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唐》 章節(jié)介紹
君子寡言是眾人皆知的一位優(yōu)秀作家,他的每部作品幾乎都成了經(jīng)典的終結(jié)者,讓他人無法超越。其中,他的小說《暴唐》中的主角李承乾李世民更是迷倒眾生!《暴唐》第3章介紹:“不能走!殿下,你去承認錯誤,你不做太子了我們怎么辦,我們逃不掉的啊。陛下能饒.........
《暴唐》 第3章 在線試讀
“不能走!殿下,你去承認錯誤,你不做太子了我們怎么辦,我們逃不掉的啊。陛下能饒過你,肯定饒不過我們啊......”
轟的一下,在場眾人腦瓜子差點炸了。
李承乾去承認錯誤并且要去當富家翁,李世民肯定不會深究他意圖逼宮的事情,但其他人呢?
那是誰啊!
那可是李世民?。?/p>
是帶兵打下大唐一半江山的李世民??!
是絕對英明神武的統(tǒng)帥,是慧眼如炬殺伐果斷的帝王。
換個說法那真是殺人不眨眼,只要你是他的敵人對他有一些威脅,殺你沒商量。
所有人都慌了。
十幾個人沖出嘉德殿這個抱著腿那個夾著胳膊,還有的在身下馱著,直接把李承乾架回嘉德殿。
“殿下,我們只能發(fā)動了,只有你登上帝位我們才能安全?!焙罹p目微冷語氣不容置疑。
李承乾深吸一口氣,面色嚴肅眼神凌厲:“是孤考慮不周,孤絕不能讓跟隨我的人刀斧加身受到迫害!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我決定,兵諫!”
大殿內(nèi)十余人躬身叉手齊呼一聲:“請殿下吩咐!”
“有你等齊心協(xié)力輔助必定事成?!崩畛星聪蚨藕?,“杜兄足智多謀,可有良策?”
杜荷膽怯的咽一口吐沫:“首......首先要確認陛下就寢于哪座殿?”
李承乾:“太極殿偏殿御書房。今日三月三十,每月月底和月初十天時間政務繁忙,都是在御書房就寢?!?/p>
杜荷點點頭:“我們從玄武門......不行!不在寢宮甘露殿,那么......從玄武門進去就太遠了,而且后宮道路曲折原本二百丈的距離變成四百丈,到了太極殿就是六百丈。太極殿距離順天門(705年唐中宗神龍二年改名承天門)只有一百丈,如果陛下到了順天門我們就完全沒有辦法。”
“我們走順天門強攻。不行不行?!倍藕赡ミ吨鴵u搖頭,“順天門宮墻高三丈多,根本無法......對了!”
杜荷磨著牙踱步一圈,身形一定:“年初齊王李佑謀逆,殿下曾嘲諷齊王謀逆還要從齊魯平原打到長安,而殿下只需要二十步。雖然是夸張,但也沒遠到哪里去。咱們現(xiàn)在人手足夠,找點梯子翻墻過去三兩下就勝利。東宮和大興宮的宮墻只有一丈高,翻墻進去。今天晚上我們必須動手,打陛下一個措手不及?!倍藕裳凵駜春輸S地有聲,“殺了紇干承基。”
眾人額頭上青筋暴跳。
尼瑪!
剛剛下定決心扶李承乾登基,讓你出主意,你特么一個大轉(zhuǎn)彎,又拐回到殺紇干承基去了!
好在對于這貨到底是什么貨色眾人心里已經(jīng)有所準備,一個個雙眼通紅的瞪著杜荷。
杜荷縮縮脖子:“對于所有雄才偉略之人而言,所有萬全的準備就是個笑話。而且我預計紇干承基那個軟骨頭恐怕明后天中午見不到我們營救他就會將我們告發(fā)。我覺得最好明晚就翻墻過去,打陛下一個措手不及?!?/p>
這還差不多。
眾人翻白眼。
東宮與大興宮只有一墻之隔,宮墻高不過一丈,并不是外圍三丈高的宮墻。
以前就想著怎么布置妥當了,想著怎樣萬無一失的逼宮。此刻轉(zhuǎn)回頭來一看,根本沒想到現(xiàn)在這么多人的侍衛(wèi)親軍翻墻過去就有可能能直接擊殺。
因為從歷史上來說,太子逼宮謀反的幾乎沒有,沒必要啊,坐等皇帝死翹翹就行了,沒必要行險。所以包括東宮和大興宮(隋朝唐初太極宮叫做大興宮,唐睿宗李旦改名太極宮)挨著,包括直線距離太極殿也就五六百米,這些無論是侯君集等人還是李世民都習慣性遺忘了。
“不行!”侯君集紅著眼咬著牙,“今晚就下手,我們沒有準備,陛下同樣沒有準備,這樣才是真的措手不及!我們感覺萬全準備之時,以百騎的能力恐怕會有所發(fā)覺。只有現(xiàn)在這樣,臨時起意才會措手不及!況且還有李將軍,李將軍正好今晚當值,明天四月初一李將軍具體何時當值誰也不知道,皇宮內(nèi)禁衛(wèi)當值規(guī)律就是沒有規(guī)律?!?/p>
李安儼是誰?那是左屯衛(wèi)郎中將,是駐守大興宮的禁軍將軍。如果現(xiàn)在直接翻墻過去里應外合之下得手的幾率很大。況且皇宮內(nèi)禁衛(wèi)當值是,誰當值,在哪個區(qū)域當值,都是提前一兩個時辰通知,想籌劃詳細里應外合根本不可能。
而現(xiàn)李安儼恰好在來東宮前剛剛接到通知今晚鎮(zhèn)守嘉德門和順天門,以及嘉德門至太極門之間兩條永巷。而太極門內(nèi)包括太極殿只有百騎幾十人以及宿衛(wèi)千牛備身率領(lǐng)的百人。
簡直是天賜良機!
侯君集用兵雖然一向是兵行險著,要么是大勝要么是大敗,但想想李世民的能力,想想最了解李世民的是和他并肩戰(zhàn)斗過多年的侯君集,所有人紛紛點頭。
臨時起意才會措手不及!
“不可!”李承乾斷然拒絕,“孤兵諫是不得已為之,是不想讓青雀那個奸佞小人得逞毀我大唐社稷,也不想讓你們這些追隨我的忠良遭受滅門之禍。孤也不想讓本朝內(nèi)憂外患,造成生靈涂染。翻墻過去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誰都知道是咱們動的手,我們動手可以,但是即使我等是迫不得已,但依舊會背上罵名,罵名一定要別人去背,就讓青雀去背罵名!如果我們背上罵名,恐怕十六衛(wèi)以及各地藩王必會起兵推翻我等。所以,事情得做,罵名別人背!”
“是啊是啊。”漢王李元昌是個老好人,此刻為難的點著頭,“陛下雖然英明神武,本朝兵強馬壯對外戰(zhàn)爭所向披靡,但你們看看,先是羅藝造反,后是齊王李佑謀逆,還不都是玄武門之變引起的。甚至于咱們......”李元昌頓了頓,“所以罵名還是讓青雀背吧?!?/p>
眾人面露難色。
這樣難度要大許多,但看到李承乾面色堅毅,顯然這一點不容置疑。況且真的讓所有人知道事情真相,恐怕后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