,大的十五六,小的也就七八歲,每日教他們念書、學(xué)劍。
這一神仙住所,是數(shù)年前,清一仙師請?zhí)煜履芄で山碁閮晌粣弁剿O(shè)計和建造。而清一從天下所收養(yǎng)到的無家可歸的孤兒,就會被送到這里,到了一定年齡,則會交由三大弟子根據(jù)各自條件正式傳授武功。這里也算是一個寧靜的學(xué)堂,但每天都充滿了勃勃生機。
楊茗從小跟著幾位師兄學(xué)藝,沒少挨大師兄和二師兄的訓(xùn),而三師兄對其更為嚴(yán)苛,所以,他和年齡比他大不了多少的四師兄和五師姐最為親近。
每隔幾天,他都會跑到雅閣居來和師兄喝幾杯,品品師姐的茶,沈平貴為大書法家,有名的大才子,雖不善飲酒,卻也愛和這個小自己幾歲的師弟飲上幾杯。
在楊茗眼中,大師兄貴為一派掌門,嚴(yán)肅端正,少和眾師弟談笑,二師兄對于整個青城的家業(yè),背負著比大師兄更大的壓力和責(zé)任,所以也不茍言笑,三師兄則是一個武學(xué)狂人,除了本門大事,其余之事,多不大過問,而楊茗身為本門六師兄,又不太好在師弟妹們面前太過隨性,更不好在其余弟子面前嬉笑,對于生性喜好熱鬧的他來講,到雅閣居來是他最放松和愜意的一件事。
這次要去西域,一去少則幾個月,多則半年,所以,楊茗特意來和四師兄夫婦辭行。
從青城前山到后山,因為山路崎嶇、險峻,也需半個時辰,這條路,楊茗走過無數(shù)次,對于五歲上山的他來說,青城上下,他都非常熟悉。
小時候,因為淘氣,不想練功,自己偷偷跑了出來,晚上找不到回去的路,一個人躺在山洞里哭,是四師兄一直不放棄尋找自己,終于找到自己,并一路背著自己回去,自己一直哭著,把四師兄背上浸濕了好大一片。
自己曾經(jīng)偷了二師兄的錢,悄悄跑去山下給五師姐買喜歡的發(fā)髻?;貋頃r,讓惡狗追,也是四師兄為自己打跑了惡狗,扶著自己回到了山上,還有……,楊茗不愿再想,只是臉上露出莫名的微笑。
就要到雅閣居了,楊茗得到一陣陣讀書聲,是四師兄在教孩子們念書,而五師姐則靜靜的在一旁為她的小花園剪著枝葉,宋晴一身紫色的衣裙,頭發(fā)盤著,一絡(luò)流海在眉梢,雙眼脈脈含情,十指纖纖,身體里藏不住的香氣如她四周的花香一樣,讓人著迷。
楊茗定定神,舍不得打擾他們,這一畫面是那樣的寧靜,那樣的美好。
他靜靜的看著自己敬愛的師姐,從十六歲那年開始,他其實在心里就暗暗的愛上了這個清純脫俗、美麗大方的師姐,在他心里,又一直最敬愛四師兄,也許在他們眼里,自己永遠是那個跟著他們后面,怕被幾位師兄打的小屁孩吧。
他們成親的那一天,其實楊茗的心里真的好痛好痛,那一夜,他一個人喝了幾壇酒,眾師兄弟們以為他是為師兄師姐高興,其實只有他自己知道那種痛的滋味,這個秘密在這個世上沒有人知道。
他記得十六歲那年,自己掉入水中,是師姐把自己救起,而水浸濕了師姐一身,師姐身上的曲線也完全暴露,而那也是第一次,讓他明白了男人和女人的區(qū)別。
而師姐當(dāng)時還以為他是個小孩子,絲毫沒有介意。其實那時楊茗已知男女有別,初諳一些男女之事了的。
他也還記得,十七歲那年,自己親手殺死了后山上的一條餓狼時,血跡留在臉上時,師姐為他擦拭掉時,自己心里的溫暖。
十八歲時,自己已經(jīng)可以接下三師兄十招時,師姐臉上的欣喜。師姐那天還特意為自己做了一頓可口的飯菜。
十九歲時,楊茗第一次下山,成功的將在福建一帶橫行的“閩中五丑”擒交官府后回來,師姐第一次贊許了自己。
二十歲那年,清一仙師讓自己跟隨二師兄第一次去西域前,師姐千叮嚀,萬囑咐,親自為自己帶上她做的護身符……。
而楊茗也更深刻的記得,幾年前,師姐和師兄成親時,臉上那藏不住的嬌羞的笑容。幸福寫在師姐臉上的樣子,看上去是那樣的燦爛,那樣的美麗。
楊茗在江湖中也出生入死多次,也曾在江湖中邂逅過不少佳人,而一直未成親,這個原因,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里一直深愛著的人是自己的師姐,而師姐身邊那個人卻又是自己一直最敬愛的人,他永遠也不愿意,也不敢說出這個秘密。
每次來到雅閣居,他固然是為了最親近的四師兄,也是為了能默默的多看幾眼自己一直深愛的師姐。每次帶著這種慕名的感覺來到雅閣居,楊茗的心里也是極其矛盾,又特別的渴望見到師姐。
楊茗默默的看著眼前的這對恩愛的夫妻,那些可愛的孩子。這群孩子不時的大聲誦讀那些詩詞,不時的也會有孩子?xùn)|張西望。
他看到宋晴默默的走到沈平身邊,為沈平擦掉額頭的汗滴,看著沈平回頭對愛妻淺淺的笑,這份心有靈犀的簡單的愛,讓他的心更加的抽動了一下。
看著宋晴那美麗的長發(fā)和身影,楊茗心中百感交集,每次看到師姐,他的心跳就會不由的加快。宋晴身上的美有種天然,她的氣質(zhì)中透著靈秀。
宋晴不笑的時候,看上去也是那樣的美麗,臉潔白無瑕,神情怡然,一舉手,一投足,無不透著那秀美之氣。
宋晴雖比楊茗年長幾歲,但調(diào)養(yǎng)得非常好,看上去和一個二十出頭的女子差不多。她的這種美是一種天然,一種脫離塵世的美。
楊茗心里對師兄、師姐充滿了關(guān)愛和敬意,在這個世上,這二人最愛嘮叨自己,也最關(guān)心自己的人,他們對自己的愛和師父不對,師父的愛是教導(dǎo)、憐愛;沈平和宋晴給他的愛,既有兄弟間的關(guān)心,又有朋友間的真誠,更有親人間的血脈相連。
雖然對宋晴的愛有些特別,這讓楊茗心中一直覺得有些愧對沈平,但這份愛不是自己可以控制的,自己能控制自己的言行,但控制不了自己的心。
楊茗知道沈平和宋晴是真正的才子佳人,他們之間的良緣是世人贊美和羨慕的。自己永遠不會說出這件事,也永遠不會做任何對不起他們的事。
一直以來,他總是在設(shè)法忘記,可又總是難以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