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骨錚錚》 章節(jié)介紹
當(dāng)紅小說《鐵骨錚錚》,其主角是尹烈嬴政,作者八百八十八度文學(xué)功底超群,筆底生花,讓人讀后韻味無窮?!惰F骨錚錚》第5章介紹:很快。淳于越離去。恰巧中車府令趙高奉皇帝之命,來給蒙恬送膳食。蒙恬跟趙高的關(guān)系非常不好,但臺面上肯定還是勉勉強強的。至.........
《鐵骨錚錚》 第五章 始皇十過! 在線試讀
很快。
淳于越離去。
恰巧中車府令趙高奉皇帝之命,來給蒙恬送膳食。
蒙恬跟趙高的關(guān)系非常不好,但臺面上肯定還是勉勉強強的。
至于蒙恬跟淳于越的關(guān)系。
蒙恬屬于關(guān)中的老牌軍武勛貴,而淳于越出身中原儒家,兩者注定不對付。
但由于長公子扶蘇的存在。
蒙恬和淳于越的關(guān)系反而還算說得過去。
這時。
“蒙將軍慢用?!?/p>
趙高客氣了一下。
蒙恬只是淡淡的點了下頭,算是回應(yīng)。
趙高見狀稍微垂了下眼簾,但他卻沒有表現(xiàn)出任何不喜之色。
隨即。
“咦?”
趙高掃了兩眼尹烈的【諫隕石書】,他道:“沒想到你這膽大妄為的刺君者……真的還挺識趣。不錯不錯,就這么寫,說不定待會兒陛下大發(fā)恩慈之心,便會饒恕了你呢!”
趙高的語調(diào)十分戲謔。
原因很簡單。
在他看來,現(xiàn)在的尹烈與死人無疑。
無論是奉承媚君也好,胡言亂語也罷,都必定是難逃一死!
“嗯……”
趙高滿意的拉著長調(diào),緩緩離去道:“書同文、車同軌、度同制、行同倫、地同域,此為無上之功也!著實是好文筆,可惜了!”
趙高表示他在拍馬屁方面的造詣,那可是非同凡響的程度。
結(jié)果尹烈在諫書中卻能寫出奉承金句。
趙高自然得牢牢的記下來,說不定以后用的著呢?
就這樣。
人來人往。
尹烈始終心無旁騖。
他的【諫隕石書】正式來到了第二部分。
第一部分屬于照例細數(shù)始皇之功績。
他并非是奉承媚君,只是在稱述事實而已。
【然!陛下即便功蓋三皇、過五帝,卻仍舊有著難掩之過也!】
【昔年秦攻楚地,陛下令丞相昌平君前往一線戰(zhàn)場管理后勤,不料昌平君反叛,以致關(guān)中二十萬精銳全軍覆沒,動搖了國之根本,此為陛下之一過也!】
【今朝陛下東巡九州山河,這本該理所應(yīng)當(dāng),但陛下卻不應(yīng)預(yù)定六巡天下,需知皇帝車架排場浩然,實在過于勞民傷財!此為陛下之二過也!】
【陛下號稱始皇,欲傳大秦國祚于萬世,卻在儲君之位的確立方面搖擺不定,長公子扶蘇學(xué)儒,欲取中原之人心,卻有仁義浮于表面之嫌,又一味想要重啟分封制,倒行逆施……】
【再觀其他諸公子,盡皆難堪大任,尤其那十八世子胡亥,實乃千古第一敗家子矣!】
【陛下胸中有乾坤,卻并沒有做好帝國儲君的培養(yǎng)和傳承!此為陛下之三過也!】
【陛下每日堅持批閱一石奏折,甚至于夜夜皆然,固有勤政之表率,卻也有迷信求長生之糟粕,重用陰陽煉丹方士,此為陛下之四過也!】
【大秦橫推山東六國,軍武無敵,卻也釀成了極致霸道的軍國主義,陛下在有生之年卻絲毫沒有把大秦從軍武轉(zhuǎn)向文治的任何具體國策,此為陛下之五過也!】
【昔年商君制定秦法:無功者不得爵,雖富卻無所榮華。這道秦法國策確實公平,卻也嚴(yán)重遏制了嬴氏公族的地位、權(quán)力和影響力。致使大秦時刻有外戚干政,奸佞當(dāng)朝指鹿為馬的隱禍。陛下卻絲毫沒有預(yù)防這一點,此為陛下之六過也!】
【陛下曾言:功臣不能全身而退,我嬴政何顏立于天下?毫無疑問,陛下善待有功之臣,此乃明君之相也!】
【然大秦的官僚俸祿卻有過高之嫌,三公年俸竟有萬石之巨,九卿皆是起步兩千石,余者百官更是無需多言……這不管是高薪養(yǎng)廉!亦或者重賞謀國!對于大秦的萬代傳承都是極為不利的,必然會造成三冗兩積之后果。此為陛下之七過也!】
……
尹烈寫至始皇七過,稍稍停筆。
因為蒙恬用膳完畢,已然站在了他的身邊。
尹烈不用想,都知道蒙恬此刻會是個什么表情。
“呼!呼!”
只見蒙恬深深的喘了幾下粗氣,爾后他低吼道:“刺君者……尹烈!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寫什么???”
蒙恬方才被淳于越和趙高帶的……也有些以為尹烈就是個嘩眾媚君之徒!
結(jié)果卻沒想到!
尹烈在稱贊完始皇功績以后!
反手就開始列舉起了始皇之過!
而且列舉也就算了……尹烈居然還細數(shù)了七過之多!
照著這么個節(jié)奏!
尹烈這完全就是朝著始皇十過去寫的啊!
這要是呈到皇帝陛下面前還了得???
皇帝必然會在暴怒之下,殺的東郡人頭滾滾!
“尹烈!我敢保證,你若不停下手上的找死之舉,必會導(dǎo)致整個東郡的血流成河!”
蒙恬給出了極其嚴(yán)重的警告!
尹烈卻無比淡然的側(cè)首道:“堂堂始皇,難不成連面對己過的勇氣和肚量都沒有嘛???”
尹烈并不覺得嬴政是個狹隘的帝王。
就拿淳于越舉例。
嬴政付出關(guān)中二十萬精銳為代價,也要在攻楚一戰(zhàn)中堅持推行郡縣制,因為嬴政要的就是君王集權(quán)!
可當(dāng)淳于越代表中原和儒家,冒死諫言重啟分封制之時。
嬴政卻并沒有斬殺淳于越,反而冊封對方為大秦首席博士,并當(dāng)了長公子之師!
誠然!
嬴政這么做,肯定有著諸多的政治考量,比如說淳于越身為當(dāng)世大儒,原齊國博士……
嬴政重用了淳于越,便代表重用儒家,以貫徹外儒內(nèi)法,外加爭取中原之民心。
事實上。
嬴政此舉確實高明,扶蘇在有了淳于越這個名義上的師傅以后,除了被忽悠的有點慘以外……
扶蘇在名望方面確實非常高。
無論是中原民眾,亦或者中原士卿階層,都對扶蘇相當(dāng)支持。
甚至就連秦末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吳廣,最開始都得打著復(fù)辟扶蘇的旗幟揭竿而起。
可見扶蘇在中原之名望。
只可惜。
歷史上的扶蘇確實太實誠了,身為嫡長子,手握最精銳的三十萬長城軍團,麾下又有帝國將星,中原名望無敵……結(jié)果被莫名其妙的一道旨意賜死了。
堪稱千古奇聞!
言歸正傳。
尹烈認(rèn)為始皇并非偏激之主。
還有一個佐證便是孝公時期,商君變法……
秦孝公確實給了商君所有的支持,但太子卻依舊歸關(guān)中老氏族教導(dǎo)。
這就是秦孝公所預(yù)留的后手。
若變法不可為,則由太子帶領(lǐng)老氏族進行撥亂反正!
同理。
嬴政其實也不能百分之百的確定,自己堅持推行的郡縣制到底是否屬于萬世之制!
所以。
嬴政才會讓打著重啟分封制旗號的淳于越,去教導(dǎo)長公子扶蘇,算是留個撥亂反正的后手。
也只有這個理由,才能解釋嬴政如此之安排。
綜上。
尹烈確實打算細數(shù)始皇之十過也!
他賭的就是嬴政有納諫之肚量!
至于最終他自身的生死安危……
尹烈只想說:為天下大義,華夏永昌,即便獻出此身又有何妨???
忽然!
“尹烈!你區(qū)區(qū)秦吏,小小布衣,若非陛下寬仁,就憑你行了悖逆刺君之事,本將軍現(xiàn)在就能將你梟首示眾,巡首九邊!”
蒙恬悍然拔劍,怒聲道:“你現(xiàn)在停下重寫……還來得及!!”
尹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