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漢帝國》 章節(jié)介紹
《千年漢帝國》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優(yōu)秀作品,作者碎片筆力雄健,故事情節(jié)設置精巧,敘事收放自如,引人入勝,給讀者帶來暢快的閱讀感受。小說《千年漢帝國》第10章主要內(nèi)容:“匈奴白甲兵?!”竇曲長臉色一下變得煞白。白甲兵的威名都快趕上羽林九衛(wèi)在匈奴.........
《千年漢帝國》 第十章 騎都尉 在線試讀
“匈奴白甲兵?!”竇曲長臉色一下變得煞白。
白甲兵的威名都快趕上羽林九衛(wèi)在匈奴人眼中的殺神之名。一般來說,白甲兵是匈奴王的親兵,相當于帝國的禁衛(wèi)軍。當然,人家的禁衛(wèi)軍可比大漢帝國的禁衛(wèi)軍要驍勇善戰(zhàn)的多。
漢元990年,先皇漢烈帝在位時,曾經(jīng)出動了羽林九衛(wèi)中的飛鷹衛(wèi)、暴熊衛(wèi)、猛虎衛(wèi)三大軍團北伐匈奴,結果在匈奴王庭所在樂丹城與匈奴的王旗軍相遇。此役,以飛鷹衛(wèi)折損一千四百余、暴熊衛(wèi)傷亡三千六百余、猛虎衛(wèi)幾乎折損一半的代價,才換取了當時守衛(wèi)樂丹城的白甲兵全軍覆沒。
雖然這與當時猛虎衛(wèi)要抵擋驍騎軍的合圍,沒有直接參加對樂丹城的進攻有關,但白甲兵可以說以一己之力力扛了大漢帝國兩大主力軍團的圍攻,而且最后的戰(zhàn)損比達到了1比1!這種戰(zhàn)斗力已經(jīng)超出了帝國情報部門對白甲兵的戰(zhàn)力估算!
最后匈奴王在鐵血衛(wèi)的保護下突出重圍,不久便病死在大漠。其子疏林格勒繼任匈奴王位,重新組建了白甲兵。在這個時候,匈奴白甲兵的威名可以說已經(jīng)震驚世界!
大漢帝國的羽林九衛(wèi)歷來就被公認為世界最強軍隊之一,和羅馬的公民軍、阿拉伯的馬克留木軍團被譽為世界三大支柱。即使是羅馬人和阿拉伯人都非常敬畏這支由漢圣祖創(chuàng)立的軍隊。但在樂丹城一戰(zhàn)中,匈奴這個不被世界各國承認的游牧民族竟然和羽林九衛(wèi)打成了平局。不論是誰都會在想一個問題:究竟是大漢帝國變?nèi)趿?,還是匈奴人變強了!?
不管怎么說,白甲兵算是打出了名氣。所以竇曲長一看見匆忙跑回的王通和趙毅稟報前面有白甲兵阻擋時,他才驚呼出聲。
“將軍,匈奴白甲兵出現(xiàn),那就說明匈奴王大軍離此不遠了!咱們,咱們撤吧?”竇曲長頗為擔憂地道。
沒有人說竇曲長貪生怕死。甚至沒有人這么想。在這里出現(xiàn)匈奴白甲兵,那就說明匈奴王不遠了。這是基本常識。連華曲長也點頭附和:“對啊將軍,憑咱們這三百新兵無論如何也不是白甲兵的對手,剛才面對流寇就已經(jīng)這樣……”
華曲長這話直說的身邊所有禁衛(wèi)軍將士都面有羞愧。
但平陽公主卻遲遲沒有說話。她反而松了一口氣一般,面罩下的眼睛似天上星辰閃亮。
她終于想明白自己剛才為何會覺得心神不安了。原來就是沒有看見匈奴人!剛才在孔泉縣城時韓世忠就報告有匈奴人相隨,方將軍也說北門有少量敵人,但是他們出城這么久卻沒有遇到一點阻擋,她當時就隱隱覺得不安。只是慣性思維讓她把擁有兩萬饑民的流寇當成了最大對手,卻忽略了僅有兩百騎的匈奴人!
“將軍,不能撤啊!鄺伍長他們還在跟白甲兵浴血搏殺!”王通單膝跪地叫道,“還請將軍速速派兵救援!”
趙毅也跪了下來懇求道:“將軍,請速派援兵!”
“胡鬧!”竇曲長喝道,“前方已有白甲兵,而且地勢如此險要,如何能救?快快退下!”
平陽公主星目一閃,正要說話卻聽見前面?zhèn)鱽眈R蹄聲。
“戒備!”華曲長大吼一聲,已經(jīng)抽出了手弩。
“是我,將軍!”劉全的聲音從黑暗中傳來。
不多時,兩騎飛奔而來,戰(zhàn)馬上正是劉全,只見他單騎在馬上,而另外一匹戰(zhàn)馬上卻背負著渾身插著箭矢的宋金剛和韓世忠!
平陽公主心下一驚,忙驅(qū)馬上前問道:“就剩你一人了嗎?其他人呢?”
王通和趙毅趕緊上前把宋金剛和韓世忠抬下馬,只聽韓世忠罵罵咧咧地道:“媽的,顛死老子了!”
王通喜道:“將軍,宋金剛重傷昏迷,韓世忠負傷?!?/p>
竇曲長一看這狀況趕緊道:“將軍,撤吧?!再不撤就來不及了,出去七人回來三個,還兩個負傷,這仗打不得了!”
平陽公主沒說話,而是盯著劉全。劉全趕緊大聲道:“啟稟將軍,我等奉命為全軍探路,在一線天遭遇匈奴白甲兵六名,經(jīng)過苦戰(zhàn),老宋和老韓負傷,但已擊退敵白甲兵,并斬首兩級!鄺伍長帶著鄒燃駐守一線天,屬下劉全特來復命!”
說著,劉全從馬后提出兩顆尤帶血跡的人頭丟在平陽公主馬前,胸脯挺的高高的,眼神里充滿了自豪。
全軍大嘩。
竇曲長和華曲長看向劉全的眼神都不一樣了。這絕對不是作偽,看劉全圓光鎧上猶存的血跡就能想象的出剛才的苦戰(zhàn)有多兇險。
“好!”平陽公主忽然如男兒般放聲大笑起來,豪爽不讓須眉?!耙晕迦藫敉藬沉耍€能斬首兩級,自己卻無一人陣亡,真乃猛士也!劉全,速速通知鄺伍長和鄒燃,立即退回來,我們撤回孔泉縣城!”
“???”劉全納悶,“將軍,我們打贏了為什么還要撤?”
王通和趙毅也納悶地看著平陽公主。但平陽公主卻不多話,冷冷丟下一句:“聽命行事!”
“是!”
所有人轟然應諾。竇曲長巴不得趕緊回去,于是立即整隊,全軍后撤。華曲長則是看了已經(jīng)變得垂頭喪氣的劉全一眼,撿起地上的兩顆首級也跟著隊伍后撤。
王通和趙毅帶著負傷的宋金剛和韓世忠跟隨大隊走,劉全心情郁悶地去通知鄺啟峰和鄒燃。
“將軍下令撤回孔泉縣城是對的!”在回去的路上,鄒燃對劉全道。
“為什么?我們打贏了啊,全軍通過一線天就是了!”劉全憤憤不平。
“因為已經(jīng)打草驚蛇了。我們出擊一線天,目的就是要打流寇一個出其不意。現(xiàn)在匈奴人都已經(jīng)派人在一線天守候,那就說明他們已經(jīng)有了防備。這個情況下全軍沒有必要再冒險通過一線天。再說了,逃走的那四個白甲兵肯定會帶更多人過來,你覺得在那種地形下我們有勝算嗎?”鄒燃耐心地解釋道。
劉全承認鄒燃說的有理,但是心里還是覺得頗為可惜。辯駁道:“剛才我們還不是不利,但最后還是我們贏了?!?/p>
“別爭了!”鄺啟峰道,“剛才我們是占了便宜。若不是金剛勇猛,鄒燃機靈,咱們可能全都要死在那兒……別說那么多了,趕緊趕上大隊才是真的!”
三人趕緊牽著馬跑了起來。沒辦法,戰(zhàn)馬只有一匹,他們?nèi)苏l坐都不合適,只好牽著馬跑了。
“對了,老宋以前是不是當過兵,打過仗?”鄒燃忽然問。
鄺啟峰點點頭:“嗯,金剛五年前跟他母親去安河牧場見他外公。沒想到那一年正好匈奴人南下侵略,第一站就是那里。結果他舅舅一家,還有陪他母親一起被匈奴殺害了!可憐閣老臨老還要承受喪子之痛。也正是因為這個,今上頒布紅色討伐令的時候,閣老才力主贊同,使得紅色討伐令獲得內(nèi)閣通過。”
“嗯?”一番話說的鄒燃有些云山霧罩。宋金剛不是直隸郡郡守的公子么?怎么又跟什么閣老扯上關系了?還有,聽鄺啟峰的意思,這個大漢帝國還有內(nèi)閣,好像權力不小,能夠限制皇權?
“看來自己該找個機會好好補一補這個時代的常識了!”鄒燃暗暗道。
※ ※※※※※※※※※※※※※※※※※※※回到孔泉縣城已經(jīng)是黎明時分。
此時鄒燃發(fā)現(xiàn),流寇竟然沒有再攻城了!不但沒有繼續(xù)攻城,而且已經(jīng)完全撤退!
城中的羽林守軍派出斥候偵查,范圍擴大到周邊三十里,流寇已經(jīng)四散,連匈奴人白甲兵也不知所蹤。
城中軍民自然歡欣鼓舞。很多人都說這是因為禁衛(wèi)軍出城夜戰(zhàn),打敗了匈奴白甲兵,這幫饑餓沖昏頭竟然和匈奴人勾結的流寇才會四散奔逃。
鄒燃和鄺啟峰、劉全是最后進城的。進城時周圍都是百姓拿一種敬佩和感激的眼神望著他們。還有幾個系著圍裙的婦女沖過來給他們懷里一人塞了張烙餅。幾個年輕的姑娘更是拿著粗瓷碗給他們倒了杯水遞到眼前。
鄉(xiāng)親們的熱情讓劉全的胸脯挺的高高的,倍兒精神地接受著鄉(xiāng)親們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迎。鄺啟峰和鄒燃也是一路作揖地走回西門馬場。
西門馬場現(xiàn)在是軍營,到了門口,守在門口的兩個禁衛(wèi)軍非常開心地沖他們喊了一句:“好樣的!”
劉全跟他們認識,鼻孔朝天地道:“呵呵,老趙、小葛,服了吧?”
那個叫小葛的禁衛(wèi)軍朝劉全呵呵一樂,翹起大拇指:“服了劉哥,真有你們的!”
老趙也沖他們翹拇指,道:“快進去吧!對了,鄺伍長,將軍說等你回來立即去一趟衙門公署。想必是論功行賞呢!”
“嗯,好嘞!”鄺啟峰也覺得非常開心,畢竟立了功嘛。
倒是鄒燃此刻顯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不就殺了兩個白甲兵嘛!至于這么大張旗鼓么?那以前看電視上,動輒斬首數(shù)千上萬,還有活埋四十萬的呢!那怎么算?
后來聽劉全一解釋,鄒燃才明白兩個白甲兵的首級有多值錢。
自漢元900年以來,匈奴就開始不安分。但那時候帝國國力強盛,加上那時候整個匈奴人口加起來不足三十萬,青壯軍力更是只有一萬余。并不足為患。可到了漢元930年之后,匈奴人的人口便開始跳躍式增長,到了漢元950年時,匈奴人口竟然達到了兩百萬,青壯軍力也上升到了十萬人。這已經(jīng)足以威脅北疆的安全了。當然,以當時大漢帝國的國力,若是肯痛下心來割掉這個毒瘤并不是辦不到,大不了損失幾年積蓄就是了。但當時在位的漢純帝不夠心狠,加之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國好像有意支持匈奴騷擾帝國北疆,所以不時在西邊搞點動作,導致帝國最終沒能下決心鏟除這顆毒瘤。
到了漢元985年,匈奴開始正式脫離帝國控制,并開始拉開陣勢和帝國硬扛。這個時候,匈奴已有人口四百萬,青壯軍力三十萬,而且擺脫了帝國的控制后,他們的兵力能夠源源不斷的產(chǎn)生。為了和大漢帝國抗衡,匈奴組建了十支兵團,并對軍團進行改編,模仿帝國軍制,建成王旗軍和驍騎軍。漢元990年,帝國開始遭遇大規(guī)模自然災害,匈奴人開始頻頻南下劫掠。帝國正式宣布跟匈奴開戰(zhàn)。
開戰(zhàn)之初,帝國就下達了“殺奴令”,即獲得一枚匈奴首級者,賞錢一百。若軍士斬得一個匈奴軍首級,則進爵一級,斬得兩個首級則提升一級軍職。
這個“殺奴令”在一開始的時候?qū)γ耖g的刺激很大。很多有錢人家的家丁都偷偷自行組隊深入草原獲取匈奴人首級??傻搅撕髞?,匈奴人漸漸強大,匈奴首級就不那么好拿了。而且匈奴人重視尸體的完整性,每戰(zhàn)撤退時都會盡量把同袍的尸體帶走,即使不能帶走也會就地焚燒。在最近三年來,漢帝國對匈奴的戰(zhàn)爭雖然勝多敗少,但首級斬獲卻沒有增加。樂丹城一戰(zhàn)后,匈奴白甲兵聞名天下,白甲兵的首級更是千金不易得的稀罕物。
“我算算啊,一個首級晉爵一級,兩個首級則升軍職一級,由于是白甲兵首級,那就要翻倍計算……哇,這么算來,鄒燃你很快就要做騎都尉了!”劉全哈哈大笑地給鄒燃算著即將到手的軍功。非常開心。
鄒燃看得出來,劉全的這份開心不是假的。而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替他高興。這點讓鄒燃很感動。
“別這么說,人雖然是我殺的,不過沒有老宋和你的幫忙,我也砍不死這兩個白甲兵!這份軍功應該你們拿才是!”
劉全嘁了一聲,笑道:“自家兄弟,別說這個。你可別忘了,咱們可是同年同月同日生?。☆I了賞錢回到京都記得請我去八仙樓好好吃一頓就好了!”
鄒燃呵呵一笑,想到吃,他就倍加珍惜眼前的一切。他是餓怕了。不過很快他就想到一個問題。
“哎,你剛才說騎都尉,是什么官?”
劉全一愣,拍了拍腦袋道:“哦,我忘了,你沒讀過書不知道這個。我告訴你啊,我們大漢帝國的軍隊是有軍銜制的,新兵一入伍稱為都兵,胸甲上佩戴橫紋劍章,喏,像你現(xiàn)在戴的就是。入伍三年,則自動升為校兵,胸甲上佩戴雙紋劍章,你看,我這就是。一般士卒到了校兵就要退役。只有立下軍功或者向軍官處申請得到批準成為常備兵才能升為尉兵,胸甲上佩戴波水劍章,如火長級別的就是帶這個。都兵、校兵、尉兵都是最基本的士卒。
再往上就是騎都尉,騎校尉。這是軍官層次的。分別佩戴棱甲劍章和赤炎劍章,到了這個級別就算是小軍官啦,可以當曲長,甚至是部將。騎校尉之上是仆射將、執(zhí)金吾和驍騎將,分別佩戴鶴形劍章、長戟劍章和狻猊劍章,可以任部將甚至是旗主。最后一個級別是元帥,佩戴龍紋劍章!
匈奴人甚至是阿拉伯人都是模仿我國軍制,不過略有刪改。比如匈奴人就沒有仆射將、執(zhí)金吾和驍騎將,直接就是元帥銜?!?/p>
鄒燃聽的喉嚨打了個結,乖乖,這不是跟現(xiàn)代的軍銜制有異曲同工之妙嗎?不,不是異曲同工,壓根就是一模一樣,只是名稱不同而已。
“這個制度,是誰發(fā)明的?”
“當然是我們偉大圣明聰睿神武的大漢圣祖皇帝咯!”劉全忽然露出崇拜的目光,抬頭望天,并且行了一個莊嚴的軍禮。
這個時候,鄒燃已經(jīng)可以肯定,這個圣祖皇帝肯定是跟他一樣來自現(xiàn)代的穿越者了。
不過說起來,這個九級軍銜制好像挺不錯的。
鄒燃心里美滋滋地想:嘿嘿,騎都尉。媽的,沒想到老子還能當官吶!再努把力,沒準我還能混個將軍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