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一品才俊》 章節(jié)介紹
《大宋一品才俊》是一部歷史小說,主角是秦允明李觀雪,作者讀史書的狼開頭新穎,先聲奪人,使讀者一開始便產(chǎn)生了濃濃的興趣。第2章主要內(nèi)容: 秦允明一怔,立刻樂了起來,脫口叫喚了道:“原來你也姓花呀!”他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紅樓夢》里那位襲人姑.........
《大宋一品才俊》 第二章 花氣襲人 在線試讀
秦允明一怔,立刻樂了起來,脫口叫喚了道:“原來你也姓花呀!”他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紅樓夢》里那位襲人姑娘同樣是姓“花”,這還真是太巧了。
七娘有些疑惑,細(xì)聲問道:“大郎,為何竟說一個‘又’字呢?”
秦允明愕然了一下,連忙解釋道:“因為,因為我現(xiàn)在記憶雖然模糊,卻總記得有一位姓花的娘子,原來就是七娘你呀。”
七娘俏臉染上了一抹緋紅,心中有一股又歡喜又甜蜜又害羞的情愫。她輕輕咬了咬櫻桃般的小嘴,低頭捏弄著自己的袖子,喃聲道:“原來大郎你還記得奴家呀?!?/p>
秦允明看著七娘嬌羞的樣子,愈發(fā)感到對方純美可人,不由自主心神蕩漾起來,如果七娘能像襲人伺候賈寶玉那樣伺候自己,還真是不枉自己這一番穿越了。
他略略沉思了一下,然后說道:“七娘,不如我給你取個名字吧,總是喚你七娘七娘的,一點也不親切,一點也不順口。你看,可好?”
七娘有些驚訝,怎么大郎醒來之后顯得有些古古怪怪的呢?
不過她內(nèi)心還是很期待的,畢竟有名字是一件很有身份的事情,像自己這樣的女孩子,很有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有個名字,這倒是一個凄涼的事。
只是轉(zhuǎn)而又想,自己只不過是一個侍女,縱然平日與大郎關(guān)系親密,可突然有了一個名字,要是讓老爺和老夫知曉了,只怕又會惹出麻煩。
于是,她嘆了一口氣,道:“大郎,奴家這命可配不上名字呢,況且,大郎你平日又不好好讀書,豈能識得幾個字?萬一給奴家取了一個奇怪的名字,倒是讓人取笑了?!?/p>
秦允明頓時板起臉色來了,說道:“誰說的,只是我以往都是背地里讀書罷了,怕讓你們吵著了。我決定了,從今日起,你便取名為襲人,別人不這么叫倒是罷了,不過以后我便這么叫你?!?/p>
七娘有一些猶豫,喃喃道:“襲人?這名字真怪?!?/p>
秦允明解釋道:“不怪,這可是取自‘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竹識新晴’之句,這首詩可是陸游所作呢。你看看,你的名字正好就藏在這詩詞之中,多雅然?!?/p>
七娘聽了之后,釋然的點了點頭,頓時覺得自己沾光不小,不過又問道:“陸游是誰?”
秦允明剛想說“你連陸游都不知道”,可是旋即一想,陸游可是南宋人,而此時卻還是北宋。他一時尷尬了,不過知道七娘一個小侍女不可能懂得那么多,于是打了一個哈哈,說道:“說了你也不知道是誰,反正是很著名的詩人了,比咱們秦家那位大文士親戚秦少游還出名呢?!?/p>
七娘歡喜了起來,不過卻在思索了一番之后,囑咐的說道:“大郎,以后你可以用這個名字來喚奴家,但大郎一定不要把這個名字傳出去呀?!?/p>
秦允明想到在古代直呼別人的名字本來就是不禮貌的行為,當(dāng)然主仆自然是沒關(guān)系,于是他說道:“嗯,別人不能這么喚,只有我可以?!?/p>
七娘見秦允明答應(yīng)了,于是欠身行了一個福禮,帶著幾分羞澀謝道:“奴家多謝大郎賜名了,今日起奴家也是有名有姓之人。”
秦允明呵呵的笑了一陣,他將七娘取名為襲人,無非也只是滿足自己內(nèi)心的臆想罷了。當(dāng)然,這樣倒也能讓他感到幾分親切感,不至于讓這個時代太過陌生。
他沉思了片刻,忽然記得一件事,于是連忙又問了道:“襲人,今日怎么不見我爹、我娘來探望我呢?這屋子內(nèi)內(nèi)外外冷清了不少,倒是奇怪了呢?!?/p>
七娘見秦允明真的當(dāng)真喚自己為“襲人”,心中也只好應(yīng)下這個名字。她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早些時候夫人曾是來過的,那時大郎你還沒醒來。夫人交代了,今天秦家上下都聚往了中堂,要行家法教訓(xùn)李家娘子。”
說到這里,她的臉色流露出幾分感慨,好似是傷心,又好似是無奈。
秦允明想了一下,立刻在記憶里找到一些信息,李家娘子正是前幾日將自己推落井水的那個丫頭。不過李家與秦家并無親戚關(guān)系,只是李家娘子的父親與秦老爺是世交,曾經(jīng)還官至天章閣侍制,后因為反對王安石新法,被裁定為元佑黨人,貶官在家,落得家境衰落,不得不來投靠秦家。
這位李官人昔日為官時,不僅與秦少游有過交情,也經(jīng)常利用職權(quán)照顧秦老爺?shù)纳?。故而秦老爺見舊友有難,自然不吝相助,立刻將欽善坊一座別致的宅院提供給李官人一家住下,名義上雖說是租,但秦老爺卻立下租約,百年之內(nèi)不取一分一毫的租錢。非但如此,秦老爺見李官人沒有維持生計的經(jīng)濟收入,每月還按照旁親待遇給李家派十兩銀子的例錢。
由此可見,秦老爺與李官人的關(guān)系確實不淺。
可是經(jīng)過了前幾日李家娘子將秦允明推落井水的事件之后,只怕這層關(guān)系可不像以往那么牢靠了。
秦允明墜入水井之中便昏迷了,這件事前前后后的緣故竟然記不得。他看向襲人,猶豫了一番之后,問道:“襲人,我為何會被李家娘子推落到水井里呀?莫不是因為與李家娘子嬉鬧,一時失手所致?”
襲人頗有幾分埋怨的看著秦允明,怪責(zé)道:“大郎,你竟然連這件事都不記得了?唉,李家娘子是官宦書香家的女公子,豈會與你嬉鬧?”
秦允明怔了怔,他聽出了襲人語氣中暗含責(zé)備之意,難道這件事是我自己咎由自???他連忙問道:“你且快快告訴我,我真記不得了。”
襲人嘆了一口氣,將事情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秦允明這下明白了過來,原來自己以前就是一個紈绔公子哥,少時不好好讀書,家族里的長輩又慣著自己是獨生嫡子,不敢多說什么。到了如今,他整日游手好閑,喜歡結(jié)交縣城里貴胄富戶家的公子。跟著這些公子哥們混得久了,自然也少不了惹上了一些壞毛病,總喜歡沾花惹草、招蜂引蝶,一些風(fēng)月場所便是自己最常去的地方。
不過,他雖然生性輕浮,卻最多只能算是紈绔風(fēng)流,絕算不上是一個壞人。對于那些欺男霸女、偷雞摸狗、到處招惹是非的事情,一概都沒做過。其實在宋朝出入風(fēng)月場所并不是一件不光彩的事,相反太平盛世之際,很多才子都喜歡在這些地方舞文弄墨、一展風(fēng)騷。
對于秦允明來說,他無非只是喜歡附庸風(fēng)雅,想與那些才子佳人混在一處罷了。
可是偏偏就在那日,他白天一時無趣,在欽善坊走了一遭,來到了李家宅院門口,正好遇見在院子里欣賞秋菊的李家娘子。他從來不曾關(guān)心過老爹的這位舊友,那日一見,卻忽然被李家娘子的美貌吸引,忍不住上前說了一些調(diào)笑的話,結(jié)果觸怒了李家娘子,讓李家娘子失手推落入院子的水井里。
秦允明聽罷了之后,嘆了一口氣,這可真是自作孽呀,然后說道:“襲人,拿我的衣服來,我要去中堂瞧瞧?!?/p>
襲人勸道:“大郎,你身子骨還弱著,事情都記不大清楚,去中堂湊什么熱鬧呢?況且,奴家已經(jīng)打發(fā)挽汐與秋杏去中堂了,待她們兩個回來,自然會把事情講給大郎你聽的?!?/p>
秦允明正色道:“我才不是去看熱鬧,我是去澄清事實?!?/p>
他一邊說著,一邊已經(jīng)掀開被子,從床榻上走了下來。
襲人擔(dān)心秦允明著了涼,只得匆匆去取了衣服來伺候秦允明穿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