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刺繡小仙女》 章節(jié)介紹
作者夜九的這篇小說《重回九零刺繡小仙女》,取材新穎,構(gòu)思奇妙,語言生動活潑,妙趣橫生,讀來讓人愛不釋手!《重回九零刺繡小仙女》第3章主要講述的是:“沒關(guān)系,是蔣元的錯!不怪你,劉姨。”一句話說完,不僅是劉美麗,就連蔣易姝都愣住了。睜著大眼睛.........
《重回九零,刺繡小仙女》 第三章不是狠毒角色 在線試讀
“沒關(guān)系,是蔣元的錯!不怪你,劉姨?!?/p>
一句話說完,不僅是劉美麗,就連蔣易姝都愣住了。睜著大眼睛看著蔣易婷,看看她到底是不是真的說了這一句話。
“以前是我傻,爸,我想回去跟你住行嗎?”蔣易婷腦袋被太陽曬得還有點(diǎn)昏沉,索性直接靠在蔣力方寬厚還帶著汗味的肩膀上。
她語氣里待著沮喪,蔣力方第一次感受到了女兒靠近的感覺,一顆心怦怦亂跳,都快要從心臟里跳出來了。
劉美麗站在一邊眼眶一紅,自從她嫁過來,這個家就開始四分五裂。先是易婷搬出去跟舅媽住,再是蔣力方幾個兄弟姐妹不跟他來往,夫妻倆日子過得苦,卻沒有抱怨一句。
可現(xiàn)在,易婷肯回來了,就說明,這個家正在慢慢的變好。
“當(dāng)然可以,我永遠(yuǎn)都是你爸爸,你只要肯回來,爸爸永遠(yuǎn)都保護(hù)你?!笔Y力方土氣了一輩子,這會兒也只憋出來這么一句煽情話。
老臉紅了一半,但還是把女兒摟的緊緊的。
蔣易姝扮了個鬼臉,“這么大了還抱爸爸,姐姐你不害臊,我都不抱爸爸了?!?/p>
蔣易婷揪了蔣易姝的辮子,姐妹倆吵吵鬧鬧。
一家人迎著即將下沉的夕陽回到了家里。門口一條河從太平村村尾一直流淌到了隔壁梅花村村頭,幾座木橋橫跨在小河上,過了河,才是村民們一整天勞作的田地。
蔣力方地不多,可耐不過他種地有點(diǎn)技巧,所以田地里出來的棉花比別家白一點(diǎn),朵數(shù)也比別家多,每年賣棉花的時候,蔣力方才會露出他為數(shù)不多的笑容。
蔣易婷走過一大片棉花田地,又過了那座熟悉的木橋,一座瓦屋就出現(xiàn)在她的視野里。屋頂瓦片上長了許多仙人掌,刺頭高高豎起來,野草也從瓦片空隙里抬起頭。
屋前頭一大塊空地上曬著從地里摘回來的棉花,白花花的一大片。旁邊還有兩個布袋子,像是被人隨意扔在一邊。
劉美麗撿起那兩個布袋子,把里頭的棉花都給倒在地上,鋪開來曬。
蔣易婷立即知道了,爸爸和劉阿姨為了找蔣易姝,連裝著棉花的布袋子都隨便扔在地上了,可見是有多焦急?想她上輩子還那么不懂事,記恨爸爸,怨恨劉阿姨。
不是天下所有繼母都跟電視劇里一樣,再說了,他們家沒有讓人覬覦的巨額財(cái)產(chǎn),只有那比村里認(rèn)家都要少的田地。要說配不上也是她爸配不上劉阿姨才對。
蔣易婷想通了,從善如流的拿起另一個袋子,跟著劉阿姨一起曬棉花了。
棉花曬得好,賣的時候就能價格高一點(diǎn)。收棉花的用手一摸,就知道棉花是個什么檔次,好一點(diǎn)軟乎白凈,像是摸上一只小兔子一樣。差一點(diǎn)的白里透摻著點(diǎn)灰點(diǎn)點(diǎn),也不那么柔軟。
最次的就是那些下雨天收回來的棉花,硬邦邦曬不開,無法變得柔軟不說,聞著還有一股霉味。這中間價格比第一等低了不止一倍。
好在現(xiàn)在這空地上曬著的都是在二等以上,正在逐漸往一等棉花靠近的半成品。以蔣力方和劉阿姨的細(xì)心程度,她算是不用擔(dān)心了。
劉姨在菜園里摘了幾個茄子,幾個青椒,飯頭上燉了辣白菜,一家人圍著一張竹桌子吃的開心不已。
蔣易婷第一次感受到家的溫馨,蔣力方自從前妻死了之后,頭一次和大女兒和和氣氣做下來吃飯。劉美麗那更是第一次跟這個脾氣火爆,性格熱辣的女兒一起吃飯。
“爸,明天我跟你一起摘棉花去?!笔Y易婷道。
“不用,爸和你姨夠了,你在家里待著,我摘個西瓜放水缸里泡著,你跟易姝兩個人吃?!笔Y力方頭也不抬,就回答。
“不行,我一定要去,我也要幫忙?!笔Y易婷在地下碰了碰蔣易姝。
姐妹連心,蔣易姝立即說道自己也要去地里摘棉花。雖然她也不知道為啥姐姐要去地里,但是聽姐姐的沒錯,姐姐又不會害她。
見姐妹倆堅(jiān)持,蔣力方也就答應(yīng)了??上Ъ依锞湍敲磧蓚€布兜子能裝棉花,劉美麗收拾完碗筷,自覺的拿了兩塊布,剪刀迅速剪出了布兜子雛形,接著穿針走線,開始制作起小一點(diǎn)的布兜子了。
蔣易婷看的好奇,端了個凳子坐在邊上,看著劉美麗一點(diǎn)點(diǎn)縫出了一個藍(lán)色布兜子。
“我就會縫些小玩意?!眲⒚利惖馈?/p>
“這個很有用,劉姨你縫的真細(xì)致?!笔Y易婷毫不吝嗇的夸贊道。
劉美麗眼眶又紅了,連忙低頭去縫另外一個布兜子去了。
好不容易得了一句夸獎,她得好好表現(xiàn)。本來當(dāng)繼母就容易讓人嫉恨,可她一直本分做人,渴望這有一天能被這兩姐妹接受,現(xiàn)在這一天似乎也越來越近了。
蔣易婷拿著屬于自己的布兜子進(jìn)了姐妹倆的房間,一盞煤油燈點(diǎn)亮了屋子里。
一個她親媽陪嫁的衣柜,一張木床,一張低矮的桌子。整個房間最值錢的大概就是那張需要人費(fèi)時費(fèi)力做的衣柜了。
蔣易姝趴在床上,用蒲扇不斷扇著風(fēng)。
“姐,你為啥也要去摘棉花?”蔣易姝問。
“快點(diǎn)摘完不好嗎?萬一過幾天下雨呢?”
她記得過三四天,有一場連續(xù)了將近一個星期的大雨,不少人家棉花都遭了殃,變成了生了霉的次等貨,賣不出好價格來。
她當(dāng)然要親自出馬,迅速把地里棉花都摘回來,趕在大雨來臨之前,棉花曬干了裝在袋子里,搬回家里去。
這樣才能保護(hù)她爸辛苦一年種出來的棉花啊!她這后媽嫁進(jìn)來一件新衣服都沒買過,家里更是一件新家具都沒添。
雖然爸爸沒說,可一家人吃飯問題都靠著地里這些棉花呢!蔣易婷不可能不上心,她還得費(fèi)盡心思琢磨著怎么賺錢呢!
親情找到了,下一個目標(biāo)不就是帶著家里人奔向小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