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鄉(xiāng)醫(yī)》 章節(jié)介紹
《超神鄉(xiāng)醫(yī)》是當代作家書上一只鴉的一部佳作,在書上一只鴉的筆下,故事富有情感而又真實,人物(李小明王笑妍)形象而又傳神,讓人讀來津津有味!《超神鄉(xiāng)醫(yī)》第5章內容介紹:李建德眼中綻放出一抹光亮,像是眼中消失多年的光,在這一刻全部綻放。只是很快.........
《超神鄉(xiāng)醫(yī)》 第5章 捕魚 在線試讀
李建德眼中綻放出一抹光亮,像是眼中消失多年的光,在這一刻全部綻放。
只是很快,就又熄滅下去。
因為想要治好他的腿,是不可能的事情。
“兒子,榕省化西醫(yī)院最好的骨科醫(yī)生都說了,我這是脊髓損傷,屬于不可逆的損傷,沒有任何辦法能夠治好。”
“你不過是學了幾天醫(yī),怎么可能有辦法?”
老李頭自嘲的搖了搖頭,聽到兒子說的話,他很激動,但是很快就冷靜下來。
這根本不可能。
李小明沒辯駁,事實勝于雄辯,到時候治療好了,父親不信也得信。
按照神農(nóng)本紀中的記載,父親的這個病,是可以醫(yī)治的。
只是那些中藥材,買下來需要七八萬,他現(xiàn)在沒那么多錢。
李小明輕聲說道:“一個月,最多一個月,爹你就知道我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了?!?/p>
老李頭點了點頭,只是心中卻完全不抱有任何希望。
他雖然無比渴求再站起來,但是他知道,這希望太渺茫了。
李小明知道父親不相信,也沒有多說什么。
母親很快就把飯弄好了,一個絲瓜蛋湯,一個炒空心菜,一疊咸菜,就是他們的晚餐。
不算如何豐盛,但是李小明吃了幾大碗,這世上任何山珍海味,都比不過母親做的味道。
晚上,李小明躺在床上輾轉難眠,今天一天經(jīng)歷的事情太多,讓他一時半會兒有些消化不過來。
東想西想,許久才睡去。
第二天大早,天剛剛亮,母親就拿著鋤頭,帶著兩個饃饃出門了,父親坐在躺椅上,正剝著玉米。
一縷清光一閃而過,穿過房間,進入了盤坐在床上的李小明的身體。
李小明睜開雙眼,只覺得神清氣爽,昨天的輾轉難眠并沒有讓他產(chǎn)生一絲一毫的疲憊之感,他只覺得精力充沛,渾身有著用不完的勁。
簡單洗漱一番,走出房門,拿著一個碩大的背簍,里面裝著漁網(wǎng)。
“爹,我先出門了。”李小明看著父親李建德說道。
李建德擺了擺手,繼續(xù)剝玉米,這是他能做的極少數(shù)的事情之一,也算是給這個家庭一些很小的幫助。
至于孩子背著這個背簍想干嘛,他也很清楚,捕魚。
只是,想要靠這玩意兒弄到一萬塊錢,那是不可能的。
九湖村水系發(fā)達,傳聞有九個湖連通,原本水產(chǎn)也極為豐富,當時很多人家,都是捕魚為業(yè)。
李家有漁網(wǎng),也說明了這一點。
九湖村的魚肉質極好,無論是清蒸紅燒,都極為美味,所以捕魚的人越來越多,名氣越來越大。
甚至有外地人慕名而來,就是為了嘗一嘗九湖大黃魚。
在利益的驅使下,有些人用出了絕戶網(wǎng),慢慢的,九湖村的魚就變少了。
現(xiàn)如今,只有極少數(shù)幾個水平高的,還靠著捕魚的手段,勉強混個溫飽。
水平高的尚且如此,你一個完全沒有捕過魚的,怎么可能弄得到魚?
他本想開口勸說,但想了想還是算了,年輕人心氣高,讓他碰碰壁,對他以后有好處。
……
九湖村村頭有著一顆極為高大的榕樹,不管夏日如何灼熱,此處都會有一些陰涼。
所以老人小孩,都喜歡呆在這。
李小明背著背簍走到村頭,那些個正在吹牛打屁的老人都不再說話,都盯著李小明看。
要是正常人,不得被看的耳根通紅?
李小明沒有,他一邊走一邊跟這些老人打招呼。
“三舅公,早啊?!?/p>
“幺公,精神蠻好的嘛!”
背著個背簍,里面裝著漁網(wǎng)等工具,是個人都知道李小明要干什么。
“小明啊,你怎么回來了,你不是在讀大學嗎?”那位三舅公不解的問道。
“害,這不讀不下去了嘛,回來在農(nóng)村發(fā)展,也是一樣的?!崩钚∶鲹蠐项^。
三舅公繼續(xù)說道:“這可不一樣,當醫(yī)生多好,一個月工資可高?!?/p>
“我孫子就是醫(yī)科大學的,現(xiàn)在剛開始頂崗實習,就已經(jīng)是三千塊錢的工資,要是加上其他獎金啥的,得有四五千塊錢呢。”三舅公一臉驕傲,似乎全天下就他孫子最厲害。
李小明覺得好笑,這三舅公的嘴,時刻都離不開他那‘很有志氣’的孫子。
當初還在村子的時候,他那孫子還不是被他按在地上錘?
“那可不得了,以后可能上萬呢?!崩钚∶鞣笱艿恼f了一句。
三舅公臉上都笑出褶子了,笑著說道:“那自然是沒有什么問題的?!?/p>
“小明是要去捕魚?”三舅公看著背簍問道。
“是啊,想著捕點魚,賺點錢貼補家用?!?/p>
聽到這話,大榕樹下面的所有人心中都覺得好笑。
誰都知道,九湖村水多,出產(chǎn)的魚肉質鮮美,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只有一處不好,就是不好捕撈。
你李小明要是想捕撈一兩條打牙祭,那可能還有機會,指望這貼補家用?玩呢?
“小明吶,不是三舅公說你,做人不能不切實際,咱九湖村的魚,有那么好抓?”
“你不能讀不下去,就自甘墮落,做些沒頭沒腦的事情,你也是個醫(yī)學生,好好磨煉醫(yī)術,考個行醫(yī)資格證,開個診所,你老表過年回家,讓他指點你兩手,日子也就能過得下去嘛!”三舅公拿出長者的派頭,對李小明一陣說教。
李小明的幺公似乎實在是看不下去,“少說兩句,老東西,怎么就是這么喜歡教人做事?”
李小明并不想解釋什么,背著背簍就往湖邊走去。
至于三舅公說的話,他只當是狗屁。
真把你那孫子當回事了吧?一個三本醫(yī)學專業(yè)的,拿什么跟他比?
真以為他灰溜溜回到老家,他那孫子就能跟自己相提并論了?
倒是幺公,幫自個兒說話,據(jù)說母親到處借錢還賬的時候,只有這位幺公借了五百塊錢。
這份恩情,得記下。
他走之后,榕樹底下瞬間歡快起來,全都是嘲笑李小明的。
“讀不下去了?怕不是做了什么喪德的事,被學校趕出來了吧?”有人笑著說道。
“那不然還能咋地?不會真有傻子放著大好前程不要,要回村種地吧?”
又有一個老太婆開口,言語極為毒辣,“他今天要是能抓十斤魚,我田老太的名字倒著寫?!?/p>
“哈哈哈?!?/p>
……
李小明走出村子,就往湖邊走去。
他之所以說一周之內還錢,是因為他的確有把握。
神農(nóng)本紀作為古中醫(yī)的大成經(jīng)典,其中記載的內容極為豐富,也極為完善。
上面辨藥篇有一段話:‘大黃魚,肉質肥美,適于清蒸,其月牙肉性熱味淡,與桉葉、蒼耳燉煮,可壓肝火?!?/p>
‘然大黃魚極為難得,但如有雞肝、蚯蚓,外加鍋灰黃土混在一起,以此打窩,則大黃魚立現(xiàn)…’
‘起鍋燒油,油熱下蔥姜蒜爆香,將大黃魚下鍋煎炸至兩面金黃,下入開水沒過魚身……’
神農(nóng)本紀記載的東西極為全面,根本就是一篇醫(yī)學全書。
別人還在辛辛苦苦背藥理的時候,李小明已經(jīng)透過想象看本質,知曉了藥物的前世今生、如何獲取、甚至能否烹飪、如何烹飪,都了解的清清楚楚。
所以他早有準備。
剛打算把準備好的窩料拋到湖里去的時候,一個老人從另外一頭走了過來,身上還扛著漁網(wǎng),漁網(wǎng)上有水滴落,但是魚簍里面一條魚都沒有,顯然是撒了網(wǎng),但卻一無所獲。
正是九湖村幾位靠著捕魚為生的老人之一。
看到李小明,他停下步伐說道:“小明啊,別做無用功了,我在這弄了一早上了,雜魚都沒有撈到一條,這地方,壓根就沒有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