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道天下》 章節(jié)介紹
《皇道天下》是作者月逐九天名下一部很受歡迎的小說,小說中主角簫武韶衛(wèi)羽伯的形象得到了網(wǎng)友一致的喜愛?!痘实捞煜隆返?章簡要:李小瑤領(lǐng)著衛(wèi)羽伯,簫武韶向西而行,不是上山,而是下山而去,只見下山之路崎嶇無比,山路兩邊盡是深溝陷壑,山谷中云霧騰騰.........
《皇道天下》 第三回 玉宵道宮 在線試讀
李小瑤領(lǐng)著衛(wèi)羽伯,簫武韶向西而行,不是上山,而是下山而去,只見下山之路崎嶇無比,山路兩邊盡是深溝陷壑,山谷中云霧騰騰,看不到谷底。
約莫走了兩個時辰,竟到了山谷,說是山谷其實是高山深澗。簫武韶見這山底竟是一條大河的故道,河灘上鋪滿了鵝軟石,前面不遠還有一條幾十丈寬的河流,河水碧綠,倒影青山。簫武韶抬頭一看,不覺驚呼,只見山谷兩邊奇峰異石突起,懸崖峭壁直指蒼天。簫武韶心道:“這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造出這番美景來?!?/p>
李小瑤見簫武韶滿臉驚喜之色,說道:“這位小兄弟是頭一回來大山里吧?”
簫武韶見李小瑤問他,答道:“我家住在平原之地,是第一次到這大山里,這大自然之景真是壯觀,尤其是這兩邊峭壁,真是鬼斧神工,恐怕大雁欲度斷翅,神仙之飛尚不得過去。”
李小瑤見簫武韶年紀不大,說話卻很豪氣,心下喜歡,說道:“這峭壁大雁飛不過去,兩位卻過來了?!?/p>
衛(wèi)羽伯聞言,問道:“莫非上面就是貼身石道?”
“正是,我們現(xiàn)在就在這貼身石道的底下?!?/p>
“真沒想到??!”衛(wèi)羽伯嘆道。
李小瑤又笑著對簫武韶說:“這五彩峰千百峰,本屬于五彩峰山脈,壯麗之景多不勝數(shù),前面還有,小兄弟慢慢欣賞吧?!?/p>
原來這五彩峰上有一座白玉道觀,世外高人天玉真人吳瑤天曾在此修行。后來天玉真人吳瑤天便開宮收徒,其中以靈谷、靈修、靈清三位弟子修為最高。后來三位弟子陸續(xù)開宮收徒,大弟子靈谷道人居景宵宮,二弟子靈修道人居玉宵宮,三弟子靈清道人居清宵宮,三宮下俗家弟子已近萬人。
三人來到河邊,只見那河水碧綠,流淌緩慢,河邊停著一只小船,三人上了小船,李小瑤解開繩纜,劃動船槳,小船慢慢逆流而上。簫武韶見河水碧波蕩漾,兩岸青山慢慢后移,鳥聲猿聲啼不住,心中充滿愜意感,說不出來的舒服。
一會只聽李小瑤唱道:“玉宵蒼蒼,神域茫茫。吾有伊人,遠在前方。順流而下,路遠且長……”
簫武韶聽李小瑤所唱歌聲委婉動聽,情意綿綿,在這群山峻嶺、峭壁峽谷中自如仙樂一般。簫武韶年齡雖小,今聽李小瑤一唱,想著自己家破人亡,另有一番滋味在心頭。脫口而出念道:“青山蒼蒼,四海茫茫!秋深露水結(jié)成霜。國在何處?家在何方?”
李小瑤見簫武韶小小年紀,竟然出口成章,贊道:“小兄弟說的妙,小小少年,果然是一表人才?!?/p>
“大哥哥謬贊了,我只是有感而發(fā),大哥哥此時唱這首歌,不是唱給衛(wèi)統(tǒng)督和我聽的吧,難道大哥哥的伊人就在附近?”簫武韶話未說完,只聽山間傳來悠揚的笛聲,聽那曲調(diào)竟和李小瑤所唱相合。
衛(wèi)羽伯見那笛聲和李小瑤歌聲如此一唱一和,早知是怎么回事了,哈哈一笑說道:“想不到賢侄如此高雅,談情說愛竟是這般詩意,哈哈,對岸吹笛子的是誰?哪家的姑娘?本統(tǒng)督一定給賢侄撮合撮合。”
李小瑤已滿臉通紅,又露痛苦之色,說道:“不瞞前輩,那吹笛子之人正是李小瑤心儀已久的姑娘,叫陳慕兒,她就是晚輩玉宵宮陳師叔的女兒?!?/p>
衛(wèi)羽伯想著李小瑤口中的陳師叔是何許人?忽然想起靈修道人的二徒弟叫陳劍屏來,定是此人,哈哈一笑,說道:“我當是誰呢,原來是陳劍屏,當年本統(tǒng)督第一次來玉宵宮時曾見過他,那時他不過三十五六歲,不想一晃十幾年過去了,如今女兒就要待嫁了,哈哈。賢侄是靈修道人大弟子的徒弟,她是靈修道人二徒弟的女兒,你兩是門當戶對,天生一對,這親事好撮合?!?/p>
李小瑤不語,面露痛苦之色,一會說道:“不瞞衛(wèi)統(tǒng)督,陳師叔是極力反對晚輩和慕兒的,如今晚輩和慕兒見上一面都難,只能歌聲傳情了?!?/p>
“這是為何?”衛(wèi)羽伯臉上有些吃驚,問道。
李小瑤嘆聲氣道:“師父和幾位師叔為了玉宵宮宮主這位,已經(jīng)鬧的十分難堪了?!?/p>
原來靈修道人收有四徒,大弟子公城屠,好奇門遁甲之術(shù),亦鉆研醫(yī)藥術(shù)。二弟子陳劍屏,劍術(shù)修為高超。三弟子李奇英,手持上古神鞭,鞭術(shù)十分了得。四弟子貴仁杰,精于鉆研相術(shù)、風水術(shù)。而靈修道人亦定有規(guī)矩,弟子可以再收弟子,這李小瑤便是公城屠的弟子。
玉宵宮尊天玉真人為師祖,只是天玉真人西行修行大道,行蹤飄忽不定,很少管弟子的事。靈修道人亦好云游四海,尋些高手切磋修道之法,這一走也已經(jīng)二十年之久了,毫無音訊。在靈修道人的幾位弟子當中,陳劍屏修為最高,本來是宮主的最佳人選,可是并沒有得到靈修道人的真?zhèn)?,其余弟子自然不服,不斷的爭斗,靈修道人的四弟子關(guān)系十分不睦。
衛(wèi)羽伯聽到玉宵宮幾位弟子為了宮主之位內(nèi)爭,不慎惋惜,心中暗想,靈修道人一向是謹慎之人,不會不安排好后事就去的,靈修道人定是遇到什么麻煩脫不了身,想想靈修道人一番心血創(chuàng)立這玉宵宮,沒傳兩代已經(jīng)內(nèi)斗,真是可惜。想到這里說道:“衛(wèi)某不才,但是今天來到玉宵宮,愿意上山去勸解一番?!?/p>
李小瑤滿臉喜色的說道:“以前輩的威望,讓各位師叔停止爭斗那是再好不過了,各位師叔定會聽進去的。”
三人下了船,上了岸,只見不遠處有一山崖,山崖間漏出一道縫隙來,甚是狹窄。崖間縫隙中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道,甚是陡峭崎嶇。
李小瑤看著那彎曲小道說道:“前輩,這條小道就是通往玉宵宮的密道,比走大道近了近二十里?!?/p>
衛(wèi)羽伯見李小瑤把玉宵宮密道說與自己聽,足見信任,心中感激,但密道讓外人知曉了總是不好,想到這里說道:“貴派的密道豈能讓外人知曉?我們還是改走大道吧。”
李小瑤對著衛(wèi)羽伯一拜,說道:“晚輩相信前輩的為人,所以才把密道說與前輩聽,這密道近多了,希望咱們早些到玉宵宮,制止師叔們爭斗,實在是本門的大幸?!?/p>
衛(wèi)羽伯見李小瑤如此誠懇,也不推辭了,三人沿著崎嶇山道向上攀爬,走了半個人多時辰,只見一斷崖豎在前面,有百五六十丈高,一條鐵鏈從上面垂了下來。
“上了這斷崖,前面不遠處就是玉宵宮了?!崩钚‖幹钢鴳已抡f道。
衛(wèi)羽伯心道這玉宵宮所在真乃奇駿之地,易守難攻,而玉宵宮的密道,便有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開之勢。
“那晚輩就先行帶路了?!崩钚‖幷f完,雙手交替抓住仙鏈,身子飛快向上縱躍,不一會就到了崖頂。衛(wèi)羽伯贊道:“不愧是靈修道人的徒孫,公子,你抱住我,咱們也上去?!毙l(wèi)羽伯不叫簫武韶皇子而改口叫公子,自是為了掩人耳目。
簫武韶依言抱住衛(wèi)羽伯,只見衛(wèi)羽伯亦雙手交替抓住仙鏈,身子向上縱躍,他負有一人,但動作卻比李小瑤快多了,須臾上了崖頂。只見前面豁然開朗,不遠處一座宮殿巍峨而立,甚是壯觀。
“那就是玉宵宮?!崩钚‖幹钢懊娴膶m殿說道。
衛(wèi)羽伯、簫武韶順著李小瑤所指望去,只見玉宵宮大殿前已搭起一坐擂臺,擂臺下面密密麻麻立滿了人,少說也有千人,所穿衣服各異,只是按顏色站成了四堆。衛(wèi)羽伯心想,這玉宵宮四大弟子各有弟子,想必穿著顏色各異便是區(qū)分的法子。
李小瑤,衛(wèi)羽伯,簫武韶向前走去,待走近人群,只見人群前面并列坐著四人,正是靈修道人的四個徒弟。衛(wèi)羽伯見李小瑤眼光在人群中左看右看,知道他是在尋找陳慕兒。李小瑤眼光在人群中轉(zhuǎn)了一圈并沒有發(fā)現(xiàn)陳慕兒,臉上盡是失望之色。
李小瑤竟直走過去,在一人耳前低語一番,衛(wèi)羽伯看那人正是玉宵宮大弟子公城屠。簫武韶見那公城屠不過五十多歲,濃眉大眼,大嘴巴,身體肥胖,湊活在一起看起來相貌十分的丑陋,怎么看也不像醫(yī)術(shù)高明的神醫(yī)。但正所謂人不可貌相,便應在公城屠身上了。只聽公城屠道:“神梁皇宮侍衛(wèi)統(tǒng)督衛(wèi)大人大駕光臨,我等快快迎接。”
只見靈修道人四位弟子齊站立起來,向衛(wèi)羽伯走來。玉宵宮眾弟子也刷的一下都轉(zhuǎn)過頭來,想看看這“衛(wèi)統(tǒng)督衛(wèi)大人”是何等模樣。四人來到衛(wèi)羽伯面前,一起拜道:“見過衛(wèi)大人?!?/p>
簫武韶心道:衛(wèi)統(tǒng)督威望很高,竟引得這么多人參拜。衛(wèi)羽伯此時乃神梁國通緝的要犯,但是衛(wèi)羽伯曾守衛(wèi)神梁西垂邊關(guān)二十年,特別是衛(wèi)羽伯當年被召回神梁碧水城,官至侍衛(wèi)統(tǒng)督后,為人剛正不阿,為黎民做了不少好事,這些修真門派亦敬衛(wèi)羽伯三分。
只見一位長的粗壯但皮膚黝黑,身材矮小之人上來,聲音十分洪亮,說道:“當日草廬之中共敘一日,不想今日又見了,衛(wèi)統(tǒng)督別來無恙啊?!闭f話之人正是靈修道人的三弟子李奇英。
衛(wèi)羽伯看見李奇英的模樣,豁然想起當年在神梁國國都碧水城自己曾和李奇英有過一面之緣,二人意氣相投,把酒言歡。李奇英離去時,自己曾送到碧水城外的草廬,不想今日再見已是二十年后。
衛(wèi)羽伯抱禮道:“那些時日與李賢弟沒有敘夠,今日又見真乃緣份。眾位不必多禮,為某本意是來拜訪藥王的,但聽李小瑤賢侄說各位在玉宵宮商量事情,忍不住好奇,就過來看看,別無他意,別讓衛(wèi)某一來打斷了你們,各位繼續(xù)吧?!?/p>
只聽一人說道:“哪里,哪里,衛(wèi)統(tǒng)督得高望重,是和家?guī)燒R名之人,能光臨本派,實在是本派的榮幸,還請衛(wèi)統(tǒng)督上坐?!?/p>
衛(wèi)羽伯打量一番說話之人,見此人不過四十多歲,頭發(fā)胡須烏黑,只是鬢角有幾絲白發(fā),一雙鳳眼,神態(tài)自若,說道:“你是靈修道人的二弟子,擅使一把“龍青飛劍”,人稱“笑面君子”的陳劍屏吧?”
陳劍屏笑道:“難得衛(wèi)統(tǒng)督記得,正是陳某。當年陳某和家?guī)熡H眼見過衛(wèi)統(tǒng)督的神威,不想再見到衛(wèi)統(tǒng)督竟過了二十載了,真是時光荏苒啊?!?/p>
衛(wèi)羽伯嘆道:“敗軍之將何談什么神威?劍屏兄謬贊了。當年你我不過是個二十幾歲的青年,初生牛犢不怕虎,可如今鬢角也長有白發(fā)了,呵呵,真是歲月不饒人啊。”
“是??!”陳劍屏深有同感的答道。
衛(wèi)羽伯想著當年陳劍屏的修為已經(jīng)十分的厲害,此時恐怕更進一步了,說道:“貴派靈修道人修為高深?修為恐怕已到了真人境界,劍屏兄的修為自然也不會低了?!?/p>
陳劍屏笑道:“陳某的這些皮毛修為真的不值一提啊,若說修為好,還得說李師弟,這些年來李師弟專門研究鞭法,竟也有了一個響當當?shù)拿?,是不是李師弟?”陳劍屏說完看著李奇英。
李奇英面不改色,說道:“衛(wèi)統(tǒng)督可知道李某的新名號?”
衛(wèi)羽伯心中思忖:陳劍屏的話語之中聽不出是夸獎李奇英,倒是帶著幾分的諷刺之意。忽然想起玉宵宮雖是修真門派,追求清虛成神,但根子卻以劍術(shù)著稱,而李奇英竟練起了鞭法,應是陳劍屏對此十分的不滿。心里想著臉上卻笑著說道:“李兄的新名號倒沒有聽說過,不知是什么?”
這時身材瘦長的貴仁杰說道:“李師哥現(xiàn)在人稱“矮腳鞭王”,一把“龍麟鞭”,密不透風鬼神愁。”這貴仁杰便是靈修道人的四弟子。
貴仁杰故意把“矮腳鞭王”的矮字說的十分重,眾人知其意。李奇英笑道:“師弟說話像是在夸師哥,但仔細聽起來卻像是諷刺師哥,全沒有尊重師哥的意思。”說完笑著看著貴仁杰。
貴仁杰笑著說道:“哈哈,咱們師哥弟一起行走神梁大地,師哥說是靈修道人玉宵宮弟子,人家聽了還不相信你,還笑話家?guī)?,說家?guī)熿`修道人怎么收了一位矮挫黑。不想師哥一出手,那些有眼無珠的人大吃一驚,才知什么叫“人不可貌相”,師哥那“龍麟鞭”舞的真是滴水不近??!那些有眼無珠的人頓時有珠了,說只有家?guī)熌菢拥钠嫒瞬拍艹鰩煾邕@樣的人才,師哥為師父他老人家爭光了?!?/p>
衛(wèi)羽伯聽著貴仁杰話中之意,倒也是說與陳劍屏聽的。
李奇英滿臉得意的笑道:“得有眼無珠之人夸上一句,無比受用?!?/p>
衛(wèi)羽伯眼光轉(zhuǎn)向陳劍屏,只見陳劍屏面帶笑意,沒有一點急意,心想“笑面君子”果然不假。李、貴兩位攻守同盟,看來李、貴兩位果如李小瑤所說是一起的。